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对阴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04-21何月萍黄健妹陈敏程嘉滨
何月萍,黄健妹,陈敏,程嘉滨
细菌性阴道病是妇科中的常见疾病,是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发生混合感染所致,各个年龄段的女性均可能患病,尤其是性活跃期的妇女。此病通常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和外阴瘙痒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尿道炎、膀胱炎和子宫内膜炎等,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在西医治疗中,通常采用口服或局部应用抗厌氧菌药物的方式,但长时间使用此类药物可能会扰乱阴道微生态平衡,导致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减少,从而对患者的康复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中医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显著优势,着重于整体调节,内外治相结合,可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深入研究[2]。本文以9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六味地黄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及对阴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泉州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95例,依照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年龄24~49(34.58±4.20)岁,病程10~17(14.82±1.07)个月;已孕35例,未孕12例;产次1~3(1.70±0.34)次。对照组年龄23~50(35.10±4.17)岁,病程11~18(15.01±1.03)个月;已孕38例,未孕10例;产次1~2(1.62±0.31)次。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诊断标准:(1)线索细胞阳性;(2)阴道分泌物质地均匀、稀薄、呈灰白色,常黏附于阴道壁;(3)阴道pH值>4.5;(4)唾液酸苷酶阳性。若患者具备上述4项中的3项,即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纳入标准:(1)符合细菌性阴道病上述诊断标准;(2)对本次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3)未合并阴道癌、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4)患者依从性高。排除标准:(1)入组前接受了其他治疗,存在影响观察指标水平可能性的患者;(2)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4)合并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的患者;(5)合并其他阴道疾病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替硝唑栓(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 g/粒)1粒阴道给药,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停药7 d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若唾液酸苷酶未转阴,需继续用药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汤:熟地黄15 g,山茱萸、山药各12 g,牡丹皮、泽泻、茯苓各10 g,每天1剂,加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各服用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需注意阴部卫生,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避免性生活。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症状包括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疼痛。(2)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有益菌主要是乳杆菌,有害菌包括肠杆菌、类杆菌及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基上的细菌进行鉴定。(3)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4.5者占比和乳杆菌占优势者占比,占比越高则表示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越好[3]。(4)阴道免疫功能指标:包括白介素-12(IL-12)和γ-干扰素(IFN-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测定,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治愈好转标准》评估临床疗效[4-5]。痊愈:患者外阴瘙痒、阴道灼痛等症状均消失,阴道分泌物性状恢复正常,唾液酸苷酶阴性;显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改善程度>60%,阴道分泌物性状明显改善,唾液酸苷酶弱阳性;有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改善程度20%~60%,阴道分泌物性状有所改善,唾液酸苷酶阳性;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唾液酸苷酶阳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4.873,P=0.027),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试验组白带异常、外阴瘙痒、阴道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试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3 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阴道乳杆菌、肠杆菌、类杆菌及支原体、白色念珠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阴道乳杆菌数量高于治疗前,肠杆菌、类杆菌及支原体、白色念珠菌数量少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试验组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比较
2.4 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阴道pH值≤4.5者占比和乳杆菌占优势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试验组阴道微生态情况比较 [例(%)]
2.5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IL-12、INF-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IL-12、INF-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3 讨 论
细菌性阴道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多种致病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促使阴道菌群变化的原因复杂,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多个性伴侣、阴道灌洗使得阴道pH值偏碱及频繁性交、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有关[6]。该病通常不严重,但危害性大,若不及时治疗可引发严重的妇科并发症[7-8]。抗厌氧菌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可良好抑制细菌繁殖,但同时也会破坏患者阴道内的有益菌,同时容易出现细菌耐药问题[9]。
细菌性阴道病属于中医“带下病”“阴痒”等范畴,该病的病机主要涉及肝肾阴虚、湿热下注和脾虚湿盛方面,肝肾阴虚导致内热生成,热邪下注于阴部,进而引发阴道炎症;湿热邪气下注于下焦,导致下焦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发炎症;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湿邪下注于阴部,同样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阴道炎的发生[10-11]。六味地黄汤中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和补肾的功效;山药能够生津、补脾胃及补肾;泽泻有利水和渗湿之功效;山茱萸则有涩精固脱、补肝益肾之功效;茯苓不仅能够宁心健脾,还有利水渗湿之用,而牡丹皮能够清热凉血,还有消炎止痛的作用[12-13]。诸药物合用不仅能够补肝益肾,还能够清热止带,可整体调整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表现出明显更短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说明六味地黄汤可提高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患者症状的缓解。正常情况下阴道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中95%为有益菌乳杆菌,其能够产生乳酸,从而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以免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生长,当乳杆菌减少时,阴道原本的微环境便会失衡,随着其他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最终会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14-1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显示出更为丰富的阴道乳杆菌分布,而同时支原体、类杆菌、白色念珠菌和肠杆菌的分布则显著减少;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阴道pH值≤4.5占比和乳杆菌占优势占比明显更高,说明六味地黄汤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菌群具有积极影响,可减少阴道内的有害细菌,促进有益菌生长,从而调节阴道微生态的平衡。IL-12是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是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促炎因子,而INF-γ为淋巴因子的一种,能够调节免疫和促进免疫应答,这两个指标常作为免疫细胞功能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IL-12、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说明六味地黄汤可提高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六味地黄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加速症状缓解,平衡阴道内酸碱度,促进患者阴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同时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加速疾病痊愈。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