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中老年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2024-04-16唐文斌黄进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患病

唐文斌 黄进宇

高血压是多种疾病致死的危险因素,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因高血压并发症死亡[1-2]。中国高血压现患病人数达2.45亿,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社交活动是个体通过日常生活形式实现与社会交流沟通的一种行为模式,社交活跃度是指用以衡量个人参与社交活动的活跃指数,即与社会联系的程度[4]。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参与社交活动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相关[5],但并未对参与社交活动的活跃程度进行量性分析。有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的社交活跃度处于低水平状态,社会活跃度与慢病患病风险的联系可能更为显著[6]。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分析中老年人的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的相关性,为科学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作为研究来源。该调查已经过北京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IRB00001052-11015),受访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45岁中老年人19,816例,剔除一般资料、生活习惯、社交活动、健康状况等方面缺失数据样本(n=7,352),最终得到有效样本12,464例。

1.2 方法 (1)收集资料:从CHARLS问卷中收集中老年人的多项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吸烟、饮酒、抑郁状况,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糖异常等健康情况。(2)抑郁CESD-10量表: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共包括10个条目,条目答案选项分为“很少或根本没有”、“不太多”、“有时或一半的时间”、“大多数时间”,分别对应0~3分。其中,第5、8条目需反向计分。总分0~30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总分≥10分,可定义为出现抑郁症状,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49。(3)社交活跃度问卷:社交活跃度问卷是CHARLS问卷的一部分,共设有11个社交活动项目(如串门、志愿者、参加社团活动等)。通过问卷中的问题:“您过去1个月是否进行了以下社交活动?”和“过去1个月,您每隔多长时间会进行以下社交活动?”对研究对象参与的社交活动项目及频率进行调查。各社交活动的频率分为“差不多每天”“差不多每周”及“不经常”三种选项。根据相关学者[4]的研究,参改社交活跃度指数的公式如下:Act=∑[11(n=1)(Ai*Fi)]。其中,Act表示社交活跃度指数,Ai表示是否参与社交活动(是=1,否=0),Fi表示参与每项社交活动的频率(差不多每天=3,差不多每周=2,不经常=1)。社交活跃度指数越大,社交活跃度水平越高。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69。(4)结局变量:将高血压的发生与否作为结局变量,以问题“是否有医师曾经告诉过您患有高血压病?”的回答为判定依据。“1”表示高血压的发生;“0”表示未发生高血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7.0和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间的关联性。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交活跃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共有纳入12,464名研究对象,男6,182名(49.6%),女6,282名(50.4%)。中老年人的社交活跃度指数为1(0,3)分。不同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居住地区、吸烟、饮酒频率、睡眠时间、血脂异常、抑郁状况以及高血压患病与否的社交活跃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社交活跃度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2.2 高血压分布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高血压患者共3,782例,患病率为3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更大的中老年人相对于年龄小的中老年人、非在婚中老年人相对于在婚中老年人、学历较低的中老年人相对于学历较高的中老年人、每日睡眠时长>9 h中老年人相对于睡眠时长<9 h中老年人、血脂异常中老年人相对于血脂正常中老年人、血糖异常中老年人相对于血糖正常中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相对于无抑郁症状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生的风险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高血压分布人群的人口统计学信息[n(%)]

2.3 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在模型1、2中均发现社交活跃度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3 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关联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4 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关联分层模型分析 通过分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将年龄因素分层后,并未发现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P>0.05);在文化程度为中学、居住地区为农村、未存在抑郁状态中老年人群中,社交活跃度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4。

表4 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关联按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抑郁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5 社交活跃度与抑郁症状的剂量-效应分析 社交活跃度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χ2=1.09,P<0.001),且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非线性关系检验的P-nonlinear=0.2967),即随着社交活跃度的增加,高血压出现的风险呈下降趋势,见图1。

图1 高血压出现的风险呈下降趋势图

3 讨论

本研究中,中老年人社交活跃度较低,与杨雪等[4]研究结果一致。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模型与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均显示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密切关联,即社交活跃度为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刘晓迪等[7]研究发现高血压的患病与参与社交活动有关。一项国外的队列研究[5]也发现参与社会交流活动与老年人慢病发病及死亡率存在关联。本研究调查的社交主要涵盖了体育锻炼和社会信息交流两大类活动[8]。从生理层面看,体育锻炼类社交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9]。氧化应激反应是由活性氧和抗氧能力的系统失衡所导致的[10],其反应存在于每个个体内,大部分与老化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生均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其主要反应形式为过度的活性氧状态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11];长期过度的活性氧状态及抗氧化能力的降低会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10]。增加体育锻炼频率可一定程度放缓脂质过氧化所带来的脂质沉积反应,改善体内的活性氧状态,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从行为层面看,首先,社会信息交流主要通过提升对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来产生作用,社交有利于中老年人接受获取外界信息[12],高频率参与社交活动的中老年人,更易获得丰富的健康信息且更为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可通过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相关研究表明[13],长期的负性情绪堆积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社交活动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心理压力及改善负性情绪,进一步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BERKMAN等[14]认为,中老年人在参与社交活动时,通过相应的角色代入在理想状态中能实现自身价值,高频次参与社交活动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发泄,缓解心理压力,降低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对高血压的患病起到保护作用。

本研究分层分析中未发现年龄差异在社交活跃度与高血压患病的显著作用,可能与社交活动内容及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有关[15]。首先,本研究调查的大部分人群年龄为45~65岁,高龄老人样本量较少,目前面临人口老龄化及人才缺失的艰巨挑战,大部分中老年人仍为工作状态,其参与的大部分社交活动归于工作需要[16],社交内容并不能对自身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其次,受生理功能下降的影响,老年人活动能力及对信息的记忆能力下降。一项国外的横断面调查表明[17],大部分高龄老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活动障碍,身体活动能力下降,锻炼效果减退,因而对高血压患病预防作用不明显。有研究显示[18],我国截至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为17%,并不断呈增长趋势。受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老年人对信息的记忆能力受限,不能将社交活动信息内容完整掌握运用,健康信息知晓率仍处于低掌握水平,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也不明显。

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为中学的中老年人群体中社交活跃度对高血压发病影响显著。与陈娇等研究结果一致[19]。可能原因为相较于文化程度低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高者表现出更好的信息接收能力且对自身健康关注度更高,文化程度高的中老年人可通过多种方式及渠道参与社交活动并获取相关保健信息。此外,文化程度为中专及以上中老年群体的社交活跃处于高水平状态,但该人群中社交活跃度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一方面可能与本研究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中老年人样本量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文化程度因素所致的参与社交活动目的不同有关。相关研究表明[20],文化程度高的中老年人参与社交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情感寄托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健康促进类型的社交活动参与比例较小,因而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不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农村地区,居住地为城镇的中老年人社交活跃度水平较高,但与高血压患病的关联显著性只存在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群中。分析原因可能与中国社会城乡双轨制导致了社会性质和关系的双重发展[21],造成城市与农村的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及参与社交活动出现差异有关。一方面,相较于农村地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家庭签约服务等社会支持制度较健全[22]。相关研究表明[23],享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家庭签约服务对中老年人的高血压等慢病患病风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城镇社区的高血压等慢病管理措施较完善,因而城镇中老年人的社交活跃度因素对高血压患病作用并不显著。另一方面,相较于城市中老年人,农村人群的居住模式大多为群居模式,参与社交活动更便捷。农村中老年人社交群体间的亲密感及信任感更强,活动理论很好解释了这一现象[24],即主动参与社交活动且拥有亲密伙伴者可更好对自身健康保持积极态度,农村中老年人可能受到农村社会及周围同龄人的影响,进一步促进自我健康管理。因此,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农村社区可通过大力开办社交活动,鼓励中老年人群主动参与,增加其社交活跃度,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对抑郁因素进行分层建模时发现,在非抑郁人群中社交活跃度对高血压的影响显著。基于社会联系视角,社交活动是人类与外界联系的通路,当联系通路减少时,个体会本能改变其不适状态,重新建立与社会联系通路;而存在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长期被负性情绪影响,对事物的兴趣度和关注度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存在抑郁状态的中老年群体处于零社交或低社交状态,对健康促进及慢病管理等方面易出现自我忽视,这可能就是在处于抑郁状态的中老年人群中,社交活跃度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不明显的原因。

猜你喜欢

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患病
社交新气象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试探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社交活动中的语用价值
牛津大学《Cherwell》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