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你学不好古诗词

2024-04-15沈嘉柯

读者·校园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水灵灵广陵孟浩然

某个秋天,我去散步游玩,回家路上,坐了公交车。车上一对父母在教娃背诗。恰好路边墙壁正在进行美化工程,漆了不少古诗。由始至终,大人和孩子都像机器人一样在机械地重复着。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这么一遍又一遍地念着。那两个大人时不时地纠正孩子的方言发音。

没有人告诉那孩子,春天的襄阳很美。孟浩然如果在早上睡懒觉,醒来时顿觉舒服惬意,才写得出这样水灵灵的诗歌。

夜里一些花朵被风吹雨打而掉落,白天枝头继续开得热热闹闹。

这首诗里有浓浓的水分,有润泽的春雨、湿漉漉的树木和泥土。

孟浩然写这首诗的时候,住在鹿门山,离城区不过十几公里。

家长甚至没跟孩子说一句,襄阳是湖北的,孟浩然还是我们的老乡呢!这首诗,就是在我们湖北写的呢!全国人民都喜欢,全国的孩子都会背。

我去过襄樊。千百年来叫襄阳,后来合并改名,再后来,又改回去了。这又是个故事。

孟浩然写的,原本是个很美的故事。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襄阳玩一下,最好在山里住一晚。玩过以后,孩子自然就知道满山的鸟雀鸣叫何其空灵,让人心旷神怡。

水灵灵的唐诗,就这么死记硬背,难免僵死。

明明是中国的孩子,为什么学不好古诗词?问题就出在不求甚解上。

像这样的情况,在我去各地讲学时,屡屡遇到。前年,湖北省图书馆邀请我去讲学,是一个“送阅读下乡”的活动。随行的家庭有武汉的、宜昌的。一个孩子摇头晃脑,童声朗朗地背出《送孟浩然之广陵》。我问道:“你知道广陵是哪里吗?”孩子眼神迷茫。

我又提示:“诗里不是说了吗?烟花三月去哪里呀?广陵就是扬州啊。”

我又叫了一个小朋友到中庭,他依然背得滚瓜烂熟。可一问孩子:“你知道你刚才背的唐诗,是谁写给谁的吗?”孩子满头雾水。

我哭笑不得:“你刚才不是背了标题吗?是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呀!知道孟浩然是哪里人吗?”

孩子一脸茫然。

“孟浩然跟我们一样,都是湖北人呢!那李白呢?总该了解吧?”

孩子这才兴奋起来:“知道,李白是唐朝大诗人。”

“李白这么有名的大诗人,跟孟浩然是好朋友。他还写过两句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你看,我们的湖北老乡孟浩然,是不是很厉害啊!所以,李白才会在送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写了这首诗啊!”

所有的孩子都欢笑起来。有个孩子说:“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我现在记住了。”

我喜欢听到孩子们的笑声,多可爱啊!我喜欢水灵灵的唐诗,多美妙啊!而学古诗词时不求甚解,令好端端的孩子变成自动复读机,真是不应该。

唐诗宋词最美丽的地方,就在于文字背后那些活生生的感情。

(春生摘自微信公众号“沈嘉柯”,大冰咂图)

猜你喜欢

水灵灵广陵孟浩然
春晓
扬州广陵:让古城焕发青春
舟中晓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灵灵
我的水乡童年
大美广陵,诗意维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晓
花 乡(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