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规划劳动课程,落实劳动核心素养

2024-04-23王龙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垃圾劳动技能

王龙

新版劳动课程标准指出,劳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初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分为九大任务群。目前,初中阶段还没有和新版劳动课标匹配的教材,所以就需要学校整体对劳动课程进行规划与设计,依据任务群和学校实际安排劳动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1.整体规划课程目标,依据學生年龄特点推进课程目标的落实

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劳动使学生受到教育,所以必须把劳动摆在最突出的位置,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引导劳动价值取向,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通过调研和研讨,我们把七年级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通过劳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注重个人卫生,主动分担家务,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劳动合作,体会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热爱劳动。八年级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技能和对劳动及劳动人民的感情,通过劳动课程学习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参加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活动,初步养成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职业意识,初步具备自食其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解决生存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和劳动及劳动人民的感情。九年级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初步建立一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培养对国土乡情的认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社会生活,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培养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树立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三年目标逐层提高,分年度落实。

2.整体规划课程内容,阶梯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在课程内容上,按照年级安排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内、校外劳动内容。由于七年级偏重劳动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课内设置简单的金工、木工设计制作以及版画、串珠、编织等基本劳动内容;课外安排清理责任区、学校和班级卫生、住宿生内务整理、宿舍卫生等常规活动;校外活动安排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包括但不限于帮父母做家务、整理房间、洗衣服、简单的烹饪方法等,以培养基本劳动能力。八年级为了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感情,课内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剪纸、陶艺、篆刻等劳动技能学习;课外依据季节组织参与学校扫雪铲冰、清理落叶、垃圾分类指导、大型活动筹备服务等,同时依托特色校本课程《龙珠课程》中葡萄树的修剪、养护、管理、嫁接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参与农业生产劳动;校外活动依据节假日课程安排包粽子、做月饼、贴窗花、贴对联、做贺卡、清明祭扫等传统文化活动。九年级针对学生自身喜好和特点进行简单的职业规划尝试,组织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参与志愿活动,课内深入学习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知识,课外延伸《龙珠课程》中葡萄酒酿制、葡萄深加工等相关知识;校外活动组织社区、村队桶前值守、街道清扫、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劳动。

三个年级还依托春耕农忙、学科实践、社会大课堂等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农场”等劳动实践活动,到周边村队、合作社、基地等进行实践、观察、实验、尝试、调研等。

整体课程构建中穿插开展劳动体会交流、劳动收获征文、劳动成果展示、劳动工具改进、劳动明星评选表彰和劳模工匠学习等,促进学生初步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劳动感情养成,培养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劳动实践中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体验,树立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

3.拓展课程实施途径,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参与

落实劳动课主渠道作用。学校保障每周一课时的劳动课,专任教师组织学习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相关任务群的基本知识。七年级劳动课在收纳与整理任务群中开展的书桌书包收纳、教室箱柜收纳、旅行箱收纳、教室文化布局设计等系列内容,有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与技能;八年级的烹饪与营养任务群开设的面食制作、设计营养三餐以及简单的金工、木工制作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劳动教育成果。

社团活动补充劳动技能个性化需求。学校利用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开展剪纸、版画、编织、串珠、3D打印等基本技能课程,极大地弥补了学生对于劳动技能的个性化需求。以学校龙珠社团为例,由于学校所处的区域葡萄种植规模较大,资源丰富,学校专门开发了特色校本课程《龙珠课程》,课程涵盖葡萄树的唤醒、修剪、养护、管理、嫁接、冬眠等,延伸到葡萄酒酿制、葡萄果酱制作等相关知识,开辟出葡萄园和葡萄加工专室作为龙珠课程的社团实践基地。

大型活动关注学生参与。利用每周的大扫除,组织学生开展以班级整理、卫生扫除、垃圾分类的劳动教育活动;利用班团日在特殊时间段开展扫雪铲冰、清理落叶、拾捡垃圾等活动;学校还会利用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等,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与简易道具、简易背景的制作,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劳动参与,拓展劳动教育途径。

主题活动技能竞赛塑造劳动精神。学校每学期开展班级、年级、校级劳动技能竞赛,重点围绕劳动技术课程开展。利用日常评比、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落实垃圾分类,学习有害垃圾的处理知识与可回收垃圾的利用等。

利用班队会进行劳动品德教育,开展劳动体会交流、劳动技巧分享、劳动收获征文、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明星评选表彰等活动,通过橱窗、板报、广播、大屏、专室等进行宣传交流鼓励;利用劳技课时开展收看劳模事迹、讲解劳模事迹、谈体会、说感受等劳动教育活动。学校定期邀请“大国工匠”进校园,对学生劳动品德的塑造影响深远。

4.多方合作协同,完善课程评价保障

学校构建了德育处、团委、家长教师协会、年级组、班主任组成的全方位劳动评价系统,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构建以自主评价为主,教师、同学、家长、服务对象为辅的评价体系。定期评选劳动优秀班级;完成劳动评价手册,每学期对参与各项劳动活动并且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生,授予“劳动之星”称号,对在家庭中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家庭小助手”称号。多种评价方式有效保证了劳动课程的落实和劳动素养的提高。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垃圾劳动技能
高级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垃圾去哪了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