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淑霞:如糖似梦 巧手塑心

2024-04-22杨洋刘娜

科学导报 2024年19期
关键词:饴糖糖人糖画

杨洋 刘娜

将饴糖加热到适温,然后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赵淑霞便立即用嘴吹气造型。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吹糖人的关键技术主要在吹和捏的功夫上。

3月18日,《科学导报》记者采访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糖人”赵氏糖人第三代传人,不仅感受了一番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回味了童年留下的美好记忆。

制作糖人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者都是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麦芽糖加热调制而成,本色为棕黄色,也有的加入颜料或色素使之呈红色或绿色。制作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会太硬则无法塑形。

“吹糖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被称作‘戏剧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手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我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赵淑霞说。

每当看到晶莹剔透的糖人,总会在童年的回忆中弥漫起甜蜜芬芳的气息。或许,每一个童年里都有吹糖人的快乐、买糖人的急切和玩糖人的幸福。

据了解,糖人制作工艺可分为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三种。赵淑霞所制作的糖人,涵盖了这三种老技艺。“太原赵氏糖人的历史源于1916年,在北京谋生的赵福云逛庙会,看到了这一民间艺术,并被其深深吸引。拜了当地的糖人师傅学艺,学成后回到家乡,开始以糖人技艺谋生,因作品惟妙惟肖,在太原民间艺人中颇有名气,成为‘赵记糖人的创始人。”赵淑霞对记者讲述。

“70后”的赵淑霞生于糖人世家,从小受到祖父、父亲(第二代传人)糖人艺术的熏陶,耳融目染,对糖人技艺的悟性很高,常常模仿父亲做糖画,做得像模像样。经过多年的学习走访名师,赵淑霞不仅把传统技艺掌握得不差毫分,并结合时代的要求从制作技巧、制作内容上都有所创新。

多年来,赵淑霞先后参加过省市级文化展演、庙会、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并在太原食品街进行常态化表演,深受广大小朋友和青年们的喜爱。

糖人,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赵淑霞以其巧夺天工的技艺,赋予糖人千变万化的肌理。这一技艺与主体吹成的光滑表面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糖人作品更加丰富耐看。赵淑霞用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让糖汁化作浓墨,凝神运腕,手臂和手腕有节奏地缓缓移动,每一个抖、提、顿、放、收的动作,都犹如太极的修炼功法,最终将各色形神兼备、色泽艳丽饱满的糖人呈现在世人眼前。其造型吸取面塑、剪纸、皮影等元素,作品夸张古拙、生动细腻,集色、行、动于一体,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栩栩如生的糖丝拉扯出赵家三代人的坚守与传承。“支撑我想要传承这项技艺的是每次看着孩童的笑容,听着人们雀跃的欢呼声,能感受到糖画给他们带来的温暖。”赵淑霞说。如今的糖人,拿在手上是玩具,擺在家里是点缀,吃进肚里幸福。在与童年渐行渐远的路上,每个人都能在糖人中回味深入骨髓的乡愁,与最初的自己重逢。这种快乐来自于将自己的热情和创造力融入到这项技艺中,从而感受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

猜你喜欢

饴糖糖人糖画
糖人王
糖画
Sugar Painting 糖画
糖人张
漫话饴糖
糖画
文天祥与饴糖
饴糖有什么作用?
吹糖人真有趣
三种饴糖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