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育机构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024-04-23郭新保
郭新保
师德师风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位置,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其视为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加强机构治理的必然要求、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心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以中心为例,围绕校外教育机构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谈谈自己的思考。
1.校外教育机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启示与要求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围绕校外教育机构加强师德师风,获得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是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校外教育机构工作队伍的成长。促进校外教育机构事业发展最可靠的保障,是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工作队伍。校外教育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虽然形式有别、内容相异,但都是育人机构,都肩负着育人使命。因此,师德师风是员工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帮助员工在思想、精神上更加强大,并对自身承担的责任有更加深刻的自觉,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二是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校外教育机构服务品质的提升。从职能定位来说,校外教育机构也是服务机构,要面向整个社会提供优质育人服务。从发展形势来看,近年来,社会对育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校外教育机构要敏锐把握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强化师德师风意识,是持续提升校外教育机构服务品质的重要保证。
三是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校外教育机构发展环境的改善。优秀的师德师风,对内可以培育机构文化,对外可以提升社会形象,从而全面改善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环境。师德师风应该成为机构文化的一个特色元素和核心要素。另外,对于中心而言,维护宋庆龄先生的社会形象,提高宋庆龄机构的社会声誉,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能够更好展现机构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素养,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助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外教育机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把握以下要求: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校外教育机构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一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也是师德师风建设能够不断推进、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事业发展全局,因此需要从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要增强科学性,提高专业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把握师德师风建设规律;要增强系统性,善于从“大教育观”中认识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目标;要增强计划性,主动规划、超前谋划,量身打造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
三是扩展主体范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对教师队伍本身的要求,也是校外教育机构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我们要认识到,做好教育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对于校外教育机构而言,教师之外的其他人员都是育人的主体,都肩负着育人使命。
四是转变理念观念。新时代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理念、观念方面及时跟进与更新。新时代的青少年教育,更加强调全面发展、素质提升,校外教育机构教师要树立相应的意识、具备相应的素养,才能更好胜任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時,师德师风建设要协调和平衡好底线要求与高位引领的关系,既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管理,也要做好人文关怀,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升自我,实现个体成长。
五是注重实事求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看待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成绩与不足,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事业发展形势,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短板,积极从多个维度来推动解决。要强化科学研究,发挥研究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关注理论前沿问题,结合校外教育机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
2.以“三全”育人理念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三全”育人思想。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体系。“三全”育人虽然最初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讲的,但在笔者看来,这一理念完全适用于师德师风建设,也特别适用于校外教育机构。以这一理念为重要抓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改善学风、教风、作风的关键,也是促进校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全员育人。这是从育人主体维度来讲的,强调育人过程中的全面支持系统,具有广泛性和能动性的特征,包括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来说,教育是全体员工的公共任务和共同职责,员工之间分工有不同,但育人这一内核都是一致的。每个人及其言行举止,都是机构形象的具体代表。这一维度兼有“量”与“质”的规定性,一方面,要求全员参与,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对于不同岗位,要制定并遵守相应规范,使其具备相应能力,明确各自边界。
其次是全过程育人。这是从育人时间维度来讲的,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覆盖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于校外教育机构而言,要打破时间界限,关注青少年完整的成长历程。或许短时间内尚不能做到对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全覆盖,但是至少要保证青少年从进入机构到离开机构的全过程,都能感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不能忽视线上服务的重要性,要积极构建用户友好型服务模式,在查阅信息、咨询服务、问题解答、舆论引导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让用户从远程接触机构起,就能感受到精心的服务,形成良好的情感认同。
再次是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空间和育人内容的全面性,做到相互配合、无缝衔接。对于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来讲,在空间角度上,包括线下课堂、场地、食宿、活动,以及线上课堂、主页、公众号等,要建成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立体育人环境;在内容角度上,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着眼于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最后是“三全”育人。强调育人体系的整全性,实现各个育人要素的一体化,形成育人合力。对于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来讲,就是要实现育人的主体、时间、空间和内容的相互衔接、配合与融合,妥善处理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达到人人、时时、处处都能育人的總体效果。
以“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是完善四个环境。
一是完善政治环境。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及师德师风等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和政策,确保方向正确、道路正确。要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完善制度环境。构建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主责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支部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机构治理的全过程。完善教职员工准入制度,全面把好入口关。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评选表彰和一票否决制度,持续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强化人才保障。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
三是完善学习环境。学风与师德师风相辅相成,只有我们自己爱学习,才能真正爱学生、爱老师,才能做好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营造全员学习的环境氛围,为全体员工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机会。注重发挥机构优势,开设“员工课堂”,加强文化知识、艺术素养、文明礼仪、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鼓励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参加学历教育,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提升员工学历水平。倡导成立美术、音乐、体育、读书等各类兴趣小组,形成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通过一系列努力,把整个机构逐步打造成人人爱学习、人人能学习的大学校,不仅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同时也帮助员工更好地成长发展。
四是完善发展环境。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开展“榜样在身边”等活动。用心用情倾听和回应员工的合理诉求,增强大家的获得感、尊严感和幸福感。立足实际,推进具有机构自身特色的师德师风研究,形成一批既有理论前瞻性、又有实践示范性的科研成果。厘清师德师风范畴,合理界定师德师风失范行为,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标准。加强与家长的交流沟通,通过家长课堂、亲子活动、家庭阅读等方式,争取家长对机构文化的理解、认同与支持。积极寻求对外合作,讲好师德师风故事,主动维护好机构声誉和形象。
本文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2023年度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重点项目“家校社协同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XSZ20223ZD02)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 _ 汤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