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爱唠叨孩子更逆反
2024-04-21姜凤君
□姜凤君
都说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说和做缺一不可,可很多父母都败在了“说”上。唯有父母管住自己的嘴巴,多信任孩子一分,多了解孩子一分,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轻装前行。
有位家长朋友专门找到我,想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说儿子进入严重的叛逆期,她很无语,更是无助。据介绍,她儿子之前很乖巧,可最近变得特别不听话:做作业拖拉,睡前故意不刷牙,作业没做就想玩手机,总想约同学出去玩……我问:“那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朋友叹了口气说:“还能怎么处理?只能不断地提醒他呀!可是同样一件事,我反反复复说了多少遍,他就是不听。”我疑惑地问:“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她开始诉苦:“以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写作业、刷牙等事情我也就是提醒一下,孩子基本都能乖乖地自己完成。今年老公赚钱多了,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我就当了全职妈妈,时间充裕了,就想多提醒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结果孩子的自觉性反而变得更差了。”
有研究表明,重复的频率与说服的效果呈“倒U曲线”。也就是说,当同一件事重复的次数多了,孩子反而听不进去了。这位家长多次提醒孩子,其实透出的是不信任、不尊重。
“觉得唠叨烦人”是孩子叛逆的开端。短短30 分钟的用餐时间里,这位妈妈把“快点吃,还要写作业呢”重复了5 次。最后换来的是儿子的咆哮:“你烦不烦啊!都说多少次了,要不要人吃饭了!”可以说,反复提醒是杀伤力最强的“暴力”,只会让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在叛逆的路上一去不回头。
很多父母都会困惑:“说多了不行,可是不说更不行啊!”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可能对孩子不管不顾,任其肆意生长。可到底该怎么说,才能既不成为讨孩子嫌的“无效唠叨”,又能有效地教育孩子呢?
坚持“只说一遍”原则
通俗地说,就是学会做个“懒家长”,家长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是“懒”于照顾——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懒父母养出勤快的孩子,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在孩子想要自己吃饭时,妈妈就要成为“懒”妈妈,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每次吃饭前,“懒”妈妈故意说:“宝贝,妈妈今天很累,需要有人来帮我摆摆餐具……”这时,孩子一般会自告奋勇:“妈妈,让我来帮助您吧!”父母如果太勤快,给予过度的包办或帮助,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习惯,失去独立做事的能力。
二是“懒”于指挥——培养孩子大胆有主见。有位学者分析过,妈妈过于强势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不无道理,父母过多干涉指挥或操纵决定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三是“懒”于对孩子多说——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当孩子因看电视导致作业没有完成,父母可以说:“15 分钟后,你就该写作业了。”如果到时间了孩子还没有自觉地去写作业,父母可以站在他面前,平和地看着他,孩子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孩子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所以,睿智的家长要学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懒”父母。
用询问替代命令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不可或缺,主要有两种陪伴方式:一是学习上的陪伴,二是感情上的陪伴。学习上的陪伴主要是给孩子创设一个比较安静舒心的学习环境,感情上的陪伴更加重要,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要做能听得进孩子话的聆听者。很多父母总是担心孩子犯错,因而会习惯性地不断提醒,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相反,用询问的方式替代命令,孩子反而会将规则记得更清楚,也更愿意配合父母。
家长可以与孩子聊聊学校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家长跟孩子之间不仅是亲子关系,更是朋友关系,要让孩子意识到,在未来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或困难,不管孩子在外面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回来跟爸爸妈妈说,大家一起分析,一起想办法解决,让孩子明白家长永远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举个简单例子,女儿出去玩,跟妈妈约好晚上9点回来,可是到了9点还没回来,妈妈急坏了。打电话给女儿,一直说快了快了,可是直到9 点半才回家。孩子回来后妈妈可以这样说:“你回来晚了,妈妈特别担心,你能安全回来妈妈就放心了。妈妈今天忙了一天,有些累,虽然也想等你休息了妈妈再休息,但身体实在有些吃不消,我就先休息了,你饿的话厨房里给你留了吃的。”或者这么说:“下次晚回来可一定要提前跟我们说,这样我们就不会担心了,或者让爸爸去接你,好吗?”孩子晚回来,本来心里就有不安与愧疚,家长这么说,孩子内心一定会受到触动,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以后会自觉地按时回来。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被贴上“叛逆”的标签,有些“叛逆”是因为孩子的独立意识被破坏造成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被掌控,当他们的独立意识被一次次误解或忽视,就会用愈加激烈的方式来表达,甚至表现得更加“叛逆”。把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不再事无巨细地要求和关注,要主动征询孩子的意见,许多问题用平和的沟通就可以解决。
给生活一点酸甜苦辣咸
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酸甜苦辣咸,人生百味都得尝试,孩子提前感受也未尝不可。
放一点“醋”。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要明白想要得到什么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放一点“盐”。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孩子会向我们“求助”:小朋友不和我玩了;那道题不会做,妈妈帮我解答吧;有同学开始关注名牌了,我渐渐觉得自己融入不了这些话题了,等等。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些都是需要孩子独自面对、独自承担的,需要自己一点点变强大。
放一点“辣”。让孩子时刻记得那些难忘的事,比如小时候怕他烫着,家长让他摸摸热碗记住危险的东西不能碰,告诉他远离井盖、远离水域,等等。
来一点“苦”。比如吃点苦瓜,最起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不光有甜有咸还有苦。
放一点“糖”。孩子做对了事情该奖励就要奖励,最好是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当孩子按时做完了一件事,或是遵守了某项规则时,父母要及时给予孩子认可和表扬。孩子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表扬与批评应该并存,不过表扬的次数多一些,场合公开一些,批评的次数少一些,场合私密一些。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最大的障碍,是父母的嘴巴停不下来,孩子的耳朵听不进去。都说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说和做缺一不可,可很多父母都败在了“说”上。唯有父母管住自己的嘴巴,多信任孩子一分,多了解孩子一分,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