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做证
2024-04-15贾志红
读者·校园版 2024年5期

在撒哈拉沙漠的南部边缘,我惯常见到的植物是泡泡刺。这干旱之地特有的植物,叶子微小得令人怜惜,短小如刺,看起来根本不能被称作叶子。它们躲在枝条上抵抗烈日和干旱,让人常常看不出它们是活着还是已经枯死。那一年大概是撒哈拉地区的极旱之年吧,远远望去,泡泡刺都像干枯死去了一样。植物学者把这种现象叫作“假死”。遇到一点点水,它们便会复活。当地人告诉我,区分泡泡刺是真死还是假死的方法,是看它们的枝条间是否有蝴蝶飞舞。
这鉴别方式让我疑窦丛生。我一路留心,一丛丛的泡泡刺大概是真的死了,枝条间干枯寂寞,没有蝴蝶。
在一个叫布朗的沙漠小镇,我看到了一棵大泡泡刺。它不是惯常所见的灌木的样子,而是高大得像一棵真正的树,但也是枯死的模样。我望过去,在枝条间找寻蝴蝶。定睛细看,发现了一只。再看,眼睛顿时亮了,枝条间有一群飞舞的蝴蝶。不是一只或几只,是一片、一群。我拿起相机,想拍下蝴蝶翩然的舞姿,但是相机的参数或我的技术都没法让我的照片中显现蝴蝶。可蝴蝶真的就在我的眼前,在那些如针一样干硬的叶子间迎着阳光翩然起舞。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蝴蝶是一种贪恋花朵的昆虫,它们决不会在一株没有芳香也不美艳的植物上消耗自己的精力。但是我错了,这群围绕着一棵毫无姿色的泡泡刺舞蹈的蝴蝶,不仅在常识上纠正了我的浅陋之见,更让我的心里开出了看不见的花朵,那是一棵植物活着的见证。我不想去深究这个现象背后的所谓科学道理,或许压根儿就没有道理,只有生命的舞蹈。
我在泡泡刺旁站了很久,很痴迷地看着蝴蝶翩然起舞,想象着在一场降水过后,泡泡刺就能活过来。哪怕是一点点降水,它肯定能活过来,蝴蝶做证。
(清舟摘自《中国校园文学》2024年第5期,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