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性之草

2024-04-17虞燕

莫愁·小作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绒球蒲公英母亲

春天的原野若没了蒲公英,那可得冷清不少。不过,年少的我们从不担心它会缺席,毕竟,蒲公英欣欣向荣的身影遍布山坡草地、田头地尾、村野河畔……

蒲公英的波状齿叶悄悄铺展,花茎从根部傲然抽出,金黄色的小花绽放得从从容容。蒲公英花美,我们却盼着花期赶紧结束,种子上就会出现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轻轻一吹,绒球四散,像一朵云破碎消失,而种子御风而行,掉到哪儿就在哪安家落户,实在神奇。

大人们说蒲公英抗寒耐热,适应能力很强,是“伴人植物”,有灵性的。蒲公英知道人类需要它,所以漫山遍野地生长开来。

春天里,野菜齐齐拱出泥土,集体亮相于大地之上。蒲公英是母亲采挖次数最多的一种野菜,可即食,剩余的晒干后装起来,藏进灶间的大缸里。我并不那么待见蒲公英,觉得怎么吃都有一股苦味。

凉拌蒲公英是惯常吃法。锅中烧水,水开后搁少许食盐,蒲公英焯水后捞出,再过几遍凉水,以减少苦涩,挤干水分装盘,加盐、糖、醋、麻油等搅拌即可食用。我家的早晚饭一般为热汤饭,配菜除了咸鱼糟鱼,母亲会不时加个凉拌蒲公英,她说这道菜苦中带鲜,很清口,让我和弟弟多吃,能去火气,除春燥,总之就是对身体好。《本草新编》里记载,“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当时的我可不懂,母亲让吃就吃吧,还吃出了经验,在嘴里囫囵嚼几下便咽下,不细嚼,免得越嚼越苦。

相较而言,蒲公英摊鸡蛋的味道就好多了。蒲公英切得细细碎碎,加盐抓拌,与打好的蛋液混合,嗤的一声扑进热油里,煎至金黄捞起。香喷喷油滋滋,蒲公英的涩被掩盖,却保留了野蔬的清新,消食开胃。

母亲一年四季都拿得出蒲公英,那是我家的“常备药”。小时候,我和弟弟扁桃体发炎,母亲就用蒲公英煎水给我们喝。然,蒲公英煎水委实苦,皱着眉一口气喝下,随即舀起一汤匙白糖,塞入嘴,当甜充溢了口腔,整个人方松弛下来。一天喝三碗,连喝两日后症状就会减轻,所以,就算蒲公英水再苦,我们也会乖乖喝掉,苦总比疼要好啊。

四邻八舍来找母亲要蒲公英干的理由五花八门,什么上火流鼻血、结膜炎、耳朵眼儿化脓之类,最意外的是莹莹,竟拿蒲公英熬水涂青春痘。她额头跟鼻头的痘子又红又肿,听说这个偏方能解热毒,决定一试。清代名医陈士铎称“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母亲知之用之,没有辜负这“药草皇后”。

蒲公英的英文名为“dandelion”,想必是它锯齿状的叶子使人联想起狮子(lion)的牙齿吧。欧洲人取蒲公英的嫩叶制沙拉,摘其黄色小花做鲜花煎饼,而根部因富含菊粉,有着和咖啡豆一样的苦涩感及巧克力般的浓香,理所当然成了咖啡的替代品。

看似平凡的蒲公英究竟藏了多少珍宝在身上呢?

虞燕:中国作家協会会员,入选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近百万字,作品收入多种选本及中高考阅读类书籍,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隐形人》《理想塔》,散文集《小岛如故》。

编辑 闫清 1453337028@qq.com

猜你喜欢

绒球蒲公英母亲
蒲公英
树杈上的小绒球
蒲公英
蒲公英找家
给母亲的信
会魔法的小绒球
可以吃的蒲公英
毛绒球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