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2024-04-23柴春雷贾倩文印杨洪宇晨梁馨木蔡蕊屹张熙元陈映嫔
柴春雷,贾倩文,印杨,洪宇晨,梁馨木,蔡蕊屹*,张熙元,陈映嫔
【特别策划】
新时期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柴春雷1,贾倩文2,印杨1,洪宇晨2,梁馨木1,蔡蕊屹1*,张熙元1,陈映嫔1
(1. 浙江大学 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杭州 310027;2. 澳门城市大学 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
从文化三层次的视角出发分析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明晰文化产品的概念与范畴,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的2 000余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文化产品的基本研究现状;其次,基于器物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层次的理论视角,对文化产品创新发展进程进行梳理;最后,对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化发展使得文化产品的创新经历了由简单的图形复制到产品交互的系统创新、由物质载体创新到整体意境打造、从跟随潮流到形成风格的过程。未来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应该基于新技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重塑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流程、创新文化产品交互方式、探索文化产品传播新途径、注重文化背后精神价值的塑造、更好地构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感,创造多维立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打造具备民族风格的国际化文化新产品。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器物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作为地方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总和,不仅是一种交流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文化产品作为“带得走的文化”,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化产品创新,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还能够发挥思想价值和传播价值,提升国家和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1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
1.1 文化与文化产品
“文化”起源于拉丁语“cultura animi”,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图斯库卢姆辩论》中首次提出,原意是“灵魂的培养”。在我国“文化”两字的组合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主要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现代语境下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由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构成。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和特有的现象,其内容与含义是复杂且多维的,Kroeber等曾对超过160种的文化含义进行了整体分类,截至目前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1]。
文化产品的概念是在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不仅文化的定义是复杂多维的,文化产品的概念也一直处在发展演变之中。在过去,文化产品更多是指在家庭、工作或仪式中提供服务的手工产品[2],随着贸易化的发展,文化产品已经演变成可供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者纪念品[3]。文化产品研究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实证研究见于消费研究领域。例如,White等[4]曾在1951年通过分析广告的内容来探讨当时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和需求。80年代后,涉及文化产品的实证研究日益增加,有学者指出文化产品是指“有形的、共享的、公共的文化表征”,凡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产品都可理解为文化产品[5]。
在生活中,文化产品常被认为是以文创产品和手工艺产品等明显具有文化色彩的物质产品为主。实际上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和重要媒介,其内涵与组成是丰富且多样的。狭义的文化产品是指具备某种文化内涵,用以传播和交流的文化创意产品、文旅产品、手工艺品、民族产品或手工制品等物质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如影视剧、小说、舞蹈等,按其形态又可分为设施类、文化载体类和服务类[6]。本文的新时期文化产品创新是指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后,文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们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以数据和智能为核心的“数智时代”。文化产品的发展呈现出以文化理念的再现与传播为核心,由数智技术驱动的、多维度创新设计的新阶段。
1.2 文化层次模型与文化产品创新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设计作为重要的创新手段和文化实践方式之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现象。贸易全球化的到来,使得文化产品在国际交流与传播中的桥梁作用显得愈发重要,从迪士尼动画的风靡,到三星堆考古盲盒的爆火,再到西安舞台剧《长恨歌》的出圈,无论是实际的物质产品还是影视、歌剧作品,文化产品流行的背后反映的不仅是用户的审美偏好,更体现出了各国在精神理念、社会价值追求,以及文化影响力方面的强弱与差异。因此,一个优秀的文化产品除了满足用户基本的使用需求外,还应合理地将文化特征创新地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加强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促进地域间或国家间文化的交流,提升民族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关于文化的层次模型研究,较为常见的有二分说(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三层次理论、四层次理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六大子系统理论(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八大构成方法(形式构成、引用构成、嵌入构成、夸张构成、奇异构成、对比构成、驯化构成、缺省构成)[7]。其中引用较多的为“文化三层次理论”。由于中西方转译和学者研究背景的差异,对三层次理论的命名常常也各不相同。例如: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器物文化三个层次[8];Leong等[9]提出文化产品内涵可以划分为有形的外在层次、行为习俗的中间层次和无形的意识形态层次。此外,也有学者从文化研究领域出发,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与文化层次的分类相对应的是,文化产品的创新也可以分为简单的图样应用到基于用户行为的交互情境设计,再到精神内涵解读与创新表达的过程,见图1。其中,差异性是文化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对文化特性的深入解读与艺术化再现。在物质层面上,环境因素、生产工具、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会对产品的创新产生影响;在行为层面上,不同种群的行为、生活方式、习俗等差异也会影响产品的应用方式和功能需求,进而产生不同的产品设计;在精神层面上,不同种群的文化认知差异会引发社会对产品设计评判标准的偏向性,从而影响后续产品设计的风格和设想。
图1 文化三层次模型与文化产品设计的对应关系
2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文献研究现状分析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回顾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现状进行综述。首先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中,以“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数智技术”“Cultural Products”“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Cultural Product Innovation”为一级主题进行组合检索。随后在文化三层次理论的基础上,以“物质文化/器物文化+产品设计”“行为文化+产品设计”“精神文化+产品设计”为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在删除检索结果中的重复论文及与本文主题不符的论文后,共获得2019年至2023年发表的中、英文论文2 000余篇,使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绘制共现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通过对文化产品创新三个层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2 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关键词时区可以直观发现不同关键词在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情况,从而了解学界在不同时间段对文化产品研究的关注热点。根据图2、表1所呈现的高频词可以看出,近五年文化产品的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旅融合、乡村服务、博物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在实践应用上主要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旅产品、博物馆文化产品、用户体验创新、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在理论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叙事性和游戏化理念的创新融合方式、符号语义的应用与转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模式、文化构成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上。
根据时区演变趋势可见,2019年至2020年,文化产品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以虚拟现实和新媒体技术为代表,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相关学者开始关注文化产品中交互设计的创新应用,主要现在文创产品与博物馆的交互等方面;2021年至2022年,全球化与体验经济的到来,使用户对产品的情感化需求攀升,文化产品的创新由物质化产品走向产品服务体验的系统创新,文化产品研究领域中用户体验、体验设计、服务设计、情感需求、设计策略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增长趋势。2023年开始,消费者的文化归属感和国潮认同趋势愈发凸显,消费者对沉浸式、强交互等数字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走向“体验式”、强调“传播力”,国潮风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创新研究成为热点。
2.3 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将文本数据中的关键词,按照其相似度自动进行聚类分析,以帮助相关研究者更好地把握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根据图3的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共现,选取排名前5的热点聚类进行详细分析,见表2。
1)聚类1:以“文化产品”“文化距离”“出口潜力”等关键词为核心的聚类群。产品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与交易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会影响人们在相互交流和理解上的难度,从而导致文化之间的距离感。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群体,在文化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进行梳理,分析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对文化特征感知方式的差异。
图2 基于CiteSpace的关键词时区图分析
表1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高频关键词列表
Tab.1 List of high-frequency key words in innovative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s
图3 文化产品CiteSpace热点聚类
表2 CiteSpace热点聚类详情
Tab.2 CiteSpace hotspot cluster details
2)聚类2:以“用户体验”“产品设计”“文创产品”等关键词为核心的聚类群。随着经济与技术的进步,用户对文化产品从简单的功能性需求上升到对交互性能、情感化等行为与精神方面的追求。围绕“用户需求”的综合消费体验设计也随之进入研究视野,三层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产品创新中。
3)聚类3:以“文创产品”“文旅融合”“博物馆”等关键词为核心的聚类群。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作为与他人沟通与传播的媒介,用户可以通过产品选择表达自己的审美偏好、文化认同和社会价值。文创产品作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其形态、符号化特征也影响着用户对其文化内涵及寓意的解读,而博物馆作为地方文化的汇集地常常被视为研究对象。
4)聚类4:以“包装设计”“传统文化”“文化基因”等关键词为核心的聚类群。不同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同的基因特征和展示形式,文化元素的提取主要来源于对地方传统文化及其基因特征的深入挖掘。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强调地域特征、凸显文化基因的产品成为消费市场的宠儿。
5)聚类5:以“数字化”“文化遗产”“非遗”等关键词为核心的聚类群。数字化技术的进步赋予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更多的可能。早期的数字化应用更多集中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多是简单的复刻与再现,交互性和创新性并不强。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开发与展示、交互方式的多元智能化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
本文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从文化构成三要素(器物、制度、观念)出发,结合文化产品的特点,从器物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展开对文化产品创新演变的梳理与总结。
3 器物文化与产品设计
3.1 器物文化内涵
器物指的是人们基于生活需求选用合适的物质材料,运用各种工艺技术进行设计并制作兼具使用功能和审美象征的物质产品,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10]。不同器物能够反映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及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狭义的器物文化范畴聚焦在“器”的层面,主要是指以器物用具为主的文化。广义的器物文化不局限于实用性物品的生产和设计,而是包括所有承载着文化属性的有形产“物”,主要是指从有形的物质载体出发,从社会文化层面与器物本体层面将制器者与器物还原至特定的文化背景及生活领域之中,梳理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与原因,从而揭示出器物与其他事物之间普遍的内在联系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分析从器物层面折射出的人类行为和精神观念的演变与内涵。此处的器物文化更多是强调一种文化或文明状态,其包括但不限于文物、建筑、船只、武器等。而自然状态下存在的物质,如大山、河流等则不属于器物文化研究的范畴[11]。
3.2 基于器物文化的文化产品创新研究现状
器物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有着多样化的方法,其发展及创新过程不仅体现了设计师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技术的理解,还反映了器物文化本身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广大学者就器物文化如何进行产品再创新作出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图4所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器物元素提取与保存方法的创新:元素提取与保存是器物文化应用在产品创新中的重要前提。整体来看,器物文化元素的提取方法包括基于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的传统人工提取方法[12]、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元素提取,以及基于算法的元素特征提取及分类方法[13-14]。传统的人工提取方法高度依赖个人经验和审美判断,需要综合考虑所提取器物的各种属性对产品设计结果的影响,花费很长时间并且准确性不高[15]。在以计算机辅助的文化元素提取方法中,使用Photoshop提取器物文化中的图案轮廓及关键位置的CMYK值是一个常见方式,此外还有学者用3D扫描技术获取文物表面图案,这种方法也更加方便[16]。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基于深度学习或机器学习技术的器物文化元素提取算法,如图像分类算法、基于K-means++聚类算法模型等。算法创新可以快速实现某一器物的多维元素提取,且可以在方法迭代中不断提高准确性。
图4 基于器物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2)产品设计中器物元素的应用创新:器物元素创新作为产品设计的基础,设计师需要对提取出来的写实元素进行艺术化重构,其中以旋转、对称、重复形式为代表的平面构成是较常见的重构方法,可以通过手绘、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多种途径完成。此外,元素创新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生成方法达成。目前已有相关学者提出基于循环一致对抗网络的设计方案生成模型,计算机根据所给内容自动化生成满足一定风格特征的图案设计方案后,设计师再对生成图像的细节进行调整,设计出具有各种风格特征的图案[17]。目前人机协同的建模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进入AIGC时代,根据文本生成图像,以及二维图像自动生成创新的三维产品,是未来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18-19]。
3)基于器物文化的多维度创新:目前较常见的是通过利用数字互动技术、3D扫描和数字化重建等技术将器物文化中的元素和产品融合在设计中[20]。Wu等[21]从器物文化层面对古代编钟等展品进行3D扫描并开启数字化重建,通过打造元宇宙平台对古代编钟背后所代表的器物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创新了器物数据的采集与展示方法,打造了从实际产品到数字观赏的系统化创新。Bellos等[22]开发的VirtuaLand将希腊和阿尔巴尼亚边境地区的文化资产转换为数字文化和旅游场景。这种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产品,不仅为器物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强化了文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情感连接。
3.3 基于器物文化的文化产品创新实践与方法分析
器物的构成可以概括为形态、色彩、符号、材质、结构和纹饰六大元素。对元素的深刻理解是基于器物文化的产品创新基础与重要途径[1]。在当代,对器物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加以文化转译,进行创新设计,已经成为文化产品的一种主流创新模式,见图5。
器物文化的形态元素是指在产品造型设计中产品的形态设计因素借鉴古代的一些生产工具、生活工具、艺术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等独特外形或者中国文化特有的图形与符号的形态,如书法篆刻、古代服装、建筑风貌、乐器、宗教器物等文化要素,并从中进行提炼与应用。形态关乎物体的外观和尺寸,它不仅反映了设计者的意图,还影响着物体的实用性和美感。
器物文化中的色彩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由于地理环境、语言、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产生了差异。不同的色彩感知赋予了色彩不同的文化内涵,如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婚礼场景多采用白色以象征纯洁。而在传统的东方文化背景下白色则更多地代表丧事,婚礼多选用红色、黄色等喜庆的颜色。器物文化中的色彩创新通常是指对器物本身的色彩进行提取、延用,或者对同色系进行拓展,多追求意境和平衡的美感[23]。例如,隋慧笛[24]提出提取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常用色彩并制成色卡,作为产品设计中色彩标准的方法。
材质和结构是指能够展现民族特征且能用于产品开发的传统材料与结构,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材质选择反映了文化对资源的利用及其背后的价值观,揭示了当地人民对本土自然资源、技术水平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产品背后的文化属性。在欧洲的文化场景下,牛皮制革常被视为较有历史性和代表性的材质。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有代表性的材质则为竹材和玉材,在中华语境下这两种材质还代表了一种不屈向上、温润谦和的人格品质。国际著名设计师梁建国提出过“设计的未来在于就地取材”的理念[25],其表达了地域材料应用于设计的思想。
在造物结构上,传统工艺结构通过现代化材料的演绎往往能够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榫卯结构被日本现代建筑设计师坂茂运用在苏黎世Tamedia大厦的建造中。该大楼内部全部使用云杉木,外观采用玻璃幕墙,凭借独特的全木榫铆结构,大楼上下7层没用一颗螺丝、一滴黏合剂,却依然巍然不动,其传统结构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引来世界范围的关注。
器物的纹饰通常是以吉祥语、民间谚语、神话故事为题材,用借喻、比拟、双关、象征等表现手法,反映了一个文化的审美观念和社会习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例如,出现于周代中晚期的祥云纹,寓意美好吉祥,且广泛应用、绵延至今。基于器物文化的产品创新不仅体现在六大元素在产品形态或结构的现代化迁移上,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对器物背后所蕴含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创新融合。设计师们通过解读和融合器物的形态、符号、色彩、材质、结构和纹饰等元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器物文化的特性和演变,进而利用设计的手法成功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和使用需求的产品设计。
文化元素在不同国家又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潘云鹤在《文化构成》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化元素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可分为八种类别,即中国文字与书法、篆刻、美术、戏剧、建筑、用具、工艺品、民俗。在此基础上,潘云鹤又总结了8种文化元素创新的方法[7],见图6。
此外,除实体产品,相关研究人员还将当代技术与器物文化元素相结合,在数字媒体、虚实空间展示、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创新。例如,2023年“鲸探”品牌与敦煌美术研究所携手先后发布了《寻梦敦煌》系列的三款场景数字藏品,通过将传统文化艺术数字化,使这些经典艺术作品在元宇宙中得到更好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也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与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展示空间。又如,2024年春晚舞剧《唯我清白》中的服装道具设计,通过将青白陶瓷的器物形象与色彩巧妙地进行提炼与应用,搭配优美的舞蹈和数字化光影,展示了浓厚的东方美学风格和文化意蕴。
4 行为文化与产品设计
4.1 “行为”文化内涵
行为文化是一种以人类群体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组织方式等为表现形态的文化[26],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关系、日常活动、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1]。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文化主要表现在实践互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行为交互,对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产生理解和情感共鸣。行为文化体现了群体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在文化中发挥着连接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桥梁作用,在将人们的精神具体化的同时,也受到物质文化层面的影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各地交流的日益紧密,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变,文化在日常传播互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迁移现象,行为文化作为传播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其形态也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心理学家罗宾斯[27]认为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文化情境”会对个体的心理和群体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而行为文化能够塑造人们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行为方式。行为文化的形成和演变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1)个体因素,如个体的经历、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价值观等;(2)外界因素,如社会制度、传播媒体、技术发展等。两者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行为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又可从工艺、操作、功能、传说和典故的表达、习俗表达五个方面进行展开[28]。
4.2 基于行为文化的文化产品创新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与产品的互动需求从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逐渐转向以产品为载体的体验创新[29]。本研究在上文2.1节检索逻辑的基础上,对检索后得出的文章按照被引率与下载率的排序,对代表性文章及其案例进行梳理。根据整理结果可知,目前基于行为层面的文化产品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见图7。
4.2.1 设计过程中的行为与方法创新
在产品设计中,设计过程作为一种用于完成具体产品的实践操作流程,有研究人员指出设计研究应以设计过程为重点,通过理解设计认知和认知思维的方式来完成设计研究的任务[30]。对于设计过程的研究,主要针对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设计行为的创新,加强设计师在设计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捕捉不同文化所包含内涵和特质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使用户与文化产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图6 基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创新方法
图7 基于行为文化的产品设计创新研究现状
有学者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运用感性工学和语义差分法,通过结合信息科学的方式,对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前期文化符号提取和认知的过程与模式进行研究[31]。另外,也有学者针对设计师在设计文化产品的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研究和改进,开发具有引导性和实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工具包[32]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实践工具[33]。这些方式的主要核心是为了让设计师通过对工具包的使用,了解和选择合适的文化特征,将文化属性与现代生活方式进行连接,激发文化反思,设计出与用户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设计,提升文化产品与用户的交互体验。
4.2.2 用户与文化产品的交互行为创新
消费者与文化产品交互行为的创新设计多体现为对产品的使用场景、用户的体验和情感的综合设计[34-35]。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设计,能够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向用户进行传达,进而使用户对产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人与产品的交互不仅需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还需要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情感体验和对产品中文化内涵的理解。因此,在对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对人与产品的交互因素进行研究至关重要。
对用户与文化产品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行创新,既能够加强用户与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还能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用户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丰富的方式。许多学者从用户感官、用户行为、用户关系场景、游戏化、感性工学等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利用3D打印、VR技术、AR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为用户提供更真实的交互平台,增强用户在过程中的交互体验[36-38]。通过这些数字化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文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层次,还能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打破用户自身的文化界限,激发用户对文化产品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从而更容易包容和了解他者文化。
4.2.3 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创新
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涵盖在社会群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主要指人民群众在社会中长期实践和积累而形成且共同认定的行为习惯。作为一种没有明确规定的社交习俗,社会约定俗成行为的形成体现了整个社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其因群众之间默契的互动而产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例如,对于传统节日,人们会在元宵节吃汤圆和赏花灯、春节的时候会放鞭炮烟花、清明节为了祭奠先人会上山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与组织划龙舟。此外,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也不是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状态,这种行为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动而出现演化或替换的现象。
在如今的时代,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龙舟、电子炮、云上香、虚拟云寺院等数字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约定俗成的形式与行为。以寺庙为例,寺庙作为一种传统宗教文化传播和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在特定的日子或平日,人们去寺庙祭拜的行为延绵至今。传统的形式需要人们购买各种类型的金纸、金元宝等贡品并带到寺庙烧和祭拜,如今电子烧金炉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烧的行为,人们只需要通过扫码支付就可以完成烧金祭拜的仪式。这种行为的创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便捷且更符合现代社会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精神上的需求。在保留了传统习俗及行为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对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进行创新,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还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3 基于行为文化的文化产品创新实践案例与方法分析
基于行为文化层面的产品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用户带来使用乐趣。根据目前产品设计中行为文化的创新实践案例分析,其创新方法可大概总结为三类,见图8。
4.3.1 基于用户日常交互的行为迁移设计
在产品设计中,交互方式的创新往往源自对用户日常行为习惯的深入观察和应用。通过发现事物之间操作方式和使用方法的相似性,将一个事物的特质应用在另一个事物上,从而实现创新。例如,将传统旗袍中的盘扣设计应用在红包或请柬上,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精致度,还为用户带来了新的交互体验。类似地,“无印良品”品牌的“壁挂式CD播放器”将CD旋转状态与风扇的旋转状态相融合,颠覆了常规CD播放器的设计概念[39]。由湖南长沙原创设计品牌“青禾纪”所推出的“古代朋友圈日历”,通过将发朋友圈等日常行为融入到日历设计中,将历史与现代生活方式进行融合创新,为用户带来新颖的使用感受。
反向伞和立式伞的设计也是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迁移应用。反向伞通过逆向开合设计,提高了伞的稳定性,并为用户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儿童立式伞则通过增加附件以提升稳定性,解决了用户无法稳定放置伞的问题。这些设计都是基于对用户日常使用习惯的深入观察和迁移应用,为产品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8 基于行为文化的产品创新实践与方法总结
4.3.2 基于解码快感的隐喻性设计
基于解码快感的隐喻性设计在文化产品创新中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这要求设计师在开始设计并选择隐喻时就应该确定隐喻意图。Petdio工作室所设计的“宠物骨灰盒灯”,其骨灰盒部分以小猫和小狗为造型,盒子顶部是一盏小灯,底部则是宠物的骨灰。主人在触摸时,骨灰盒会散发出温柔的灯光,让主人感觉已逝去的宠物以另一种形式陪在身边。另外,张剑工作室设计的“燃香阻燃器”是为了解决用户外出时燃香无人掐断的问题而做的设计,设计本身采用豆芽的造型,把阻燃器卡在香上,当燃香烧到一定位置后会自动熄灭火,就像用户的祈福发了芽。此外,还有故宫中秋主题的“星河玉兔杯”设计,杯底采用镂空的球形设计模拟月球,配合杯盖上可爱的兔子造型,当用户使用时,杯身与杯盖相互呼应,突出节日氛围。洛可可设计公司的“上上签”牙签盒,将牙签与求签的寓意相融合,赋予牙签本身吉祥的内涵,用户在打开牙签盒的瞬间能代入到求签的场景。
4.3.3 基于新材料和数字技术的多感官协同设计
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技术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平台,使用户可以尽情享受其中带来的感官愉悦。多感官协同的交互方式创新不仅可以提升人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情感共鸣,还能够增加人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例如,“太阳能磁悬浮香薰灯”即通过利用太阳能和电磁技术,融合视觉与嗅觉进行多感官设计,提升交互乐趣,实现一物多用。在场景重建与文物复现创新方面,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例如:Ferdani等[40]以奥古斯都广场为例进行了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播文化遗产和教育体验;孙可[41]提出了在毗卢寺壁画保护与传播中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从文物保护、互动体验、文化旅游等角度探索了古代壁画艺术与新科技手段的融合形式。
5 精神文化与产品设计
5.1 精神文化内涵
精神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概念,涵盖了人类精神层面的多种文化现象和表达形式,如思想、信仰、价值观、艺术、哲学等[42]。这一概念强调了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包括心灵、情感、思考方式等方面的文化特征。同时,精神文化反映了社会群体在精神领域中共享和传承的文化元素,对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起着重要作用[43]。人们的思想、信仰和文化传承共同构成了精神文化的丰富要素。在精神文化的传播过程,物质成为承载和呈现精神文化内涵的媒介[44]。
精神文化的物质展现是将抽象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等精神元素具体表现在物质形式中的过程。这包括通过各种有形的产品、艺术品、建筑等载体来呈现和传达特定文化的思想、情感。这种通过物质表达精神文化的方式将抽象的思想、信仰、价值观等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形式,使之更具体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使得人们能够在具体的实物或符号中感知、理解和体验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其中,产品作为文化内涵的典型物质载体不仅是个体独特性的表达,也承载着社会群体的认同和传递。通过产品,人们能够在物质世界中感受到精神文化的外化表达,这为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提供了有力的途径。
5.2 精神文化在文化产品中的创新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精神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在多个方面展现出转化力量。这种力量不仅体现在功能应用、审美风格和材料工艺等方面,而且旨在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打造出具有丰富多样性和与时俱进性的文化产品,以实现新时期精神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精神文化产品的创新涵盖了将文化的精神价值和传统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的思路,强调了产品的形式、功能和整体体验,以传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大众对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新时期精神文化产品的创新是以技术驱动为支撑,包含复杂而多层次的设计转化过程,目前基于精神文化的文化产品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见图9。
1)“无形之美”——设计师对特定文化产品的深度视角: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关注外在形式,更着重于挖掘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传统元素,以创造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许多研究者致力于从不同层面研究文化的无形特征。例如,Chai等[45]提出了一种以无形文化为核心的设计方法,以椅子作为案例研究,通过解读儒家中庸思想,将其转化为设计元素。另一方面,Moalosi等[46]提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产品设计模型,帮助设计师充分利用文化因素,将其视作在博茨瓦纳背景下设计创新产品的催化剂。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扮演着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的角色,凭借对特定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创造出能够与目标受众建立深层次连接的产品。
2)“共鸣之道”——消费者情感共鸣与文化产品的深层连接:情感共鸣是指消费者通过与文化产品建立情感联系,从而在心理上与产品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文化认同感。许多研究者从消费者视角出发探索文化产品。例如,Huang等[47]提出了情感设计的三个层次的设计理念,探讨了用户与禅宗产品交互所带来的参与感和感动体验,分析了消费者对禅宗的审美特征,建立了表达禅宗的视觉评价和象征意义的分析框架。浦迪[48]以苏州地域文化为例,基于互动体验理论进行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将互动和体验的概念巧妙地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质上转变了文化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形成了消费者和文化产品的情感共鸣。这种深层次的联系使得文化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扮演着更为重要和持久的角色。
3)“文化传承之梯”——社会与精神文化的融合与演变:精神文化与社会大众的传承密不可分,它不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弘扬和传播。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文化与社会的融合,以创造出符合当代需求和价值观的新型文化的社会化形态。章莉莉等[49]提出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设计的方向,阐述了五个主要驱动主体和文化生态体系的概念,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设计的研发模式、阶段和转化层次。廖宏勇等[50]提出了构建国潮趣味的品牌视觉概念与方法路径,需要在印象与造型、“对象—过程”与要素、类别与范畴三个层次上梳理,形成承载文化意义的品牌视觉设计思维。
社会与精神文化的融合与演变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不断地塑造着社会的文化面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创新的文化产品通过媒体平台的传播,人们不断接受到各种形式的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从而加深对精神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象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情感体验的传承。
5.3 文化产品中精神文化的创新融合方法
文化产品作为传递精神文化的媒介,承担着文化传播者和表达者的角色。将精神文化创新融入产品设计的过程超越了简单的形式和功能,旨在创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独特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文化的产品。很多学者采用多种创新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见图10。
图9 精神文化在新时期的文化产品创新方向
图10 文化产品传递精神文化的创新设计方法
这些方法整体可总结为重新演绎文化符号、建立情感共鸣、文化的创新融合三个方面的策略,具体展开如下。
1)文化符号重新演绎的文创产品设计表达精神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深入解读和创新演绎的设计实践。许多学者[51-52]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以创新的视角重新诠释这些符号,并将其巧妙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从而呈现出新颖独特的精神文化表达。这类产品创新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激发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展现了设计师对文化表达的深刻理解和创造力的发挥。同时,它为文化产品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切实的方法,为当代精神文化的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2)交互式情感共鸣的文化产品设计传递精神文化,涉及将用户情感和文化元素融合到产品设计中,以创造具有情感共鸣的交互体验。许多研究者[53-54]从感性工学、具身认知、用户认知等视角出发,通过交互式的设计手法和情感传递,使文化产品设计能够更深入地触及用户的情感需求。这种设计策略不仅能够让用户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情感连接和体验,还能够强调用户的参与和情感体验。它旨在通过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互动,引发用户对文化元素的共鸣和情感体验。这类设计方法在于增强用户对文化产品的情感认同,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因此,它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体验,也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3)文化融合创意的文化产品设计传播精神文化,是一种将不同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设计策略,其超越单一文化的局限,打破传统文化的边界,创造出新颖独特的产品体验,传播精神文化,并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创意、创新的兴趣和认同。许多研究者[55-56]从文化传播途径、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特定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等视角,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产品设计中,创造出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有研究者通过跨文化产品设计和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的创意方式来设计独特而有创意的商业性文化产品。
通过上述三类设计策略,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具包容性和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目标。这些方法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路径,使他们能够在产品设计中更好地实现对文化的传播、情感的传递和价值的传达。
6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展望
未来,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设计手段与理念以赋能传统文化。设计师和相关艺术家在创作文化产品时,应考虑体现中国的历史深度、文化多样性,以及对未来的开放和探索精神,同时注重生态和可持续性,反映中国对和谐共生的追求,综合地展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和现代创新精神,发挥中国文化产品在全球发展中的文化交流作用。通过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与现代流行风格相结合,创造出兼具美学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中国文化产品,使具备中华民族风格特征的跨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创新展望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见图11。
1)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提取。探索搭建全民参与共创分享的中国文化知识库,建立文化知识图谱。通过开方式平台使大众可以参与知识库的补充,实现民间文化的全方位采集。而文化库的全球共享,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促进了文化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交流,为全球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来源。
2)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流程的重塑。大数据、人工智能尤其是AIGC技术,推动文化产品从创新设计方法到生产工艺、产品形式、交互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文化产品定位上,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用户的隐形需求,基于用户行为和反馈数据动态地调整和优化产品设计;在创意产出过程中,将AIGC等新的设计工具和设计师融合,进一步降低设计门槛,又让更多大众得以参与;在新材料和新的加工方式上,使得产品从创意到上市的周期大大缩短。
3)更新颖的文化产品交互体验设计。在交互体验上,强调多感官通道交互、虚实交互等,未来可以借助高清投影仪、大型环幕、超高清大屏等多种数字媒介,利用3D地理信息系统、体感识别、裸眼3D、混合现实、实时跟随等技术,革新文化产品及其场景的交互方式与可视化形式,探索三元空间(物理、社会、信息)中多感官的协同创新,提升用户在使用和欣赏文化产品时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实现从产品到交互再到使用情境的多维度创新。
4)新的文化产品传播途径不断形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新的文化产品传播途径不断涌现。互联网及其相应的电商平台等“空中丝绸之路”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向全球的传播,通过视频、直播和互动内容,中国的设计师和品牌能够迅速获得国际关注。个性化推送的普及使文化产品的传播更有针对性,传播手段和内容从千篇一律到千人千面,多种传播平台为不同背景的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多元的交流方式,跨文化的交流又为文化产品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可以根据用户偏好数据,为相同文化爱好者搭建多种形式的线下社群组织,建立文化产品线上传播与线下交流的混合化路径,深化文化传播的效果,丰富用户的文化体验。
5)文化产品的商业模式不断革新。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藏品的出现为文化产品的独特性和收藏性提供了可能。良好的数字藏品设计不仅能够生动展示文化遗产的细节,还能吸引消费者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场景,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建立“以虚促实、数实融合”的文化产品消费新态势。未来,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性等特点,充分探索数字IP和数字藏品的商业空间,利用多模态数据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数字藏品的定制。通过联名发售或限量定制等商业创新,提升数字文化藏品的市场价值,创新文化资源的收藏、传承与使用形式,推动文化资源的价值多样化和数字化转型。
图11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展望
6)从文化产品到文化自信。文化产品逐渐成为彰显个人价值观与审美品味、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随着交通的进步,地域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其创新设计不仅能够带动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还能塑造国际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感与归属感。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需要设计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和认同民族文化的历史内涵,发自内心地树立文化自信,以历史为依托深入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注重科技赋能,加强跨界合作,深化文化产品的故事性、提升文化产品的品牌形象,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7)注重文化背后精神价值的塑造。文化精神价值的塑造离不开人类本身和情感体验。尽管大数据、AIGC、增强现实等技术加速了有形化产品的塑造,带来了新的体验,但文化产品背后无形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塑造和传递是技术所无法传达的。因此,如何利用新技术在快速产生文化产品的同时,能更加深刻地传递文化精神价值,是一个重要命题。在全球发展国际化、多极化的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化风格流行的背后代表了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和情感需求。近几年国潮和汉服的流行,反映了群众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及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的愿望。
7 结语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衡量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再只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在注重深度挖掘文化的同时,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整体来看,文化产品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从最初的保护传承逐渐转变到以人为本的应用研究上,在实践上经历了由简单的图形复制到产品交互的系统创新、由物质载体创新到整体意境打造、从跟随潮流到形成风格的创新过程。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未来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应该强调其创意性、故事性、艺术性、交互性、精神引领性等,提升受众的互动体验感,力求多元化地体现文化内涵与创意,使人们正确理解和真切感受产品背后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更好地构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感,通过打造具备东方美学的文化产品,使“中国方案”走向世界,让中国魅力惊艳全球。
[1] 柴春雷, 邹宁. 设计文化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4. CHAI C L, ZOU N. Design Culturology[M].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24.
[2] POPELKA, CHERYL A, LITTRELL M A. Influence of Tourism on Handcraft Evolution[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1, 18(3): 392-413.
[3] YU H, LITTRELL M A. Product and Process Orientations to Tourism Shopping[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3, 42(2): 140-150.
[4] WHITE R K. Value-analysis: The Nature and Use of the Method[M]. London: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Libertarian Press, 1951.
[5] 丰怡, 蔡华俭, 施媛媛. 文化产品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2): 326-335. FENG Y, CAI H J, SHI Y Y. Research on Cultural Products: A Uniqu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Psychology[J]. Progres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1(2): 326-335.
[6] KUMPHAI P. Cultural Products: Definition and Website Evaluation[M]. Stillwater: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2006.
[7] 潘云鹤. 文化构成[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PAN Y H. Cultural Composition[M].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8] 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论[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MALINOWSKI. Cultural Theory[M].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2.
[9] LEONG B D, CLARK H. 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A Dialogue[J]. Design Issues, 2003, 19(3): 48-58.
[10] 席翠翠. 器物文化视阈下宋代砚诗对外传播价值与策略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23. XI C C. Study on the Value and Strategy of Foreign Communication of Inkstone Poems in Song Dynasty under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Artifact Culture[D]. Taiyuan: Shanxi University, 2023.
[11] 李修建. 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观及艺术理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0(4): 117-120. LI X J. On Malinowski's Cultural View and Art Theory[J]. 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 10(4): 117-120.
[12] 卢维佳, 何人可, 肖狄虎. 基于岳麓书院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J]. 包装工程, 2015, 36(24): 105-109. LU W J, HE R K, XIAO D H.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Yuelu Academy Cultur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5, 36(24): 105-109.
[13] LIU Q.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Recognition Process of Yaozhou Kiln Ware Patterns based on Image Classification[J]. Soft Computing, 2023(5): 1-10.
[14] JI Y, SUN X, DAI X, et al. Extraction and Reuse of Pattern Configuration for 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of Cantonese Porcelain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penhage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2020: 276-293.
[15] SINGH P K, SARKAR P.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ool to Support the Decision Making of Designers for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Product Development[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23, 212: 118679.
[16] WANG C, LI C, KINOSHITA T, et al. Unfoldment of Surface Pattern with Highlighting Decoration via Rotationally Symmetric Jomon Earthenware[C]//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Nicograp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Yangling: NicoInt, 2019: 33-36.
[17] WANG T, MA Z, ZHANG F, et al. Research on Wickerwork Patterns Creativ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Style Transfer Technology[J].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3): 1553.
[18] WU M, GENG R, GUO Q.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ement Tile Patterns Based on Shape Grammar[J]. Symmetry, 2023, 16(1): 31.
[19] ZHAO C, A Computer Aided Creative Design Method for Cultural Products[C]// Proceedings of the 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Big Data & Smart City. Xi’an: ICITBS, 2021: 346-349.
[20] 周娉, 石佳琦. 湘西苗银锻制技艺数字交互虚拟仿真设计[J]. 工业工程设计, 2023, 5(4): 66-72. ZHOU P, SHI J Q. Digital Interactive Virtual Simulation Design of Miao Yin Forging Technology in Western Hunan[J].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esign, 2023, 5(4): 66-72.
[21] WU L, YU R, SU W,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etaverse Platform for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hime Bells of Marquis Yi of Zeng[J]. Heritage Science, 2022, 10(1): 193.
[22] BELLOS C, FUDOS I, KITA A, et al. Virtualand: An Immersive Virtual Experience for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Site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disciplinary Multispectral Modeling and Coopera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1: 174-185.
[23] 张玉青.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车辆合乘服务系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研究[D]. 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12. ZHANG Y Q. Research on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 Design of Vehicle Sharing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User Satisfaction[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
[24] 隋慧笛. 杨家埠木版年画数字化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 美与时代(上), 2023(7): 120-123. SUI H D.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Digital Products of Yangjiabu Woodblock New Year Pictures[J]. Beauty and Times(I), 2023(7): 120-123.
[25] 孙临风. 马头墙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 美术文献, 2019(7): 138-139. SUN L 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rsehead Wall Elements in Modern Furniture Design[J]. Fine Arts Literature, 2019(7): 138-139.
[26] 程洁如, 龚红月. 中国文化行为学结构与应用机制初探[J]. 甘肃理论学刊, 2014(5): 101-105. CHENG J R, GONG H Y. The Structure and Spplic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Cultural Behavior[J]. Gansu Journal of Theory, 2014(5): 101-105.
[27] 罗宾斯 S P. 管人的真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 ROBBINS, S P. The Truth of Managing People[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22.
[28] YANG Z, BAO D, SHEN D. Exploring Design Students’ 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020(32): 1-21.
[29] CHIANG I Y, LIN P H, KREIFELDT J G, et al.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 Adaptive Development of Design Education[J]. Education Sciences, 2021, 11(11): 673.
[30] CROSS N. Design Thinking: Understanding How Designers Think and Work[M].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23.
[31] ZHANG X, WEN K H. A Model Process of Integrating Context of Local Culture for Pre-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Using Macao’s Historical Buildings as an Example[J]. Sustainability, 2020, 12(15): 6263.
[32] WANG Y H, MARCO A. Involving Cultural Sensitivity in the Design Process: A Design Toolkit for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s International[J].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020, 39(3): 565-584.
[33] QIN Z, NG S. Culture as Inspiration: A Metaphorical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Products with Traditional Cultural Properties (TCPs)[J]. Sustainability, 2020, 12(17): 7171.
[34] 姬灿. 基于场景理论的平阳木板年画数字文创设计[D]. 太原: 山西工商学院, 2021. JI C. Digital Creative Design of Pingyang New Year Wood-panel Pictures based on Scene Theory[D]. Taiyuan: Shanx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21.
[35] 王伟伟, 刘允之, 杨晓燕, 等. 用户行为与情境导向下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19, 40(24): 27-32.WANF W W, LIU Y Z, YANG X Y, et al. Research on User Behavior and Context-oriented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 40(24): 27-32.
[36] 吴珏, 张姮. 基于传统竹编的参数化3D打印产品设计研究[J]. 装饰, 2017(10): 132-133. WU J, ZHANG H. Research on Parametric 3D Printing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J]. Decoration, 2017(10): 132-133.
[37] 罗哲辉, 陈彩霞.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体育类非遗互动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23, 44(14): 347-353. LUO Z H, CHEN C X. Research on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ac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Embodied Cognition Theory[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3, 44(14): 347-353.
[38] 张祖耀, 叶镠勤. 基于多感官体验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21, 42(18): 368-373. ZHANG Z Y, YE L Q. Research on Design of Museum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Multi-sensory Experienc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 42(18): 368-373.
[39] 许晓峰. 基于可供性的服务设计思维研究——以深泽直人的壁挂式CD播放器设计为例[J]. 装饰, 2019(4): 104-107. XU X F. Research on Service Design Thinking based on Availability—Taking Naoto Fukasawa's Wall-mounted CD Player Design as an Example[J]. Decoration, 2019(4): 104-107.
[40] FERDANI D, FANINI B, PICCIOLI M C, et al. 3D Re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for Immersive VR Applications and Games: The Case Study of The Forum of Augustus in Rome[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20, 43: 129-143.
[41] 孙可. 基于 “VR+ 文化” 的毗卢寺壁画保护与传播策略[J]. 包装工程, 2023, 44(6): 320-327. SUN K. Pro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Pilu Temple Fresco based on "VR+ Culture"[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3, 44(6): 320-327.
[42] 马池珠, 刘春晓. 虚实、气蕴、鉴今:论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中华美学与文化精神[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 42(12): 121-125. MA C Z, LIU C X. Vanity and Reality, Qi and Reflection of the Present: On the Chinese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Spirit of Humanistic and Historical Documentaries[J]. Mod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2020, 42(12): 121-125.
[43] 吴雪.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1): 67-75. WU X. 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arry Forwar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J].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2017(1): 67-75.
[44] 石小滨.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设计[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 3(3): 71-72. SHI X B.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and Design[J].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ultural Innovation, 2019, 3(3): 71-72.
[45] CHAI C, SHEN D, BAO D, et al. Cultural Product Design with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n Confucian Philosophy[J]. The Design Journal, 2018, 21(3): 371-393.
[46] MOALOSI R, POPOVIC V, HICKLING-HUDSON A. Culture-orientated Product Desig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2010, 20: 175-190.
[47] HUANG T F, LIN P H. On the Zen Connotation in Product Design[C]// Proceedings of the Cross-cultural Design. Experience and Product Design Across Cultures: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21: 300-310.
[48] 浦迪. 基于互动体验理论的地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23. PU D. Research on Region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Theory[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23.
[49] 章莉莉, 朱艺芸. 国潮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J]. 装饰, 2021(10): 30-35. ZHANG L L, ZHU Y Y. Non-genetic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Tide[J]. Decoration, 2021(10): 30-35.
[50] 廖宏勇, 刘平云. 印象与范畴: 论品牌视觉符号的国潮趣味[J]. 装饰, 2021(10): 24-29. LIAO H Y, LIU P Y. Impression and Category: On the National Interest of Brand Visual Symbols[J]. Decoration, 2021(10): 24-29.
[51] 丁宁, 余隋怀, 初建杰, 等. 面向产品设计的民族图案语义量化模型构建与应用[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3, 35(4): 621-632. DING N, YU S H, CHU J J, et 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thnic Pattern Semantic Quantification Model for Product Design[J]. Journal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Graphics, 2023, 35(4): 621-632.
[52] WU Z J, NA C A.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Symbol in Modern Product Design[C]//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 Hangzhou: ICCIDC, 2006: 1-5.
[53] LIN R T. 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 into Modern Product Design: A Case Study of a Cross-cultural Product Design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007, 1(2): 45-53 .
[54] LI Y, LI J, YAN Q. Desig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DNA i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C]// Proceeding s of the Cross-cultural Design, Applications in Cultural Heritage, Creativ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Las Vega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 172-185.
[55] CHAI C, BAO D, SUN L, et al.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on Customer Product Satisfa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15, 48: 77-88.
[56] 楚东晓, 彭玉洁. 构建面向服务产品的感性价值创造模型[J]. 装饰, 2019(7): 87-91. CHU D X, PENG Y J. Building Perceptual Value Creation Model for Service-oriented Products[J]. Decoration, 2019(7): 87-91.
Research Review on the Innovation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New Era
CHAI Chunlei1, JIA Qianwen2, YIN Yang1, HONG Yuchen2, LIANG Xinmu1, CAI Ruiyi1*, ZHANG Xiyuan1, CHEN Yingpin1
(1. Modern 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2. School of Innovative Design, City University of Macau, Macau 999078, China)
The work aims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cultural levels,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related fields. The concept and category of cultural products were clarified firstly. CiteSpace was used to visually present more than 2 000 articles in Web of Science and CNKI databases and the basic research status of cultural products was analyzed. Then,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three levels of implement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the cultural produc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sorted out. Finally,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cultural products was prospected.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make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s experience the process from the simple graphic copy to the system innovation of product interaction, from the material carrier innovation to the overall artistic conception creation, from following the trend to forming style.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s in future should be based on fully excavating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new technology, reshaping the cultural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process, innovating in cultural products interaction method, exploring new ways of cultural products sprea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piritual value behind culture, better build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creating new multi-dimensional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launching new international culture products with national style.
cultural products; innovative design; implement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TB472
A
1001-3563(2024)08-0067-16
10.19554/j.cnki.1001-3563.2024.08.008
2023-11-22
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3C01219)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