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民族器乐校外美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4-04-23陈枭
陈枭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教育要遵循其教学的专业特点,要求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笔者依据新课标对于校外民族器乐兴趣实践活动的指引,梳理了相关课程和活动,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校外民族器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从学情出发,设计不同层级的活动
从校外活动的规律出发,从学生学情出发,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民乐教学组针对不同层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共有普及型、提高型、探究实践型、舞台实践型四种活动类别,满足绝大多数学生专业领域知识的需求。
以普及型和探究实践型活动为例介绍。普及型活动针对校内没有民族器乐学习基础,对民族器乐尚没有了解的学生群体,活动中注重学科间从内容到形式的交叉,将民族器乐的美育活动形式扩充与生发。探究实践型活动针对学习两年以上民族乐器的学生群体。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场馆教育或社会活动资源,融入跨学科的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究氛围。
2.以素养为本,推进校内外美育融合
课程标准的融合。虽然校外教育整体上没有明确的课标,但是校外民族器乐活动可以通过认真学习研读义务教育及高中的艺术课程标准,找到对校外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指引与支撑。无论是校内校外,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同样重要的,在课程总目标上,校内和校外教育对于培育全面的人指向也是一致的。
经验分享的融合。从学情的分析层面,针对不同场景,面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结构,中心民乐教学组依据民族器乐专业的特点,针对校内课后服务与校外优质资源建设所涉及的各级各类学生群体创设了系列活动。例如,“读古诗·识民乐”美育大讲堂活动课程是普及型活动,活动的主要参与学员为北京市朝阳区第一七一中学豆各庄分校二、三年级学生,校内组织创设了学生民乐社团(弹拨乐)并在学校课后服务中已经开展了一学期的社团活动。在此背景下,活动更侧重传统文化知识与传统民族器乐基础知识的普及,主要针对部分具备基础沟通与理解力、乐谱识读能力的学生,注重提升其结构感知能力和音乐理解力。
不同学科的融合。校内外美育融合采取跨学科、跨学段的方式,充分利用民族器乐作品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叉,合理融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任务链条,让学生在任务链构成完整的学习场景中,体验跨学科融合的审美感受。
校內外民族器乐美育活动的融合探索,充分利用了民族器乐作品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上的内容交叉,合理地融入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地贯彻新课标。同时,活动也发挥了校外的特殊育人功能,给予学生们最直接的审美体验,让孩子们体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音律、器质之美。
编辑 _ 曹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