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诗心文化魂
2024-04-16浮新才
浮新才
此生遗恨塞乾坤,照眼西园更断魂。
蜀道移根销绛颊,吴妆流眄伴黄昏。
寻春只博来迟悔,望海难温往梦痕。
欲折繁枝倍惆怅,天涯心赏几人存。
一九三五年春,陈寅恪到清华大学附近的吴家花园观赏海棠,写下了这首诗。在诗的颈联下,他手书自注:“李德裕谓凡花木以海名者,皆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历来论者都认为,这首诗不是简单的游春赏花一时乘兴而作,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含有某种深意。但其深意是什么,又有多种说法。
一
《陈寅恪诗集》注明,这首诗“录自作者书赠吴宓(雨僧)手稿”。而吴宓则在手稿后附注:“寅恪此二诗,用海棠典故(如苏东坡诗)而实感伤国事世局(其一即Edgar Snow Red Star Over China 书里之内容——‘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未咏题此园,或应酬吴氏也。”
胡文辉在《陈寅恪诗笺释》(以下简称《笺释》)一书中,对这首诗提出了两个释读方向:一是沿用吴宓附注指向,系谈论红军长征和共产主义运动;二是“古典文学伤春传统的延伸,亦带有指喻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春事阑珊之意”。《笺释》认为“吴宓谓此诗写红军长征”的说法不确,但仍将诗“理解为涉及共产党的动态”,并冠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先谈一个总的看法。我认为,《笺释》否定吴宓所提系指“红军长征”一说是对的,但《笺释》仍以“喻共产党事”解释本诗,则远离了诗的真旨。其第二种解释方向——“指喻中国及其传统文化春事阑珊”,恰是本诗真意所关。可惜的是,《笺释》虽然列举了作者有关联的十二首诗,同时谈到俞樾“花落春犹在”和陈宝琛、王国维、吴宓等诸家在同一主题下的诗作,但仅停留在列举和存此一说的层面,对详解全诗的句义关联和丰富蕴义仍有未发之覆,距离句义帖然无间、犁然有当于人心的解诗之境,仍然未达一间。
既然这是首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我们就有必要先探寻一下陈寅恪的文化思想。
冯友兰在《怀念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谈到,陈寅恪在审查他的《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时,也谈及自身的学术工作、思想取向,称“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他解释这句话时,引用一则典故:
据传说,俞樾应会试考试,试卷中有一句诗“花落春仍在”,大为曾国藩所赏识,得以中式,俞樾因名其所居曰“春在堂”。……曾国藩之所以赏识这句诗,当亦别有所感:“西学为用”,中学的地盘必有许多为西学占据者,此乃“花落”也;但“中学为体”,则乃“春仍在”也。
冯友兰称,曾国藩主张引进西方的科学和工艺为中国传统文化服务,但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实即儒家文化)为主体。这就是所谓咸丰、同治之世思想。按照曾国藩对“花落春犹在”的理解,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代表了整个春天,而其中具体的某些学说、观点,则像是一朵一朵的花。本土文化的花朵可以凋落,外来的花朵也可以引入中国,只要中国儒家文化(春天)没有被消灭和替换,中国文化就还有希望。俞樾、曾国藩乃至张之洞的观点,代表了中国近代士人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早期看法。此后,在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上,既有全盘西化的主张,也有保守复古的现象,在这两端之间,更呈现着丰富的思想光谱。
在冯友兰上述所说的审查报告中,陈寅恪抛开书稿本身,详尽讨论了中国历史上外来文化移植引进,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抵相容、适应形变的过程,并预言了中国主体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對外来文化,陈寅恪认为,其要想在中国延续,必须在性质与环境方面进行变易。他说,佛教思想“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若久不变易,则难保持”。即便像玄奘曾想忠实不变地引进的佛教唯识论观点,也只能震动一时人心,最终归于消沉歇绝。“其故匪他,以性质与环境互相方圆凿枘,势不得不然也。”对中国本土文化,陈寅恪则认为,要想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得以保存和重新确立为中国主体文化,则必须充分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同时坚持本民族的立场。道教对外来的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这便是“道教之新精神”。而儒家也循着一样的途径,创造出了新儒家学说(理学),作为主文化思想在中国盛行上千年,这是“新儒家之旧途径”。
据此,陈寅恪展望了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猛烈冲击、已经衰颓不堪的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得出结论:
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两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自然是两面俱到的话,但陈寅恪真正要表达的却是后者,即“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反对全盘西化。有人因此称他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者,但更了解他的人(如吴宓)则称他为“中国文化本土论”者。虽然前者符合他的夫子自道,但无疑后者才是他思想的真正本色。
二
按照陈寅恪先生上述文化思考,这首诗的内蕴意涵就立刻浮上诗句表面。
首先,诗的颔联“蜀道移根销绛颊,吴妆流眄伴黄昏”,前一句可以理解为拿海棠这种外来花木迁移引植为喻,指引进外来文化需要进行形态、精神的适应性改造。后句则指经过中国化的外来花木(文化)未来可以成为中国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若将“伴黄昏”解释为中国本土文化迟暮衰颓,甚至即将进入黑夜,也是可以的。
其颈联“寻春只博来迟悔,望海难温往梦痕”,前一句直接使用俞樾“花落春犹在”的比喻,是说中国本土文化(春天)已经迟暮,甚至行将消亡。后一句是指,指望于海外输入的西方文化,无法温暖中国文化曾经繁华和再造辉煌的梦想。他特意注上“花木以海名者,皆从海外来”,也恰是要点明此意。
明白了这两联的意思,首联“此生遗恨塞乾坤,照眼西园更断魂”和尾联“欲折繁枝倍惆怅,天涯心赏几人存”,含义就很清楚了:诗人从盛开的海棠联想到中国本土文化的衰落,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伤神。诗无达诂,但不能无正解。找到诗的题眼,全诗的义解就会自动呈现出来,一切费解晦涩也就变成直白晓畅,就不会再将“蜀道移根销绛颊”牵强附会地硬解释成“以海棠移植后红色转淡比喻共产主义赤潮的低落”了。
但是,若以为理解到此便彻底弄明白了整首诗的意蕴,则又浅矣。应该说,理解到这里,对本诗只是挨着个边儿而已。
俗语说,魔鬼在细节里。本诗首句“此生遗恨塞乾坤”,初看直白晓畅,细察则另有蹊跷之处:一是“塞乾坤”三个字,是否过于夸张?二是中国文化之危机是整个民族的公共危机,作者为何要强调是他个人的“此生遗恨”?
第二个问题容后再讲,这里先说“塞乾坤”的问题。
写诗难免夸张,但真正的好诗也极讲分寸。诗家之炼句,史家之精准,文化学者之逻辑,都不容许我们简单地把自己读不通的句子当作夸张。陈寅恪擅长以诗证史,他对诗的精准性有着过人的理解和追求。所以,他写诗虽常带悲情,但夸张和渲染都是有分寸的。
如果说某种遗憾大到充塞宇宙,那肯定不是小事,也不能是一般的大事。因此这里的“遗恨”绝不能理解成没有实质内容的伤春悲秋,也不会指他个人和家族的遭遇以及他经历的其他事件(如王国维自杀等)。这些事不管多大,都够不上“塞乾坤”的程度。
如果“遗恨”是指国家民族和中国本土文化的生存,大体上是说得通的。原因在于,如果说俞樾当年写下“花落春犹在”时尚有几分文化自信,而过了五十年后,中国本土文化却似要走到尽头了。一个内心传承着强烈文化使命的学者,亲眼看到国家民族陷入危境、哺育民族的文化传统即将凋亡,其感伤心情自非寻常。
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矛盾:在给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写作审查报告的一九三二年,陈寅恪尚能不失乐观地展望中国本土文化经过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改造仍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具有主体地位的独立文化体系,怎么短短三年后,他就转而认为中国文化已经没有未来,面临覆灭的命运呢?
这就要回到作者的时代。从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九三五年的“华北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伐不断加快,他生活的北平正处于日本侵华的前沿。从现存的写于一九三一年末和一九三二年春的两首诗来看,陈寅恪感叹过东北美丽国土沦丧敌手(“曼殊佛土已成尘”),设想过像陆机写总结吴国亡国原因的《辨亡论》一样写出自己的救亡之策(“欲著辨亡还阁笔”),仿佛听到晋代南渡士人对泣新亭的哭声(“也无人对泣新亭”),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着盛开的海棠花,联想到祖辈对“花落春犹在”的文化自信,想到自己曾推演过的一面充分吸收西方文化、一面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的文化复兴之路,再想到日益迫近的亡国灭种的民族浩劫,以及“亡其国而灭其种,毁其史而断其文”的黑暗前景,“此生遗憾塞乾坤,照眼西园更断魂”就是没有半点夸张、至为直白的写实了。
这里还要插写一句。从“九一八事变”至全面抗战早期阶段,陈寅恪对抗战前途一直比较悲观,多次流露亡国之忧。直到一九四一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和反法西斯国家对日宣战,他才放下亡国灭种的深忧,对中国文化前途的看法也发生改变,并反映在他的诗作中。一九四二年元旦,“珍珠港事件”不久,他被困香港,沦陷敌伪,可是他的诗却洋溢出少见的光明与乐观——“寂寞盆花也自开,移根犹忆手亲栽。云昏雾湿春仍好,金蹶元兴梦未回”,这首诗同样讲到花木移植和春天的感受,但其乐观心态与一九三五年的海棠诗适成对比。虽然像历史上南宋联元灭金那样的形势还看不到,但实力对比和战争格局已经逆转、中国的抗战前景光明,所以中国文化也就“云昏雾湿春仍好”,这与“寻春只博来迟悔”也适成对比。一九四三年,在又一次谈及中国文化时,他也回到此前的判断上来——“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这也同一九三五年适成对比。
还回到这首海棠诗。面对即将到来的民族浩劫,陈寅恪没有仅仅停留在伤感之中。他的家庭自祖父以来三代人都曾为国家强盛而奋力一搏。同他的知心师友如梁启超、王国维一样,他的内心也潜藏着“本董生国身通一之旨、慕伊尹天民先觉之任”的自我意识,有着“吾侪所学关天意”和“文化神州寄一身”(化用其挽王国维诗中“文化神州丧一身”之句)的文化自觉。他对国家民族和中国文化可能被消灭的黑暗前景既不会淡漠无视,也不会痛哭了之。他要以一个学者的职责,做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这个想法作者也写进了诗里。诗从首联的伤心断魂,到頷联和颈联对中西文化发展的深沉思考,在尾联他明确表示自己是欲有所为的——“欲折繁枝”。如同吟花感春实际上是谈中国文化的危机与未来,“欲折繁枝”也是要为中国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而有所作为。
那么,陈寅恪做了些什么?他的忠实学生蒋天枢观察到:“先生自辛未以来,对唐史和唐代诗文,用力特勤。”(《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他本人则回忆说:“年来自审所知,实限于禹域之内,故又守老氏损之又损之义,捐弃故技。凡塞表殊族之史事,不复敢上下议论于其间。”(《〈朱延丰突厥通考〉序》, 一九四三)也就是说,一九三一年(辛未年)以后,他舍弃了对多种语言文献和边疆中亚史事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唐史和唐代诗文上来,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学术转折。
陈寅恪曾说过,一时代必有一时代的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谓之预流,否则谓之未入流。不无惋惜的是,他从国际显学退回到门槛不高的禹域旧学,从“预流”退回到“未入流”,从绚烂耀眼归于平淡深刻,这当然是他“损之又损,捐弃故技”的个人牺牲,也是整个中国学术界的代价。
至于他此番取舍之后的结果,则集中体现在完成于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二年的两部著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两部著作当然水平很高,史学贡献极大,但这只是表象。从表面上看,他是在研究典章制度和政治演变,实际上他研究的是自西晋五胡乱华以来的民族融合和文化演变的过程。史学界普遍承认他的著作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但很少有人能认识到他史学研究下的文化抱负和文化贡献,即探索“民族文化在外来冲击之下如何变异、如何保存、如何再造重生”的历史规律,为劫难当前的中国主体文化保存和发展提供借鉴。
这就是陈寅恪的抉择。其内在的文化信念则是——“国可以灭而文化历史不可中断”!这个选择是悲壮而艰难的,他不免会有“欲折繁枝倍惆怅”的踌躇伤感,也不免会对世人能否理解自己发出由衷的问询——“天涯心赏几人存”,这些感受都是再自然不过的。
一九四二年,经历九死一生之后,陈寅恪终于带着妻女从日军侵占的香港脱险。当祖国大陆细如发丝的海岸线逐渐靠近时,想到中国民族和文化终于从覆亡危险中再现生机,他不由得再次想起了一九三五年那首海棠诗,想起自己当时的“此生遗恨”和“欲折繁枝”,写下了“袖间缩手嗟空老,纸上刳肝或少留。此时中原真一发,当日遗恨已千秋”(《壬午五月发香港至广州湾舟中作 用义山无题韵》)之句。对“当日遗恨已千秋”,吴宓在注中明指“寅恪一九三五年海棠诗‘此生遗恨塞乾坤”。“纸上刳肝”所指无疑正是他的唐史著述,是他履行自己“欲折繁枝”承诺的成果。这首诗与一九三五年海棠诗也是前后响应。
三
季羡林曾感叹,陈寅恪先生水平之高令人难以企及,他的思考和立言立行也皆有深意,以致“解人难得”。诚哉斯言!
幸亏他给世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自述。
一九六四年,已七十五岁的陈寅恪写下了《赠蒋秉南序》一文,以短短四百余字回顾自己的一生,留下了属于他自己的时代感悟、问题意识和文化志向。文章开篇说到,清光绪季年,他在南京家中读书时的所想:
当读是集时,朝野尚称苟安,寅恪独怀辛有、索靖之忧,果未及十稔,神州沸腾,寰宇纷扰。寅恪亦以求学之故,奔走东西洋数万里,终无所成。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大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
按照这段话,陈寅恪产生“辛有、索靖之忧”时才只有十二岁。从那时起,种族文化的忧患就没有离开过他。日本吞并中国的危亡再次唤醒了他自少年时就埋藏在内心的深深忧患,使他毅然舍弃自己可能做出最大学术贡献的研究领域,走上了一条看似平淡无奇却充满意义感、看似牺牲很大却无法抗拒的学术之路,也照见他一生的精神坚守和文化品格。少年时的深切忧思,青年时的漫长求学,危机面前的毅然选择,他所感叹的中国本土文体的危机,不就既是一国一族的公同之事,又是他个人的“此生遗恨”吗?
文章也叙写了他的平生志向:
至若追踪昔贤,幽居疏属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者,则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徒寄之梦寐,存乎遐想而已。呜呼!此岂寅恪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于寅恪者哉?
这段话再清楚不过,他“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他贯穿一生的志向追求,是要效法历史上的王通和韩愈,像他们倡导儒家大义一样坚持中国主体文化,像他们为本土文化再造重生做贡献一样,为中国主体文化穿越国家民族危亡绝境做自己的贡献。只是因为他是史学家,他是以史学研究的形式为此而努力,这导致他的贡献更加幽微、更加实在、更加深刻,也更加“解人难得”。
但即此而看,陈寅恪一生不曾忘却的“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的梦寐和遐想,不可谓不宏大,说足以充塞宇宙也不为过吧。比起这样的梦寐和遐想,那些牺牲和割舍又算得了什么?他此后经历和付出的一切牺牲割舍又算得了什么?
或许有一天,我们经过“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还能够再次创造出新的中国主体文化,后人一定还会记起中国曾经有陈寅恪这样一位史学家,有过这样一次“此生遗恨塞乾坤”的悲壮抉择,有过这样一段“欲折繁枝倍惆怅”的复杂心境吧。
四
写下这首诗的次年,陈寅恪先生再次来到吴家花园看海棠,又写了第二首海棠诗。他把这两首诗抄在一起,送给了好友吴宓。第二首诗为: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尘。
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巾。
他之所以把两首时隔一年的诗列为一组,除了两诗所写都是吴家花园看海棠之外,更重要的是两者具有相同的思想主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的尾联“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巾”,也是在以问句的形式明示:面对浩劫他要挺身而出,承担起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责任。这个意思至为显豁,无须多辨。
从一九三五年之后,陈寅恪多次在诗中以花和春天来抒写对中国主体文化的感怀。比如一九四八年,他为自己在清华园寓所手植海棠而写的诗中有“江城地瘴怜孤绝,海国妆新效浅颦”之句,显系批评抗战后美国文化风尚在国内泛滥无疑。一九五0年,他得知清华园故居手植海棠不存后所写的“小园短梦亦成陈,谁问神州尚有神”, 也联想到中国的精神文化状况。一九五四年,他写《读昌黎诗,遥想燕都花事》,“无力蔷薇卧晚愁,有情芍药泪空流。东皇若教柔枝起,老大犹堪秉烛游”之句,尤为寄意深远、“澹荡移情”(蒋天枢言)。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吴宓是陈寅恪的知己好友,他怎么会误会这首诗是指“红军长征”呢?其实,吴宓所说本诗“感伤国事世局”并无问题,只不过这个国事世局是指日本侵吞中国。中国本土文化的前景,本就与当时全盘西化思潮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存在关联,或者吴宓在此多记了一笔,没想到这个不重要的细节会引导人们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