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日常化与在地性:生态艺术美学的三个重要发展趋势
2024-04-23孙晓娜
摘 要:“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参展作品具有多元创新性,其中,生态艺术美学的创新特点较为突出。文章以此为契入点,梳理、研究生态艺术美学的三个重要发展趋势:审美媒介数字化、虚拟化程度加强,生态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以及全球视域中艺术在地性生态美学特征的典型化,思考探索当代艺术创新与突破的新维度、国际生态艺术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及其与城市和国家文旅、美育共生共建的新路径。
关键词:济南国际双年展;数字化;日常化;在地性;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J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24)01-0071-04
“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引发了摩肩接踵的观展热潮。其原因在于参展作品具有多元创新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生态艺术美学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鲜明观点,以新时代新的生态观赋予生态艺术美学新的内涵,同时还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对于艺术家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以艺术的当代视角审视生态现象,思考生态问题,积极参与到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体现并推动着生态艺术美学发展的三个重要趋势:审美媒介的数字化、虚拟化程度加强,生态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以及全球视域中艺术在地性生态美学特征的典型化。
一、审美媒介数字化、虚拟化程度加强
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非常典型的特征之一是科技为艺术赋能。山东美术馆相关数据显示:“最受观众欢迎的大体量装置和影像类作品数量较首届双年展增加约三分之一。”[2]包括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在内的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艺术审美媒介的跨越式发展。艺术审美的媒介由物质实体向现实与数字虚拟交织的趋势日益凸显。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认为:“如果对媒介的本质及其运作方式缺乏理论理解,那么人们在理解当今社会、文化及经济形式时就会愈觉其困难。”[3]可见,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对“当今社会、文化及经济形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还引发了艺术时空概念的根本性变革。《牛津艺术史》主编肯普(Martin Kemp)指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于20世纪初在物理学和绘画两个领域中同时经历了根本性的和摧枯拉朽式的变革。”[4](P1)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散点透视方式曾为观者带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视觉与思想、精神的跨时空审美体验。在当代社会,艺术媒介的巨大变革使观者得以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徜徉在真实时空与数字虚拟时空的交织之中,或许可以称其为虚拟化、数字化的“真实”。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策展理念和参展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艺术美学思想,也因为科技和新媒介的加持以及时空观念的变革,而强化了其审美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双年展策展人之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认为:“数字媒介这架强大的时空机器拥有征服时空、重组感官的力量,它以虚拟的方式重塑人的注意力和情感,进而承载思想的生成和表达。”[5](P30-31)
双年展策展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在谈到“济南双年展新媒体部分策划理念”时说:“济南国际双年展作为当代藝术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动用新媒体、新技术和新观念来展示一种对世界未来和人类发展的探索。”[6](P37)Black Void(洪昀、蔡艺璇、王圆圆等)以有声双频影像、信息图表作为表现方式的《大气炼金术》作品,以全球几百个城市的气象数据以及二氧化硫和粉尘气溶胶等的变化数据作为数字化呈现的基础,展现出因工业化和荒漠化程度的差异所引发的数字云的形态、色彩、运动方式和质感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关乎多项气象、气候变化关键指标的数字云成为生态艺术审美和批评的对象。其艺术表现也因为数字化的方式紧密地联系了艺术与气象、气候的变化,从而以云端无数的虚拟节点连接了艺术、科技与自然以及个体行为和人类共同的命运。Black Void尝试以NFT的数字艺术形式向受众展示自己关于当下和未来的思考,以虚拟与现实相交织的审美体验方式,使受众感同身受地观照和感悟个体生命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艺术家的生态美学观念。薛雷的《愚人船之河》以“愚人船”之殇为媒,建立了中世纪和当今疫情之间的意象联系,并以互动虚拟的数字化艺术表现方式,将西方古代人文和以瓷器元素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相关联,展现出艺术家对疫情的反思和对艺术之用的追问。
数字虚拟与现实时空的艺术探索和审美表现,在帮助人们享受极大丰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全方位激发了人体各个感官的潜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引发了审美及其体验方式的巨大变革。受众的视觉、心理和精神获得了更加立体、多元的审美愉悦。他们沉浸于新媒介场域、新时代语境中,拥抱新科技,享受着主客与虚实“两相忘”的、同异时空交互的审美体验和参与之感。受众的身心与虚拟时空、现实世界相融相生,打破了时空以及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二、生态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生态美学“真正快速发展、蓬勃发展是21世纪的事情,从 2001年开始,特别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引导下,在全国范围内,生态美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7]。在生态美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生态艺术美学也得到了较大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自觉地将生态美学观念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并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反思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媒介语言等,推动了生态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进程。
从双年展的参展作品来看,生态艺术的主题、媒介材料等均呈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徐国峰《景观墙》和《母子》两件作品的主题和艺术媒介的选择均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以日常废弃的塑料玩具作为主要媒介语言,使观者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到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大危机。他以陌生化的视角将日常的母子情与生态问题进行并置、夸张和对比,引发了视觉和心理的强烈冲击。又如,蔡玉水《艺术也疯狂——艺术家的乡村实验》以电影、雕塑、设计手稿、大地艺术和装置等综合表现的方式为受众营造了“艺术改变乡村”的沉浸式审美体验语境。受众在虚实、同异时空的交织和多感官的联动中,感受着艺术改变乡村日常生活的神奇力量,思考着人类活动对于乡村生态的多重影响和作用。生态艺术美学场域在艺术家和受众的共同参与中建构完成。
此外,郭振宇的《河》以来自自然、原生态的质料媒介进行创作。该作品表明了生态文明本就是宇宙秩序和日常生活正常运转的应有之意,展现出艺术家关于“人类怎样与自然相处,才能保证文明的延续”的思考。董仲舒曾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了“人副天数”的观点:“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8](P474)郭振宇在现当代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思考人的生理结构与宇宙、银河系等构成体系之间的共同之处。他意识到,包围我们的整个时空,大到宇宙,小到一朵花,甚至是一个量子的内在规律和秩序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他将这种思考运用到自己对于艺术多维视角的发掘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之中。郭振宇畅想,如果将来科技更加发达,宇宙万物都将成为信息的载体。届时,所有的界限和时空都将不复存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也将进入高维状态。同时元宇宙革命也将更加彻底,新的生存时代和新的能量场也将出现,整个宇宙的整体性和生态性都将会进入高级状态。因此,他强调材料是有料性的,艺术家与创作媒介材料之间应该是交流互通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使用和被使用的关系。如此,来自自然和生活的本真材料才能通过艺术创作真正参与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实现日常生活审美的生态化。
可见,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们尝试以陌生化的生态视角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带给受众多维多元的生态美学思考。这一方面反映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运用生态美学观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则映射出受众对于生态艺术美学观念的接受程度也得到了大大提高。艺术家与受众共同推进着生态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进程。
三、全球视域中艺术在地性生态美学特征的典型化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9](P21)“观念和要求的变化”改变甚至是重塑着艺术形式,乃至整个社会。随着诸多生态问题的出现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艺术家开始以艺术的方式进行反思,并在不断的反叛与重构中将生态的视野与意蕴纳入艺术美学范畴和美感生成机制。他们坚持思考和试验如何借助科技的创新和新媒介的迭代,推动生成自然、生态运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文化艺术的多维创新视角。这一美学观念和意识上的重要转变从双年展“共生世界”的主题选择便可窥豹一斑。恰如双年展策展人之一、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所言:“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地区冲突不断,能源匮乏枯竭,世界经济低迷,人类需要共同面对这些政治经济危机、生存安全危机,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这些问题,艺术何为?艺术正成为一种参与重塑和改造社会的力量。”[10](P92)在新时代语境中,生态美学成为了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审美创新范式,并对其“What-How-Why-How”四元模式[11](P34)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原有本地和本土艺术全球化趋势蓬勃发展的基础上,艺术观念又发生了重要改变。艺术家开始转向更加注重在全球视域中思考艺术的在地性问题。生态艺术美学也转向追求在地性的典型化表达。
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以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方式积极投身于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設中。孙美华、郑建鹏和李健等创作的数字影像作品《鹊华十二时》以时间为主线,原创主题音乐“鹊华秋色曲”伴随着“鹊华十二时辰”影像展现出“耕稼陶渔”和“平川舟渚”的生态之美和人文之乐。该作品在带领观者重新回望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意义的同时,又结合当代数字技术与艺术观念,对其原有的经典性、符号性进行了当代再塑试验。它凸显出在地性和生态性的新的艺术审美特征。此外,该作品还在原有空间经营布局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和音乐的新维度,营造出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的诗画济南,大大丰富了受众的感官和心理的审美体验。此外,裴延学、杜伟伟的新媒体互动装置《飞越黄河》,以沉浸式的方式触发了受众从视觉到心理如临其境、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态保护之于黄河和附近居民的价值和意义。王克举的油画《黄河岸边的棉棉细语》,以黄河岸边的棉花物语,及其与河、人的对话,表现出自己对黄河母亲的感恩和深情,以及关于人、河与土地等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双年展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认为:“艺术家以卓越的创造力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和画卷,不仅仅是表达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共生,更为了追求人的生命的和谐圆融。艺术的意义不外于此。”[12](P54)她的观点恰恰揭示出此类主题艺术创作的核心思考和本质所在。
可以看出,在全球化、数字化语境中,沉寂在艺术家血脉中的故土情怀和自然性又被重新激活。他们选择以在地性的生态艺术表现方式塑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家园形象,展现出自己关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如何更加和谐、生态发展的问题意识、当代思考和责任担当。
总而言之,“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以自身的“中国气质,国际视野”展现并推动了生态艺术美学发展的三个重要趋势,通过沉浸式的馆城联动、审美共建的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深植于公众心中。“济南国际双年展的举办,刷新了外界对于山东偏于保守的刻板印象,慢慢在改变对于山东的认知。”[13]可见,系统梳理、深入研究本届双年展生态艺术作品的创新方式和成果,将为探索当代艺术创新与突破的新维度、国际生态艺术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以及展览场馆与城市文旅、展览与学术、民族与世界共建共生的新路径带来新的思考。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张宜指出:“展览的目的和意义就应该是引导观众去思考,这是一个展览应有的重要作用之一。”[14]此外,双年展还拓展了如何将对公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沉浸式地融入当代城市美育的新理路。同时也为思考如何以科技为艺术赋能,更好地解决二者之间出现的焦点问题带来了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3-21].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山东美术馆.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引发参观热潮 开展4天迎来近3万人次观众[EB/OL].(2023-01-10)[2023-03-21].http://www.sdam.org.cn/art/2023/1/14/art_106061_10274744.html.
[3][英]邁克·费瑟斯通.无处不在的媒介[J].张庆民,陈晶晶译.江西社会科学,2008,(5).
[4][英]阿瑟·I·米勒.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M].方在庆,伍梅红译.关洪校.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5][6][10][12]冯远.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23.
[7]程相占,孙美娟.中国生态美学发展状况及其话语建构[J].社会科学家,2019,(10).
[8]董仲舒.春秋繁露[M].张世亮,钟肇鹏,周桂钿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9][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林夕校.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11]程相占主编.环境美学概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
[13]刘雨涵.山东美协主席张望:济南国际双年展提升城市气质[EB/OL].(2023-01-10)[2023-03-21].https://www.ql1d.com/general/20632332.html.
[14]张宜.科技为艺术赋能,打造立体式国际文化名城[EB/OL].(2023-01-10)[2023-03-21].https://www.sohu.com/a/745662939_121687424.
(责任编辑:刘德卿)
收稿日期:2023-05-28
作者简介:孙晓娜,女,博士,山东艺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和设计理论、文艺美学、文化遗产等。
项目来源: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跨界与破局:通专耦合视域下艺术学概论TRIP+动态教学改革研究”(L2021Y10290368)的阶段性成果。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24.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