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4-04-23王雪

教育家 2024年13期
关键词:产教江西红色

王雪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江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将实施“科教强省”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进行部署。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革新教育发展格局,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牢记殷殷嘱托

以改革创新谱写江西教育发展新章

《教育家》:江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教育兴盛时期长、影响范围广。江西教育站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如何奋力谱写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汪立夏: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江西发展要突围,必须要靠创新引领,强化教育和人才支撑。江西省教育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推动区域教育扩优、提质、创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提供服务、构建体系、内涵发展等方面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江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我们以公益普惠和优质均衡为基本方向,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革命老区人民有更强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坚持省级统筹、以縣为主,部署开展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教育部予以充分肯定。开展江西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创新实施高校与县域基础教育“1+11+N”(即全省师范类院校和具有师范类专业的普通高校组成1个协同提质行动联盟,对接11个市的N个县或区)协同提质行动。九江市湖口县、萍乡市芦溪县入选全国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西省教育厅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支持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申报第二轮国家“双高计划”,着力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出台《江西省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10+10+10”(引进国内10所优质职业院校、10个培训机构、10家头部企业)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实施“双一流”建设攻坚行动,健全完善高校评价考核体系,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2023年10月26日,2023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江西会区)在南昌召开,我们与上海市教委、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或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年,江西省获批设置江西飞行学院,赣南医学院成功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新引进院士2名,自主培养院士2名,新增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海外引才计划人才4名。南昌大学食品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39‰,高校牵头和参与重组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赓续红色基因

以红色精神凝聚教育发展强大动力

《教育家》:近年来,江西在思政和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队伍,打造了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了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在以红色精神凝聚教育发展动力方面,江西省有怎样的举措和经验?

汪立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以推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为主抓手,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红色品牌,自觉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和师生,凝聚起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化思政育人工程。深入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五项改革试验”,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实施教师全员晒课、学生评课、媒体寻课、教学共同体研课一体化机制,推出系列“最美思政课”;深化教学改革,推广“双师同堂”教学方法,把红色讲解员请进课堂,探索“师生同台”教学模式,打造出《红土魂》等专题艺术思政课;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安排专项经费,重点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等工作,在全省遴选2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推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向示范区转变。

夯实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召开全省中小学红色文化课程研讨会,制定《红色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比赛,推进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提质增效;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5所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建设,持续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和红色班级创建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网络红色文化育人,将“红色走读”等优秀成果搬到网络空间,让青年学生随时随地“云游”体验红色文化。

擦亮红色文化育人品牌。举办江西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论坛,集中展示全省高校“红色走读”等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开展“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工作,每场超千万人次观看直播,实现教育宣传和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深化开展“红色走读”竞赛活动,组织千支青年大学生团队“云游”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并设计“红色走读”方案,开展实地走读;开展中小学红色文化育人系列活动,如“红绿古”三色文化教育、“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让学生在红色实践中汲取前进力量。

深化校地合作

以学科专业优化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教育家》: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江西高等教育面临挑战,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在哪里?

汪立夏: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进行统筹安排和一体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江西坚持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教育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校地相互促进中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推进落实“1269”行动计划,提升教育融入和支持区域发展的能力。深入实施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关键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行业产业创新发展、产教融合体建设、高校分类特色发展、绩效考核评价改革等六大专项行动;推动全省2/3以上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实现70%左右的新增学科专业与我省重点产业相契合;出台《江西省高职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实施方案(2023—2025)》,引导职业学校结合区域重点产业和学校办学类别,积极开设紧缺专业,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搭建多元化、高效化的政产学研交流平台。着力深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特别是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强化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加强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业强省建设、交通强省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设等战略;鼓励和引导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提高高校创新能力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推动建设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木林森产业学院等61个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实施工学交替培养,在一线岗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校地、校企合作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多措并举支持高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对接,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立南昌光电产业、赣州稀有金属等9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建设37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超过50所职业学校成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赣州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首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成员单位,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江西红色
6.江西卷
红色是什么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红色在哪里?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我的家在江西
幸福的江西飞起来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