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2024-04-19张晨丽张晓骉赵文杰张芳芳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病理学发文教学研究

张晨丽,邵 毅,张晓骉,赵文杰,张芳芳,李 敏

(1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兰州 730000;2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研究中心; 3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1]。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加拿大著名医生和医学教育家Sir William Osler曾写到“病理学为医学之本”,由此可见病理学课程教学对医学生具有重大意义。

为明确病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分析了我国1986年-2023年这37年间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热点领域、期刊分布、领军机构等信息。本研究将有助于准确掌握病理学课程教学未来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潜在趋势,从而为深入探讨病理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以“病理学”和“教学改革”为检索词对2023年10月以前的文献进行检索。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10月以前发表的病理学教学改革相关研究,本研究获得相关文献共计1 031篇,排除非学术文献、报纸、年鉴、咨询与新闻报道等,全文筛选中排除“超微病理学”“分子病理学”“高原病理学”等与“病理学”混淆的相关研究内容,仅纳入病理学教学相关研究,最终纳入文献592篇,对其进行计量学分析。

1.3 分析方法

本研究将纳入文献导入VOSviewer 1.6.16软件,对文献的发刊作者、时间与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在完成相关词汇的筛选与同义词合并及阈值设定后,通过对高频关键词、高产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等进行映射分析形成网络聚类图。聚类图由网络节点及其间连接线构成,节点表示关键词与作者等被分析的元素,而其大小即表示该节点出现的频次,各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了节点共现或相互合作关系,而不同节点与连接线则表示不同的聚类关系,时间叠加图中节点年轮的颜色深浅表示文章的发表时间。同时,通过R语言Bibliometrix包(http://www. biblimetrix.org)展示了年度热点变化趋势,其中跨度横线代表了热点的暴发年份,而球体大小即指代该热点内容在该跨度间内出现的频次大小,并展示战略图。

2 结果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年度发文数量和增长率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结果如图1,病理学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出现较早,在1986年-2005年间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较少,除了2003年发文量为15篇,其余年均在10篇以下;自2006年开始,发文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4及2016年,发文量均达到了最高峰44篇;2019年-2022年间发文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年均约34篇。由此可见,病理学教学研究自2005年前后受到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图1 CNKI关于病理学研究的年发文量

2.2 期刊分布

本研究采用Bibliometrix文献计量软件对文献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载文量≥2的期刊有50种,其中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基础医学教育》(100篇)。发文量大于30篇的其他期刊为《卫生职业教育》(42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32篇),见表1。分析期刊为病理学教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发表途径的参考,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提高研究影响力,帮助做出出版决策。

表1 发文前20期刊

2.3 作者分布及合作关系

本研究利用VOSviewer对文献发文作者进行网络关联图谱分析,图中不同的圈代表不同的聚类,节点越大,表明该作者发文量越多,在该领域的贡献程度越大;不同节点通过线连接,连接强度越大,表示作者之间合作关系越强(图2A)。时间叠加图中,越接近浅色调表明近期作者之间合作越多(图2B)。密度分布图(图2C)中深色越集中表明作者间合作越强。

图2A 作者合作网络图

图2C 作者合作密度分布图

本研究对病理学文献作者进行统计,共确定1 326名作者,其中频次≥4的有49位作者。经分析可知,49位作者形成了10个聚类团体,合作网络主要联系了各医学院校。第一个团体成员包括辽宁中医药大学的王莹(16篇)、王哲(15篇)、高原(14篇)、刘春英(14篇)、井欢(12篇)、于丹(11篇)、潘茜(8篇)、于宁(5篇);第二个合作团体成员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子妤(4篇)、黄玉芳(4篇)、任宏艳(3篇)、姚琦(3篇)、张璐瑶(3篇)、戴建国(3篇)、赵玉男(3篇)、程雪琴(3篇);第三个合作团体成员有河南中医药大学高爱社(8篇)、孙洁(7篇)、张炅(4篇)、王丽(4篇)、李姗(4篇)、陈芳(4篇)、曹珊(3篇);第四个合作团体成员有吉林医药学院的钟秀宏(6篇)、张以忠(5篇)、杨淑艳(5篇)、赵东海(4篇)、赵丽微(4篇)、杨宁江(3篇)、王爽(3篇);第五个合作团体成员有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胡建明(4篇)、庞丽娟(3篇)、邹泓(3篇)、齐妍(3篇)、李锋(3篇);第六个合作团体包括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崔茂香(6篇)、李志红(6篇)、王汝峰(4篇)、王宁(3篇);第七个合作团体包括蚌埠医学院的李楠(6篇)、赵艳(4篇)、刘德纯(4篇)、周蕾(3篇)、葛霞(3篇);第八个合作团体包括贵州医科大学的吴玉婷(3篇)、成元华(3篇)、杨文秀(3篇)、邓超男(3篇);第九个合作团体包括滨州医学院的曹璋(4篇)、刘鲁英(3篇)、张骞(3篇)、韩艳春(3篇);第十个合作团体包括皖南医学院的陈冰(4篇)、朱晓群(3篇)、黄小梅(3篇)、卢林明(3篇)。从以上分析得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王莹(16篇),发文最多的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不仅发文量多,还在持续产出。虽然各作者团体内部合作较紧密,但团体群体较小,不同团体间的合作较少,病理学教学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些发现来确定潜在的研究合作伙伴或机构。

2.4 高频关键词与聚类分布

本研究对病理学教学和教学改革文献关键词进行统计,共确定536个关键词,其中频次≥5的有49个。排在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为“病理学”“教学改革”“病理学教学”“教学方法”等,见表2。关键词在教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反映了现有的研究基础,并指导了教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轨迹。

表2 前20位高频关键词列

本研究利用VOSviewer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图谱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包括网络关联图(图3A)、叠加时间图(图3B)与密度分布图(图3C)。关键词网络关联图中较大的圆圈表示频率较高的关键字;时间叠加图中,越接近浅色调表明近期对该关键词的关注越多,研究内容越前沿;密度分布图中深色越集中表明该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

图3A 病理学关键词网络图

经图3A分析可知,49个关键词形成了9个聚类,主要聚类以“互联网+”“慕课堂”“案例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等关键词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聚类;第二聚类是以“多媒体教学”“实习课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成人教育”等关键词为主的教育教学聚类;第三聚类为“医学教育”“改革”“教学”“课程思政”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每个关键词聚类反映了病理学教学研究特定的研究方向,目前研究方向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教学改革。从时间上看,深色表示早期关键字,而浅色表示最近出现的关键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病理学教学研究关键词近年来出现了伴随信息化的各种新手段,如“互联网+”“慕课堂”“微课”等。

2.5 年度热点分布与前沿趋势

病理学研究年度热点趋势如图4所示。“病理学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病理学教学”得到持续关注;“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护理”“互联网+”在2020年左右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图4关键词热点聚类反映一致,“互联网+”“慕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微课”在近年来引起了诸多关注。此外,“课程思政”等问题同样成为近期主要趋势性的热点关注话题。

图4 病理学年度热点趋势

2.6 研究主题的战略坐标分析

战略坐标图是在主题聚类(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对不同主题间的内外联系进行可视化,定量评估特定领域不同主题的重要性和发展程度,探索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及其发展趋势。在战略坐标中,X轴为向心度,表示类团之间联系的强度,向心度越大,主题在学科中越趋于中心位置。Y轴为密度,表示类团内部相互作用的强度,密度越大,知识群的维持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越强,该领域研究越稳定和成熟[2]。结果如图5所示,第一象限(motor themes)的主题类团密度值和向心度值都较高,这表明这些研究主题不仅内部关联紧密,而且与其他研究主题也存在着较强的联系。“病理学教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位于第一象限,这说明以上研究受关注度高、研究力度大,是病理学研究领域成熟度高的核心主题,也是基础型主题。第二象限(developed and isolated themes)的类团有“临床病理学”“CPPT”“实验教学”“数字切片”,这些主题类团的密度值相对较高而向心度值较低,说明这些研究主题内部关联紧密,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与其他研究主题联系不密切,当其研究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能会因缺乏足够的提升动力而逐步弱化。第三象限(emerging or disappearing themes)主题类团有“课程建设”“网络教学”“案例教学法”“教育”“医学”,这些主题类团的密度值和向心度值均较低,属于边缘型的研究主题。可能原因是“教育”“案例教学法”这一类研究主题出现的时间比较早,研究已非常成熟,目前已淡出核心研究区域。第四象限(basic and transversal themes)主题类团包括“病理学教学改革”和“教学改革”,这些主题类团的向心度值较高而密度值较低,它们自身内部结构松散,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它们与其他主题类团的联系紧密,受到其他主题研究者的重视,随着关注度的提高和研究力度的加强,“病理学教学改革”和“教学改革”随时就会向上移动成为核心研究主题。

图5 战略坐标图

3 讨论

近年来,病理学教学领域研究者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推动了我国病理学教学的发展。然而,随着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3-7],病理学教学仍面临着专业内容涉及面广、临床实践性强的一些教学难点,需要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我国病理学教学领域研究现状的发文量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2014年后,伴随着“互联网+”[8]、慕课[9]、数字切片[10]、仿真实验室[11]等的应用及线上教学的开展,病理学教学领域研究发文量迅速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雨课堂、微信、学习通等多媒体平台融入了教学,给教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我国病理学教学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病理学教学研究发文期刊分布相对较分散,载文量≥2的期刊有50种,其中《基础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是发文量最多的三种期刊。病理学教学研究机构以医学院校为主体,涉及的研究机构较多,作者合作方式多为机构内合作,跨机构合作的较少,没有形成较大的学术团体。不同机构、学科领域的作者需加强交流合作,这有利于不同机构、学科的知识的融合贯通。病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需要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因此病理学的教学不仅需要创新的教学理论模式,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投入教学改革中,以推动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病理学教学研究排在前十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病理学”“教学改革”“病理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这也基本上反映出当前病理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热点。2020-2023年,出现的热点研究主要在“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赵婷秀等探讨了BOPPPS模式下病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4]。陈俊等探讨了LBL-TBL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中医学本科病理学的运用[12]。冯润林等对病理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探索[13]。钟小冬等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病理学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入策略进行研究[14]。

综上所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病理学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混合式多种教学模式不断融合,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及多种教学评价方式[15]、手段的不断探索,促使病理学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和完善。然而,该领域存在研究机构缺乏交流合作、医院病理科参与较少等问题。因此,各研究机构及研究者要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提升病理学教学研究改革。

猜你喜欢

病理学发文教学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