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高职《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2024-04-22李娇娇

时代汽车 2024年3期
关键词:汽车构造双高职业教育

李娇娇

摘 要:在“双高”建设过程中,教育和教学的变革对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而加强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则是其中的关键工作。《汽车构造》作为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中要深度探索思政教育内涵,建立符合课程特点的思政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为国家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优秀综合素养及扎实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汽车人才。

关键词:“双高”建设 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 汽车构造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是将思政要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课程改革持续推动过程中,高校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深度探索思政教育内涵,将思政教育整合到课程教学之中,有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坚持学科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其学理、价值、伦理等,将学科特点与思政内容相结合,使得每一个理工科课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1]。

1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的构建并非是新增一门课程或者新增一項活动,也不是将课程“思政化”或者“去知识化”,而是要通过优化课程设计,整合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想元素,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每个环节中,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2]。

汽车专业作为新工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备赤诚家国情怀、高尚职业道德、优秀综合素养及扎实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从而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根本目标。《汽车构造》作为汽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紧密对接汽车产业前沿,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爱国信念。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志向和剖析汽车复杂结构的能力,同时要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将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始末,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操作流程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激励学生树立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2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立

各高校要明确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在新时代背景下,专业技能型人才应具备追求卓越、严谨求实、吃苦耐劳及工匠精神等基本品质[3]。《汽车构造》课程坚持以思政育人为主导,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教学成果为导向,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将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网络课堂相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过程中,依据课程内容适时融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历史往事、名人事迹、法律法规、发展成就等德育元素,将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要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2.1 因材施教,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是教学设计实施的重要一环,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认知状态,结合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才能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成果导向、思政育人的根本目标。

2.2 理实一体,有效开展教学实施

课程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网络课堂、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优质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课前预习、知识拓展、在线测试、师生互动等多项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课堂系统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复杂的汽车结构,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翻转课堂以真实工作案例为引导,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配、完成任务实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攀登精神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

2.3 多元评价,全面实现教学考核

校企共同制定课程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涵盖知识理解、技能评价、职业素养三方面。对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主要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团队精神、个人表现、实操过程是否规范等元素,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于素质评价,要将思政要素纳入考核中,将课程平台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对学生爱国主义、团队精神、个人修养、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工匠精神、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定。

3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推动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4]。教学团队要全面挖掘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要素进行教学设计,根据思政目标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将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3.1 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

在“三全育人”视角下,不仅要将“课程思政”工作融入到各课程建设中,更要将思政内容与课堂知识交织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5]。依据“两个一,四个有”的课程思政总体要求,以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将爱国主义、职业素质、大国工匠精神等元素融入课程,让学生在掌握汽车构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心怀使命、科技报国”的担当精神,真正实现专业课程育人的目标。《汽车构造》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考方法,理解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在实践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在拆装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1.1 引入经典案例,讲好汽车故事

在讲解汽车发展史时,重点回顾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将中国制造2025、中国汽车行业杰出人物先进事迹等思政内容纳入到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在合资品牌的技术攻势下,自主品牌迎难而上的不屈精神,宣扬老一辈汽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攻破技术难关、自主研发汽车的民族精神,弘扬民族工业,发扬实干精神,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结合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形势,使学生了解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引发学生对于智能制造的思考,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勉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使学生树立“科技自信,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优秀汽车人才。

3.1.2 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互动

通过“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时事分享”等多维度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在专业知识讲解中,融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成就,将爱国情怀与授课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我国汽车发展历程中老一辈汽车人攻坚克难典型事迹的感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工匠精神,将课堂教学与思政要素进行深度整合,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不怕困难的攀登精神和职业荣誉感。

3.1.3 完善课程内容,挖掘思政要素

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合理安排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比例,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岗位工作的真实情况,在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勤于钻研的优良作风及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1.4 学以致用,以赛促学

鼓励学生组建团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2 加强教师团队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教师的思政素养是保障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关键要素,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能力水平,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调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培养思政思维,深挖思政要素,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到教学各环节。理论教学中,要根据课程内容寻找思政要素的切入点,在教学设计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大国工匠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富强和我国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职业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信心。在实训教学中,要以企业对实际岗位能力的真实要求作为出发点,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作业规范,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生职业素养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3 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除了要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外,还需要改变传统考核方式,通过引入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客观的评价[6]。课程思政教学主要目的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三观理念,教师既要根据课程特点制定考核评价体系,还要注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以便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课程教学评价以项目为载体,由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共同组成,校企全过程参与课程教学工作,共同制定含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内容的考核方案,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团队精神、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定。

3.3.1 知识考核 30%

重点考核学生对汽车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通过构建“互联网+”在线考核体系,快速准确了解学生对汽车基本结构及主要系统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借助知识竞赛、在线测试、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实现实时动态的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课程参与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

3.3.2 技能考核 40%

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真实案例为主线,围绕企业岗位需求建立技能考核标准、设置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对发动机、底盘基本部件的拆装与调试能力,及拆装过程的规范性与安全意识等。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维修岗位工作,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客户服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拆装过程中考核学生安全意识和作业规范,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具备正确的专业学习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服务意识,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将来步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3.3.3 素养考核 30%

注重职业素养,提升学习能力。在小组任务中,重点考核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大局意识及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探究结构奥秘的工程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环节中,重点考核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等,引领学生以发展中国汽车工业为内心追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铸造大国工匠精神,提高学生。

4 结论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全过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所在,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各专业课程优势,结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关键作用,将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认同感,勇担“科技强国”的时代重任,成为国家需要的新时代汽车专业人才。

项目基金: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院级教研课题《“双高”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JYLX2023022)。

參考文献:

[1]杨和文,陈袁碧莹.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工类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34(S1):55-57.

[2]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4-6.

[3]吴晨.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J].时代汽车,2021(06):53-54.

[4]张志强,路学成,张海,等.课程思政理念下专业课程的教学探究与实践——以“飞机结构失效与预防”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15):5-8.

[5]梁茂,刘秀杰,王秋生,等.课程思政在《有机化学》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实践[J].广东化工,2020,47(11):228+208.

[6]曹玉华,毛广雄.基于课程思政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经济地理学课程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1(03):262-265.

猜你喜欢

汽车构造双高职业教育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汽车构造》教学分析
提高“汽车构造”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