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预报为何总让人觉得不准

2024-04-15郑芊彤

北方人 2024年3期
关键词:量级体感天气预报

郑芊彤

“今夜阴转阵雨,明天白天阵雨或雷雨……”在收到此类天气预报时,你是否会好奇:为何气象预报工作人员能够知晓未来的天气状况?当你制订一个月后的旅行计划时,却发现未来某一个时间段的天气预报结果一直在变化。这时你是否会感到一丝疑惑?带着这些好奇和疑惑,我们一起来探索天气预报的奥秘吧!

一周以上的天气预报是否准确

我们现在能获取到的一周以上的天气预报,基本来自数值天气模式的计算结果。在数值模式中,科学家们输入当前已知的天气现象和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未来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状况。数值天气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

任何一种预测模式都不能完全真实地模拟大气演变,只能是近似,因此必然存在误差。由于数值模式不断滚动计算下一时刻天气,因此误差会产生累加,预报时间越长,误差就会越大。正因为如此,数值预报才需要人工订正。目前在中国天气网上发布的7天预报,是各级气象预报员根据模式预报的结果,结合当前观测数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个人预报经验等进行二次订正后,再对外发布的。

既然7天预报可以人工订正,那么7天以外的预报也可以这样操作吗?答案是没有那么简单。7天内的天气预报订正,是基于地面人工观测、高空探测、雷达卫星、海洋浮标站等多种观测手段得到的当前天气状况数據进行的。这个模式的初始场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模拟的大气变化特征更为可信和可靠。但时间更长的预报,大部分数据完全依靠模式计算产生,可信度逐渐降低,人工订正的意义不大。尽管7天以外的预报存在不确定性,但它反映了未来的天气趋势,对公众仍然具有参考性。我们可以根据长期预报了解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走向和变化,比如在某个时间段会出现一次降温或降水的过程等,从而更合理地安排生产生活。

为何总觉得天气预报不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早上预报的是“今日为晴天”,结果中午就出现了雷雨;或者明明前一天看天气预报还是晴天,结果第二天又下雨了。这导致公众得出“天气预报非常不可信”的结论。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确,而恰恰是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确的表现。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天气预报是对未来天气现象的一种预测。既然是预测,就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率。这是因为物理学上有测不准原理,数学计算时有各种各样的近似值。因此,随着预报时间的延长,通过数学模型运算出来的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也在快速下降。但是,随着时间的向前推进,我们距离预报时刻越来越近,运算结果也就越来越精准。此时,气象部门就要及时地对天气预报进行修订。在过去,由于观测和计算条件等技术水平的限制,每天只有特定的几个时刻收集气象要素进行运算和预报。而如今,气象数据信息几乎是实时在收集,实时在进行运算和订正,所以预报结果也更高频次地在变化。同时,过去我们接收天气预报的方式就是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而如今经修订后的天气预报马上就能通过手机网络到达用户端,使得人们觉得天气预报变化特别频繁。

其次,除了确实没有预测准确的情况,人们主观感受的差异也造成了“没有报准”的印象。以暴雨为例,一般来说,气象学上所指的大雨、暴雨量级,指的是累计降雨量,即一天24小时的降雨量。然而,短时强降水和累计达到暴雨量级之间本身存在差异。发生短时强降水时,可能几分钟内雨量很大,但累计降雨量不一定达到很大量级,甚至都达不到大雨量级,更称不上是暴雨。相应地,有时大雨或暴雨下得比较平缓,累计降雨量大,但人们感受不深,甚至有人会误以为自己遇到了“假的暴雨”。

不止是暴雨,对于高温,有时候人们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每到夏季,不时会听闻类似的疑问:“大热天,感觉地表温度都能摊鸡蛋了,为啥天气预报才报30℃?”“走在大街上,为啥体感温度明显比气象部门公布的实况温度要高?”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这对“双胞胎”说起。预报温度是指1.5米高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而研究表明,夏季中午至午后,地面与2米高处的温差可超10℃,这就造成了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体感温度除了受预报温度的影响,还受到湿度、风速和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以风速为例,一定的风速会让人体感受到空气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被吹离体表,即使温度较高,也会觉得比较干爽。从这个角度来说,“预报温度”只是影响体感温度的4个因素之一。人们仅凭预报温度来判断个人感受,就会因此产生“科学的误会”。

(摘自2023年第12期《科学24小时》)

猜你喜欢

量级体感天气预报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21连胜
中期天气预报
体感语境下的交互行为设计
小小天气预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