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新时代孝文化的解释、传播与实践

2024-04-23赵菊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孝敬父母新课标法治

赵菊芳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道德修养目标包括了个人、家庭、社会、职业等各个方面。其中,孝是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使之适应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内容构成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具体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重点从文化解释、文化传播和文化实践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传统孝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1.新时代孝文化的解释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为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赋予新时代的文化解释,是在课堂上通过孝文化培养学生家庭美德的第一步。新课标在“核心素养内涵”中对家庭美德作出了概括性的描述,在学段目标中,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孝敬父母的要求:第一学段,感知父母的辛劳,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第二学段,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辛劳;第三学段,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懂得感恩,养成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良好品质。教材依据新课标要求编排了大量以孝为核心的家庭美德相关内容,如“吃饭有讲究”“快乐过新年”“家人的爱”“干点家务活”等。

结合新课标的指导和教材的内容编排,我们大致可以把符合时代精神的孝文化定义为:对父母乃至家庭成员发自内心的爱,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解、尊重、包容、支持等心理和行为所表达的文化特质。这个定义与传统孝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孝文化同样强调身为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我们把传统孝文化中“敬”“礼”“容色”之类的要求,替换为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之爱与尊重,也就更符合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征。有了这样一个文化解释,我们就能在课堂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传播传统孝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践行孝文化。

2.新时代孝文化的传播

教师应当立足于生活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从而深化对道德品质的理解,强化对道德素养重要性的感悟。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为例,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操心”“少让”上面,用具体可感的事例把这两个符号包装起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小明前一天晚上做完作业没有收拾文具,第二天快到学校了才发现没有带书和笔,爸爸只好返回家中替他将书和笔拿到学校。通过这个情境,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感知“操心”指的是什么:并不是父母送小明上学这件事,而是小明没有带全文具。那么,怎样才能少让父母操心呢?学生自然就明白它的所指。没有类似的情境设计,学生很可能就把父母日常养育子女的行为也当作“操心”,这就背离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通过精当的情境创设和符号化设计,让学生正确、顺畅地理解孝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符号解读重在教师的课堂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仍以“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课为例,我们通过符号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操心往往是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因而减少自己的疏忽,也就能够实现少让父母操心的目的。但是这还没有升华到学生对父母的孝敬,我们还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少让父母操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不难领会到,这是因为父母每天都很辛劳,作为子女要爱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所以才要少让父母操心。少让父母操心,就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这样,我们也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以“孝敬父母”为关键词的文化传播过程。学生通过理解“少让”“操心”这两个符号,领会了“孝敬父母”的内涵。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能把孝文化传播给学生,让它从抽象的定义变成具体可感的事例,再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也就實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课堂教学的目标。

3.新时代孝文化的实践

学生能够把所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追求,从而产生内在驱动力去实践这个道德追求,教学目标才能切实得以实现。

孝文化的实践方式丰富多彩,它更重在日常而不是一种“仪式感”。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以情境、讨论、作业等各种不同形式,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内化,并进一步产生实践的动机。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推动孝文化在家庭的实践。

以新课标为指导,紧扣教材,通过文化解释、文化传播和文化实践这个过程,实现孝文化的传播乃至传统文化的渗透,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学习和总结。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孝敬父母新课标法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孝敬父母 知行感恩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