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2 cm肾结石的疗效观察
2024-04-16曹靖马阳阳林洪祥赵锦刚杜传军
曹靖 马阳阳 林洪祥 赵锦刚 杜传军
随着腔道内镜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碎石工具的不断创新,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已成为治疗肾结石的重要方法。目前,冲击波碎石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已成为<2 cm肾结石的一线治疗方式,但输尿管软镜碎石疗效肯定、优势明显,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对于负荷较大的肾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仍有一些弊端,如结石清除率低、术后易形成石街、长时间操作易引起肾盂内高压进而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等。因此,为进一步降低肾盂内压力,提高结石清除率,作者采用新型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治疗>2 cm肾结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21年11月至2023年5月本院就诊肾结石(结石长径>2 cm)的患者68例。纳入标准:影像学诊断结石长径>2 cm肾结石。排除标准:合并肾肿瘤、肾盂输尿管肿瘤;肾输尿管先天性畸形(马蹄肾、重复肾、异位肾、肾旋转不良等);严重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鞘置入失败);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未控制住;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凝血功能障碍;妊娠。男47例,女21例;年龄22~71(50.3±10.7)岁。结石最大径2.1~3.7(2.56±0.55)cm,结石CT值638~1,485(929.2±286.9)Hu。单发结石43例,其中肾盂结石22例,肾上盏结石3例,肾中盏结石5例,肾下盏结石13例;多发结石25例。结石长径2~3cm组49例,>3 cm组19例。既往有同侧手术史3例,其中曾行经皮肾镜手术2例,开放手术1例。合并尿路感染25例,术前均予抗感染治疗直至尿培养阴性。所有患者术前先放置双J管扩张输尿管2周。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截石位。F8/9.8输尿管镜拔除预留的双J管,在亲水超滑导丝(美国COOK)的引导下探查输尿管条件,留置导丝并退镜。沿导丝置入F12/14可弯曲负压吸引鞘,采用灌注泵持续灌注,流量为100~150 mL/min,负压接医院中心负压设备,压力调至-0.02~-0.04 MPa。Olympus电子输尿管软镜依次检查肾盂、各组肾盏及结石情况。将可弯曲负压吸引鞘置入目标肾盏或结石表面,插入200 μm光纤,调节科医人80 W钬激光碎石机参数,能量0.6~1.0J,频率25~40 Hz,采用“蚕食法”将结石击碎至<3 mm,应用负压吸引将碎石粉尘吸出,根据术中情况动态调节,保证视野清晰及肾盂黏膜适当皱褶,较大结石碎片可通过缓慢退镜及适当增加负压将碎片吸出。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4周后复查CT评估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有无发热、术后住院时间、4周复查CT评估结石清除率并观察有无肾周积液、血肿及输尿管石街等情况。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无结石碎片残留或残留碎片<4 mm,且无临床症状,为碎石治疗成功;残留碎片≥4 mm为有临床意义的结石残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置鞘成功,一次性进镜成功率100%,手术时间50~170 min,平均(95.4±27.9)min,术后住院时间1~4 d,平均(1.9±0.5)d。术后4周总结石清除率88.24%,其中结石长径2~3 cm组清除率93.88%,>3 cm组清除率73.68%。60例患者一期完成手术碎石成功,8例患者中有5例因结石硬度大,碎石困难,手术时间长,分期完成手术,另外3例结石负荷大而分期处理,最终成功清除结石。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2.94%,其中结石长径2~3 cm组并发症发生率2.04%,>3 cm组并发症发生率5.26%。2例均为术后高热。1例术前尿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另1例术前尿培养为奇异变形杆菌,经抗感染治疗尿培养阴性再行手术。2例术后出现高热,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均升高,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无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见表1。
表1 围术期观察指标
3 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皮肾镜碎石(PCNL)和输尿管镜碎石(RIRS)[2]。ESWL因其相对无创、费用低、并发症少等特点,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推荐ESWL作为治疗<1 cm上尿路结石的首选,但其具有碎石效率低、治疗周期长、治疗不彻底等弊端。PCNL清石效率高、术后疗效确切,国内外指南均推荐治疗>2 cm肾结石,但该术式并发症多,如大出血、损伤邻近器官、尿漏等,存在一定手术风险[3],这也困扰着医师和患者对该术式的选择。RIRS采用人体自然腔道,创伤小,恢复快,且该技术操作简便,学习曲线短,近年来深受医师和患者青睐,目前RIRS已成为2 cm以下肾结石的一线治疗方式[1]。
随着输尿管软镜更新换代、输尿管软镜鞘的不断升级改良、各种大功率激光的投入使用以及临床医师的经验积累,使得RIRS的适应证不断扩大[4]。近年来,负压吸引鞘解决了RIRS的弊端,其不但降低术中肾内压的问题[5],且提高取石效率,毕竟结石清除率是评价碎石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6-7]。但常规负压吸引鞘头端较硬,无法置入目标肾盏,因此对肾盏碎石粉尘的吸引作用明显减弱。作者采用新型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克服了RIRS的弊端。该鞘头端10 cm可以灵活弯曲,角度0°~160°,在输尿管软镜的配合下轻松进入目标肾盏,直抵结石表面,防止结石逃逸,明显提高碎石效率,且不影响输尿管软镜的弯曲及转向操作。另外其尾端Y型负压接口对接常规负压设备,使其产生一定的负压,一方面将碎石粉尘吸除保证视野清晰,防止因粉尘掩盖导致较大碎片遗留,同时利用鞘内形成局部涡流,在退镜过程中将结石碎片吸出,省去取石网篮反复取石,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另一方面可以持续保持肾盂内低压,特别是对感染性结石,因其结石松脆,有些合并白色脓苔,术中可以将在碎石过程中释放的细菌和毒素吸除,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4周总结石清除率88.24%,其中2~3 cm组清除率93.88%,≥3 cm组清除率73.68%,与林奕伟等[8]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对结石清除率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对于2~3 cm肾结石,其结石清除率已基本达到mPCNL的水平[9-10]。但本研究中,有5例因结石硬度大,3例结石负荷大而分期完成手术,表明随着结石负荷增加或硬度增大,清石率有所下降,需要多次手术,因此,对于鹿角形结石或硬度较大结石(CT>1,200 Hu),PCNL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在处理肾下盏结石时,需要借助取石网篮将结石移位,减少手术难度,提高结石清除率。感染是RIRS常见并发症。导致术后感染主要因素有术前感染控制不佳、手术时间较长及术中持续肾盂内高压[11]。本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2例均为术后一过性高热,但未形成尿源性脓毒血症,表明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可以保持术中肾盂内低压,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鞘治疗>2 cm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保持术中肾盂内低压,且能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