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编写出版的思考
2024-04-17耿苏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资源,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较之有形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脆弱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极具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式微,甚至濒临失传。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非遗主题图书的编写出版迫在眉睫。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非遗
“非遗”的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二)传统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分类,结合学界相关论著,本文所说的传统技艺是指民间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性的,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手工技艺和技能。
二、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出版价值探析
(一)文化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立足的坚实根基。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举措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它的保护和传承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尤其是传统技艺类非遗,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凝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鲜活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产生活实践,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践技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的出版,让这些“活态”文化的传承有了物质载体,不仅是非遗文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宣传者与传承者,对保护和传播非遗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此类图书的出版还能让公众走近中国传统技艺,加深对中国传统技艺的了解,唤起社会对非遗项目的关注,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口传心授、代代相承,鲜有正式的文字记载。尤其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其传承人大多是普通手工艺人,他们的手中往往掌握着相关项目极为宝贵的资料,如纹样图案、器物造型、老照片、日记书信等,但却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将其系统整理,形成文字留存下来,使许多项目濒临失传。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的出版,可以对上述材料进行收集、归纳、梳理和总结,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将其记载于图书之中,更加系统、更加有条理地整合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资源,从而为后人留下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项目为例,本项目对药香制作技藝、王氏装裱技艺、小靳匏器范制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琉璃烧制技艺、山石韩叠山技艺、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这8项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历史源流、发展历程、制作技艺、传承脉络、项目保护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记录,对其文化上的独特性、技艺上的高超性、发展中的传承性、传播中的流变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填补了这些项目资料上的空白,使其可以永久留存下来,丰富了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的档案及信息库,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三)艺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是以某种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首先便是它们的艺术之美,能够认识到的首先也是它们的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量艺术作品都是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艺术精神的沉淀,反映着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审美取向。尤其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包含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充满了艺术生命力,有着天生的审美属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的出版,将这些散落的艺术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不但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是进行审美研究、艺术研究的宝贵资源。
以丛书中的《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一书为例。“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技艺规范考究、做工缜密精巧、用料高档华贵、风格雍容大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书中收录了大量精美图片资料,包括戏衣、盔头、靴鞋、纹样图案等,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再如《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一书,“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中的宝藏。京作硬木家具巧妙地融合了科学的榫卯结构、典雅庄重的外观、细腻精致的雕饰,形成高贵典雅的艺术气质,达到了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的完美融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项目尽最大可能将这些图片全部收录于书中,提升了图书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编写出版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注度的提升,近年来“非遗热”持续升温,使这类原本小众的图书受到了一定的关注,非遗类图书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选题重复、受众面窄、市场预期较差等。在策划出版这类图书时,出版社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精准选题策划、突出项目特色,下文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项目为例,提出几点思考。
(一)依托基金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非遗类图书出版难度较大,一方面,前期需要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实地采访、拍摄、录音、录像、收集资料,调研采访周期较长,对资金、人力、物力需求较大;另一方面,此类图书本身属于小众题材,专业性较强,读者群有限,面市后往往很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仅靠出版单位自筹资金,压力较大,只有尽量争取出版资金的支持,才能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级出版基金都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图书选题的支持力度,资助数量明显上升。“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积极参与了国家出版基金和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的申报,对申报指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立项背景、立项意义、编写路径、项目可行性等方面做了详细剖析,认真撰写了项目申请书。最终,“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第一辑)成功入选国家出版基金,“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第二辑)成功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引导基金,从中可见各级出版基金对此类图书的有意倾斜。有了资金的支持,从前期调研采访到书稿撰写,再到图书的装帧设计、印刷,各个环节都能更加精益求精,为项目质量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打造精品图书。
(二)精准策划,突出特色
精准的选题策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国非遗资源种类丰富,可选择的范围广泛,如何避免同质化,更深层次地对选题进行挖掘,使出版成果的资料性和传播性达到较好的平衡,是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应考虑的问题。
“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在立项伊始,就组织非遗专家、作者团队多次召开选题策划会,从图书定位、编写体例、受众群体等多方面考虑,对项目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调整和优化。
首先,明确了首批8个项目均从北京市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中选择。一是因为作为首都出版行业的一分子,理应将传承保护好首都文化遗产为己任,弘扬北京文化,讲好北京故事。二是因为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往往体现在产品或作品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地观察制作方法、制作流程,拍摄影像资料,选择北京市的项目在实施上可行性更高,方便主创团队多次往返进行田野调查。在后期编写的过程中,若发现有资料的缺失和遗漏,能够随时前往一线补充收集资料、充分论证。
其次,要突出传承人的作用,挖掘他们的故事。非遗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者,可以说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在编写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时,不能只局限于技艺本身,还要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传承人身上,挖掘他们的故事,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做有温度的图书。例如,“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杨福喜讲道,聚元号虽然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确定为京城老字号,但因为不能从事弓箭的生产、销售,就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虽然国家已经给予了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但是房租和带徒弟的开销巨大,目前的聚元号弓箭工作室也仅仅能勉强维持。杨福喜的困境也是目前很多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困境,“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体悟讲出来,希望能引起社会大众以及相关部门的关注,从而推动项目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再次,要重视艺术性,将图书设计贯穿出版流程。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兴起,给纸质图书带了来了不小的冲击,纸质图书的品质也就显得愈发重要。如何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设计出兼具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纸质图书,是在立项初期就应思考的问题。“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在前期策划时,设计师就全程参与了策划会,与各位专家、作者、编辑共同讨论图书的设计方向,包括封面和内文用纸、装帧方式、版式设计、整体色调,等等。一是明确了将本丛书定位为图文相结合的图书,要求作者在实地采访时,不但要留下文字记载,还要多拍摄照片,每本书须提供150幅左右图片供编辑挑选,并且对图片的构图、色彩、分辨率做了要求。二是确定了丛书的设计风格——典雅庄重,富有艺术气质和书香气韵。整体色调以米黄色为主,在封面、目录页、书眉、篇章页的设计中,突出非遗元素,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做出视觉效果与内容和谐统一的精品图书。三是确定了内文用纸采用龙口纯质。纯质纸在纸张的细腻程度、平滑度、对油墨的吸收性、色彩还原性方面均胜于胶版纸和铜版纸,非常适合印刷图文书,且颜色以米白、米黄色为主,不反光、不伤眼,适合大众阅读。虽价格较高,但经过综合考量,纯质纸的纸张肌理、质感与本丛书的整体风格适配度最高。
(三)精耕细作,雅俗共赏
一套优质的图书,不仅要在选题策划方面下功夫,还应重视精耕细作,严把质量关,使之成为精品图书。“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在内容层面主要有以下两个特色。
一是确保内容的权威性。作者是图书质量的基础和命脉,尤其是非遗图书这类专业领域的图书,作者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绝不能是“门外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的编写工作由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非遗专家石振怀担任主编,对项目进行整体把关。8本分册中,其中6册的作者是该项目的传承人,另外2册的作者是非遗领域内的知名学者,著有多部非遗专著,能够确保图书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小靳匏器范制技艺》一书为例,作者杨金凤自2003年便开始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先后成功申报了“永定河传说”“石景山太平鼓”“京西民谣”等项目,具有极为丰富的非遗项目写作经验。她从2014年开始对小靳匏器范制技藝项目进行调研,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到种植地跟踪采访,与项目传承人靳建民一起每日在地里摸爬滚打,了解葫芦的种植、纳模、脱模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她每天凌晨4点从家里出发,驱车1个小时到达传承人的种植地,开始一天的工作。4年下来前往种植地进行田野调查多达300次,共记录了12个笔记本。如此呕心沥血、精耕细作的匠人之心,为项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
二是雅俗共赏,做好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平衡。一些非遗主题的学术类图书,内容专业性很强,较为晦涩难懂,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丛书”在最初进行定位时,就确立了“雅俗共赏”的编写原则。这就需要平衡内容的专业性与通俗性,一方面,要让非遗专业领域内的人有所收获,为他们留下宝贵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要让大众都看得懂,打破非遗图书与大众之间的屏障,提升非遗图书在读者心中的认可度。因此,本丛书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到普通读者的愉悦性,对叙事语言进行了优化,以更直白的方式使图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对项目代表人物的传奇人生,对各位传承人在传承项目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将人物的经历、情感、认知与非遗交融在一起,提升了可读性。同时,丛书也非常注重图文并茂,对各个非遗项目进行了艺术描写,收录了大量精美图片,还专门开辟出单独的“作品赏析”章节,大大增加了艺术欣赏价值。
四、结语
传统技艺类非遗承载了手艺人的匠心智慧,深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图书作为一种最基础的媒介,在积淀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中对传统技艺类非遗图书的价值探析和编写过程中的几点思考,能够为此类图书的创新出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徐端端.中国传统手工艺题材图书的创新出版实践[J].出版参考,2021(04):58-60+63.
[2]张甲楠.刍议音乐类非遗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科学策略——以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丝绸之路音乐文库”项目为例[J].出版广角,2020(15):60-62.
[3]张叶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03):32-35.
(作者简介:耿苏萌,女,硕士研究生,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中级,研究方向:对外汉语)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