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教学实践探究
2024-04-18李琰
李琰
导读:绘本以其丰富、生动和趣味的知识呈现方式,对幼儿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绘本教学的价值和优势,使其尽可能契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是当前幼儿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实施,促进绘本教学得以长效发展,从而为绘本教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绘本是幼儿最早接触的阅读类型,也是幼儿认识世界和思维成长的重要媒介,更是幼儿园教学开展的重要工具。绘本阅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习惯,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理应受到广大一线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一、设计绘本游戏,引发参与兴趣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游戏往往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依托于游戏设计,将绘本素材以游戏形式呈现出来,既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也可以在寓教于乐中达到知识传递的效果。故而教师可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巧妙融入趣味化的游戏,以“绘本+游戏”串联教学方式,实现绘本的趣味化阅读教学。
例如,在阅读绘本《跟上兔子》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对绘本知识的掌握,笔者开展了“知识问答”趣味游戏,以“抢答”形式出示下述提问:“宝宝是如何造出来的?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要待多久才能出来呢?宝宝出生以后需要注意什么呢?宝宝是怎么长大的呢?”知道答案的幼儿可以快速抢答,回答最快最准的幼儿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在“知识问答”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就上述大问题进一步设计一些有趣的小问题,以便幼儿在知识问答中形成对绘本知识的深度思考。
又如,《凯蒂的衣服》绘本介绍了下雨天、做甜点、游泳、冬天、生日聚会等不同场景下的服装。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服装”为主题设计相应的竞赛游戏。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服装设计的主题、材料、款式、颜色等。在完成设计后,教师和幼儿一同进行点评,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提升幼儿的鉴赏审美力。当然,在竞赛活动中,教师不应因个人喜好对幼儿设计的服装作品进行优劣评价,应该努力寻找幼儿作品的闪光点。为了进一步提高竞赛的紧张氛围,可以让小组成员上台以讲解的方式拉选票,介绍本小组设计服装作品的想法、理念、过程以及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负责解答台下幼儿提出的问题。在多向互动交流中,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参与游戏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会随之提升。
二、搭建阅读支架,促进绘本理解
绘本阅读应立足于幼儿的基本认知水平,在幼儿与绘本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支撑幼儿对绘本的阅读理解和探索。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图片和问题等支架,为幼儿开展高效绘本阅读提供必要的辅助。
例如,《一张照片》绘本主要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三口之家中,爸爸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天他拿回家一个相机,故事就此展开。绘本素材中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死亡”“胶卷”等概念,幼儿理解起来颇具难度。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笔者逐一借助图片和问题支架,帮助幼儿形成对上述概念的深度认知。首先,以图片的形式为幼儿简单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死亡”“胶卷”等概念的含义,使幼儿对其形成一个简单的认识。透过图片介绍,幼儿可以清晰看到胶卷的外形,清楚胶卷的用途。其次,设计问题支架,辅助幼儿理解。问题支架一:为什么会失去爸爸呢?问题支架二:你们知道死亡和别离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吗?问题支架三:看到最后一家三口合影,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问题支架四:你们觉得什么是最珍贵的呢?在图片和问题支架辅助下,幼儿在绘本阅读中也就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对问题支架的多维解读,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绘本阅读的深度开展。在对死亡与别离的认识中,有幼儿认为死亡就是一个人彻底地离开了,别离则会有第二次相见;有幼儿举例每天放学就是一次别离,第二天早上大家还会聚到一起;有幼儿讲到死亡就是永远地离开,就像绘本中的爸爸一样,再也见不到了。在《一张照片》绘本阅读中,处于懵懂时期的幼儿在心理认知和生活阅历上均处于成长初期水平,他们认知水平浅薄,思维较为发散,在理解力不足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借助多种支架,实现思维与绘本的有效衔接。同时,幼儿可以跟随问题支架展开更进一步的思考,深化对绘本的理解,在问题交流和探讨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交往能力。
三、重视情境创设,强化感官体验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将所教知识融入到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生活场景之中,给幼儿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在真实场景下,幼儿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情境创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让绘本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形式出现在幼儿面前,符合幼儿学习认知特点,降低绘本理解难度,提高幼儿思维认知水平。当然,由于绘本素材、主题、难度有所不同,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有的绘本需要借助实物情境加以呈现,有的绘本需要通过幼儿表演形式加以呈现,有的绘本需要以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加以呈现。在情境创设之前,教师应认真阅读绘本,对绘本做到深度解读,在此基础上为幼儿选择最合适的情境创设方式,达到强化感官体验的绘本阅读效果。
例如,绘本《重阳节的传说》介绍了重阳节喝菊花酒、插茱萸叶、登高望远等节日风俗。通过阅读,幼儿可以了解到流传已久的传统故事,还可以感受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顽强形象。但是考虑到幼儿平日里接触重阳节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且对重阳节了解甚少,在该绘本阅读中應注重对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笔者在开展绘本阅读之前,先播放了老百姓喝菊花酒、插茱萸叶、登高望远等节日习俗视频,以及吃重阳糕、求寿、放纸鸢等颇具生活气息的节日视频,很快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笔者引导幼儿联想自己放风筝的场景、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场景、除夕守岁的场景,幼儿即刻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一背景下阅读《重阳节的传说》,幼儿的兴趣感和好奇心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又如,《没关系,没关系》这本绘本讲述了爷爷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念一句“没关系,没关系”,这句“咒语”让很多事情变得越来越好,也让绘本中的“我”学会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成长中的烦恼。绘本中出现了很多“我”在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烦恼,爷爷都会说:“没关系,没关系。”这些场景有的是幼儿在平日生活中经历过的,有的是幼儿还未曾涉及的。为了强化幼儿的感官体验,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笔者鼓励幼儿上台表演,将绘本中“我”遇到的生活和成长烦心事演绎出来。另外,幼儿还可以回忆自己在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烦心事,同样将其表演出来。扮演爷爷的幼儿在关键时刻讲道:“没关系,没关系。”进而将绘本中的生活场景带到课堂上。这样不仅提高了绘本素材呈现的真实性,让幼儿获得了更为强烈的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幼儿表演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情绪的代入,对幼儿理解绘本和探究绘本有很大的帮助。
四、分享阅读经验,发展综合能力
幼儿语言和思维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上升和完善空间。对绘本素材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思维水平。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笔者非常重视分享交流环节,让幼儿在这一阶段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分享中形成多元化的阅读观点,达到丰富阅读体验、提升思考力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表达交流中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正确的绘本阅读习惯。
例如,在《小狗塔菲》绘本阅读中,笔者先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将故事完整讲述一遍,再提出问题:“林培先生让米莉和茉莉记住什么?是什么吸引了塔菲的注意力?在请求救援时,米莉和茉莉喊了什么?当塔菲需要帮助时,米莉和茉莉有没有承担起责任?”在幼儿讨论和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后,笔者进一步提问:“在阅读了《小狗塔菲》后,你读懂了什么?”有幼儿说塔菲是一只非常顽皮的小狗,它是林培先生的好朋友,也是米莉和茉莉的好朋友;有幼儿说米莉、茉莉、渔夫、飞行员都在努力营救塔菲,这些人都很爱护小动物;也有幼儿说为了遵守让塔菲晚饭前回家的承诺,米莉和茉莉认真承担起了责任,在塔菲需要帮助时,米莉和茉莉不停请求救援,直到将塔菲营救出来,并安全送回家。虽然“责任心”是《小狗塔菲》这则绘本想要突出的中心词,但是幼儿从中领会到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小动物”等关键信息无疑给绘本阅读注入了更多鲜活的观点,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思维认知,又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加强教师指导下的绘本阅读分享教学之外,幼儿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的绘本阅读和幼儿自行完成的绘本阅读,都是分享和交流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幼儿留出充足的交流时间,鼓励幼儿将自己认为比较有趣的绘本介绍给大家。有的幼儿非常喜欢恐龙,在阅读了《那些重要的恐龙》之后,便将这本绘本推荐给了同样喜爱恐龙的同伴,满足他们对恐龙的好奇心;有幼儿分享了《皮特猫》,着重介绍了皮特猫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永远都是那么的自信、爱笑和无所畏惧;还有幼儿分享了《可爱的身体》,模仿绘本中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为大家揭示了身体的秘密,拓展了诸多与身体有关的健康知识。通过交流与分享,绘本素材不断在幼儿之间传播,幼儿也从中获得了交流与分享的满足感。
五、整合區域活动,增强阅读效果
绘本是幼儿认识世界和自我成长重要途径,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教育的重要媒介,二者皆与一日生活密切相关。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绘本阅读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依据绘本主题,将其投放到对应的活动区域中,实现自主阅读和区域活动的无缝对接。
例如,教师可以在手工区投放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绘本讲述了毛毛虫从出生到变成蝴蝶的全过程,不仅拓展了相关的科学知识,更为幼儿动手操作提供了新的灵感火花,在阅读绘本后,幼儿表现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双重爆发,对毛毛虫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此,笔者鼓励幼儿用生活材料亲手制作出眼中的毛毛虫。在笔者指导下,幼儿从家里带来了五颜六色的纽扣,将纽扣粘贴成毛毛虫的身体,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和触角,一条可爱的毛毛虫就制作完成了。除了以纽扣为材料,也有幼儿想到了废旧硬纸壳,他们先用画笔将废旧纸壳染成了绿色,将纸壳裁剪成长条状,再用订书机将长条订成一个圆环,多个圆环相扣,就变成了毛毛虫的身体,最后画上眼睛和触角,就变成了一条可爱的毛毛虫。手工区的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到了动手操作的乐趣,绘本中的毛毛虫形象也在幼儿眼中变得立体和形象起来,这对幼儿理解绘本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又如,在“小医院”活动区域中,教师可以投放绘本《食蚁兽医生的一天》。这本绘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更承载了幼儿的欢笑,并且不乏一些细节需要幼儿观察和体味,是非常有趣的作品。绘本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构成情况,有停放救护车的救护站、专门给妈妈生宝宝的产科病房、专门给孩子看病的儿科病房。在幼儿了解了医院的基本构成之后,绘本以趣味的形式呈现了医生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场景,有扭伤脖子的长颈鹿,有吞下闹钟正在接受X光检查的狗狗,还有从树上掉下受伤的考拉……这本绘本为“小医院”区域活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在阅读绘本之后,“医院”在幼儿脑海中便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他们可以就此完成对区域材料的认识和再加工,了解听诊器、温度计、X光检查等仪器的作用,清楚医院的基础构成,清楚医院每天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处理这些突发情况的方法等,这些均为“小医院”区域活动开展提供了素材基础。所以,以区域活动形式让学生重新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是区域活动与绘本阅读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载体,是学生体验绘本故事和情感的新的媒介。在区域活动加持下,幼儿对绘本理解力也将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
六、结语
总之,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要尊重幼儿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借助绘本游戏、阅读支架、情境创设、经验分享、区域活动等,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绘本阅读环境和条件,让幼儿不仅收获丰富的知识,更收获阅读的乐趣,进而使幼儿的阅读力、理解力、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