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浙赣苏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鲜明特征

2024-04-23黄鹂张建琴刘伟明

党史文苑 2024年4期
关键词:方志敏苏维埃苏区

黄鹂 张建琴 刘伟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红色资源与厚重文化内涵的先进文化形态,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优秀共产党人高举党的土地革命旗帜,探寻中国革命道路,领导闽、浙、赣、皖四省边区群众创建起的“坚强的苏维埃阵地”,在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各大苏区的前列,被毛泽东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模范省”。当前,学术界关于闽浙赣苏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精神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关于闽浙赣苏区文化建设的研究相对偏少和零散。本文聚焦闽浙赣苏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特征进行探讨,期以古鉴今,在新的起点上不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闽浙赣苏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认为,文化在革命战争中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的思想准备”以及“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因为文化承载着“大批改造人”的重要任务。方志敏等在领导闽浙赣苏区建设过程中认为:“要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加强群众的政治信念,造就千百万为苏维埃而斗争的战士,以担负目前紧急斗争的任务,建设苏维埃文化,确实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在巩固与发展闽浙赣苏区过程中,方志敏等为了唤起劳苦大众的革命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投入革命斗争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以推动苏区建设和反“围剿”斗争。

(一)构建务实管用覆盖全民的教育体系

闽浙赣苏区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履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革命的高级干部”。故此,根据地发展教育的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开展扫盲运动;二是普及小学教育;三是创办专科学校。”教育对象几乎涵盖了苏区范围的所有群众,初步构建起全民教育体系。

1.摆在首位的干部教育。为顺应革命战争和发展苏区的迫切需要,闽浙赣苏区亟需大批的军事干部和党政干部。方志敏指出:“苏维埃的工作人员文化和知识程度都是很低的,就要加紧教育他们。”因此,闽浙赣苏区先后创办了党校、共产主义学校、军校和团校等,重点培养党、政、军、群各类干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1929年创办了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后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方志敏、邵式平等苏区领导人还曾亲自担任军校领导和授课老师。1931年,苏区还创办了中共赣东北特委党校,后改名闽浙赣省委共产主义学校,方志敏曾亲自兼任校长,由省委组织部选调区级以上干部入校学习。此外,赣东北苏区党校先后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1931年还先后创办了两所列宁师范学校(含闽北列宁师范)和一所红色妇女职业学校以及赣东北卫生学校等。

2.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早在信江苏维埃政府时期,政府内设的8个工作机构中就有教育委员会,具体负责文化教育事宜。1929年,信江苏维埃政府创办了第一所劳动小学,招收7岁至15岁的工农子弟入学,破天荒地实行免费教育。随后,赣东北特委在关于苏维埃的文化教育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城市的与乡村的免费学校”。1934年《红色中华》报道《闽浙赣苏区的近况》,指出“现有列小二百八十所”,基本实现了党和苏维埃政府关于“坚定执行儿童免费的强迫教育的命令,与儿童团在工作上发生很好的关系,去动员儿童参加列小(读书),求得在每个列小的周围,没有一个失学的儿童”的政策与要求。就在这一年,苏区的列宁小学一度超出300所,确保了苏区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开创了党对少年儿童实行义务教育的先河。

3.重在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当时,闽浙赣苏区群众文盲占比高达90%以上,解决文盲问题成为开展苏区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必须攻克的难题。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明确提出:“为提高群众的政治水平和阶级的政治教育,扫除文盲,是目前极重要的工作。”还豪迈地提出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不让一个工农不识字”的奋斗目标。在闽浙赣苏维埃政府的组织引导下,苏区在坚持农忙时少学,农闲多学,战时少学,平时多学的原则下,因时制宜成立识字站、识字班、工农补习夜校以及俱乐部等广泛开展扫盲教育,极大降低了工农群众文盲率,以学文化为荣、当“睁眼瞎”为耻在苏区蔚然成风。

(二)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宣传工作

毛泽东强调,党要实现“从苏区与红军的党走向建立全中国的党”这一目标,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立在全国公开的党报及发行网”“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把好舆论宣传关。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也十分重视掌握宣传工具和宣传武器,以“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为核心做好思想宣传引导工作。1931年9月,赣东北省第一次党代会《关于宣传鼓动工作的决议案》中指出:“加紧党报与苏维埃的机关报工作。对于党报与苏维埃机关报必须尽量的(地)改善与按期出版,除经常做简短的通俗的言论,宣传党与苏维埃目前的任务与策略,宣传本党党纲之外,必须尽量登载工农群众的斗争消息、党的生活、苏维埃工作……必须抓住每一时期的党与苏维埃的中心策略与中心工作的宣传与鼓动,必须成为领导群众斗争与组织群众的刊物。”还强调各种报刊应“成为苏维埃与工农群众政治的、斗争的、工作的尤其反帝国主义民族革命战争与国内阶级革命战争的鼓动者与指导者”。

1.大力创办红色报刊及编印学习资料。在方志敏的亲自指导下,赣东北苏区积极创办和编印各类刊物和学习资料。1928年,根据地一创立,就购买了铁质印刷机、石印板和油印机,印刷各类小册子。从1931年初开始,苏区的新闻事业迅速发展,党、政、军、群都办有自己的机关报刊,如创办了《红旗》《支部生活》《突击》《红色东北报》《工农报》《苏维埃周报》《红军报》《前线报》《工人报》《劳动妇女》等多种党政军群的报纸与刊物。苏区还编印了各类学习资料,供各类学校使用。如军事教材《指挥必读的作战纲要》,医学教材《外科》,小学课本《儿童读本》,夜校课本《工农读本》等。这些书籍和报刊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后方生产和前线斗争胜利的消息,起到了统一思想、指导工作、鼓舞斗志、打击敌人的作用。

2.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宣传活动。苏区创建了红色俱乐部,成为广大工农群众接受思想教育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1931年,俱乐部首先在省级党政机关和学校建立,1932年发展到苏区各县农村地区。1932年底共创办254所,1933年6月达到357所,并提出建立902所的奋斗目标。1933年3月23日,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关于文化工作的决议案》强调:“在俱乐部里面,应包括识字、读报、壁报、工农补习夜校、新戏运动、晚会、研究工作的各部(分)。在这些工作中都要以给群众阶级的政治的教育,鼓动群众对革命战争的热情,传达解释苏维埃一切重要决议与中心工作为主要内容。”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思想宣传活动主要有读报活动、壁报工作、唱革命歌曲等等。

3.创作红色歌谣和红色戏剧。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党组织领导人懂得歌谣、戏剧不仅是文化,而且富有鼓动性与战斗性。苏区巩固并扩大之后,就把创作和普及红色歌谣、戏剧列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具体工作由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部门承担。在红色歌谣方面,当时苏区创作和移植的歌曲内容涵盖歌颂共产党、苏维埃、革命、生产、红军和幸福生活等方方面面。数量多到难以统计,仅弋阳县當年一位文化教员自己抄录的《歌集》就有上百首。在红色戏剧方面,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十分重视用红色戏剧来为工农大众和革命战争服务。红色戏剧的编演始于1929年,方志敏把自己撰写的四幕话剧《年关斗争》带到贵溪苏区的中心周坊村,并同邵式平、黄道等一起同台演出,坚定了苏区军民的革命意志。1931年,赣东北省红色新戏团正式成立,演出内容更加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和鼓动性,更紧密配合党和苏维埃各项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的宣传。

(三)发展丰富多彩的卫生文化体育事业

1.十分注重医疗卫生事业。闽浙赣根据地创建后,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大力宣传卫生健康对革命和生产的重要性。1930年颁布的《施政大纲》明确宣告要举行大规模的清洁卫生运动,发展苏区医疗事业。1932年省委又指出“卫生运动,同样是重要工作之一,能强健工农兵群众的体力,以有力的(地)进行革命战争。”为了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导,各级苏维埃都设有卫生部门,省、县设卫生部,区、乡设卫生委员会,村设卫生小组。

闽浙赣苏区医疗卫生事业贯彻“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方针,大力发动群众开展灭蝇、灭蚊、灭鼠和清扫环境卫生工作。由于广大群众逐渐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根据地内不仅病疫减少,连最常见的烂脚、疥疮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除了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外,闽浙赣苏区还非常注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软硬件水平。1928年,方志敏委派李长先赴弋阳九区仙湖村筹办一个红军医疗所,并先后改建为红军医院及赣东北红军总医院。总医院分科明确,可收容伤员500至800人。为减轻总院压力,后又陆续开设了4个分院,分别设在贵溪朱家、横峰青板桥王塘源、漆工黄家源及德兴小梅坞。1930年,横峰葛源还成立了一个为苏区群众治病的工农医院,负责防疫注射等工作。闽浙赣苏区在创办医疗机构的同时,通过争取、团结旧医疗技术人员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吸纳和培养医疗技术人才。如创办赣东北红军总医院、赣东北苏区卫生学校,大大增强了红军医院的技术力量,提高了救治水平。

2.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苏区在践行“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中,既注重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也注重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彻底改变当时山乡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状况。闽浙赣苏区的文体活动非常活跃: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中,都成立了红色俱乐部或列宁室,建立了列宁公园。1933年全苏区俱乐部达357所,俱乐部内设有流动图书阅览室,弈棋室、剧团、宣传队、歌咏队、体育会等。苏区在文化建设中还有一项成就,就是美术事业的兴起。1932年,在方志敏等领导人倡导下,正式创办省苏维埃画室,带动了美术书画水平的迅速提高。此外,还编绘了《画刊》《看图识字》《卫生画报》《青年画报》《儿童画报》等美术作品,深受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欢迎与喜爱。

苏区群众文化的繁荣,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就是列宁公园。这是全国红色区域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创造。列宁公园兴建于1931年8月,坐落在葛源镇葛溪河边,是一座属于劳动人民自己的公园。列宁公园占地近2万平方米,进园一条鹅卵石小道直通一座六角亭,周边环绕苍松翠柏。公园里还有荷花池、游泳池,游泳池旁边建有跳水台,是苏区召开运动会举行游泳比赛的热闹场所。平日里,苏区人民忙中偷闲,来列宁公园看书、拉琴、唱歌、晨练、拉家常,既休憩娱乐,又陶冶情操,享受着美好的文化生活。

3.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在苏区,体育运动与卫生运动同时开展,被列为重要工作之一。方志敏等领导人率先垂范,利用战争空隙、工作之余,或晨练,或在机关门前做体操。苏区的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体育课,体操还成为一项学习科目。为了促进体育运动发展和检测体育运动成绩,从1931年开始,苏区每年都要举办一到两次全军运动大会、青年运动大会、儿童团运动大会等全民性的体育运动大会。

二、闽浙赣苏区文化建设的鲜明特征

(一)为革命战争服务的革命性

闽浙赣苏区的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文化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培育革命所需的领导和军事人才,激发群众的革命意志,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以支援革命斗争。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结合革命斗争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活动。如教育类型上非常重视干部教育,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培育“革命战士与接班人”,社会教育旨在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各类的初等的科学知识教育”“降低文盲率,使群众能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和宣传动员口号,使之为保卫革命胜利果实而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在教育内容上,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和共产主义前途教育。同时,各类期刊杂志都主要为了宣传贯彻苏区的革命主张,以便更好地开展斗争和苏区建设。

(二)坚持人民至上的群众性

闽浙赣苏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地体现了为占人口80%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的特点。闽浙赣苏区的文化建设使广大底层百姓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工农大众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在开展文化建设时,也非常注重方式方法,体现群众性,强调要把教育革命干部与教育广大群众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如村村建有列宁小学、夜校,还有党校、军校、团校、医校、女子职校等,几乎苏区所有的革命干部、群众与少年儿童都能参加读书学习活动。其中,尤以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群众带来的利处最大,苏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采取适宜农村现状的有力措施、不断改善医疗条件,逐年增加资金投入等举措,大大改善了农民“有命就挨,没命就埋”的局面。

(三)坚持自力更生的创造性

闽浙赣苏区的文化建设,是在没有样板可学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极具创造性。如开创了义务教育、创作了红色歌谣、创作了红色戏剧,还创建了列宁公园。没有教师,自己培养;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演员,自己演,将旧的文艺形式注入新的革命内容。如当时苏区的主要领导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就曾担任过教员编写教材,创造性地将旧戏“击鼓骂曹”改为“击鼓骂蒋”等。正如方志敏所说,苏维埃根据地文化建设是“用前所未有特创的新方法去解决的,表现了苏维埃惊人的创造力量”。此外,闽浙赣苏区的文化建设还体现出分层次办学、学制长短不一的灵活性,如培训时间从几天到几年不等,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课堂设置坚持少而精、因材施教。

(四)注重联系实际的实践性

闽浙赣苏区的文化建设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配合苏区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各类学校无论学制长短,都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教育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并重,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斗争,以培养学生的革命信仰、劳动观念和服务根据地革命及建设的意识。

(作者黄鹂系中共上饶市委党校政治学和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张建琴系中共上饶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刘伟明系中共上饶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方志敏苏维埃苏区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苏区创业致富人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