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有效策略

2024-04-17高波

艺术评鉴 2024年1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

高波

【摘   要】音乐创作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它能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但从现状来看,传统的群众音乐创作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同质化等问题,并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在文化审美、精神愉悦等方面的需求,所以势必要做出改进与创新,以确保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更大的思想引导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创作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改進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1-0183-06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各种文娱活动的总称,它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发挥其思想指导的作用,实现区域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由以上可知,《规划》强调应转变建设思路,打造高质量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而音乐创作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自然也成了政策落地的重要途径。因此,基层文化工作者应遵循相关理念,对当前音乐创作的现状进行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改进和创新策略,以全面提高音乐创作的质量,从而在促进基层文化活动快速发展的同时,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时代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展音乐创作的意义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是在适宜的环境土壤中衍生出的一种文化产物,其具有大众化、时代性、广泛流传等特征,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但近年来,社会精神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对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现为:第一,文化内容的竞争日益激烈。长期以来,得力于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大力宣传与倡导,群众音乐创作一直是民众舒缓工作压力、调节个人情绪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文化潮流快速变革,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例如短视频音乐、AI音乐等,吸引了群众大量的注意力;第二,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新时代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存在较大差异,其时长短、内容高度集中。例如,各类音乐网络平台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储存了海量的音乐内容,能够吸引并维持大量用户的长期关注。这就造成基层群众音乐创作人员的流失,以及音乐发展出现疲态等现象。

因此,在社会环境和传播媒介逐步改变的条件下,如果仍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必然导致群众音乐创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其生存空间必将受到进一步的挤压。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应对当前的工作进行反思,并在充分考虑社会与时代变革的基础上改变工作方法,从而引导群众创作出更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

时代性指的是社会发展至某一时期所展现出的特殊现象,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价值观念、科技发展水平、经济状况等。这也是群众音乐创作的重要特征。首先,群众音乐的内容能够反映具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不相同,这些差异化的特性都能在音乐主题中表现出来。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为改变旧时代中的种种不良风气,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创作出了《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歌曲都展现出一种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思想。其次,歌曲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也更加注重表现个体的意志。该时期兴起了摇滚、流行、电子等音乐风格,丰富了群众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最后,音乐传播的手段不断变化。20世纪50—70年代,人们主要通过手抄乐谱传播音乐;到了80年代,则通过磁带复制音乐;新世纪以来,通过网络就能下载音乐。所以传播技术的运用对群众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流行性

流行又可以称为时尚,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指某个时间内一种新鲜事物或行为观念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和采纳。群众音乐的流行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广大听众的注意。这涉及较多的影响因素。第一,音乐质量。音乐质量是音乐流行的基础。一首高质量的音乐通常具备旋律优美、编曲精良、演奏技艺高超等特点。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的骨架,使其在听觉上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第二,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衡量群众音乐是否流行的重要标准。具备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音乐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共鸣,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这样的音乐往往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传递正能量和鼓舞人心,使得音乐也成了时代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第三,表现方式。有别于专业音乐,大多数群众音乐在表现上并不复杂,易于传唱的特点也是其被广泛接受并快速流行的重要原因。

(三)民族性

广大基层群众是音乐创作的主体,因此群众音乐创作往往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也即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群众音乐的民族性也是多方面的,它涵盖了旋律、乐器和文化等不同的内容。而在欣赏群众音乐作品时,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感受,这能增进对内容中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具体说来,第一,调式。群众音乐的旋律往往采用特定的调式,这种调式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音阶、音程和音律特点,使得音乐呈现出显著的民族音乐风格。第二,乐器。群众音乐常常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这些乐器在演奏方式和音色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也是表现民族音乐风格的重要手段。例如,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演奏所用的乐器就有“锣鼓”,它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民族乐器,能够显著提升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第三,民族语言。群众音乐的歌词往往通俗易懂,并运用大量的民族语言作为韵律和音调。《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词中就有大量的衬词,如“郎郎扯”“匡扯”等,能够增强音乐对汉民族文化的表现力。

(四)多样性

多样性指的是音乐创作应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占据中心位置这一基础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使音乐呈现出多样、丰富的色彩。首先,群众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例如,儿童喜欢节奏欢快、旋律动听的音乐;而成年人则更偏爱深沉、抒情的音乐。所以多样性的音乐正是不同人群品位的体现,也反映出其在音乐需求和审美上的差异。其次,群众音乐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音乐内容上,还在于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在各种表演中,基层群众根据表演条件、自身的喜好等,可采用独唱、合唱、重唱、器乐演奏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演,在音色、音量、音域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能够丰富群众音乐的表现力并提升其艺术魅力。最后,音乐创作也是群众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途径。当前,科技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不断增长。这些变化也拓展了群众音乐创作的领域,使人民群众能够将一些新鲜事物和新文化理念融入音乐中。这既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也能够通过音乐对社会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群众的文化水平不高

音乐是文化的产物,基层群众音乐创作的质量与其文化水平存在密切关系,但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农村群众参与音乐创作的人数较多,但大多数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资源也严重不足,所以部分农村群众的文化水平不高,更没有参加过系统、专业的音乐学习,影响了他们的音乐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城市人群是参与群众音乐创作的主体,但我国一直面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城市中的音乐文化设施有限,大多数群众无法从社会土壤中获得必要的养分,这就造成他们的音乐素养不高,对音乐文化也缺乏敏感度。因此,音乐创作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文化活动,它是群众思维、认知等能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果,这些能力都与文化水平有关,只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加强文化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进而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二)缺乏高素质的音乐创作人才

群众音乐创作属于艺术实践的范畴,需要人才来支撑。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可以带动群众提高音乐创作的水准,从而确保优秀音乐作品层出不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素质音乐人才的数量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相对较低的。尤其是在基层群众中,专业音乐人才的数量更是稀少。例如现阶段各地区都设置有文化管理单位,也招聘有大量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就是引导群众开展音乐创作实践。这也要求他们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创作经验。但部分工作人员并非来源于音乐艺术专业,虽然能够很好地进行音乐宣传和举办音乐活动,但却并不能带领群众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不仅如此,大部分基层文化单位的岗位薪资相对较低,对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很难形成吸引力,也难以聘用到高学历的音乐专业毕业生。由上可知,基层文化管理单位迫切需要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以提高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不仅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还能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音乐创作活动中。

(三)缺少音乐创作的器材和设施

器材和设施是开展音乐创作的必备物质条件,只有设施齐全、器材充足,人民群众才能合理使用并创作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但当前部分地区的文化管理部门对此缺乏认识,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音乐器材和设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工作人员思想守旧,认为群众音乐创作只是一项普通的休闲娱乐活动,对其在思想、价值观引导上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日常工作中也没有为管辖区域的群众配备足够的音乐器材与设施,导致活动场地空置,徒增维护成本。其次,群众音乐创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求相关器材和设施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但目前部分单位购买的设备较为陈旧,出现破损以后也不能及时维修、更换,导致群众在日常活动中难以正常使用。最后,部分基层单位的专项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组织、开展群众音乐创作活动的经费需逐层审批才能落地。部分基层文化社团开展活动时甚至需要自发筹措资金,难度较大,影响了群众参与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四)部分作者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在固有思维模式下提出的有别于常规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对于艺术活动而言,创新意识能够促进创作不断发展和进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部分作者缺乏创新意识,导致音乐创作因循守旧,难以突破常规。主要原因为:第一,审美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审美習惯会限制作者的思维。部分作者接触到的音乐形式较少,并不熟悉不同的音乐风格,导致他们难以突破传统框架进行创新;第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某些地区,传统音乐占据主导地位,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被视为“标新立异”,不符合部分人的传统观念,从而限制了音乐创新的可能性;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音乐创新往往需要得到相关组织或者他人的支持。但大多数作者在创作音乐时都是“单打独斗”,无法获取多方意见,也就无法进行音乐创新。因此,为克服上述限制,音乐创作者应拓宽思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提高想象力、增加知识储备、寻找资源,力求打破思维定式,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五)服务机制的建设尚不健全

与民间文化组织和企业相比,文化管理部门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它们也是地区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但现阶段,大部分单位在管理上还存在效率低下、程序繁杂等问题,尤其在程序框架内,服务机制的建设尚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制度同质化严重。大部分文化单位虽然制定了文化活动服务大纲,但并没有考虑到音乐创作的特殊性,造成相关政策难以落实具体。第二,缺少有效的考核办法。部分文化单位虽然制定了一定的措施鼓励群众进行音乐创作,但缺乏针对性的考核标准,导致考核流于形式。第三,服务制度的设计过于盲从。部分文化管理单位只顾借鉴成熟、既有的经验,并没有考虑到管辖区域文化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相关制度与实际工作脱钩的情况。第四,缺少必要的保障制度。虽然大部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都会获得一定的补助或奖励,但对活动期间出现旷工、受伤等情况并没有做出细致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参与音乐创作的热情。

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

不同的个体对音乐创作的理解、感悟和情感投入是不同的,这种表现上的差异主要是由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此,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应努力督促群众提高文化水平,进而提升音乐创作的质量。首先,组织群众开展理论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是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基石。工作人员应帮助群众回顾、学习一些文化知识与文学常识。同时,还应结合现代美学的相关理论,向群众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创作的意识。其次,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等,让群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各种文化形式,从而在文化活动的熏陶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再次,举办各类研讨会。研讨会能够促进群众表达内心真实的意愿,比如对某类音乐的看法、对音乐创作的见解等,从而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力。最后,倡导阅读。阅读是提高个人文化水平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工作人员应向群众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鼓励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综上,文化水平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只有耐心引导群众不断学习,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并通过环境土壤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逐步形成积累,最终促进音乐创作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组织群众开展音乐创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能力。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基层文化单位的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较弱,他们一般都擅长组织、宣传、管理等工作,但并不熟悉如何编写曲谱、如何编排音乐内容,由此也导致出现许多技术性困难。加之相关岗位又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音乐创作的发展。为此,文化管理部门应注重培养、引进专业的音乐创作人才。主要方法如下:第一,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社团中存在大量优秀人才,例如各级学校退休的音乐教师、企事业单位退休的文艺骨干等,他们往往拥有十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创作经验,文化管理部门应对他们有侧重地进行吸收。第二,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都增设了音乐艺术专业,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和高校进行联动,挑选出本单位的优秀人才进入高校进行脱产学习,以提高其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第三,为满足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群众音乐创作的需求,文化管理部门可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在招聘中设置一定的门槛,考察相关人员的音乐素养,从而选拔出适宜的人才。总之,各文化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并不断改善自身条件,通过引进或培养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音乐专业人才加入,从而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队伍。

(三)增大音乐创作设备的投入

设备是促进群众创作高质量音乐、推进群众音乐创作活动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面对新时期的新特点,文化管理部门应增大投入,完善音乐创作设备的建设,确保各种设备在质量、功能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从而逐渐扩大群众音乐创作的影响范围。首先,购买先进的音乐设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艺术领域出现了较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如数字调音台、便携式收音仪、智能和声器等。文化管理部门应购买一定的先进设备,并运用到群众音乐创作的实践活动中,从而为群众音乐创作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其次,文化管理部门应注重推广新设备、新技术,帮助群众熟悉音乐设备的操作和功能,例如创作出音乐作品的雏形后,工作人员可帮助群众用各类剪辑软件对作品做进一步的加工、精修,这不仅能提高创作的速度,还能提升音乐作品的音质和音响,从而展现更好的效果。最后,应注重搜集、整合资源,文化管理部门应与其他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例如有的新媒体企业配置有专业的录音室和调音设备,可通过借用、租赁的方式进行使用,这样就能发挥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群众音乐创作朝更高的水平发展。

(四)鼓励群众在音乐创作上积极创新

音乐创新是一个旨在提升群众音乐活动质量和吸引力的过程,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理念更新、宣传手段创新、内容创新以及形式创新等。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创新理念和重视宣传。文化管理部门应深入研究群众音乐活动的规律,创新其理论与应用方法,促进群众音乐活动朝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以提高群众在音乐创作中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使音乐创作活动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从而真正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创作出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作品。第二,内容与地域充分结合。我国地广物博,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同地区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实际情况,以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内容为导向,并结合一些鲜明、具体的主题来创新音乐创作,以切实提高群众音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三,丰富音乐创作活动的形式。音乐创作不能闭门造车,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音乐创作活动。各地区的文化管理单位应充分发挥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针对当地的民俗文化特点以及音乐文化特点,开展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从而让群众感受多彩的音乐内容,汲取更多的音乐创作经验。

(五)健全群众音乐创作服务制度

实践表明,群众音乐创作这一活动能够满足群众日常的文娱需求,这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应加强政策建设,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得群众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有法可依,并在政策、法律的保障下快速发展。主要方法如下:第一,建立合理的行政法规。文化管理部门应督促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并充分结合自身的行政职能,引导区域内的艺术社团、普通群众广泛参与音乐创作活动。第二,修改成规。应认真整理已出台的规章、制度,對其中不合理的内容做出改进和调整,制定出群众认可、愿意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第三,创新试点。文化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试行一些具有重大改革意义的措施,促进群众音乐创作活动的有序发展。第四,完善保障制度。应进一步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解决广大群众在参与过程中的后顾之忧。综上,针对群众音乐创作这一特殊的文化活动,我国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有的管理方式、标准已位于世界前列。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故步自封,应推动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从而为群众音乐创作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结语

音乐创作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社会的安定和谐、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文化管理部门应在充分了解创作主体的前提下,为他们解决当前音乐创作面临的各种困难,从而打造出良好的创作环境。同时,音乐创作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所以相关部门应积极引进、开发各种资源,引导群众将其融入创作实践中,以全面提高音乐作品的质量。总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开展需要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双方协调一致,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特殊精神需求,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胡玉.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群众音乐创作风格的创新[J].文化产业,2022(28):57-59.

[2]彭彦冰.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群众音乐创作风格的创新[J].艺术评鉴,2022(08):28-31.

[3]毕英爽.聚群众智慧与时代同行——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的创新探讨[J].戏剧之家,2021(22):97-98.

[4]洪明升.新时期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的途径分析[J].艺术评鉴,2021(04):186-188.

[5]王泽亮.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创作的创新策略[J].文化产业,2020(01):123-124.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中国西体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刍议
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