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4-04-17苏日娜
在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一体化建设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有待强化、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底蕴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进程。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障思政课的开展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各部门之间应当团结协作、共同发力,创建一个基于思政课的畅通交流平台,为教师之间交流经验提供完备的沟通渠道;不断加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不同层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素养,从而为更好地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强大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为快速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一目标,提高对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针对性解决潜在的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底蕴不足以及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等问题。这是因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进度和质量,是连接学生与思政课程的关键桥梁和纽带。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和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路径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涵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之所以提出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才问题,培养出更多、更好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个学段加强合作、共同发力。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务必要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知识。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对本学段知识进行通俗易懂讲解,更要注重与学生后续所应学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深入引导学生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围绕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政治、法律和道德相关的知识,还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人生信仰。
(二)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众所周知,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高到低、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连贯性。作为教师,应当清楚认识到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均是一个逐渐推进的发展历程。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照此规律有条不紊推进课程进行。此外,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根据学生年龄及其阶段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内容。一般而言,在小学阶段,学生性格往往活泼开朗,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有强烈好奇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思维反而更加活跃跳脱。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思政课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应当是启蒙教育,为之后在中学、大学开展思政教育打下坚實基础,所以小学教师不适合设置抽象枯燥的思政理论,以免降低小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中学阶段,学生因为开始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考,可以进行社会与国家有关的通识课教育。大学阶段,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升,可以上升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概念的深度挖掘。总而言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与此同时,要掌握思政课一体化的内在规律,探索符合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将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成果与思政课堂进行高度融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的关键之举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详细的六大素养要求,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贯彻落实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明晰使命任务、全面提高能力,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严格遵循师德师风规范,做好新时代“四有”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榜样。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练地掌握自己所教学段的教学内容,还应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段的知识点有明确了解,学会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门槛,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提出与时俱进的更高层次要求,这对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问题分析
(一)一体化建设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
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面临协同育人平台不完善的问题,各个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建立大中小学学生交流和师资互通的合作发展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贯性的课程体系,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系统规划、层层递进,从而保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只专注自己的学段,但忽略统一性、系统性的问题。比如在开展学术研讨会时通常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划分成不同学段或者就某一学段的知识点进行讨论研究,只有少数会议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结合在一起进行研讨。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没有充分联系与深入交流,教学方面就会存在认知差异,导致各学段出现教学不连贯的现象。如果各个教育阶段各自为营,没有进行充分整合的话,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发展。因此,实现思政一体化建设必须解决协同育人平台的不完善问题,构建出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交流平台。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备有待强化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对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思政课教师配备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出台的多个文件中对存在的编制问题、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明确规范。但是,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差”。[3]在近年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内部的思政课教师数量与学生人数直接相关,各学校必须贯彻落实此项规定。《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规范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制度,严格按照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4]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学农村和城市的学生数量存在着较大差距,各学校思政课教师需求数量不一致,就导致出现了配备标准不一致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管理机制有待改革。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部分是包分配工作的中专生,一部分是通过市级或县级正规考试选拔的大学生。只要教师不犯法、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一经聘用就很难被解聘。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部分思政课教师会惰于前进,自身教学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三)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底蕴不足
教师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其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尽管当下思政课教师的数量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但是数量增加并不能等同于质量提升。当前,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教学方式单一。尤其是在招聘小学思政课教师时对专业要求设置宽泛,导致很多小学思政课教师缺少专业的思政知识和背景。很多小学也出现了思政课由其他主课教师兼任的情况。
第二,部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近几年国家对高考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很多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必须学习的课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学科地位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学危机和工作压力。在大学阶段,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必修课,但因为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中共同进行教学,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课,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存在的意义产生质疑,直接降低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第三,教师职称评审方法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出现了注重科研成果、忽视教学成果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大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学老师除了学校安排的正常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学术会议、课题研究以及论文发表等工作需要进行。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教学成果不理想、教学质量偏低,但是科研成果成绩斐然的现象出现。
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搭建交流平台,实现协同育人
思政课教师首先应明确思政课是一个依次递进的系统性工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思政课教师职能也应有所区别。目前,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交流互动不充分,对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等理解不到位,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为破解这一困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集体备课制度。省级或者市级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可以担任思政集体备课的领头人,让不同学段的老师们,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互相讨论,共同交流优秀的教学方法、形式、经验,构建出资源共享的全新教育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的有用性,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
第二,打造課堂展示的教学实践平台。通过教学实践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与同学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广泛交流沟通,听取对自己教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除此之外,通过教学实践平台可以积极参与一系列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比如展示课、公开课、观摩课和竞赛课等。
第三,在当前所处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信息化、智能化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科技加入为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因此,可以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教育事业构建一个超越时空的在线交流平台。该平台的存在不仅可以给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搭建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还能借助线上学习平台给思政课教师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
(二)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配备
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要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与学生的人数比例。此前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结构,关键在于整合好教育现状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和现存教师供给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存数量和增加数量上下足功夫。”[5]为此,必须对思政课的师资队伍进行优化。按照教育部1∶350的要求,扩充专任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层次结构。
第二,学校应当从自身入手,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进行精准评估,严把教师入口关,定期加强专业培训与交流学习,通过将转岗和解聘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实行教师退出机制。对于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按照学校规定完成相应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教师,应将其调离原有教师岗位。要严惩师德师风方面有重大问题的教师,对于违反校纪校规与存在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采取严格的清退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养。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他们是思政课教师队伍最佳的后备人选。因此,必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加快建设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养水平高的生力军,加强对后备储力军队伍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6]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与价值观念。
(三)健全培训体系,助力教师成长
贯彻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实现一体化建设,除了要均衡教师数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健全师资培训体系。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统一协调的调节作用,精准布局,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从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没有关联的。比如,中小学教师培训一般由当地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教育局组织,而大学思政课教师则主要由高校或教育部组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培训质量,使得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因此,应当以政府部门为总抓手,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培训,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等为基础,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大型现场培训,通过集中面授、专题研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以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为主要手段,明确思政课教师培训的时间和周期,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第二,完善考核机制。教学是完成思政课教师本职工作的基本手段,育人是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在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中,既要考虑教学,也要考虑育人,兼顾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此外,还需合理设置教师考核内容,不仅要考察各学段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方面的能力水平、协作意识、整体素养等,还要考察协同育人所取得的成效。
第三,加强教师研修。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于马克思理论研究较少,专业素养不足。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可以与当地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合作,切实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依托高校平台,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进修和发展的平台。这一举措的实施,有助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充分理解各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教师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任务,加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03-19(01)。
[3]杨威:《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六对关系》,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4]教育部等五部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910/t20191012403012.html,2021-10-10。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9):2-7页。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载《求是》,2020(17)。
作者简介
苏日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