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经验
2024-04-21漆调兰伊秀玲
漆调兰 伊秀玲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党的理论话语优势,而且也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促进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既化解了马克思主义话语定型与实践转型之间的矛盾,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广泛传播,为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刻挖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全面看待党的历史,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地位
意识形态话语权本质上是某一阶级对于思想文化的支配权力,表现为政治意志的导向力、国家的凝聚力以及某一阶级的文化被大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客观正确地看待党的发展历史,不仅是改革开放伟大事業顺利推进的必要前提,更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
(一)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促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保持意识形态一脉相承的连贯性,有利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稳定。正确看待党的历史,引导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看待毛泽东个人和毛泽东思想,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关键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也出现了一系列“左”的错误,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遭遇阻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维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一方面,邓小平强调“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①。针对“四人帮”歪曲、篡改毛泽东思想,引用毛泽东的只言片语来欺骗群众的错误做法,邓小平提出:“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②另一方面,邓小平强调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要立足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大环境做到是非分明,对于毛泽东所犯的错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对不能是非颠倒盲目下定论。邓小平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的开始就反复强调,对于毛泽东的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要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全局方位,“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③。总之,邓小平在完整理解毛泽东思想和客观评价毛泽东历史地位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认同。
(二)坚持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社会思潮是一种观念类的、由特定的社会实践决定和产生的派生物。积极进步的社会思潮会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向上发展,消极落后和错误的社会思潮不仅会误导社会价值观念朝着逆时代潮流发展,还会影响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和传播,甚至会阻碍社会实践向前推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之前“左”的错误造成思想混乱,加上改革开放初期一些人否定毛泽东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随后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展遭遇严重挫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遭受严重削弱。在这个关键历史时刻,邓小平坚定地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批判,与各种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一方面,邓小平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他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①“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②另一方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指出:“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③;“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决不能搞全盘西化。总之,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断消解了各种“非马”“反马”的错误思想倾向,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重视固本与创新,保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⑤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等一系列创新性论断,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力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生产关系、劳动分工和资源配置方面较以前有所不同,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理人员等阶层和群体组织不断出现,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阶层的观念不断分化,其利益诉求也多种多样,社会价值观念纷繁复杂。
在这样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站稳脚跟”,引导多元的社会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稳固政权实现长期执政的一项重大课题。邓小平在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⑥。他进一步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核心问题有两个,坚持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①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事实上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③。明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大亮点,也是中国改革没有发生颠覆性事变的重要原因”④,对于新时期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导向力贡献重大。
(二)坚持进行理论创新,保持意识形态话语的时代性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⑤先进的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武器,不仅会引导人的正确价值观念的产生和发展,还会对社会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其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也是它自身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后,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实践的需要召唤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⑥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仅有“闯”的革命精神,还有“创”的理论创新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从根本上破除了对于计划和市场姓“资”姓“社”的狭隘界定,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⑦,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两种手段。“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⑧,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场价格、供求、竞争手段刺激经济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将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来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能依据经济发展的手段来片面地判断和定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可以用市场手段来发展经济,资本主义也可以通过计划手段渡过经济难关。邓小平还基于对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以及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综合判断,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致力于探究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一国两制”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性论断。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了新时期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框架,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先进性。
三、注重服务大局,夯实意识形态话语建构基础
政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同时,不断探究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致力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断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夯实阶级基础。
(一)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壮大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经济基础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①要想争夺某一阶级思想观念上的话语权,就必须切实保障这一阶级的物质利益基础。中国共产党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而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取决于能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和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正如1980年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提到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如果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就难有大的发展,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也不会转移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更加凸显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大幅度发展,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通过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促进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通过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到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使大量沿海、内陆城市的发展潜力逐渐被挖掘出来。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实践探索,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夯实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实现政权稳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他们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充分彰显出来。相对于代表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政党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发展福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①他非常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很多方针政策是“群众发明的”,他“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②。“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③总之,邓小平的相关论述充分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社会”等紧抓民生福祉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群众基础,彰显了邓小平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人民性特征。
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优化意识形态话语环境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邓小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特别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话语环境。
(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不断稳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也不断巩固。但是,党内还是存在组织不纯、作风不纯、思想不纯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建设。针对党内作风不纯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④,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章程,不能搞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他指出,“闹派性的人大部分是可以教育过来的”⑤,党内要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来解决群众中存在的派性问题。邓小平还主张对全体党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尤其要通过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不断净化党内风气。1983年10月11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提出从1983年冬季开始全面整党。邓小平强调:“要通过整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①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部分。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教育和法律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③其中,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是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④理论、教育和文艺工作者都是思想文化战线中的重要群体,应当“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⑤。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为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氛围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五、改进宣传工作,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方式变革
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不仅受到主客体自身特质的影响,传播方式方法的不同也会影响传播效果。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不断改进话语传播方式,实现话语创新,拓宽话语传播渠道,推进意识形态话语方式變革。
(一)加强管理与创新,改进话语传播方式
宣传工作的管理和创新不仅有利于增强话语本身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还有利于充实话语内容、改善话语传播方式,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
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是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重要主体。作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他们所坚守的立场、原则是否与党和国家的方向相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效力和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理论界和文艺界仍存在一定的“精神污染”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信心的建立,还会助长部分人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想倾向。邓小平非常重视“精神污染”这一问题,指出:“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②1983年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理论界和文艺界存在思想混乱问题,包括部分理论工作者逃避研究现实问题,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部分文艺工作者漠视社会主义方向、漠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存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对此,他强调“必须大力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③,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对待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④。
邓小平不仅重视对话语传播主体的管理,还注重提高话语主体的创新能力,实现话语创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⑤,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心任务的过程中,理论工作者要“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他要求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陆续写出并印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读本、教科书来”⑦,要根据新的实践作出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样才能教育和说服人民。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发展就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经典词句,不仅实现了话语的创新,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有效传播。
(二)注重繁荣文艺事业,拓宽话语传播渠道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有利于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良好的文化土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文艺工作者既可以通过自己的文艺创作去塑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更好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传播主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发挥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非常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拓宽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渠道,“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①,更好发挥文艺工作者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不可替代的作用。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②的方针。他提倡“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③,鼓励文艺工作者要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丰富自己的文艺题材和表现方式,通过诗歌、戏剧、小说、电影、音乐、舞蹈等形式创作出有生动感染力的文艺作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邓小平还强调各级党委要领导好文艺工作,必须抛弃“衙门作风”④,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帮助文艺工作者摆脱各种束缚,发挥文艺家的个人创造精神。他说:“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⑤他提倡领导者要根据文艺事业发展特征和规律,不断改善文艺创作条件,平等地同文艺工作者交换意见,团结和吸引广大文艺工作者。同时,邓小平强调在文艺队伍内部,同志之间不仅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老一代文艺工作者还要发挥骨干作用,发现和培养青年文艺工作者,不断壮大文艺队伍。
总之,邓小平对文艺事业的重视和引导,鼓励倡导文艺工作者献身文艺事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推进主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大众化传播,实现了话语方式的不断变革。
(责任编辑付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