APP下载

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2024-04-24邵文奇董青君董玉兵钟平纪力陈川章安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药剂拌种效唑出苗率

邵文奇,董青君,董玉兵,钟平,纪力,陈川,章安康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 223001)

0 引言

沿淮地区处于中国南北分界地带,兼具南北方气候特征,水稻小麦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其中小麦主要使用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1-3]。生产中往往重视水稻生产,水稻收获延期较为常见,另外若遇连续阴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土壤墒情较差,也不利于水稻收获、小麦耕播等机械化作业,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小麦播期延迟[3-6]。迟播往往带来小麦出苗率降低、大田基本苗数量不足、冬前苗情差、抗逆能力弱等问题,无法构建高产群体,对小麦生产安全构成威胁[3-5,7]。有研究认为稻茬迟播小麦应统筹优化茬口衔接与品种组合[3,8-9],并调整优化相应农艺措施[9-12]。目前有关稻茬小麦播期、播量、肥料运筹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在迟播条件下可以通过深翻晾田、增加耕地次数、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来提高种子出苗率[3,5-6,8-9],增加播种量来保障田间基本苗数量[9,13-15]。另外可通过化控措施提高小麦生长素质,如使用IAA和6-BA为主要成分的拌种剂能够促进小麦发芽,改善麦苗素质和群体抗性[16-19];经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后能使麦苗粗壮,叶龄增加,具有“控上促下”的作用[20-22];施用肥料增效剂及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光合作用,增加生物量积累[23-24]。农艺措施可以增加田间群体数量,但小麦冬前生长量不足、抗逆能力弱的问题依然存在;化控措施虽然可以培育壮苗,增强生长素质,但由于技术普及、成本投入、操作便捷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在生产中应用不足,迟播对小麦带来的不利影响依然广泛存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小麦迟播问题,在沿淮地区气候土壤、种植模式等现有条件下,通过筛选安全有效低成本的组分形成新的拌种药剂,使用方便快捷的拌种操作方式,以期能够提高迟播小麦的生长素质、提高抗逆能力、促进分蘖、改善生长群体质量,为小麦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试验于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6 月在淮安市农科院农业创新基地进行,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1~14.8℃,年日照时数在2100~2400 h,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类,轮茬作物为水稻小麦。土壤基础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28.2 g/kg,全氮1.55 g/kg,速效磷16.1 mg/kg,速效钾127.2 mg/kg。所用药剂有:南京甲乙信维化工生产的ZnSO4·7H2O、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5%三唑酮和5%烯效唑、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5%甲霜灵、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0%福美双和25%噻虫嗪、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97%吡虫啉、江苏建农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15%多效唑。小麦品种为‘淮麦40’。

1.2 试验设计

根据小麦干种质量,取ZnSO4.7H2O(0.3%,为药种质量比,下同)、三唑酮(0.1%)、甲霜灵(0.2%)、多效唑(60 mg/kg)等药剂充分混合得药剂Y1;取ZnSO4.7H2O(0.3%)、三唑酮(0.1%)、福美双(0.1%)、多效唑(60 mg/kg)等药剂充分混合得药剂Y2;取ZnSO4.7H2O(0.3%)、三唑酮(0.1%)、烯效唑(45 mg/kg)、噻虫嗪(0.1%)等药剂充分混合得药剂Y3;取ZnSO4.7H2O(0.3%)、三唑酮(0.1%)、烯效唑(45 mg/kg)、吡虫啉(0.02%)等药剂充分混合得药剂Y4。以不拌种作为对照处理CK,并以上述Y1、Y2、Y3、Y4作为药剂拌种处理,在播种前24 h 将药剂均匀拌于小麦种子表面,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50 m2(10 m×45 m)。上茬作物水稻收获后将秸秆粉碎全量旋耕还田,于11 月20 日小麦机械条播入田,播种量为270 kg/hm2,第二年6 月中旬成熟后收获。所有处理按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统一肥、水、药管理。

1.3 测定项目

分别于当年的12月22日和第二年的1月22日、3月12 日、4 月12 日、5 月16 日定点调查田间各处理苗数、分蘖数,并取生长一致小麦植株调查其株型性状(株高、叶龄、茎基宽、根系生长性状、地上部及根部生物量及各完全展开叶的叶鞘高度与叶片长度等);使用叶绿素测定仪(型号:KONICA SPAD 502 PLUS)测量秧苗倒1完全展开叶的叶片中部SPAD值;在灌浆期(5月16 日)取样调查小麦主茎各生长节间长度;在成熟期(6 月10 日)取样调查小麦穗部性状(穗长、穗重)及产量性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

使用Excel 2010 和SPSS Statistics 21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处理间多重比较用Duncan 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拌种对出苗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药剂拌种对小麦出苗率及成苗率产生了一定影响(表1)。与不拌种(CK)比较,拌种处理使出苗率显著降低;除Y3外其他拌种处理的成苗率有降低表现,其中Y1显著低于CK。拌种处理之间比较,在出苗率上无显著差异,在成苗率上Y3显著高于其他3 个拌种处理,同时也显著高于CK。

表1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出苗率及成苗率的比较

2.2 不同药剂拌种对冬前小麦株型特征的影响

播后考察小麦田间生长形态。播后1 个月时(12月22 日,表2),在叶龄上,Y3、Y4显著高于CK 及Y1、Y2;在株高上,拌种处理可以降低小麦株高,其中Y1、Y2、Y3与CK 有显著差异;在根系生长上(根长、根数等),拌种处理可以增加根系长度及根系数量,其中Y3显著优于CK及其他拌种处理;在茎基部宽度上,各拌种处理均显著优于CK,其中Y3表现最优;在生物量积累上(地上部干重及根系干重),Y3、Y4显著高于CK及Y1、Y2,其中Y3表现最优。播后2个月时(1月22日,表3),在叶龄上,Y1、Y2、Y3与CK 相比叶龄增加显著;在株高上,4个拌种处理均使株高得到降低;在根系生长上,Y1、Y2、Y4之间无显著差异,但Y3表现显著优于CK及其他3个拌种处理;在茎基部宽度上,拌种处理均与CK 有显著差异,同时Y3显著优于其他3 个拌种处理;在生物量积累上,Y1、Y3、Y4的地上部干重显著优于Y2和CK,Y1和Y3的根部干重显著高于Y2、Y4及CK。另外此时大部分小麦植株已经产生分蘖,从单株所带分蘖数量来看,Y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两次考察的叶片生长情况来看(表4),各处理在叶色上(SPAD)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拌种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第一叶的出叶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各叶叶片长度,从而使株高降低(表2、表3)。

表2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植株性状比较(12月22日)

表4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叶片性状比较

综合两次株型特征考察结果来看,拌种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1叶出叶高度及叶片长度从而降低麦苗高度,同时可以增加叶龄,促进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其中Y3处理在大部分性状上显著优于CK,在越冬前(1 月22 日)可使小麦出叶高度降低27.6%,株高降低11.9%,叶龄增加16.4%,茎基部宽度增加58.2%,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分别增加35.8%和45.9%,根系生长情况也得到显著改善,分蘖能力增强。

2.3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大田生长的影响

跟踪调查小麦生长情况。从株高来看(图1),4个拌种处理能够降低小麦株高,其中Y1、Y2株高在成熟期前(出苗后至4 月中旬)都显著低于CK。在成熟期时,各个处理(依次为Y1、Y2、Y3、Y4、CK,下文同)株高分别为68.0、66.8、70.6、69.8、72.6 cm,均在株高适宜范围。

图1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株高比较

从分蘖动态看(图2)。播后1 个月时,除Y3分蘖数量高于CK外,Y1、Y2、Y4均低于CK,但从1月下旬开始4个拌种处理的分蘖数量均高于CK。4个拌种处理之间比较,Y3分蘖能力最强,在各个生育时期分蘖数量均高于其他3 个拌种处理,其在分蘖高峰期时分蘖数量为1022.6×104/hm2,分别比Y1、Y2、Y4、CK 高8.9%、12.0%、5.0%、20.0%,灌浆期时分蘖数量为757.2×104/hm2,分别比Y1、Y2、Y4、CK高6.3%、8.9%、4.3%、13.5%。

图2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田间分蘖动态比较

2.4 不同药剂拌种对成熟期小麦茎秆节间长度的影响

成熟期时比较各处理小麦主茎节间长度(图3)。在第1节间长度上,Y1、Y2显著低于CK,Y3、Y4与CK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第1 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自身5个节间长度总和)比例分别为8.4%、8.2%、9.5%和9.6%、9.6%;在第2节间长度上,Y1、Y2显著低于Y3、Y4、CK,Y3、Y4与CK 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第2 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比例分别为12.7%、12.4%、13.0%、12.8%和13.0%;在第3 节间长度上,Y1、Y2、Y4显著低于CK,各处理第3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比例分别为14.6%、14.5%、14.4%、14.0%和14.6%;在第4节间长度上,除Y2显著低于CK,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第4 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比例分别为26.0%、26.2%、25.9%、25.7%和26.0%;在第5 节间长度上,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其第5 节间长度占节间总长度比例分别为38.4%、38.9%、37.3%、37.3%和36.8%。

图3 成熟期时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主茎各个节间长度比较

2.5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从单穗长度来看(收获期,图4),各处理长穗(大于8.0 cm)比例(占自身总穗数)分别为21.0%、25.2%、42.8%、30.6%和21.4%,其中Y3比例最高、Y4次之;各处理中穗(6.0~7.9 cm)比例分别为61.7%、60.6%、50.8%、57.4%和60.2%,其中Y1、Y2和CK比例较高;各处理短小穗(小于6.0 cm)比例分别为17.4%、14.2%、6.4%、12.1%和18.4%,其中CK 比例较高,Y3最低。从单穗质量来看(收获期,图5),各处理大穗(大于2.0 g)比例分别为24.3%、26.2%、32.2%、25.9%和24.3%,其中Y3比例最高;各处理中穗(1.00~1.99 g)比例分别为60.2%、59.1%、59.2%、60.9%和59.2%,处理间比例相当;各处理小穗(小于1.00 g)比例分别为15.6%、14.8%、8.6%、13.2%和16.4%,其中CK比例较高,Y3最低。由单穗长度及质量表现可以看出,Y3大穗比例较高,CK比例较低。

图4 收获期时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单穗长度比较

图5 收获期时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单穗质量比较

2.6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比较各处理产量结构(表5),在总穗数上,Y1、Y3、Y4均显著高于CK,其中Y3最高,较CK增加12.4%;在每穗粒数上,Y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Y2、Y3、Y4、CK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千粒重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最终产量上,Y3、Y4与另外3个处理之间差异显著,4个拌种处理产量较CK 分别增加0.6%、3.1%、19.4%和12.8%,其中Y3增产幅度最大。

表5 不同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产量性状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小麦播期延迟易使麦苗素质弱小抗逆性差,培育适龄壮苗是小麦越冬的关键[1,3-4],是构建高产群体结构的基础[8-9,18-19]。

药剂拌种会对小麦出苗率及成苗率产生一定影响。本试验中含有多效唑的2个处理(Y1、Y2)出苗率较CK降低4.5和4.0个百分点,含有烯效唑的2个拌种处理(Y3、Y4)出苗率也有一定降低,表明药剂中多效唑、烯效唑等成分会对小麦出苗有抑制作用,这与关华等[20]、张灯彩等[25]研究结果一致。但各拌种处理成苗率与CK 接近,其中Y3提高了2.1 个百分点,表明药剂拌种可以提高已出苗小麦的成活率。

已有研究表明,多效唑、烯效唑等药剂具有壮苗效应[20,22,25-28],如张灯彩等[25]用多效唑0.10~0.15 mg/l 处理小麦种子后,能够矮化植株、增加抗倒伏能力、促进根系发育。本试验也得到相似结果,通过药剂拌种可以增加小麦叶龄,增大茎秆茎基部宽度,促进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使株型更加壮实紧凑。在4 个拌种药剂中Y3表现最优,越冬前其大部分性状都较CK 有大幅改善,如叶龄增加16.4%,茎基部宽度增加58.2%,生物量积累增加35%以上,壮苗效应显著。同时,株高是影响作物倒伏和群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调节源库关系,使群体结构更合理[7,29-31]。李华英等[30]研究表明降低小麦节间长度和重心高度,有利于节间直径壁厚增加,提高茎秆强度。本试验中,通过药剂拌种,可以降低小麦第一叶出叶高度、抑制叶片长度,并缩短小麦节间长度,从而降低小麦株高。在成熟期时,4个药剂拌种处理小麦株高70 cm 左右,较对照有所降低。从节间长度看,拌种处理可以降低各节间长,如第1节间长度分别为5.1 cm、4.9 cm、6.1 cm 和5.9 cm,均较CK 有所降低,在其他节间长度上也有类似表现。此外,在拌种药剂中添加病虫防治药剂,如三唑酮、噻虫嗪、吡虫啉等,在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同时,也能增强小麦植株抗性,提高生长素质,具有壮苗效应[17-18,22,25-29]。

小麦迟播会抑制小麦冬前分蘖,降低有效穗数,导致产量降低[3,32],易媛等[33]发现迟播条件下增加播量可以增加穗数,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会有所降低,盲目加大播量并不利于小麦高产稳产,增加有效穗数并扩大库容是解决迟播小麦减产问题的前提[32-36]。本试验中,拌种处理分蘖数量均高于CK,其中在灌浆期时各处理分蘖数量较CK 分别提高6.8%、4.2%、13.5%和8.8%。在最终有效穗数上,Y1、Y3、Y4均显著高于CK。田间群体质量的提升使小麦穗型得到改善,长穗大穗的穗型比例增加,其中Y3表现最优,其大穗(质量大于2.0 g)比例为32.2%,优于CK 的24.3%,穗型增大有利于促进单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增加。在产量上,拌种处理较CK有不同幅度增加,其中Y3表现最优。表明,药剂拌种可以增强分蘖能力,在保证有效穗数的同时,能够保障穗粒数和千粒重,促进小麦稳产增产。

因此,当小麦迟播时,除选用适宜品种、提高耕作质量等农艺措施外,药剂拌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壮苗、促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群体质量,改善产量结构,实现稳产增产。本试验中,药剂Y3在壮苗效应及最终产量上表现最优。同时也应注意到,以上是在沿淮地区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下的试验结果,而气候及土壤类型、种植模式、小麦品种特性等因素对药剂拌种效应具有较大影响,应进一步探讨在不同条件下的药剂拌种效应差异,并调整优化药剂组分,筛选出与种植条件相适应的具有较好效果的小麦拌种药剂。

猜你喜欢

药剂拌种效唑出苗率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多效唑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浅析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
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小麦的化控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