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过大年

2024-04-16吴雪艳

新西部 2024年1期
关键词:五谷丰登秧歌民俗文化

吴雪艳

黄土风情韵味淳厚的延安,在春节期间尤为喜庆热闹。据79岁的传承人曹英回忆,在她姥姥很小的时候,过大年就很隆重、很红火,很讲究了。随着平安盛世的到来,延安年俗愈来愈受到当地百姓和市民的厚爱,每年春节,唱民歌、闹秧歌、转九曲,观看热闹的民俗演出才能过足“年瘾”。

过年是人们享受劳动成果、庆贺丰收的日子,是积攒力量、期盼来年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日子。腊月里置年货、做年食、祭灶神、挂红灯、写对联、贴窗花、筹划练秧歌,年三十吃年夜团圆饭、守岁迎新年之后的正月里,延安人便开始了过大年活动。

正月初二到十五是拜年的时间。在延安还有个特殊的形式,村村组织秧歌队,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挨门逐户拜年,俗称“沿门子”。

从1982年开始,由各行各业组织的以“元宵节秧歌展演”为核心的“延安过大年”活动从未间断过,已经成为延安人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成为延安独有的重大文化品牌活动,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项目奖,被列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这促使延安的秧歌保留了更多形式,比如铁鞭舞起源于战国时期魏国军队“将士舞”,集中国武术、民间舞蹈,陕北秧歌等为一体,既有粗狂豪放的大动作,又有轻柔慢步的小步舞,表現军队将士出征应战,英勇杀敌、凯旋而归的场景,气势宏大,观赏性强。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过大年”中最盛大、最热烈的民俗活动,这一天,延安从村到市,处处载歌载舞、彩灯高挂、欢声笑语。村里数百人、乡里数千人、县里数万人、市里数百万人,都要大“闹秧歌”;各个庙宇前香火不断,各个“九曲阵”中人头攒动。

转九曲又称转灯,是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九曲,又叫九曲黄河阵,是我国古代作战的一种阵法。在延安榆林一带,民间欢度春节的时候,照此阵法布置华灯,让人们在九曲灯火中转悠徜徉,祈福避灾。

除此之外,数以百种表达延安人欢乐之情的非遗绝活才艺尽数登场,如跑旱船、莲花灯、闹社火、腰鼓、胸鼓、蹩鼓、扇鼓、战鼓、唢呐、民歌、道情、说书、霸王鞭、跑竹马等等;各种庆祝、祭祀活动接连不断,赶庙会、花灯会等数十种传统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延安年俗的存在是活态民俗的延续,是研究陕北民间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在历史、文化、艺术、经济方面都有着十分珍贵的价值。如今的延安过大年,已成为陕西省重大品牌文化活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力,是延安对外宣传的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猜你喜欢

五谷丰登秧歌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劝思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童画世界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昌黎地秧歌
欢乐小猪便当
五谷丰登闹金秋
——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掠影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