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多维比读中促进创意表达

2024-04-15慎秀峰盛新凤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

慎秀峰 盛新凤

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摘 要】“文学阅读”是“创意表达”的前提,“创意表达”的呈现可加深“文学阅读”的体验。然而,在现代诗歌的一线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其对表达创作能力提升的功能。文章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以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教学为载体,从三个维度开展多维比读来促进创意表达:比读组诗,从挖掘表达规律中写出个性;比读古诗,从感悟格律自由中写得精练;比读散文,从体会具体灵活中写得更充实。

【关键词】多维比读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现代诗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价值和功能是这样定位的:“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深度的“文学阅读”是“创意表达”的前提,“创意表达”的呈现又可以加深“文学阅读”的体验,两者相辅相成。教师教学中须把握这一关系以促进双线共进。

现代诗歌不受格律和平仄押韵的束缚,在表达上更加随性自由,更贴近学生的学习认知和语言基础。学习欣赏优秀现代诗歌,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追求美好的理想,有助于提升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审美情趣。然而在实际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更侧重于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剖析,往往学生读懂了,表达方法挖掘了,教学也就止步了;或者让学生对课文现有句段进行简单机械的仿写,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这都不利于其表达创作能力的提升。

现代诗歌内涵丰富,不同诗歌之间差异巨大,与其他文体有着显著差别,在教学现代诗歌时创设多维度的比读,有助于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思想意蕴和文体特色,从而拉近自身语言表达与经典语言表达的距离。因此,在一个主题统摄下,可将多首现代诗歌进行比读或者将现代诗歌与古诗及散文等文体进行比读,在仿写转化中深化现代诗歌的语言实践,进而促进学生创意表达。

一、比读组诗,在挖掘表达规律中写出个性

统编版教材中的现代诗歌不少是以组诗的形式出现的,如《童年的水墨画》《繁星》等。以组诗的形式出现,学生就能聚焦一组相同主题的诗歌,发现其共性规律与独特表达,进而为表达创作奠定认知基础。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组诗比读,可以促进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从而进行自主创作。

《童年的水墨画》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组现代诗歌,这组诗歌都生动地呈现了“多彩童年”这一人文主题。在理解了这组现代诗歌的内涵情感之后,教师设计“为《童年水墨画》增加几幅画面”的学习任务。在比读《溪边》《江上》《林中》之后,有的学生发现这三首小诗的题目都是作者印象深刻的场景,所以仿写也应当选择自己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有的学生发现了要写出这些场景里的人物和事物;还有的学生发现了要写出这些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在交流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刚才提出的仿写建议进行构思,先尝试动笔写一写,初次写应当放低要求,不要求相应的字数、押韵和表达手法等,只要求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符合现代诗歌的大致形式即可。在仿写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诗歌与《童年水墨画》进行比读:“你的诗歌和《童年水墨画》有什么异同点?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语言表达是值得你去学习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再次比读之后就有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课文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去描写景物。”“《溪边》这首诗抓住颜色来描写一个场景,让我们觉得这个画面更生动。”“课文还写到了声音,让这些场景更有活力。”“课文没有去描写整个场景里这个孩子在做什么,而是抓住钓竿、银牙、欢叫等一些小细节,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空间。”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比读,学生就会从关注诗歌的内容形式深入到关注诗歌的表达手法。然后组织相互评议修改,学生不仅能借助课文表达手法来提升自己仿写现代诗歌的能力,还保留了儿童诗的童真童趣。

通过比读,学生就能把握一类诗歌的基本特点,也能敏锐地觉察一些个性的特点,如有学生就发现了《溪边》这首诗抓住颜色来写。学生在创作中既掌握了此类诗歌表达的基本特点,又能在其中融入個人的独特表达,创意表达的能力得到了训练与提升。

二、比读古诗,在感悟格律自由中写得精练

现代诗歌句式长短不一,变换自由,与古诗相比,不受格律束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其与古诗比读,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现代诗歌在句式、押韵等方面自由的特点,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教师还可以将现代诗歌转化成古诗,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两种文体的异同点,让学生在个性思考中进行二度创作。

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两首》第一首《秋晚的江上》时,教师组织学生与同样写江景的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进行比读,经过比读之后,学生发现两首诗都比较短,都借助各自季节最典型的景物描写了江上的美景。不同之处在于:《惠崇春江晚景》每一句的字数是一样的;而《秋晚的江上》每一句的字数都不同,有长有短,句式上相对自由,还有现代诗歌有分行排列的现象,如果一句话比较长,就要转行,也提醒读者阅读时稍做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此外,在押韵方面,《惠崇春江晚景》严格按照押韵的要求,每一句最后一个字“枝”“知”“时”都是押韵的;而《秋晚的江上》通篇没有押韵,学生从而体会到现代诗歌在押韵方面也很自由,可以每句押韵,可以隔行押韵,甚至通篇都不押韵。

在挖掘了现代诗歌和古诗的异同点后,教师还布置了把现代诗歌转化为古诗的学习任务,下面是学生合力将《秋晚的江上》改成的一首七言绝句。

秋江晚景

归巢倦鸟三两只,驮着斜阳反双翅。

斜阳落江芦苇白,正是红颜妆成时。

在将《秋晚的江上》转化成一首古诗的过程中,学生深度感悟了古诗和现代诗歌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转化过程中还注重了押韵,保留了现代诗歌中最主要的意象,既巩固了古诗的格律特点,又深化了对现代诗歌的理解,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比读散文,在体会具体灵活中写得更充实

现代诗歌和散文作为抒情文学的两个重要体裁,两者从形式到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将同一主题的散文引入现代诗歌的教学之中,在比读中,就能发现诗歌更具有想象空间,散文则更为具体灵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代诗歌想象的内容补充进去,尝试转化为一篇散文,使学生的表达更充实。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现代诗歌《绿》课后编排了阅读链接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片段,比读该诗与该散文片段,探寻两者“绿”的异同。学生会发现,两篇都在写作者所看到的“绿”以及作者对“绿”的喜爱。不同之处在于:艾青的《绿》更为开放抽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西湖漫游》是作者在游玩时所看到的真实的景色,把一些细节写得更为具体,古木、雨丝、层层叠叠的树木、青苔,都是真实存在的“绿”。在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差别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读艾青的《绿》,定格自己脑海中关于“绿”的画面,仿照着宗璞的《西湖漫笔》写一写,让学生尝试着将想象的画面写得更充实、具体。

将现代诗歌转化为散文片段的过程,遵循了现代诗歌情感隐约以及给人以想象空间的特点,让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多了一条路径,深化了学习体验,表达训练有了更好的载体。

统编版教材现代诗歌的篇幅大大增加,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学习诗歌也是必然的趋势。在诵读和鉴赏现代诗歌的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在教学现代诗歌时开展多维比读,可以引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最终创造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庄美芳.带领学生品味诗歌之美:小学语文课程中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6).

[3]麦珏昉.语用、思维、审美:现代诗歌教学的“铁三角”: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二学段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
诗歌本体研究的扎实拓展
——评王泽龙《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研究》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读后
外冷内热的荒诞与苦痛:地域空间的炼金术——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解读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在后现代的诗兴中“劫持” 自己——读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诗与思的自我中心构建——以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为中心
现代处境与诗意开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