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作,共促成长
2024-04-23王荀
王荀
教师只有用有效的辦法与家长沟通,才能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与家长建立起伙伴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曾经的一个教育案例,让我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班里有一个男生,瘦瘦小小的,不仅个人卫生状况不好,而且学习习惯不好,作业书写差,上课经常迟到。更让我感到头疼的是,他还用乳胶在地板上画画,将男厕所门反锁,不让别人上厕所……为了帮助这个男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先从寻找问题的根源开始。通过多方面了解,我找到了原因。他的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忙碌,再加上已经离异,对孩子疏于关注,缺少沟通;孩子由姥姥姥爷照顾,老人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找到原因后,我就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让家长理解教师与家长目的的一致性。教师和家长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当家长意识到教师的目的与家长是一致的,他会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这个男生的妈妈对孩子比较娇惯,所以我每次沟通的开篇语一定先肯定孩子最近的进步,通过不断的肯定,挖掘学生的优点、优势,让妈妈认同我的教育行为。接下来,我再说出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家长也会更容易接受。慢慢地,通过不断的反馈与沟通,我发现了这个男生的细微转变,也感觉到孩子的妈妈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
其次,教师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灵活采取各种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家长提出合理建议,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我在跟这个男生的妈妈沟通中,不断向她传递正面管教的理念,以及孩子与朋友相处的重要性,在每次的交流恳谈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处理而非学业成绩,在多次的交流后,孩子逐渐变得开朗了,也有了朋友,“出圈”的行为也减少了。
第三,给家长提供参与机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个男生平时由姥爷接送,生活中一切事务都由老人一手包办,所以自理能力非常差。于是,我跟孩子的姥爷进行了非常真诚的沟通,表达了想要跟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自理能力的愿望。孩子的姥爷非常感动,表示愿意与我携手共同努力。于是,我开始给这个男生布置一些小任务,由姥爷监督完成,如在家练习穿脱衣服、尝试快速收拾学习用品等。老人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每天和我沟通孩子在家的完成情况,第二天到校后我再跟孩子复盘前一天任务完成情况。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一段时间后,孩子有了很大的改变,再也不是班里的“小磨蹭”了。
总之,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构建互信的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