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细菌性条斑病防控策略研究
2024-04-24徐倩倩
徐倩倩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确保粮食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多种植物病害严重威胁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细菌性条斑病是由黄单胞杆菌稻细条斑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它能造成水稻局部枯死,影响光合作用,从而降低产量,并且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能迅速传播,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防治方法中农药的施用方法不科学,不仅会引起环境问题,也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研究有效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细菌性条斑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稻种植技术分析
1、选种育秧
在品种选择上,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病虫害情况和市场需求。不同品种的水稻适应性、成熟期和产量各异,选择耐病、抗逆性强并适合本地种植条件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前提。在种子处理环节,采取浸种、消毒与催芽措施。浸种可采用清水,浸泡24小时左右,以软化种壳,完成后需及时换水,以去除溶解的气体和浸出物。消毒可用50℃左右热水处理种子10-15min,以杀灭附着在种皮上的病原菌和害虫。催芽则需要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促进种子均匀快速发芽。
育苗环节是指在专设的秧田中培养健壮的稻苗准备移栽。土壤需翻耕细碎并平整,确保秧田排水良好,地面不积水。施底肥时,科学配比氮磷钾肥料,以满足幼苗生长所需。待秧田准备就绪后,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覆盖一层薄土保持湿润。水层管理是育苗期间的重点,保持薄膜水层利于发芽,后期逐步增水,以适应秧苗早期生长需求。在秧苗生长过程中,密切关注秧田水深、苗情,适时施追肥,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秧苗的生长状况来确定移栽时间。一般选择秧苗长到3叶1心至4叶1心阶段,根系发达,秧苗壮实为宜。在移栽前要适当减水、排水,使秧苗易于拔取,并减少移栽时的损伤。
2、土地准备
整地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破坏土传病虫害的生存环境。首先进行深翻,通常深度达到15-20cm,以利于水分保持和根系发展。深翻后,要及时破碎土块,进行细耙,确保土壤松散,有利于后续作业。根据土壤肥力和需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来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基肥以农家肥、复合肥或者磷钾肥为主,应于整地前施入土壤中。基肥的施用有助于提升土壤的肥力,为水稻提供后期生长所需的养分。
灌水是土地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用以润土和促进肥料的融合。水分可以促进土壤肥料的混合,帮助土壤结构的稳定。灌水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应根据土壤类型和天气状况进行调整。灌溉后需立即进行平田作业。整平的目的是让农田达到一定的平整度,保证水稻田块水分分布均匀,有助于水稻后期生长及田间管理。使用田面整平机或人工整地,确保田面平整,无较大凹坑或土堆。在水稻种植前,需进行杂草的清除工作。采用化学除草剂或者人工除草方法,减少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水稻争取养分和水分。此外,在土地准备阶段就应开始注意水分管理,预防土壤板结,为水稻后期的水分管理奠定基础。
3、插秧
在插秧前,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苗床,确保稻苗健康生长。水稻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待稻苗长至3-5片叶时,进行适度硬化处理,以增强稻苗的耐倒伏能力。秧苗要选择株型壮实、根系发达、叶色深绿的健康秧苗。病弱和徒长苗应该淘汰,以免影响整体插秧效果。秧田水层应保持在1-2cm,既要保证秧苗容易插入土中,又要防止秧苗因水太深而难以立稳。插秧结束后,适量增加水层至5cm左右,有助于稳固秧苗。现代农业中,插秧主要分为两种: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①手工插秧时,插秧人员通常面对着已经分好的条田,双手同时取苗插入泥土,每束秧苗的数量一般为3-5根,间隔控制在10-20cm。插入土中的深度大约为2-3cm,这有利于稻苗的根系扎实。②机械插秧则更高效,采用特定的插秧机进行作业。插秧机通过对秧苗的自动配送和插入,确保了插秧深度、密度和行距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插秧质量和作业效率。
插秧时应控制好行距和株距,保持均匀一致。过密或过稀都会影响水稻的通风透光,限制水稻的生长。适宜的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抗灾能力。插秧后,需要注意田间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濕度,促进秧苗快速恢复生长,以及防止土壤板结。同时,应及时施加氮肥,以促进水稻的旺盛生长。
4、水管理
水分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涉及到水稻的吸收、输导以及光合作用等多个生命过程。因此,水分管理需遵循精准控制的原则,既要保证足够的供水,又要避免过量水分引发的不良影响。首先,水稻的水分管理要从秧田管理开始。秧田需要保持适宜的水层,一般2-3cm水深较为合适,促使秧苗生根发芽。此期间水量不宜过多,以防秧苗徒长。插秧后,需要及时进行浅灌,确保水层在2-3cm,有利于秧苗迅速恢复,并促进其根系的生长。之后依据生育期适时调整水层深度。分蘖期水层宜保持在5cm左右,有利于分蘖数的增加及根系的扩展。拔节孕穗期则可以适当增加水层深度至7-10cm,帮助水稻应对拔节孕穗期的高耗水需求。进入抽穗扬花期,应控制水层在2-3cm,以避免水稻因水分过量而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授粉和结实。在授粉前后阶段,若水分不足,可适量灌水,以保证水分供给充足,不影响花粉的正常传递和受精。灌浆至成熟期间,应适当控制田间水分。灌浆初期可维持一定水层,约5cm,有利于灌浆。随着成熟期临近,应逐渐减少田间水分,以避免水稻因水量过大而倒伏,同时也利于收割前田间管理和土壤养分的稳定。此外,水稻的水分管理还要关注排水问题。在遇到连续降雨或台风等极端天气时,应及时排水,防止水稻被淹,影响正常生长。排水并非全面放水,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田间排水沟的建设及合理设计,控制水位,确保田间不积水或积水时间不过长。
5、施肥
科学施肥不仅提高水稻产量,还有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基肥应在插秧前施入,起到为秧苗快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的作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肥或绿肥等,数量依据土壤肥力状况而定。化肥基肥以磷肥和钾肥为主,因为它们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在作物早期即施入有助于作物吸收。水稻生长过程中,追肥分为苗肥、分蘖肥和孕穗肥三个阶段。①苗肥(生长前期):苗肥通常在水稻移栽后15-20天施用,此时植株需大量氮肥以促进早期生长。有机物含量低的田块,可适量增加这一时期的氮肥施用量。②分蘖肥(生长中期):在分蘖盛期,即移栽后30-40天左右施用,以促进水稻丰产分蘖,保障植株有足够分蘖数。此时主要施用氮肥,视氮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而定,同时可适当配施一些磷钾肥。③孕穗肥(生长后期):孕穗肥施用在孕穗期或拔节期,主要为了促进穗部的发育,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此时不宜施用氮肥过量,以免造成植株徒长,降低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能力,孕穗期施肥以钾肥为主,适量补充磷肥。
水稻施肥应遵循深施、少水、均匀的原则。基肥宜在整地或插秧之前施入,并深翻入土壤,保证养分供应均匀稳定。追肥通常采用条施或点施,将化肥均匀施入每株根部周围,之后覆土并灌足水,促进肥料溶解,便于植株吸收。配肥量应依据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前茬作物种植情况和水稻品种的需肥特性进行调整。在配方施肥中,需做到氮、磷、钾的平衡使用,并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如有条件可使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对植株进行叶面喷施,补充其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施肥不宜过量,否则会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氮肥尤其要控制好施用量,过量会导致水稻徒长、倒伏和病虫害发生几率的增加。另外,防止施肥时与农药混合使用,以避免化学反应影响肥效。
6、收割晾晒
收割通常选择在籽粒含水量下降至20%-25%时进行,这时稻谷黄熟但稻谷尚未开裂,利于机械收割并减少损失。适宜的收割机械有手持式割稻机、自走式或拖拉机拉动的收割机。机械作业速度快,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但应注意机械的刀片保持锋利,减少对稻秆的损伤。结束收割后,应立即对稻谷进行晾晒。晾晒场地要选择平坦、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以便稻谷迅速降低水分。地面可铺设塑料布或晒谷席,避免稻谷直接接触地面受潮。晾晒时将稻束摊开、排列整齐,使阳光可以均匀照射到每一束稻谷,有助于稻谷快速干燥。需定期翻动确保各部分都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干燥过程中,如天气发生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稻谷受潮。如遇雨天,需及时将稻谷覆盖或搬运至有遮蔽的地方,确保水分不再增加。经晾晒后的稻谷,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4%以下,便可进行打谷工作,将稻粒与稻壳分离,然后再进行次轮干燥作业,直至水分稳定在安全储存标准以下。
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策略
1、细菌性条斑病的传播途径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引起的一种水稻病害。此病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尤其在温暖湿润的水稻种植区更为常见。症状表现主要在水稻叶片上,初期通常呈现水渍状或黄绿色短条斑,随后扩展成不规则的黄色或深褐色条纹,边缘常带有黄晕。叶片严重感染时,条斑相互融合,导致叶片枯死。花期叶鞘感染可导致灌浆不全,产生空壳粒,重度发病可使叶鞘腐烂,茎秆折断。传播途径多样,细菌可通过种子、土壤和水源进行传播。种子带菌是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在植株间,借助雨水溅射和灌溉水的流动,细菌传播至健康植株。昆虫和机械作业亦可造成细菌的扩散。此外,病菌可以在稻草和植株残体中存活,为下一季种植造成隐患。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危害较大,受感染的植株生长受阻,抗逆性下降,易受其他病害和害虫侵袭。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减产损失可达10%-50%,甚至在局部区域造成全产损失。条斑病还会影响水稻品质,导致稻米外观和口感下降,市场价值减少。
整体而言,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影响水稻健康、减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了解其病征、传播机制与造成的危害,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保障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针对性化学防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化学防治中使用的药剂主要包含铜制剂、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等。
(1)铜制剂是古老的细菌病害防治剂,有效成分如氧化铜、硫酸铜,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这类药剂的优点是作用机制多样,能防治多种细菌性疾病,且成本较低,但缺点是长期大量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一定风险。使用铜制剂时,通常每1kg有效成分用量为50-100g,使用时应按照推荐的稀释倍数(如500-1000倍液)配制水药液,均匀喷洒在水稻植株上。在病害流行初期开始防治效果最佳,一旦发现水稻有病斑出现时,应立即进行喷洒,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7-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3-4次。
(2)抗生素如链霉素、妥布霉素等,能特异性地抑制病原细菌的生长,其使用效果较为明显。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致环境污染、病原菌快速产生抗药性和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等弊端。此类药剂推荐使用的浓度为100-150克/亩,与水按照40-50kg的水量进行稀释后噴洒。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链霉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但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间隔期和使用规范来避免药害。妥布霉素的用量大约为150-180g/亩,与水稀释后均匀喷洒在受感染的水稻上。通常在水稻拔节期至孕穗期使用最为有效。
(3)喹诺酮类药剂,如双唑泰等,是新一代的细菌性疾病防治药剂,它们通过抑制病原菌的DNA旋转酶或者拓扑异构酶发挥作用,有效控制病害。这类药剂的优势在于高效、低毒,但价格相对昂贵,且过度使用同样会导致抗药性问题。建议使用40-50g/亩的用量,注意与适量的水混合(一般按500倍液左右稀释)均匀喷洒于受病影响的田间。依照病情发展,通常7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次,以防产生抗药性。
在化学防治中,药剂的使用量和浓度应参考生产厂家的推荐和有关农药防治规定,遵循少而频的原则,即少量多次地施用,以减少药害和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施药时机一般选择在发病前或初期进行,而且还要根据天气状况和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提升化学防治效果的方式有以下几点:①旋作和轮作:通过改变种植结构,降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含量,减少病害发生率。②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降低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③联合用药:将不同类型的药剂按比例混合使用,进行复配喷雾,以实现药效的优化。④正确施药:保证药液喷洒均匀,覆盖作物上下表面,以提高药效。⑤抗病品种搭配:选种抗条斑病较强的水稻品种,配合化学防治,达到减少药剂使用量、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目标。
3、生物物理综合防治
生物防治法利用天敌或病害拮抗微生物控制病原菌,维持生态平衡。例如,生防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和放线菌能产生广谱抗菌物质,抑制病原细菌生长;多毛壮藓螺旋藻等蓝藻类具有天然免疫激活功能,能增强水稻的抗病性。选用具有较高效力的生防微生物,通过土壤处理或喷雾应用于稻田,形成保护屏障。
物理防治法主要涉及调节栽培管理措施影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合理的密植和水分管理能降低湿度,不利于病原细菌的存活和传播。调整插秧深度和分蘖管理,避免机械损伤,因为伤口是细菌侵入的途径。裁减病损叶片和采取适当的施肥策略,如施用含硅和钾的肥料,增强水稻的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水稻种植和病害管理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但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也必须意识到地区间的差异性,以及防控技术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效果。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针对地区特定的环境进行定制化研究,并不断优化防控技术,从而确保这些成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促进水稻生产的持续增长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