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吟诵古谱歌诗 跨学科提升核心素养
2024-04-22李媛媛
李媛媛
古谱歌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将汉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充分融合,追求语感、情感、乐感、美感的完美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中学生在日常课程中接触到的诗歌局限且止步于课本文字,其本身的吟诵属性消失殆尽。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开设古谱诗词吟诵课程,带领学生译读工尺谱还原古音古调,引导中学生探索、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感受古典音韵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营造自主课堂,鼓励学生跨学科探究,融汇古今,创造性发展转化经典,力求中学生在弘扬传承的同时形成新听觉和现代审美,提升核心素养。
中国传统记谱法的传统及传承
一、中国传统记谱法
最早的记谱法“声曲折谱”,是周代大司乐为宫廷收集民歌、韵脚和文字进行规范整理产生的,现已失传;五代后唐时期的《敦煌曲谱》为器乐谱存世,诗词谱遗失,已有学者将曲牌、诗词和器乐谱结合,复原了《敦煌琵琶谱》的演出;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集》是由俗字谱记录下来的声乐谱。俗字谱是工尺谱的变形,译读俗字谱时如果没有工尺谱在旁译注很难读懂,所以工尺谱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基础。清代乾隆主持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八十一卷,汇集几千首器乐谱和一百多首诗词乐谱;清代谢元淮结合昆曲唱腔,依照词的意境创作了《碎金词谱》与《碎金续谱》,包含了八百多首古诗词曲谱。
《魏氏乐谱》是工尺谱的集大成者,编纂始于明代宫廷乐师魏之琰,因躲避战乱,带领乐工,携带曲谱和乐器辗转福建再至越南,最终落脚日本长崎,世世代代收集整理傳承中国传统音乐,凝结了几世魏氏子孙心血,最终于清代成书于第四世孙魏皓。前人历经艰险和漫长的坚守,如今才有这本珍贵的素材让我们可以译制,让笔者在课堂与学生共同领略千百年前民间音乐的美。
二、古谱歌诗吟唱课程传承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表述“聚焦核心素养,课程组织内容以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相统一”。笔者所开设的古谱诗词吟唱课程,是将中国古代记谱法记录下来的歌曲复原,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创新,通过音乐实践呈现。
中学课堂古谱歌诗译读与吟唱
一、工尺谱的学习与《魏氏乐谱》的译读
工尺谱是学习吟诵古诗词的工具,学习译制工尺谱是课程的基础和关键。“口传心授,心领神会,是中国传统音乐主要的传承方式,与这种传承方式相适应的必然是一种具有极大灵活性和即兴性的提供给表演者自由发挥余地的记谱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工尺谱应运而生。”工尺谱的音名: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分别对应简谱中的“5、6、7、1、2、3、4、5、6、7”高八度的记法是在末笔画往上加一撇,或在谱字左边加“亻”;高两个八度的记法是在末笔画往上加两撇,或在谱字左边加“彳”;同理,低八度的记法是在末笔画往下加一撇,低两个八度就在末笔画往下加两撇。
《魏氏乐谱》中的乐曲节奏规范,识谱译读相对容易,比较便于学生掌握。以《关雎》为例:从上往下,从右往左,从上到下共八格,一格算作一拍,一小节四格;单个格子里有多个音,唱成多个音的节奏;格中的字数、字的大小分布也代表了不同的节奏型:一个格子里有两个音唱成“××”、三个音唱成“×××”或“×××”、四个音唱“××××”、五个音唱成“××××/×”或“××/×××”或“×××/××” 等,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写意性。《魏氏乐谱》有时还用“点”和“撇”表示延长音,起附点的作用。由于工尺谱具有简约性和框架性,如遇到不清晰的记谱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音乐审美来演唱。古曲的韵律偏缓慢,加之古人音域没有现代人宽广,当遇到跨度比较大的音程时,优先选择音程关系近的音高。
二、中学生吟唱古谱歌诗 感受古韵之美
古诗词作为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古人艺术素养的极高审美体现。学生从对吟诵古诗词的初步体验发展到对音乐内涵的深入挖掘,从对音乐的感悟上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音乐学科旨在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表现、评价、创造能力。”诗词之美,在韵律、在画面、在贯通古今的情感意境之中。我们的吟诵也要遵循传统文化的基础,不仅注重语感、乐感,更要注重美感。学生理解了音乐,艺术火花被点燃,掌握创作音乐作品的方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获取音乐和人文情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积淀。
想象与意境之美。情感与文学相通,了解作者心境、作品背景与蕴含的情感。善于联系场景,感受场景营造的意境。空间变化对应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变化,运用通感联觉的方法。以吟诵《关雎》为例,关雎讲述了一位君子清晨寻觅佳人,渴望迎娶窈窕淑女的动人故事,其中主人公内心活动描写细腻,充满了生活气息,抒发了纯真朴素的思想情感。“关关雎鸠”以听觉入耳,清晨的鸟叫声在静谧的河边显得清亮悦耳;“在河之洲”视觉入画,君子在寻找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是想到了采荇菜的淑女,人物的心理变化随着“寤寐求之”到“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而层层加深。带领学生感受古人“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彻骨思念,和“从前时间变得慢”“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深情。结尾幻想美好的婚礼仪式,琴瑟、钟鼓加以助兴,营造出盛大的礼乐场景。整首词从听到、看到、想到,到内心感受丰富的立体感知,节奏灵动如流水,旋律舒缓悠扬,令人心醉。
韵律与音乐之美。在古谱歌诗的吟诵中,唱法伴随着旋律的变化,进行轻重、缓急、强弱、顿挫、转折、吞吐、收放,感受旋律跌宕带来的情感变化。以汉武帝的《秋风辞》为例,这首诗是公元前113年武帝登基多年志得意满,率领群臣在山西祭祀后土,泛舟汾河之上的即兴之作,道尽一位王者的悲哀。开篇“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吟唱的时断句与节奏相和,第一句旋律6 535 6 32 1旋律走向低缓,有凋零寒冷的悲秋之感,白云清澈萧瑟,寒冷的秋风与清冷奇美的白云,触觉、视觉交织,将空间由脚下引向远方的旷野,秋风采用泛音的演唱方式,泛音带鼻咽腔多一点,表现白云的干净与清澈;草木黄落,将视线由天空回到脚下;雁南归,目光遥想远方,内心悲伤抒发情感。“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闻到近处的芳香,心中怀念佳人抑或曾经的自己,结尾回到主音给人归属感,将节奏、语言、情感与音乐融合,唱入歌者的心中。
语言与发声之美。唱出诗歌的韵味,要格外注重吐字发音。《南词引证》中所讲述的中国音乐审美:“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沈括:“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宇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把每一个字咬清楚,比如“关关雎鸠”中“关”字发音嘴型由清圆慢慢舒展开发“an”的音,在口腔中完成字头、字腹、字尾的连接,饱满而有韵味。沈宠绥:“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腔纯:腔随字走,依字行腔。魏良辅:“五音以四声为主,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平上去入,逐一考究,务得中正,如果苟且舛误,声调自乖,虽具绕梁,终不足取。”行腔自如,转音若丝。板正要做到板强眼弱,注重逻辑重音。沈括:“善歌者谓之‘内里声。”沈括《梦溪笔谈》:“不善歌者,声无抑扬,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
中学生传承传统音乐,跨学科提升核心素养
一、浸润式体验,跨学科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对音乐的思考与认知,自主探究、创编音乐作品。学习吟诵古谱诗词之前,学生要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可能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学科等需要自主学习。对环境、语言、习俗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分析调式调性,将乐曲进行改编整理,吟诵呈现古谱歌诗作品。在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一学期《木兰诗》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讲述木兰从军的故事,感受南北朝的府兵制度、均田制等社会特点,拓展常香玉老师经典豫剧《花木兰》选段,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学生发散思维聆听熟悉的迪士尼《花木兰》,再次对比感受外国人眼中木兰的人物形象,体会不同文化视域下音乐表达方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旋律分析:《木兰诗》是一首宫调式,自由发展,一气呵成的联合曲式结构,共四个段落:1—16小节,17—32小节,33—40小节,41—结尾。这首古乐府诗为中国五声调式,朗朗上口,吟诵时可进行一些速度的变化。学生最后的演绎呈现划分小组,融合歌、乐、舞与表演相结合多样形式,大家都深入感受到《木兰诗》的意境和精髓。
二、善用民族乐器瑰宝,丰富演绎形式
古琴艺术发展千年流传至今,琴歌作为历代琴家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最高审美。学生在吟诵古谱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古琴艺术,在《醉花阴》的吟诵中一曲琴歌还原古典音乐,体味文人风骨;在《琵琶行》学习吟诵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为君翻作琵琶行,学生运用琵琶伴奏,声思掩映倾诉衷肠;还有古筝、琵琶、笛子、二胡、埙、江南丝竹民乐队等色彩丰富的民族乐器伴奏。此外,在传承传统乐器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丰富多样的西洋乐器进行乐曲创编,借鉴和运用西方优秀音乐传统编配新曲,为古谱诗词的旋律伴奏、创编和声。
三、打造自主课堂,学生主导多维感知
基于中学生的特点,初中音乐教学适合为学生打造自主课堂模式,注重课堂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多元表现,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在自主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参与或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进行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的搜集资料。其间涉及历史朝代、文化风俗、服饰礼仪等跨学科知识,在收集资料探索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体味诗词中蕴含的典故情思;学生尝试和声旋律的音乐编创,可以融合器乐、舞蹈、诗画等创意,以音乐剧、舞台表演剧等形式立体呈现音乐作品,由学生们互相聆听、赏析作品演绎。最后由班级文艺委员分别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老师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自主课堂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表达、表现、协作能力,课堂教学呈现出有效、多元的交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其学科特点表现为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古谱歌诗吟诵课程,是师生将大家认为最应传唱的诗词进行整理,遵循古典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努力把《魏氏乐谱》中曲谱诗词的谱译准、词念准、曲唱准;在吟诵古谱歌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和审美的意趣。引导学生做好古谱歌诗的演唱,促进古典音乐与现代乐器演奏体系之间的融合,把诗歌唱得韵味无穷。一方面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开创新领域,创作中国风格的作品,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少年。利用音乐课堂培养中学生形成新的以汉语言为载体的听觉审美,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李媛媛,女,1994年4月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古谱歌诗。作者单位:张江集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