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影像化倾向研究

2024-04-17杜洋

艺术评鉴 2024年1期
关键词:油画创作油画

杜洋

【摘   要】在当代艺术丰富多彩的画布上,影像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颜料,为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影像不仅仅是一种素材,更是一种强有力的大众文化载体,携带着独特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深刻地影响着绘画的创作。影像绘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逐渐在绘画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中国的当代油画创作中,其影响力日益凸显。在国外,加拿大理论家麦克卢汉在《媒介即信息》一书中,探讨了影像媒体对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德国画家格哈特·里希特以摄影图片为视觉基础,从实践角度印证了影像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并为绘画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將针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影像化倾向展开探讨。

【关键词】油画  油画创作  影像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1-0033-06

影像,作为一种强大的大众文化载体,既承载着深厚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又在绘画艺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影像绘画”这一新兴艺术表达方式在中国当代油画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影像化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体验,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早在之前,德国学者瓦尔特·本雅明从摄影和电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机械复制时代下艺术的新感受方式和观念,认为艺术已步入机械复制的时代,这不仅没有削弱艺术作品的价值,反而使得手工性的架上绘画获得了更为经典的地位。在国内,舒阳在其文章《中国影像绘画》中,首次系统地提出并分析了“中国影像绘画”这一概念,阐述了中国影像绘画在形象选择和绘画性方面的特点,还探讨了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中国油画发展概述

中国油画的历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西方的油画艺术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在过去的百年间,中国油画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见证了无数艺术大家的涌现,如林风眠、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文化的开放,中国的艺术家们开始接触并吸收外国的文化元素,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艺术特色的当代艺术思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思想的解放和对外开放的加深,中国的油画艺术家开始探索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融入了更多的现代艺术元素,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当代油画不仅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而且在民族性的探索上也做出了新的尝试。艺术家们不断尝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新表现方式,重视客观审美性的体验和追求,使得中国当代油画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发展差异,部分源于不同民族的内在因素和历史背景。有观点认为,当代艺术是对传统历史的一种反叛。但更深层次上,实际上是减少外在因素对艺术的影响,使艺术的表现更多回归到艺术本身。曾梵志的绘画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既展示了个人风格,也反映了当代油画发展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年艺术家成为中坚力量。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思想更为前卫,对新事物的敏感度更高,他们崇尚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并致力于追求自主性与独立的美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语言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甚至包括运用新科技手段来表现独特的艺术形式。

最早的影像技术引入中国始于19世纪50年代,由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带入。在早期,摄影主要用于记录风景和人物,但由于设备昂贵和技术复杂,其普及度较低。20世纪初,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摄影开始在中国逐渐普及。在这一时期,摄影不仅被用于个人和家庭的纪念性拍摄,还开始在新闻报道和文化记录中发挥作用。

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不仅改变了传统油画的视觉语言,还拓宽了艺术表达的边界,使艺术家们在传统油画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艺术形式。中国当代油画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也日益丰富多元。在艺术手法和技术上,艺术家不仅继承了传统油画的技法,还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如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使得当代油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同时也展示了艺术家个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造力。在颜料的使用、画布的处理、构图的安排上,都可见到新的尝试和突破。此外,中国当代油画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开始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被国际上著名的美术馆、画廊收藏,并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中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国际交流和认可,不仅提升了中国当代油画的地位,也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油画影像化倾向的发展历程

影像化倾向在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发展是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过程,与摄影技术的传入和广泛应用密切相关。自摄影术在19世纪传入中国后,其对于中国油画的影响虽初期较为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摄影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视觉资源和创作灵感。早期的中国油画家们,受到印象派和苏俄绘画的影响,强调写生和直接观察自然,倾向于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来捕捉光影和色彩,例如徐悲鸿在创作《愚公移山》时,尽管面临模特儿匮乏的问题,依然坚持使用真人模特进行创作。这种直接观察和写生的方法在当时的油画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像化倾向比较明显的转变始于20世纪中叶,中国的油画家开始更加频繁地使用摄影作为辅助工具。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影像化的倾向在中国油画创作中变得更加明显。这一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开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影像的视觉效果,摄影不再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而成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反映了一种新的艺术思维方式,即将摄影影像作为创作的直接来源。在这个过程中,架上绘画的形式和内容逐渐依赖于摄影影像,许多作品的视觉效果甚至趋近于照片本身。依赖摄影影像的趋势不仅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描绘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影像本身的艺术探索。如里希特所言,摄影可能成为最佳的绘画方式,绘画与照片之间的界限可能会进一步模糊。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影像化创作方式因其新异的思维、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媒材而越来越受到青年艺术家的推崇。这些艺术家借助摄影影像,不仅追求视觉效果的真实性,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阐释,他们运用影像化的手法,探讨社会、历史、文化乃至个人身份的多重主题,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另外,影像化倾向的兴起,也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影像化倾向在中国油画中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得艺术家能够更加自由地操纵影像,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技术的融合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也挑战了传统油画的表现方式和观念。同时,影像化倾向的发展,还表现在艺术家对于摄影影像的哲学和社会学解读。他们不仅关注影像的表面现象,还更深入地探讨影像背后的内涵,使得影像化的油画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思想深度。

三、油画影像化作品分析及其展现方式

(一)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分析

曾梵志被视为中国现代艺术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艺术作品中的图像化特点尤其突出。曾梵志的油画语言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强烈而丰富的影像感与立体感。其艺术创作常常是基于真实生活中的摄影画面,并通过油画这种艺术手法来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同时,在艺术创作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对传统绘画语言的运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视觉美感和精神气质,都值得去关注。以其作品《协和医院系列》为例,曾梵志借助摄影技术捕捉医院的日常生活,并借助艺术家的独特解读和再创作,呈现出既真实又充满艺术深度的油画作品。另外,他还在油画语言上大胆尝试,创造了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这批作品不只是对现实的再现,还对社会、文化和人的本性进行了深入思考。

刘小东的创作主要聚焦于现代社会中的都市景色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他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着现实社会,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时代发展的轨迹。刘小东的艺术创作经常是基于真实生活中的景色。他捕捉到照片里的那些特殊时刻,并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石。刘小东将油画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城市的发展变迁,用自己独到的语言去记录这个时代。他所创作的“城市系列”向人们展示了他是如何利用摄影技术来捕捉城市的真实面貌,并通过油画的形式来深入解读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这批艺术作品虽然在视觉效果上保留了摄影的直观性,但在艺术表达上却超越了摄影,展示了油画独特的情感深度和思维广度。

艺术家不仅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中国当代油画影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揭示了他们个人的艺术风格在这一趋势影响下的演变和发展。这些作品中充满着对生活与社会的思考,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追求。艺术家们所创作的艺术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油画技巧,同时也代表了对新技术和新媒体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二)影像化倾向的艺术展现方式

在色彩应用方面,中国现代油画的成像趋势主要体现在对摄影色彩处理方法的借鉴和改进上。众多的艺术创作者在他们的作品里采用了摄影图像中的真实色彩,如在自然光照射下色彩的转变、光与影之间的鲜明对比,以及黑白照片中的灰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会通过调整画面颜色来表现不同情绪和主题。色彩选择不仅提升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还在情感和氛围上创造了与传统油画不同的效果。赵半狄的艺术作品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技术的运用,其展现了细致的色彩搭配和与照片相似的光影效果,这不仅增强了照片的真实感,还为其增添了独特的情感深度。

在构图与空间处理的领域内,艺术家借助模拟摄影镜头的透视和裁剪技术,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图像。这些都是对摄影艺术进行探索时常用的技巧与方式。以王广义的作品《大写意系列》为例,其采用了摄影构图的技巧,例如使用了超大的画布和大胆的透视裁剪,从而创作出既具有油画特色又具有摄影感觉的作品。这幅作品是对传统绘画中“留白”概念的一种突破与发展。其构图技巧不仅重新塑造了传统油画中的空间感,同时也为作品注入了现代的活力与节奏。

在使用题材和符号方面,成像的发展趋势使得现代油画的主题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入。在创作形式上,传统绘画元素和新媒体技术手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视觉语言——影像油画。艺术家的摄影作品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时刻,并与油画的技巧相融合,为这些作品注入了深沉的寓意。同时,摄影技术的发明,以及应用于绘画领域而形成的新的视觉表象,也给油画创作帶来巨大冲击。例如,冯梦波的艺术创作经常基于真实生活中的摄影画面。其作品大多是对日常生活进行描绘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不只是展现摄影的直观感受。在艺术呈现上,他的作品甚至超越了摄影,深入探讨了更加错综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议题。

从整体角度观察,中国现代油画的影像趋势展示了艺术家对于现代摄影方法和传统油画技巧的深入洞察与创新融合。将油画中的“光”“色”“影”三者相互融合,形成独特而又富有张力的视觉语言形式,使油画画面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这一艺术实践不仅拓宽了油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核心主题和深层含义,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和思维空间。

四、油画创作影像化倾向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油画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并对我国产生强烈的冲击,这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西方的艺术趋势和技术,特别是摄影和新媒体技术的引进,为中国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达方式,从而推动了油画艺术向影像化方向发展。另外,社会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创作主题。在当代西方绘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讨,并把这种探索融入艺术创作中来。在此过程中,油画艺术出现越来越丰富多样的题材类型和表现形式。

(二)技术研发的影响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创作过程离不开对技术的运用。尤其是数字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图像捕捉和处理变得更为简单和灵敏。艺术家开始利用数字摄影、视频技术和计算机编辑来捕捉和再现现实世界。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工具,还进一步拓宽了其艺术视野。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多元性和交互性为油画艺术开辟了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方向。新媒体技术使传统绘画语言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过载现象严重、作品视觉冲击力不足等。艺术创作者们逐渐将视频、动画等新型媒体技术融合进传统的油画创作中,从而创造出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全新艺术形式。

(三)艺术市场及其展览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艺术市场日益兴盛的背景下,艺术家们需要更加关注作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其商业潜力。于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新技术来制作艺术品,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感染力,而图像油画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图像油画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能够让观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联想记忆。此外,展览组织方式的转变也正在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影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艺术展览的数量都在持续增加,艺术家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艺术家们受到国际艺术领域影像潮流的启发,开始在他们的创作中寻找相似的艺术元素和手法。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画家都尝试运用西方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为中国现代油画的展现方式和主题带来了巨大的丰富性。

五、影像化倾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一)对传统油画表达方式的影响

中国现代艺术影像的一个显著影响在于对传统油画表达方式的挑战与革新。在当代语境下,传统油画家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影响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从技术应用到艺术理念,从创作手法到具体的表现手法。传统油画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而现代的图像艺术则更注重表现视觉上的冲击力与美感。在传统的油画艺术中,艺术家往往依赖于他们的直观观察和个人情感来进行绘画的创作,他们强调个人的艺术技巧和对大自然的直观感受。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写实为主。而在数字时代,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兴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创作。但是,伴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开始选择摄影、视频等作为他们创作的初始点。在此背景下,油画的创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直接体验,而是可以基于更广阔的视野、文化和社会现象来进行。

另外,随着影像化的发展趋势,油画语言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油画逐渐从传统绘画形式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在这一艺术趋势的推动下,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将摄影、数字图像处理等先进技术整合到油画创作中。这种新技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油画技法的不足,还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它重新塑造了油画的视觉体验,让其更具现代感和多元性,同时也拓宽了油画的艺术表现领域。此外,这些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油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空间,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影像的发展趋势正在驱使艺术家们重新审视传统油画的艺术理念和审美价值,传统油画已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油画艺术将与当代社会和文化更为紧密地融合,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和研究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现象。

(二)对艺术理论与艺术评论的启示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艺术观念、美学思想以及艺术创作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图像主义。这种趋势不仅重新塑造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式,同时也对艺术的理论和评论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影像化的发展趋势,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义油画的定义和界限,传统的油画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已不再合适。油画创作中的时间因素日益增多,使得传统的油画作品表现出更多的动态性特征。因此,艺术理论家们开始寻找新的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解释和理解这种将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新型油画艺术。同时,影像的发展趋势为艺术评论带来了刷新的观点和分析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成为一种主要的媒介形式,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受到这一发展趋势的推动,艺术批评的焦点已经从传统的审美和技术评估,转向了如何让艺术作品更好地反映和回应现代社会问题、技术进步和文化演变。当代艺术批评家越来越重视研究图像中所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他们从视觉形式出发去阐释作品背后的意义,从而揭示出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传统的观点里,油画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完全依赖于手工技艺的纯粹的艺术展现。随着科技手段和传播渠道的不断革新,油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其审美性、艺术性以及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表现力等都受到质疑。但是,受到影像发展趋势的推动,油画逐渐被看作是一种更为开放和包容的艺术形式,能够结合多种视觉表达和技术方法。这不仅体现为绘画材料与工具以及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变革,而且还包括艺术家观念上的转变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改变。在现代多元文化主义和技术飞速进步的大背景下,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重新审视艺术的功能。

(三)对艺术教育及其传播的影响

影像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现代艺术在教育和传播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方式。这一发展趋势不仅重新塑造了艺术创作的实际操作,同时也对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在艺术教育领域,视觉化的发展趋势正在推动教育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重新思考。摄影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视觉化的特点使其更加直觀形象。随着影像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广泛应用,艺术教育应更加深入地涉及摄影、数字媒体以及视觉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将视觉性与社会性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绘画方法,还需要学习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艺术创作。同时,由于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也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竞争的压力。因此,在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中,更多地强调跨学科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另外,影像的发展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展示与传播已经超越了传统画廊和博物馆的界限。数字技术使艺术品在网络上实现自由流动。艺术家借助数字平台,如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有机会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拓宽了艺术作品的受众基础,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和交流途径。与此同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要求艺术教育者和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新媒体工具来展示和传播艺术作品,使艺术更加贴近大众和日常生活。从宏观角度看,影像的思潮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进步带来了广泛且深入的影响。从早期以纪实摄影为主导的“纪实”风格,到后期以观念绘画和装置艺术为主的“实验”倾向,这种发展趋势不仅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再现方式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艺术的理论、评论、教育和传播的进步与创新。同时,这一时期出现的新观念、新思维,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也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去探索。随着这种艺术趋势的持续演变,中国的当代艺术将展现出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特色。

六、结语

影像化倾向通过挑战传统油画语言、启发新的艺术理论和批评视角,以及对艺术教育和传播方式的改革,揭示了艺术与时代脉动紧密相连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技术革新和社会文化变迁如何共同塑造艺术的发展,以及艺术家如何在这些变化中找到新的灵感和创作途径。影像化倾向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当代油画的艺术形式和内容,也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生活复杂性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反思,为全球艺术领域作出了独特而宝贵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小双.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单色化倾向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句晓龙.中国当代油画“影像化”倾向的理论与创作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3]栗微.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影像化研究[J].艺术教育,2014(12):233-234.

[4]马冬雪.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平面化倾向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陈佳.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圖式化倾向[J].艺术百家,2011(03):241-243.

[6]赵奎林.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影像化倾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年.

猜你喜欢

油画创作油画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中俄冰雪题材油画创作中技法的分析
油画创作中的体验与反思
浅析油画写生与创作教学
论油画创作中潜意识作用及运用
浅析情感因素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