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之辨析
——中国式现代化的两条推进路径探索

2024-04-23杨小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态化中国式民生

杨小爱,武 杰,2

(1.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2.黄河科技学院 势科学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是多元的,相应地,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也是多元的,“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是其中两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这两项内容又通过相互组合呈现出新形态,即“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通过对这两种新形态内涵、关系和路径的辨析,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建设的现状、目标及发展趋势,也可以更深刻地领略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即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我国是如何在“人口规模巨大”的情状下,仍然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一、“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之内涵辨析

“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是一组内涵相关但差别很大的概念。二者虽然核心词一致,皆为“生态”与“民生”,但其出发点、落脚点均不相同。“生态民生化”以“生态”为主体与出发点,以“生态环境是否能够促进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为标准与落脚点;“民生生态化”以“民生”为主体与出发点,以“民生系统建设是否具备均衡性与可及性”为标准与落脚点。

(一)概念主体之辨析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主体是“生态”与“民生”,但又不是单纯的“生态”或“民生”,而是这两项内容的一种新型、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方式赋予二者新意蕴与新旨趣。

“生态民生化”诠释的主体是“生态”,即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基本状态与环境情状,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的“自然”,它具有明显的栖息性、多样性和共生性特征。生态问题的核心难题在于,“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1]23。

“民生生态化”分析的主体是“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老百姓最关心的生计问题就是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民生。具体而言,“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民生内容与项目[1]46-49。

(二)目标指向之辨析

“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的落脚点与目标指向较其主体来说更为复杂,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单纯地改善环境,它是具有目标性、指向性的现代化建设策略。习近平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2]362这里精准阐明了“生态民生化”的目标指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这个中国式现代化又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标准的。所以说,生态的发展最终要落脚在“民生”上,这就是“生态民生化”。

其次,“民生生态化”的目标指向是各项民生事务的均衡化、协调化。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民生”覆盖的领域更加广泛,分配制度、就业战略、社会保障、健康中国等各个民生项目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各项民生的投入分配就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若不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调配,将会引起社会不和谐。所以,要增加民生福祉,在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增强各项民生内容的均衡性和可及性”[1]46,使其达到“充分化、和谐化、生态化”,也就是“民生生态化”。

综上所述,“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中的“民生”所指内容都是“人民生活”,但“生态”所指的内容却是有差别的,即前者是指“生态环境”,后者则是指一种“均衡可及的结构状态”(见图1)。

图1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概念辨析

(三)演化过程之辨析

从原本单纯的“生态/民生”到“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问题和民生问题的一种递进式解读,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这两个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升华。这一演化过程集中体现在新时代前后的政策变化中。

首先,深入探究“生态民生化”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过程中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取得了卓越成绩。“生态民生化”理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不懈探索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这造成了我国环境问题短期内集中爆发,呈现出复合型、压缩性和累积性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原本“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变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增加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地指出一定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23。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是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考量依据之一,党和政府对于二者关系的考虑越来越细致,政策的执行也越来越到位,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11,这就是“生态民生化”理念逐步呈现的过程。

其次,透彻厘清“民生生态化”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可以更明晰地看到我国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初心以及为了实现这份初心不断奋斗的过程。“民生生态化”理念是围绕我国各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路径逐步呈现的。一直以来,我国各项政策及措施制定的依据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但是,受各个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影响,民生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内忧外患,这时维护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关键,它是确保人民群众权益得到保障的根本基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摒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这时我国的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新时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这时再单纯以经济增长、物质需求为发展目标不能适应我国民生需求,党和政府为使全体人民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作出了“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民生新决策。到了党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更深刻认识到“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1]22,“分配制度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1]46-47,这时,如何合理分配、有效调控民生中的各项内容,构建均衡可及的民生系统,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点问题,“民生生态化”理念更加成熟。

综上所述,新时代“生态民生化”试图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对生存环境的满意度,它源于生态而归于民生;“生态民生化”则在于强调如何分配、调控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者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二、“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之关系辨析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关系的实质是对立统一。一方面,二者存在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是一种螺旋式的递进关系;另一方面,二者存在斗争性,互有排斥,表现为一种“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一)二者的同一性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同一性是二者共同体现出一种以“民生”为中介的螺旋式递进过程,即“生态—民生—生态(民生)”。

首先,二者相互依存的条件是“民生”。无论是“生态民生化”还是“民生生态化”,其核心都是“民生”。在“生态民生化”中,改善生态的目的是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3]40。在“民生生态化”中,无论是分配制度的完善,还是就业优先战略、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中国建设,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民生”是二者的联系点、总目标与总方向。

其次,“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是一种递进过程。从时间顺序看,“生态民生化”是“民生生态化”的前提,而“民生生态化”是“生态民生化”的发展(目标)。这是因为生态问题是民生问题的起点,而民生生态化、系统化又是各项民生相互协调的结果。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4]马克思这一“自然的先在性”观点表明,人类对于自己生存、生活好坏问题的探究是无法离开人与自然关系而独立存在的,甚至可以说人们对于自身问题的各项探索是从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开始的,如此,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也就成为其他人类问题的起源。所以,在人类的各项问题中,对于“生态问题”的探索要先于其他“民生问题”,故“生态民生化”问题是民生系统化、生态化问题研究的基础。虽然,生态问题是民生问题的基础,但是,民生问题不只包括生态问题。尤其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多元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9。

最后,鉴于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民生多需求、多元化问题更加突出,所以,如何更好地统筹各项民生事务,使其达到“均衡可及”的结构或状态,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各项民生事务的生态化、系统化是“民生生态化”问题。这时,包括但不限于生态民生问题的民生协调问题,成为新时代党和政府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所以,从“生态民生化”到“民生生态化”是一个源于“生态”,以“民生”为连接点,又归于“均衡可及生态化民生”的螺旋式递进过程。

(二)二者的斗争性及其根源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斗争性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民生领域的具体体现,二者的斗争性是从二者的联系中衍生而出的。

首先,“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斗争性的来源及具体表现如下。“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斗争性主要源于“民生生态化”的内在矛盾。这是因为,“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联结的关键在“民生”,也就是说,二者最核心的目的是促进民生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过,“生态民生化”中增进民生福祉的前提是单一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这里的逻辑关系是“生态环境搞好了,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就会提升”,故“生态民生化”虽实现困难但其中条件与目的的关系单一,指向明晰。而在“民生生态化”中,民生内容丰富、项目多元,除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项目外,还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许多其他民生项目。但是受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影响,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各项民生需求,这样各项民生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系统内子系统之间会出现相互制约的现象,故“民生生态化”内部存在斗争性。

而“民生生态化”内部的这种斗争性又会导致“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二者的斗争性”。这是因为,“生态民生化”中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好了就会促进民生建设;但民生项目(“民生生态化”)却不仅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民生化”的主体)与其他民生项目之间(“民生生态化”中除“环境”外的其他项目)存在“分配上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样,“民生生态化”内部的斗争性会延伸至“生态民生化”领域,“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斗争性也就产生了(见图2)。

图2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斗争性

其次,“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斗争性的根源是思维与存在的斗争性。“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斗争性是思维与存在斗争性在“生态、民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斗争性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人民“观念中的目的性要求”,“人口规模巨大、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实世界中的存在状态”,二者之间存在对立性。一是人口规模巨大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表明我国生态问题比其他人口少的国家或者发达国家更加严峻,这是我国现状带来的生态文明建设难问题。二是“人口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压力就大,也给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要素保障等带来严峻压力”[3]34,这是我国现状带来的民生系统协调难问题。而生态难和民生难问题(存在),又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愿景(思维)的实现,所以“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的斗争性根源在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等目标的深化道路十分曲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3]35,谐调好民生中各项事务的内容及配比,使其达到“系统化、协调化、生态化”,成为解决“巨大人口规模”与“共同富裕”斗争性,促进其同一性的关键。

三、“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之路径辨析

“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6]153,这就是实践的魅力。要想解决我国“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斗争性问题,必须通过实践,分析我国国情、挖掘主体力量、探索改进策略,它们是这一问题解决的“基础、核心和落脚点”。

(一)认准“人口规模巨大化”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的基础位置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6]147这就是说,现实条件是人类实践的基础,对于现实条件的了解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具有的首要特征”[3]33。人口规模巨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巨大红利,劳动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形成,都离不开巨大人口规模这一有利因素。但是,人口多,所产生的环境压力较大,各项民生内容的协调难度也会大大增加。正如习近平所言:“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3]34所以,“人口规模巨大化”是实现“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首先需要认准的前提条件,“生态民生化”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促进14多亿中国人的和谐,“民生生态化”则是对14多亿人口所涉及的民生问题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分好”[3]36,实现民生的和谐化、生态化。在过去,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巨大人口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人口规模巨大化也将作为“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发展的考量前提,并长期存在,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认准的前提条件。

(二)珍视“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中的主体作用

“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矛盾是由人引发的,那么解决矛盾的关键也必然落实在人上。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不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669确实,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国人民自己去推动,“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解决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第一,“生态民生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体现。人与自然存在矛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将面临更强的资源环境约束”[3]39。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人口规模巨大这一现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人口规模巨大”可以使我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有更多建设者,这是人口规模巨大化的红利;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受者也是人民,过多的人口会使得每个人得到的生态文明成果并不丰厚。而珍视“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中的作用,需要把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化这一现状的优势和劣势都考虑到,运用我国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继承优势改变劣势。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2]362。唯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民生化”的目标。

第二,“民生生态化”是人与社会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3]145。“民生生态化”建设的困难同样由“人口规模巨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由于人口众多,民生内容更为丰富、情况也更为复杂,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有限、国民生产总值有限,所以党和政府需要不断思考,如何用有限的国民生产总值满足人民更为丰富的民生需求,以保障民生的协调化、系统化、生态化,这是很不容易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3]36,也就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努力,一步步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有限、国民生产总值有限等现状。第二步,“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3]36。也就是说,要深入了解我国巨大人口规模的需求,通过合理制度进行民生投资、民生成果的分配。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生态民生化”还是“民生生态化”都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带领人民创造幸福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引导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人生,是我们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

(三)探索“三次分配”在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中的运转模式

由“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斗争性可以看出,二者斗争性的根本是“民生生态化”,“民生生态化”的解决是“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问题解决的关键。而“民生生态化”的目标是构建“均衡可及的民生生态体系”,由于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难以兼顾“生态与其他民生内容”的同步均衡发展,单向度的“生态民生化”与此消彼长的“民生生态化”存在对立性,所以,若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47。

“三次分配”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促进共同富裕的方式,其具体运转模式的探索与完善,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非凡。在整个“三次分配”过程中,要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原则,政府主导的再分配原则,自愿基础上社会共济的第三次分配原则”模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首先,就其目标性而言,“三次分配”的总目标是要推进14多亿人口的共同富裕;但在具体小目标制定中,它不应是所有人同时富裕,更不应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标准,而是一个随着发展水平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过程。其次,就其操作性来说,“三次分配”的总模式是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协调配套过程,但在具体模式探索中,它不应是表层的简单并列分配,而是一个在协调基础上的同向发力过程。

以上路径在“生态民生化”和“民生生态化”的建设过程中,分别解决了生态与民生矛盾关系中“核心难点、依赖力量、关键举措”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基础上的一个奋发向前的过程。“生态民生化”与“民生生态化”是这一总目标和总方向下的两项重要内容,实现它们同样艰难,需要全体人民砥砺前行。要想更好地实现目标,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自强不息,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生态与民生的和谐及民生内部的均衡。唯有秉持并践行“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理念[2]35,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猜你喜欢

生态化中国式民生
中国式民主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中国式失败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