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医用防护服产品审评发补常见问题分析及展望

2024-04-18王亚琳王晓晨闫芳杜旭张梅张璐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5期
关键词:性能指标防护服型号

王亚琳 王晓晨 闫芳 杜旭 张梅 张璐 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

内容提要:医用防护服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医疗装备,符合要求的医用防护服有力降低了交叉的感染,保证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2020年以来,医用防护服注册量随着公共卫生安全需求而激增,文章汇总自2020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的203件的医用防护服注册申请件,梳理了审评发补中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对产品的注册申报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注册及审评效率。

医用防护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便是疫情结束,也不代表着医用防护服发展的终结。相反,这正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为我国建成更加系统、完备的医用防护服研究及供应体系开启了新的篇章[1]。本文整理了2020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的医用防护服产品审评发补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对注册申报人准备申报资料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提升注册申报效率,也为审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产品概况

1.1 分类管理

根据2018年8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医用防护服产品的分类编码为14-14-02(14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14医护人员防护用品-02防护服),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3]的要求,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受理注册申请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注册申请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力等进行审查[4]。

1.2 产品描述

医用防护服是由一种或多种对病毒气溶胶、含病毒液体等具有隔离作用的面料加工而成的衣服,用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穿的职业防护衣,阻止来自患者的病毒随空气或液体向医务人员传播。产品通常采用具有特定阻隔性能的非织造布薄膜复合材料、织造布薄膜复合材料等制成,具有特定液体阻隔功能、特定强度、过滤效率、阻燃性能、抗静电和静电衰减功能,以缝制或热合后贴合胶条等特定加工工艺制成。产品一般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为弹性收口,帽子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可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选配面罩、鞋套等组件。产品有一次性使用或可重复使用,结构形式有连体式和分体式,以无菌形式和非无菌形式提供。

1.3 产品注册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到医用防护服产品的注册证国产有908个,暂无进口医用防护服获批,可见此类产品国产占有较大优势,具有较大竞争力。全国各省的注册证数量以河南省、山东省、湖北省居多,具体数据见图1。近8年全国注册证数量情况见图2,从数据上能清晰地看出,2020年通过的医用防护服注册证数量急剧增多,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当前已上市注册的防护服种类有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正压防护服、医用一次性一体防护服、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其中,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占比99.3%,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图1.各省医用防护服注册证数量(n)及占比情况

图2.2016年~2023年医用防护服注册证数量(n)

2.审评发补常见问题

医用防护服可参考标准及指导原则有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YY/T 1799—2020《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技术要求》、《医用防护服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2年第35号)》等。2020年1月~2023年10月本中心共收到310件的医用防护服注册申请件,目前的办理环节包含正常办结、企业未补齐补正、不予受理及中途撤回等。本文汇总其中正常办结的203项注册申请件的发补意见,涉及115家医疗器械企业,包含首次注册147项,变更注册52项,延续注册4项,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产品的注册申报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注册及审评效率。

2.1 首次注册发补常见问题分析

首次注册的审评发补意见主要集中在综述资料、非临床资料、产品说明书,其中综述资料发补率76.2%,非临床资料发补率90%,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样稿发补率87.8%。

2.1.1 注册单元

常见问题:仅产品结构形式存在差异,如连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可以作为同一个注册单元;可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服与一次性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建议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产品原材料不同,如选用不同的面料,导致产品性能指标不同时,应作为不同注册单元;产品仅提供形式不同,如以无菌状态提供和以非无菌状态提供,可以作为同一注册单元。

2.1.2 综述资料

共112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76.2%。具体如下。

2.1.2.1 结构组成

共106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72%。未明确产品材质;未明确产品结构形式,如连体式或分身式;未明确防护服中收口的形式,如帽子面部、腰部、鞋套等;未明确产品提供方式,如无菌或非无菌;含有“主要由……组成,由……等组成”等含糊的表达。各申报资料中的描述不统一,存在差异。

2.1.2.2 型号规格

共117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79.6%。未明确型号规格划分说明,未明确型号规格中字母、数字的含义;规格型号中标注“特殊规格按供需双方协商”等不确定描述;未明确不同型号规格之间的区别;各申报资料中的描述不统一,存在差异。

2.1.2.3 原材料

共88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59.9%。未分别明确产品各组件原材料;未提供产品原材料供应商信息。

2.1.2.4 包装说明

共20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13.6%。未明确初包装材质;未分别明确无菌和非无菌产品包装;包装材质描述与研究资料中包装验证不一致。

2.1.2.5 适用范围和禁忌证

共51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34.7%。产品适用范围超出免临床目录描述的范围;产品适用范围照搬分类目录描述,未依据自身产品的特点;产品适用范围照搬已上市同类产品的描述,未依据自身产品的特点。未明确禁忌证,至少包括对产品原材料过敏的提示等。

2.1.2.6 预期使用环境

共61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41.5%。预期使用范围过大,如未对非无菌产品的预期使用环境进行限定。

2.1.3 非临床资料

共133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90%。具体如下。

2.1.3.1 产品技术要求

共138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93.9%。未明确型号规格划分依据;未明确出产品各组成部件的原材料;技术要求第三部分标题应为检验方法,写为试验方法;技术要求第二部分性能指标与第三部分检验方法中各条款没有一一对应;性能指标未完全执行GB19082的要求,存在漏项或不一致项,如静电衰减、阻燃性能,且未进行合理性说明;未依据GB/T3923.1分别对干态和湿态两种状态下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指标进行检验;技术要求中含有“按订货合同生产”等不确定性描述;未对其他组件制定指标如含有鞋套,未执行YY/T1633;产品尺寸允差制定的范围过大,导致无法选择合身的防护服使用;性能指标的内容与检验报告中描述不一致;性能指标中有生物学相关指标,如皮肤刺激性;产品提供形式与性能指标不对应,如仅有无菌产品,却含有微生物限度指标。防护服中带有特殊结构,比如一体式防护服带有的视窗、呼吸区,防止防护服使用过程中意外撕裂配有应急胶带等组件,均应根据相关标准制定相应指标。

2.1.3.2 检验报告

共67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45.6%。含有连体式与分体式两种形式产品或含有无菌与非无菌两种提供形式产品,只检验其中一种,未说明典型性,未对差异性进行检验;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存在漏项;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未提供检验机构资质证明和承检范围;采用自检的,仅提供检验报告,未按照《医疗器械注册自检管理规定》[5]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2.1.3.3 生物相容性研究

74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50%。未明确产品各组件与人体接触的性质,如接触时间、接触部位;提供了原材料的生物学试验报告,未提供临床最终使用状态产品;送检样品无法完全覆盖申报产品;仅提供生物学试验报告,未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只送检了一种型号规格,未对其进行典型性分析。

2.1.3.4 清洁、消毒、灭菌研究

共79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53.7%。灭菌验证型号不具有典型性;灭菌后,未对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无法自行灭菌,采用委托灭菌的,没有提供委托灭菌协议、合同;灭菌确认中配置负载与实际使用中的负载存在差异,差异性对灭菌参数产生影响;灭菌验证资料中未提供各项测试的原始记录;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的,未提供环氧乙烷解析条件(如温度、湿度、换气量等)、解析时间及解析检验记录;非无菌产品未明确消毒方式或控制微生物指标的措施,并提供相关的验证报告。

2.1.3.5 稳定性研究

107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72.8%。有效期验证的型号不具有典型性,不能覆盖所有申报产品;有效期验证的性能指标不全面,没有覆盖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加速老化温度过高,加速老化温度不超过60˚C,除非证实更高的温度适宜;加速老化试验中加速老化时间计算错误;包装验证中缺少阻菌性试验;如含有无菌和非无菌产品,应该对产品的有效期分别进行验证。

2.1.4 产品说明书

共129件发补涉及此问题,发补率87.8%。产品结构组成及性能指标与产品技术要求内容不一致;无菌形式提供的产品未注明灭菌方式、“无菌”等字样或者符号;非无菌形式提供的产品没有明确对使用环境的限制;禁忌证中没有明确对产品原材料过敏者禁用;一次性产品没有明确禁止重复使用;没有完全执行GB19082及《医用防护服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6]的要求,如没有明确产品执行的标准号、没有提供规格型号列表、没有明确产品建议使用时间、没有明确说明产品的使用方法;未对产品阻燃性进行说明。

2.2 变更注册发补常见问题分析

此类产品变更注册主要是变更型号规格、结构组成及技术要求,审评发补意见主要集中在综述资料和非临床资料。

2.2.1 综述资料

产品变更情况的描述中未明确出所有变化内容及未变化的内容;未说明变更内容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未详细说明新增型号与原有型号的区别;如增加规格尺寸,未明确原材料是否发生变化;如新增脚套部分,未明确组合形式,连脚式或分脚式。

2.2.2 非临床资料

未提供变更部分的风险分析资料;未针对变更部分分析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检验;未提供新增型号的灭菌验证、有效期验证资料;未提供新增产品与免临床目录及同类产品的对比表;未针对变更内容分析是否需要重新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没有明确变化部分是否涉及生产工艺的变更;增加脚套产品,未依据YY/T1633制定相应指标并进行检验。

2.3 延续注册发补常见问题分析

问题主要集中在符合性声明和技术要求部分:符合性声明中引用的标准已升级,未进行更新;没有提供盖公章版产品没有变化的声明;无菌项目检验方法已升级为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载方法,未进行补检。

3.小结与展望

注册申报资料是产品安全有效的直接证据,是技术审评的主要客体,技术审评是依据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技术要求,对风险受益进行判定,作出产品是否安全有效结论的过程[7]。本文汇总了医用防护服注册申报资料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对注册人员及审评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医用防护服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面对防护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防护服的智能化发展也逐渐受到重视。为进一步研发集安全性、舒适性、高效性和人性于一体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提供了客观依据[8]。目前,存在一些人性化及物资储备需求,比如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提高面料的透气性、散热性,增加所选型号规格的合体性等,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还有穿着的便捷性、身份识别等需求,在医疗资源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循环使用、库存物资储备轮换成本等需求。当前,医用防护服的改进升级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和面料升级方面,比如一体式医用防护服由连体服和鞋套组成,连体服头部由一体式眼部可视区域、口鼻防护区域组成,这种结构设计可以简约多层防护装备,提高舒适性,节约穿戴时间。无菌防护服通常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但是环氧乙烷具有毒性,灭菌后解析时间较长,当医用防护服的需求量呈爆发性增长的时候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采用辐照灭菌会影响又会面料性能,无法保证产品安全有效,因此对面料研发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防护服的实用性、安全性、高效性和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性能指标防护服型号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沥青胶结料基本高温性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储热水箱分层性能指标的研究进展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