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药学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2024-04-23吴露露顾洁胡晨
吴露露,顾洁,胡晨
(1.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9;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98)
医药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行业的发展对医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泛,学生需要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室实践、临床实习等方式,掌握药物的制备、分析和评价等技能,需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良好的专业素养。我国传统的药学研究生教育偏重学术型研究人才的培养,药学学科的专业性与应用型,决定了医药类高校对研究生的教育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与医药产业发展的应用需求[1]。作为以培养药学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药学专业学位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结构不健全、培养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其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改革阶段。项目制教学起源于欧美,传入国内后在很多学科领域盛行并取得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显著效果,将其应用于药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是顺应教育发展的优良路径,探索一条适应国情、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1 联合培养概况
2010年教育部首次设置了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同年中国药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获授权的培养单位,2011年即开始招收药学专硕,2011—2022年间招生培养人数为全国之最。2014年起,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陆续获授权招收药学专硕。高校基础理论学习与派出基地专业实践相结合是药学专硕培养的重要模式。笔者所在的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是国家最早成立的口岸药检机构之一,具有丰富的实践资源,包括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导师团队,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对于行业的引领和规划学生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江苏省食药检院于2012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联合认定为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南京中医药大学设站企业,2015年开始成为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硕士派出实践单位,2018年被中国药科大学认定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10年来,我院主要与这两家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其中培养人数以药科大学最多,每年平均约10名左右。经过长期实践,我院在联合培养药学研究生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与高校联合培养了一百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尤其是在药学专业硕士的培养方面,经我院实践基地培养出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不仅在科技核心以上期刊发文率较高,且毕业后在规模药企、医疗机构等行业就业率非常高,顺利达到了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项目制培养是通过项目运行与培养环节深度契合,高校与实践基地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种模式,着重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脱节的问题[2-4]。2018年至今,我院承担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起草品种49项,复核品种90项,承担国家药品评价性抽验36个品种3 009批次,承担省级以上课题81项。省级药检机构普遍面临国家检验任务重,科研水平上不去的困境,从国际视角、国家站位出发,医药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需要检验技术研究作为有力支撑。多年来,我院与中国药科大学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制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依托药学专硕课程体系,以我院项目为载体,通过研究生对开题项目的全程参与执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教学并重,一方面极大提升了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与高校科研优势互补,引入学科前沿资源,可以较快地提升我院的科研水平。
2 实践培养模式
2.1 确定培养构架、健全培养制度我院院领导牵头,就联合培养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次召开会议,成立专硕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征求意见,形成了以科研培训科统一管理,校外导师全程带教,校内导师理论指导的基本构架,并确立了培养宗旨,即以培养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导向,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通过在项目运行中接触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等环节的热点问题,锻炼研究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本领域的实际问题,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5]。据此,我院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及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生活保障、安全培训、人事考勤、考核答辩等全方位的管理,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科研设施条件,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联合培养的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基础的培训,学习和培训合格后第二年开始进入我院基地开始两年的项目制实践培养直至毕业,即一年校内二年校外的“1+2”模式。在“1+2”培养模式中,研究生第一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学习,为下一阶段实践环节做好知识储备[6]。在后两年的实践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接受双导师共同指导,在基地完成开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流程[7]。具体实践培养架构见图1。
图1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药学专硕实践培训组织架构
2.2 遴选导师、上报项目、确定招收指标我院按照相关高校校外导师聘任规定遴选师资报学校审核后确定导师名单。受聘导师结合自身工作及学校专业分类每年定期发布新药研发与评价、药物质量控制、药品注册与监管等方向的行业一线科研项目信息,并联合校内导师形成一一对应导师组,学生按照自身研究方向选择项目及导师组,导师组同时考察学生专业素养确定是否录取,通过合作项目双向选择确定每年招收指标,初步确立培养意向,启动校内校外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流程见图2。
图2 药学专业硕士项目制联合培养流程
2.3 依据培训方案,校外导师一对一指导实践依据高校培养大纲要求,结合我院培养方案,按照专硕不同方向侧重,安排研二学生进导师所在科室参加为期两年的专业实践环节。除管理药学方向进综合业务科及质量管理科相关科室外,其余工业药剂学、药物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方向学生均进入实验室学习,以校外导师所在实验室为主,主要为化学药品、中药、药理毒理、生物技术检验等科室,结合项目研究需要可轮转其他实验科室,着重通过项目实践培养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8-9]。“1+2”培养模式下,校内校外双导师以合作项目为载体共同参与研究生课程教学、实验设计、论文选题、研究实践、毕业考核等培养环节[10],而在实践环节,以校外导师指导为主,学生主要在基地完成研究项目,参与到药物的技术评价、工艺改进、标准提高、质量控制等实践活动中,并定期向校内导师汇报、交流和沟通[11]。药学专硕3年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通过项目设计报告、月度实践报告、实践总结报告等形式考察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全过程监控培养质量。基于项目制培养模式,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锻炼和提高,为后期进入就业岗位做了有效的衔接和准备。项目制培养方案质量控制体系见图3。
图3 项目制联合培养模式全过程精准化质量控制体系
2.4 定期督导检查,注重能力培养,推动持续改进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主要考察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学位论文的质量,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应体现在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企事业单位创造新技术、推广新方法的能力上[12]。我院药学专业硕士实践培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质量的督导工作,具体职责由科研培训科行使。我院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与对能力、素质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对培养质量每月考核1次,考核内容包含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提出整改要求及期限,并追踪整改结果。利用高校创建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项目贯通式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工具,我们将每月考核数据、评价指标录入信息系统,实现项目制培养全程可视化,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定期的督导检查,我们发现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较快地锻炼和提升。列举《吡罗昔康贴片体外释放和体外渗透研究》《螺旋霉素杂质谱研究及其应用》《骨肽注射液中生物胺类物质测定方法及药理研究》《莫海林的质量研究》《骨肽注射液类过敏反应及其机制研究》《药用包装材料对咳喘宁口服液及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质量的影响》这些近两年学生承担的项目,在项目的发起阶段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药物研发方案、解决药物质量问题等。在项目的规划阶段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药物研发、药物分析、药物监管等方面的技能。在项目的执行阶段需要学生具备与其他科学家、医生、药师等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与患者、医生、药师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在项目的结题阶段还需要学生具备清晰阐述观点和方案的表达输出能力。从项目的发布到完成,学生全周期的参与,对项目的结项评估同时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2.5 研究生培养关键指标统计,评估培养质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与高校联合培养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教育部门、用人单位和学生广泛认可。研究生在实践总结中不约而同地表示在基地联合培养中受益匪浅,不仅理论水平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更能得到有效的锻炼。2022年1名学生获得教育部国家奖学金,其参与研究的项目获得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3年1名学生获得“2020—2023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优秀墙报奖。我们查询了2018年至今86名培养学生发表论文情况,检索中国知网发表时间2018年1月1日—2023年8月10日之间中文、英文数据库,通过筛选统计出培养学生参与发表文章96篇,人均发表1.12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8篇,占比50%,科技核心期刊83篇,占比86%,SCI论文8篇,占比8.3%,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章是28次,平均被引次数2018年4.58,2019年7.92,2020年3.27,2021年3.35,2022年1.06。同时追踪统计了我院2018年至今毕业学生75名,其中规模企业就业47名,医院就业14名,政府机关就业9名,高校就业3名,读博1名,个人创业1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普遍受到就业机构的肯定。2023年12月我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获评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特色成果TOP10”证书,培养成果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认可。
3 结语
10年间中国的专硕授予人数已超过学硕,中国的研究生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指出应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对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从研究型转向应用型,专硕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药学专业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储备军,但现有教育体系尚不太成熟,致使学生毕业后仍不能较好满足工作领域需求[13-14]。同时药学行业发展迅速,新药研发和药物监管等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药学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应用新的技术。这些变化会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高校需要根据药学行业的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学生与行业接轨的机会。这也是药学专业硕士项目制培养模式研究中的难点和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借鉴国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依托院所与高校长期科研合作的平台,我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药学专硕实践培养道路,以校内外导师合作研究为突破口,以实践基地为培养平台,以项目为主线贯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程。我们将研究成果充分挖掘应用,形成了产学研螺旋互动的联合培养与科技开发模式。在未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现有实践教学改革进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整合校企资源,推广以合作项目制为代表的典型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架构,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15]。如此,一方面大幅度提高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另一方面,逐步解决药学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衡,基层单位、一线岗位药学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