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家精神培养研究?

2024-04-20黄诗瑜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培养策略

黄诗瑜

【摘 要】思政课特殊的课程地位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以教育家精神要求自己。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顺应时代快速发展要求、顺应课程重要地位要求、顺应学生全面发展要求、顺应教师自身发展要求而实施的正确举措。教育家精神所包含的六个方面可以分为理想信念、师德修养、育人之道三个层次。思政课教师要科学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并从加强知识学习、注重教学实践、探索教育科研、涵养职业素养四方面入手,厚植教育理论基础,躬行相关精神理念,推动科教融合落地,做“行为世范大先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教育家精神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1-20-0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鲜明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广大教师指明了立身、立学、施教的前进方向。因此,思政课教师理解和把握、践行和培育教育家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培养的重要价值

教育家精神是兴教强教之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要求思政课教师主动培养自己的教育家精神。

(一)顺应时代快速发展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1]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发激烈,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中华民族要想以更昂扬的姿态屹立于民族之林,必须把教育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突出地位,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新时代呼吁更多教育家型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育家型思政课教师的养成也是对时代发展、教育所需的一种回应。

(二)顺应课程重要地位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思政课在关注学生学科知识获得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书本及考试要求的相关学科知识,又要指引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目标,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育人目标。重要的课程地位和较高的课程目标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家型思政课教师的培养也为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顺应学生全面发展要求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少年能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否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事关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处在“小麦灌浆期”的青少年可塑性极强,最需要栽培和引导,而教师则是青少年能够直接学习的榜样。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教育家型教师作为优秀的模范,在为师、为学、为事、为人各方面能带给学生更多正向表率,从而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顺应教师自身发展要求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自然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教育家型教师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的特点与新时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相契合,只有学科素养与教育素养兼备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育人育才。针对教师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要求,更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特殊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家精神继承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要求和嘱托,应该成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成长的精神指引,促进更多教育家型教师的涌现。

二、科学把握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从事教育事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教育的态度情感、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它决定了教育家对教育的看法和行为取向。[4]培养思政课教师的教育家精神,要在立足于教育家精神的共性基础上充分考虑思政课学科属性,科学把握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从古代的孔子到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等再到当代的于漪、叶澜等,他们始终把教育信仰和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5]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把自身的政治立场放在首位,把教育之“大我”放在首位,把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教育的政治属性要求教育家型思政课教师应该始终坚守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立场、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在课堂上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实笃定地投身到强国建设中。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的人,更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人,教师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把握好人生的正确方向。极强的示范性让教师工作的一言一行都显得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6]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行为规范,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坚守底线、慎独克己,律心律言律行,塑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教師形象,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在讲台上站稳脚跟,理直气壮地给学生讲好思政课。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7]而高质量的教师首先应懂得如何育人。教育家的育人智慧建立在扎实学识和厚重学养的基础之上,表现在启智润心的育人追求和因材施教的育人方法两方面。相较于其他学科,思政课具有更强的理论灌输性,这也对思政课教师的育人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增强其影响力、穿透力及生命力,使这些理论能够直击学生心灵。此外,不同的学生个体特点也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教师要不断升级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修炼育人本领。”[8]用最合适的方法创造出最成功的教育成果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所要努力的目标。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教师光靠自己求学时期掌握的知识根本不足以站稳几十年的讲台。知识的无限性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努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和升级,并将所学落实到教学中去,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磨砺。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除了要不断扩大知识储备,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墨守成规,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教师只有通过新知识、新理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时而变、因时而进、因时而新,才能更高效地投入到强国建设中,回应教育需求,永葆教育活力。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核所在,爱能让教育之树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9]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是每一位教师的师德所在,而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爱应该是均等的、有温度的、且伴随教育始终的。结合教育家精神,思政课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了解、理解学生,以平等、开放、包容之心对待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和沟通,推动理论灌输的有效性,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社会教化的作用,有弘道的文化传统,而教师就是信奉和弘扬这一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教师作为精神文化、历史文明的重要传播者,應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新时代广大思政课教师也要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把自己的职责同国家责任联系起来。作为教育家型思政课教师,要有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和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培养具有世界视野、国际思维和天下情怀的学生,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培养的实践策略

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并不容易,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对教育家精神的追求永远都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是需要奋斗一生的课题。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对教育家精神内涵进行解读与掌握、对教育家精神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努力做思政课领域的“教育家”。

(一)加强知识学习,厚植教育理论基础

在“知识就是美德”的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是衡量其能力的重要指标。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也对教师的治学态度提出了一定要求,新时代教师要做勤学笃行、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只有对关于教育的相关政策了然于胸,才能更高效地培育人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并将其贯彻到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是思政课教师积极回应时代教育需求的表现,并能保证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偏离国家政策方针的轨道。

其次,思政课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育著作开阔自己的眼界,关注不断涌现的教育热点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常读经久不衰的教育类经典著作,在书中与教育名家对话,体会、学习、借鉴他们的教育智慧,稳步推进自己的教育家养成计划。另外,教育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问,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教育热点问题被提出,教师要紧跟教育热点并善于将这些热点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趣味性。

(二)注重教学实践,躬行相关精神理念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较好地解决事物的疑难。教育家精神的养成不是纸上谈兵,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只是教育家养成的起点,而知行合一、笃行不怠才是培养教育家精神的必由之路。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在学科课堂上有意识地践行教育家精神,这是教育家精神培养的“主战场”。在课堂上,教师要考虑自己每一个知识点的讲授是否到位,考虑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甚至要考虑对学生讲出的每一句话是否合理,做到启智润心、乐教爱生。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在育人课堂上有意识地践行教育家精神,这是教育家精神培养的题中之义。对于青少年而言,可以直接学习的对象就是教师,所以教师要严格以教育家精神内涵要求自己,将“至诚报国”融入自己的信仰中,将“甘于奉献”融入自己的行动中,将“求是创新”融入自己的学习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榜样的力量,起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有意识地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反思性实践者”[10]。培养教育家精神,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坚持学习、总结优缺点的过程中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不断开拓知识面,备好每一节课;不断吸收好的方法,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高教学标准,反思好每一节课。

(三)探索教育科研,推动科教融合落地

“求是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在理性思辨方面提出的要求,教育家型教师要勇于通过科研探索教学的奥义。

首先,思政课教师可以自己的教学课堂为研究样本,将随时产生的新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课堂的生成性要求教师培养问题自觉,带着研究的目光审视自己的课堂,从教学内容到授课对象,凡是可以探索的问题都应该触发教师的思考,将讲课与研究相结合,从而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次,思政课教师可以同行的教学课堂为研究对象。教学是一个常教常新、常学常新的过程,教师要带着研究者的目光去听同行的课、评同行的课。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旁观者往往具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犀利的视角,也更能对比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教师可以这些问题为切入口,抓住研究机会,努力探索推动科教融合落地。

最后,思政课教师可以名师的教学课例为研究对象。在观摩优秀课例时,教师要勤加思考,勇于破除教育记忆[11]和教育习惯的束缚,在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针对课例中优秀的部分可以吸收学习,而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交流、多探討,以研促教,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发现思政课教学的魅力。

(四)涵育职业素养,做“行为世范大先生”

“教育家是把教育作为自己生命的存在方式的师者,教育与生命的内在统一是所有教育家的共同特征。教育家不仅把教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而且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和信仰来追求。”[12]思政课教师要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必须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培养中涵育职业素养。责任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信念支撑。思政课教师要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守自己的政治信仰,对党对国忠诚,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为“根脉”、以当代师德师风建设文化为“魂脉”,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认同感培养中涵育职业素养。认同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热爱是一种情感投射,决定了教师对职业的投入程度。”[13]思政课教师要增强对教师岗位的热爱,把教师当成一份终身事业来追求和奋斗;要增强对学科的热爱,在教学中涵儒浸渍,以自己的热爱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增强对学生的包容和关爱,给予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想,以唤醒代替塑造,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用实际行动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培养中涵育职业素养。成就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不竭动力,学生、同行、学校及社会的认同都会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教学成就聚焦于学生人格品行的培养,而不仅仅以自己的课题职称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的唯一指标。除此之外,教师同行之间、学校领导层面也应对此标准达成共识,助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共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王聪.融媒时代政治报道创新路径[J].南方传媒研究,2023(2):44-48.

[2]习近平.习近平书信选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0.

[3]张烁.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OL].人民网,2019-03-19[2023-09-19].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

[4]王翠,刘娣.教育家精神与教师精神长相的塑造[J].教育评论,2016(7):11-14.

[5]新时代学习工作室.师者为师亦为范 习近平这样关心“筑梦人”[N/OL].人民网,2019-09-10[2023-09-19].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345450.

[6]新华社.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N/OL].人民网,2014-09-10[2023-09-19].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10/c64094-25629946.html.

[7]新华社.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N/OL].新华社,2021-03-06[2023-09-19].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044476.

[8]刘敏,张新科.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及弘扬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10):145.

[9]周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OL].人民日报,2023-08-18[2023-09-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308/t20230818_1074918.html.

[10]李贵安,杨博谛.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素养与成长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3(6):111.

[11]邬大光.教育的记忆与人才培养惯性[J].教育家,2021(13):6-8.

[12]庞立生,李铁铮.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本质内涵与价值旨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1.

[13]刘莹,林伯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三重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9(5):87.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任”机制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