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Fg、ALP、WBC 水平对骨伤术后感染的诊断分析
2024-04-22胡高强
胡高强
(泸州市泸县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创伤后感染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局限在骨科手术中,随着我国交通行业、工业的不断发展,因车祸、高空坠落导致的外伤骨折数量有所增长,骨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1-2]。研究发现,感染后患者的伤口发生化脓性症状,经久难愈,严重情况下会波及患者骨折位置,诱发患者发生慢性骨髓炎等多种并发症,延缓患者术后恢复,影响关节功能,是骨科手术术后研究的重点[3]。既往研究发现,骨科手术因其创伤性较大,机体应激状态更为显著,体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显著上升,但单独观察该指标并不能够明确患者发生感染[4]。有学者研究发现,碱性磷酸酶(ALP)广泛分布在机体骨骼、肝脏等位置,对骨折损伤、肝脏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5]。杨晨晨等[6]借助动物实验证实,当小鼠发生感染后其体内的AL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的小鼠,提示该指标能够作为感染评估指标用于临床。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hs-CRP、Fg、ALP以及WBC水平在骨伤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将我院在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期间收治的骨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并对比hs-CRP、Fg、ALP及WBC指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期间收治的骨伤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48 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骨伤手术但未发生感染的患者49 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范围:34~62 岁,平均年龄(48.00±8.41)岁;手术类型:股骨手术11 例,髋关节置换手术21 例,胫骨手术16 例;骨折原因:车祸伤14 例,坠落伤18 例,跌倒伤16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龄范围:33~64 岁,平均年龄(48.54±9.84)岁;手术类型:股骨手术15 例,髋关节置换手术20 例,胫骨手术14 例;骨折原因:车祸伤15 例,坠落伤17 例,跌倒伤17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因外伤导致骨折入院治疗,并实施骨折复位手术;观察组术后早期出现感染标准:切口肿胀、疼痛伴有液体渗出、愈合不佳;所有患者均知晓并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包含但不限于肺炎、痛风等;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隔着伴随其他系统、脏器感染性疾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肿瘤且预计生存期 1年;为大面积开放性骨折脱位或粉碎性骨折。剔除标准:误诊或漏诊为外伤导致骨折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入组前实施抗生素、抗感染联合治疗;患者依从性较差;在研究期间另外接受抗感染治疗,无法评估指标的实际诊断价值。
1.2 方法
1.2.1 检测仪器
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XN2000);离心机(蜀科,TDZ5-WS);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希森美康,CS-1300);特定蛋白仪(景瑞,PA300);生化仪(贝克曼,AU5811)。
1.2.2 手术实施
2 组患者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并在术中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内置物为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合格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对供应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1.2.3 检测方式
分别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5 分钟,之后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WBC计数,借助特定蛋白仪检测hs-CRP,以生化仪检测ALP水平,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Fg,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仪器说明书进行。
1.2.4 正常值
hs-CRP>0.744 mg/dL为上升、Fg>4g/L为上升、ALP>150U/L为上升、WBC>10.0×109/L为升高。
1.2.5 观察组治疗方案
联合抗生素治疗(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使用方法:布洛芬缓释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19983137;规格:0.3 g),口服早晚各1 次,2 粒/次;阿莫西林胶囊(白云山;国药准字H44021518;规格:0.25 g),口服2 粒/次,间隔6~8 小时服用1 次,单日剂量 4 g;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53;规格:0.6d),单支药物与100 毫升氯化钠溶液混合后,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为8 小时,单次静脉滴注时间在1~2 小时。
1.3 评价指标
(1)对比2 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分别术前、术后1 天、5 天抽取2 组患者静脉血3 mL,按照上述检测方式对hs-CRP、Fg、ALP、WBC水平进行检测。
(2)对比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完成首次复查时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完成首次复查时分别抽取观察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毫升,按照上述检测方式对hs-CRP、Fg、ALP、WBC水平进行检测。
(3)计算hs-CRP、Fg、ALP、WBC指标的诊断价值。根据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完成首次复查时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最佳临界值等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软件SPSS25.0 处理,所有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经(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对比采取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单项检测诊断骨伤术后患者感染情况的效能。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 患 者 手 术 前、后 血 清hs-CRP、Fg、ALP、WBC水平对比
感染与时间对hs-CRP、Fg、ALP及WBC水平具有交互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在术前,hs-CRP、Fg、ALP及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观察组在术后1 天、5 天的hs-CRP、Fg、ALP及WBC变化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CRP、Fg、ALP以及WBC水平对比(±s)
表1 2 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hs-CRP、Fg、ALP以及WBC水平对比(±s)
注:与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hs-CRP(mg/dL) Fg(g/L)术前 术后1 天 术后5 天 术前 术后1 天 术后5 天观察组 48 0·41±0·12 5·13±1·22* 5·21±1·33* 2·79±1·11 6·27±2·02* 6·38±2·11*对照组 49 0·42±0·13 2·02±1·02*# 2·11±1·12*# 2·67±1·21 4·33±1·34*# 4·21±1·31*#F/P组间 378·362/<0·001 57·817/<0·001 F/P时间 336·841/<0·001 87·282/<0·001 F/P交互 80·116/<0·001 12·602/<0·001组别 例数 ALP(U/L) WBC(×109/L)术前 术后1 天 术后5 天 术前 术后1 天 术后5 天观察组 48 124·67±34·12 176·55±28·74* 178·44±26·44* 5·12±1·34 17·47±3·44* 17·67±3·55*对照组 49 123·75±31·28 131·88±34·22*# 131·22±33·14*# 5·11±1·28 11·36±2·74*# 11·27±2·44*#F/P组间 63·370/<0·001 214·772/<0·001 F/P时间 31·720/<0·001 382·075/<0·001 F/P交互 17·546/<0·001 43·115/<0·001
2.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对比
治疗完成首次复查时,观察组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对比
2.3 计算hs-CRP、Fg、ALP、WBC指标的诊断价值
ROC曲 线 分 析 结 果 显 示,hs-CRP、Fg、ALP及WBC诊断骨伤术后患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64、0.929、0.913、0.798。其中,hs-CRP的AUC最大,为0.964,最佳临界值为3.81,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3.70%,但ROC结果显示,WBC以及Fg的特异度更高,均为97.90%,因此研究认为结合hs-CRP、Fg、ALP以及WBC四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的效果更佳。见表3、图1。
图1 计算hs-CRP、Fg、ALP、WBC指标的诊断价值
表3 计算hs-CRP、Fg、ALP、WBC指标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骨科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会导致患者诱发慢性骨髓炎、切口化脓等并发症,对其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尽早明确患者发生感染并及时治疗对保障手术效果、推动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7]。临床研究除对患者的创口加强观察之外,也可借助血清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或是否存在感染倾向。由于骨折手术多为开放性手术,患者损伤严重,且多合并其他开放性创伤,患者在术前未进行彻底清创,坏死组织残留等,均为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因此骨折患者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是目前临床骨科手术的研究重点。当机体遭受较大创伤后,其应激反应会显著上升,常通过WBC水平表达。
WBC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指标,是一种存在在人体血液、淋巴系统中的细胞,主要功能在于保护人体免受细菌、病毒以及其他外来物质的伤害。当WBC水平出现上升时,表示机体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导致患者发生局部、全身性感染。但既往研究发现,影响WBC上升的因素相对较多,其生理波动幅度较大,单一应用于临床对骨折术后患者的感染风险评估价值较小,仅能够作为参考数据[8]。hs-CRP作为临床常用的炎性因子评估指标,属于急性实相反蛋白,在机体组织受到伤害、发生感染等急性反应时,血液中的hs-CRP可显著增加,作为评估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研究发现,hs-CRP能够增加机体巨噬细胞活性,提升吞噬功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产生重要作用,该指标的高低与患者疾病的感染情况呈现正相关,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的炎性因子指标[9]。由于患者在术后或损伤后发生感染时,血清hs-CRP水平的进行升高显著,因此认为该指标能够实时反映机体感染状况,因而临床多将其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与预后评估中。既往资料表示,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大型手术中,肝脏在应激状态下会大量合成Fg,造成血液中Fg水平上升,过量的Fg会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过程,导致机体凝血功能、纤溶系统发生紊乱,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王存良[10]研究发现,较多的骨折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Fg水平上升,发生原因为较高的应激反应以及炎性感染等,在治疗后下降,因此能够作为评估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参考指标。ALP是一种反应机体肝脏功能和骨骼功能的同工酶,主要起运输肝脏中营养物质、其他酶类,达到促进骨骼生长的目的。研究发现,当机体骨骼损伤或发生急性感染时,血液中的ALP水平呈大幅度上升,因而证实该指标能够作为评估骨折患者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有效数据[11]。
为进一步分析hs-CRP、Fg、ALP以及WBC水平在骨伤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期间收治的骨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通过对比组间以及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变化判断对感染的评估价值。本研究中,感染与时间对hs-CRP、Fg、ALP及WBC水平具有交互作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在术前,hs-CRP、Fg、ALP及WB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 天、5 天的hs-CRP、Fg、ALP以及WBC变化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其血清hs-CRP、Fg、ALP及WBC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且与未发生感染患者之间对比差异显著,证实血清hs-CRP、Fg、ALP及WBC水平能够反应机体是否发生感染。
同时,治疗完成首次复查时,观察组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能够作为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预后效果评估指标。骨折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后,由于机体仍处于应激状态中,血清hs-CRP、Fg、ALP、WBC水平会呈现持续升高状态,此变化与患者为开放性手术、骨折患者多存在创伤性伤口、病程较长等因素有关。在给予患者抗生素联合治疗后,患者的hs-CRP、Fg、ALP、WBC水平明显下降,证实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控制,因而能够将上述指标作为评估患者感染程度的有效指标。
本研究得出,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s-CRP、Fg、ALP以及WBC诊断骨伤术后患者感染的曲线下面 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 别 为0.964、0.929、0.913、0.798。其 中,hs-CRP的AUC最大,为0.964,最佳临界值为3.81,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93.70%,但ROC结果显示,WBC及Fg的特异度更高,均为97.90%,因此研究认为结合hs-CRP、Fg、ALP及WBC四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的效果更佳,但本文并未针对四项指标进行联合判读,一方面与本研究选择的样本量有限,进行联合指标判读可能会出现数据偏差,导致研究结论发生偏倚,联合检测内容可在之后的研究中选择大样本量患者、长时间研究进行完善。
综上所述,针对骨伤手术术后感染患者实施联合hs-CRP、Fg、ALP、WBC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且对患者后续的疗效观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