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2024-04-23李鑫
李鑫
摘 要: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新能源汽车的特殊结构和高科技内涵,使其维修技术要求较高,迫切需要专业、全面发展的维修技术人才。新工科强调跨学科整合、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与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的复杂性及综合性要求高度契合。本文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的要求与难点,并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为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效率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维修技术 专业培养 新工科
1 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迅速增长,推动了新工科领域的发展,而新工科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作为应对未来交通和环境挑战的关键力量。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主流,新工科理念强调跨学科、实践性、创新性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产业的快速变革。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则需要结合汽车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具备汽车电气、电子技术维修与故障排除能力的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在新工科理念下构建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新工科背景的概述
新工科是一种全新的工科教育理念,旨在适应当今迅猛發展的科技和工业领域的需求,该理念突显了工科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工程师和科技领导者。新工科背景的形成源于对传统工科教育的反思,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新工科的理念下,学生被鼓励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以培养更广泛的知识视野,传统的学科分隔常常导致学生对整体系统和工程问题缺乏全面的了解,而新工科则力图打破这种局限,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并且传统的理论教育被认为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新工科提倡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和实际案例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实际能力。除此之外,面对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挑战,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成为新工科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注重创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适应和引领科技的发展。
3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维修技术相比,由于技术形式的不同,实际的人才培养存在一系列的新特点与挑战。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跨学科知识: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电动机、电池技术、电控系统等多个领域,因此,培养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能够深入了解汽车电气化、电子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内容。(2)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深刻理解,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熟练操作和维修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是必要的技能。(3)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故障排查和修复的能力。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和与企业的合作项目等方式实现。(4)软技能:除了专业技术方面,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新能源汽车维修涉及到团队协作,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解决问题。(5)安全意识:由于新能源汽车涉及到高压电等安全问题,专业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处理和应对紧急情况,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
4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的难点
4.1 多学科融合难度高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涉及到传统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学、控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传统汽车维修可能更侧重于机械结构,但新能源汽车则需要学生理解和操作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电气和电子方面的知识,多学科的融合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庞杂,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新时期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需要组建一支既懂得传统汽车维修技术,又精通电气和电子技术的教学团队,对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传统的教材可能更专注于特定领域,而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需要整合多个领域的知识,编写具备全面性和连贯性的教材,这对教材编写者来说是一项相当复杂的任务,并且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中需要形成全面的思维方式,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因为它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另一方面,多学科融合难度高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机构共同努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教育。
4.2 技术更新快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其技术不断创新,从镍氢电池到锂离子电池,再到固态电池等,新的电池技术层出不穷,随着电动机效率的提高和电控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型电动机和电控系统的维修需求。学生需要学会应对电动机各种故障和理解高度智能化的电控系统。
此外,新能源汽车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智能化汽车系统对于通信技术的依赖日益增加,包括车联网、远程诊断等,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操作新型通信技术,以提高维修效率。尤其是在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竞争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不再仅仅局限于机械和电气系统,还涉及大量的软件系统。专业学科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软件故障诊断和修复的能力,因此教学内容不仅需要涵盖硬件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强调软件系统的更新和应用。
4.3 缺乏标准化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显著难点是缺乏标准化课程体系,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缺乏一个统一的、全面的标准化课程体系,使得各个教育机构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学校难以确定应该包括哪些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相应的教材,导致教学内容的不一致性,学生毕业后的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而言,缺乏标准化课程体系也使得学生在学业期间难以获得一致的学习体验,部分学生可能在某些关键领域得到深入培养,而其他学生则可能因为课程设置的不同而在同样重要的领域缺乏相应的培训。
除此之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机械、电气、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缺乏标准化课程体系也增加了课程整合的难度。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学到了理论知识,但却难以将这些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实际的维修挑战,在缺乏标准的情况下,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一致的期望和标准,这可能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就业中面临适应和匹配的问题。
5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策略研究
5.1 加强跨学科的专业整合
在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策略应当以加强跨学科的专业整合为核心,以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维修不再仅仅是传统机械维修,而是涉及电气、电子、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首先,课程设计上应强调机械、电气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建立全面的课程体系,将汽车机械原理与电机控制系统、电池技术等电气电子领域相结合。学生需在学习中深刻理解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工作原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其次,建立跨学科的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跨足不同领域。通过参与项目,学生将有机会应用机械维修、电气调试和电子控制等技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项目的设计应能够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在跨学科环境下协同工作的能力。此外,建设跨学科的实验室和工作坊,提供综合性的实践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类汽车部件,不仅仅是机械零部件,还有电池、电机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元素。实验室设施的整合应促进学生从不同领域获取必要的实践经验,拓展他们的技术视野。最后,学校需要建立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确保培养方案符合行业需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将为学生提供更直接的职业导向,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提前适应行业要求,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动与共赢。
5.2 加强实践教学
在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策略应以加强实践教学为重点,以确保学生具备全面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新能源汽车维修不仅涉及机械、电气、电子等多个学科领域,还需要学生具备对高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快速适应能力,而强调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弥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具体而言,通过模拟真实的维修场景,学生能够在实际中应对各种挑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覆盖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新领域,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一方面,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工作坊。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环境中进行维修操作,实验室的建设还应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电系统等特殊要求,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另一方面,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度的项目化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此外,高效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维修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更直接的行业体验,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和需求,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5.3 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精神
在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策略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精神,以满足日益复杂和不断更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需求,该培养策略的核心在于使学生具备不仅仅满足现有需求,而且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能力,促使他们成为能够持续创新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具体而言,通过设计创新性的项目和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这些项目可以涵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沿领域,如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等,学生将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挑战现有技术,并在实际操作中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强调问题驱动的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维修案例、故障排除等项目,激发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未知情境下迅速学习和适应的能力。
与此同时,高校需要积极建设创新实验室和工作坊,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资源。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探索新技术、研究行业趋势,并尝试独立设计和开发新型维修工具或系统,自主学习的环境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日常的实践与实训活动中,需要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元素,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创业课程、创业导师制度等方式,学生将有机会了解创业流程、商业模式等,培养他们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发展创业的潜力,促使他们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实际价值。
6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全面而创新的培养策略,以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整合、实践操作和创新自主学习的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跨学科的专业整合是关键,通过综合机械、电气、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学生能够全面应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复杂性。同时,强调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实践和实习机会,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精神是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通过创新性项目、实践课程、创业教育等手段,学生将在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未知挑战时展现出高度的创造力和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耿国庆,朱茂桃,江浩斌,等.新工科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養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19(11):208-210.
[2]耿国庆,朱茂桃,江浩斌,等.新工科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19(11):3.
[3] 吴亚盘,李双,赵君,等.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J].教育进展,2023,13(9):6722-6727.
[4]张庆,赵建柱,朱忠祥.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分析与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0(5):7.
[5]韩巧丽,塔娜,王旭,等.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青年,2022(2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