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中的潍坊
2024-04-23张安元
潍坊拓展创新传统文化专题机构
主 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
承 办:《走向世界 中国潍坊》杂志编辑部
策 划:杨建华 孙 磊 潘月杰 蔡相山 王志刚 张岳华 马廷刚 刘伟杰
统 筹:王志新 张 璇 汪志强 张安元
主 编:张安元 高 文 齐英华 辛丽卫 李桂霞
组 稿:付 生 潘来奎 吴 琼 石 莹 刘 燕 郑建凤 邵光耀 付 凯 马宇琪刘 杰 王 莹 张希丽 封晓健 王海勇 孔倩倩
创意设计:张晓明 梁 丽
世界东方,神州大地。
潍坊地处我国东部,在黄河入海口南端。潍坊自八千多年前,从后李文化开始,先秦故国,唐宋诗書,明清金卷,潍坊的地域文化就在中华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潍坊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科技艺术都有着重要表现,助推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潍坊在华夏历史上,生于斯或工作生活于斯的名人名士就有150多人,他们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大地。仓颉、虞舜、郑玄、贾思勰、苏轼、郑板桥、王尽美等名人的历史贡献,已被写进华夏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历史中。潍坊历史厚重,文脉韵浓,人杰地灵。进入新时代尤其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对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用新视角审视,认为在新时代建设思想文化、发展思想文化,就应该拓展创新开辟新路,而不能就文化论文化,把功夫下在仅仅翻新版供欣赏上。找出潍坊地域文化中的最亮要素,把它与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共兴共荣。打开思维的大门,一番调查论证。他们发现潍坊厚重的历史文化呈现着四大特点:一是文化发展的多维性;二是文化发展的博大兼容性;三是绵绵不断的独特工业文明基因元素;四是独特的农业文明基因元素。潍坊历史思想文化的四大特点,闪耀在我们大中华的历史文明中。
把握人文本质,厘清人文思路。
潍坊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们说,要建设好思想文化,首要是把握住思想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深刻理解人文发展的本质。什么叫文化?文化内涵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发展思想文化的关键是人。“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看本质,明道理,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向。近年来,潍坊果断行动,优化机制体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潍坊优秀传统人文的“金果”,当代先进文化的“琼浆”,推向广大人民群众。下大力在全市建成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使文化建设紧贴百姓发展。潍坊市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2个、图书馆11个,创建公共文化示范镇(街)50个,示范村(社区)112个,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建成16个文化驿站、2000多个乡村戏台、6000多个文化广场,小而美的公共艺术空间布网全市。创作出200多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打造出150多个文化活动品牌,“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连续4年全国第一。通过这些文化载体,引文化之流过千壑、润百川,让普通百姓也有忧国忘身之思,樵村庶民也有传薪载道之志,推动民心民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推进强市建设、强国建设的磅礴奋斗力量。在2023年,经济发展形势异常复杂艰难的情况下,潍坊围绕建设“实力强 品质优 生活美的更好潍坊”发展大主题,用人文造势,以人文聚心,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这些难得增长率,为潍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维度布局,多条线开发。
历史以来,潍坊地域文化发展中有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呈现着均衡性。在经济社会层面,经济、政治、科技、艺术等行业领域均有着历史文化的特色亮点,在中华文明中有着一定的位置。在地域层面,高山、平原、河流和村庄诸方位,均布有着许多人文聚点处地。可以说,在潍坊历史文化“金果”遍地域,这在中国大地上实属不多见。面前摆着“金饭碗”,如何明体达用、体用贯通,造福百姓?潍坊在讨论高举文化旗帜、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感到:文化的实质是国家信仰的凝聚价值,是国民百姓从心窝里自发的信仰认同。要以科学的思维,多维度布局,多条线开发,对濒危文化点要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努力创造潍坊文化发展的春天,为老百姓奉享文化建设的丰硕果实。潍坊在文旅开发上大胆独创新路,他们用遵循“三老”规律的思维方法扎实地推进文旅建设开发。即:“三老”规律就是在开发中打好三张牌:“老天爷”“老祖宗”和“老百姓”的牌。“老天爷”说的是资源禀赋,是旅游业的依托和载体,对老天爷要有敬畏之心,必须做好生态保护;“老祖宗”指的是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对老祖宗留的文化遗产和文物更高质量传承好、运用好;“老百姓”指的是发展文旅产业的根本目标,为的是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他们按“三老”规律强力推进文旅事业,近年来,潍坊的文旅产业风生水起,百姓群众得了大实惠,大大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多维度文旅事业开发中,潍坊十分注重提质升级。潍坊成功打造了“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品牌,弘扬非遗文化遗产精神,建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建成了4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个“山东省民间艺术之乡”,5000多种产品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展示成果,实现了非遗资源向文创开发的大突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充分肯定,潍坊非遗文化称雄亚洲。
博大兼容,面向未來。
20世纪西方国家有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叫汤因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曾预言:21世纪引领世界的民族、文明、国家是中国。潍坊地域文化博大兼容、海纳百川,是华夏文明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亮点。进入21世纪以来,潍坊加以推陈创新,使这个特点更靓丽、更突出。2021年,潍坊被联合国评为“国际和平城市”,一张含金量很高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这张名片,主要反映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潍坊建立集中营,关押了2000多名外国侨民,残酷迫害。潍坊的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捐送食物、生活用品,像对待家中亲人一样关爱世界各国的在押侨民,直到迎来解放。对这个历史事件,潍坊从人文角度,加以挖掘、彰显,把这种博大兼容的人文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响,这使潍坊形象、城市魅力大为提升。许多当年的难民和后代前来凭吊,一些世界著名文化人士和著名企业家来潍坊访问参观。通过这个文化“金桥”,潍坊助推外贸经济,引力到经济社会促发展。2023年,潍坊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其中进口增长17.1%,高于全省14.4百分点,综合保税区业绩占全国第四,与柬埔寨茶胶省、哥伦比亚通哈市结为友好合作关系。
催发工业文明新基因,铸造工业发展新动能。
有人说,参看历史,一城乃至一国发展,工业是骨,文化是魂。上溯明清,潍坊工业文明就十分灿烂,民谣唱道:“二百只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新中国成立后,潍坊工业文明新生发:生产出全国第一台四轮小拖拉机、第一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一台程控交换机、第一套无线集群系统。进入新时代,潍坊主要领导者和决策者说:就文化的本质而言,文化内涵着承新、拓展、引领和激励作用。要运用这个特点,把潍坊的工业文明基因进一步新催发,使潍坊工业制造创辉煌。决策者动员令颁下,全市立马作出行动。传承创新工业文明,引领工业向新发展。建设反映潍坊工业文明的博物馆、品鉴院,创作诗书画、电视剧和电影片,新闻机构精解工业历史文化,一系列增强意识、文化启教的措施后,潍坊工业制造领域爆发出空前创业激情,硕果频出,创造了耀眼全国和世界的工业动能转换成果榜单。潍坊在2023年,抢抓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着力推动存量焕新、增量换道。强化创新引领。新增省级高新区2家、高新技术企业39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5家。潍柴动力获中国专利金奖。7项技术成果入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历年最好成绩。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产业计量大会,促成26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与潍坊企业开展战略合作。5家企业入围中国工业互联网500强,6个项目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三峡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全省率先突破千万千瓦。4个县市区、5个园区、15家企业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试点。潍坊被确定为全国唯一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市。实施优质企业倍增行动,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6家。6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拓展创新农业文明,乡村建设增强加力。
潍坊是农业文明发祥地,农业发展文化在中国占据十分重要位置。1500多年前,潍坊人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作者被誉为“农圣”。潍坊农业文明历史长、底蕴厚,是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重要战略任务部署。潍坊要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潍坊结合战略任务,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力避空对空、见物不见人,是潍坊的一个鲜明做法。为了用文化引领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早出重果,潍坊走出三步棋:一是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涵育、滋养作用,把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连成一脉活水,注入“三农”发展中。二是在文化建设中察民情、顺应群众意愿,使思想文化工作合规律而进、顺民意而为,强力凝聚乡村振兴建设的民心。三是发挥农业机构部门单位作用,农学院、研究院、种业院前沿科普。把优秀历史农业文明新解深入人心,把当代先进农业科技文明化人为动力。明确历史重任,调动积极因素。近年来,潍坊“三农”工作,日日新,步步高。农业产业化,是潍坊看家产业、压底宝典,连年提新质、增新效。在2023年,潍坊乡村振兴持续加力,创造了一串令国人振奋的数字、数典和经验:全面完成耕地保护任务,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30.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三年实现“三增长”。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启动实施“双百双千”工程,26家企业入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103家合作社入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首位。
On t h e l a n d o f C h i n a i n t h e Eastern world lies the city of Weifang, which is situated at the south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Starting from Houli Culture, Weifangs regional culture, from the ancient states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s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o the epigraphic studi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since more than 8,000 years ago. At various stages of Chines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eifang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ts, which have boos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eifang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renowned throughout the world as well as China. The four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Weifangs history, thought, and culture shine brightly in the history of our great Chinese civi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