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诠释学视角解读《论翻译的方法》

2024-04-15任郑张雅君

雨露风 2024年1期
关键词:马赫异化原文

任郑 张雅君

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被誉为“现代诠释学之父”,诠释学也称“解释学”“释义学”。作为德国著名的《圣经》注释家,他在前诠释学的基础上引入心理学,发展出了当代诠释学的第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形态。诠释学即理解与解释的艺术,它形成于《圣经》的重新阐释活动,是人们重新解读《圣经》内涵以求获得“真理”的辅助手段。其实,翻译也是一种诠释的过程,施莱尔马赫的《论翻译的方法》也自然而然有着诠释学的浓郁色彩。本文将剖析《论翻译的方法》的文章结构与逻辑关系,细品各个部分中所体现的诠释学色彩,最后结合历史因素,探寻《论翻译的方法》中未提及的施莱尔马赫坚持提倡异化翻译法的缘由,从而立体地了解该诠释学大师。

一、《论翻译的方法》文章结构与逻辑

《论翻译的方法》源自施莱尔马赫于1831年柏林皇家科学院的一次著名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即指出两种传统的翻译方法“阐释法”和“模拟创作法”(原文译作“释义法”和“模仿法”)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尽可能不动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原作者”与“尽可能不动读者而让原作者靠近读者”的翻译方法。这两种方法便是“同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前身。

本文将《论翻译的方法》切分成了四大部分。

从文章的开头到“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也是不可缺的”为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翻译行为的广泛存在与翻译技巧的必要性;从“翻译与单纯的传译实有天壤之别”到“如是观之,翻译岂非荒谬之举”为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误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角度说明了翻译自身难度之大;从“由于不能导致这些目标,甚至不能清楚掌握这些目标”到“我们提出这两个方法,目的是要清楚界定我们要讨论的范围”为第三部分,主要指出“阐释法”和“模拟创作法”并不是真正的翻译的问题;从“话说回来,真正的翻译者”到文章的结尾为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即“尽可能不动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原作者”与“尽可能不动读者而让原作者靠近读者”。

透过这样的文章解剖可见,文章从第一部分开始先论述了翻译行为在小范围地域内、国际间甚至历史中的广泛存在,进而表明“人类与翻译不可分割”的观点。紧接着第二部分开始论证翻译行为本身的难度,最后一句“如是观之,翻译岂非荒谬之举”更是点明了人们急需一个正确的翻译方法,为之后的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作铺垫。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则以翻译方法为中心进行讨论,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认为的两条真正的翻译道路。从翻译的普遍性入手,施莱尔马赫完成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整篇文章思维严谨,脉络清晰,逻辑缜密。

二、《论翻译的方法》各部分所体现的诠释学色彩

(一)第一部分——从诠释学到翻译与翻译技巧之必要

施莱尔马赫在第一部分便指出了广义翻译的广泛性存在。就这一点看,施莱尔马赫对翻译广义性的理解已经接近了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

施莱尔马赫将翻译分为广义的翻译和狭义的翻译,笔者认为这与他突破神学的枷锁、将前诠释学上升至普遍诠释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追求绝对的普遍真理,将自身置于文本的历史情景,以自身的重新体验来解释文本的前诠释学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施莱尔马赫突破了诠释学的具体解释对象的局限,使之转变为一种普遍适用于一切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普遍诠释学,使得诠释学不再局限于特殊文本的解读。[1]故笔者认为,正如普遍诠释学的创意式提出那样,施莱尔马赫所着眼的广义翻译也带着浓郁的诠释学色彩。

(二)第二部分——从诠释学角度说明翻译的难度

第二部分虽整体篇幅较长,但要点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角度,并且均与诠释学有关,故笔者认为第二部分是本文中诠释学色彩最浓郁的部分。

1.关于误解的问题

第二部分提及“每当说话人在较独立地思索并希望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时,他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就很模糊”,笔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误解的问题。施莱尔马赫强调诠释学是避免误解的艺术,误解乃是诠释学的出发点,并且这种误解是普遍存在的。诠释学的任务就是精确地理解,即理解文本,再现或重构作者的意向或思想。翻译也是如此,由于原作者与译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客观性差异,致使译者误解原作者的真正意图并向讀者传达了错误的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可见翻译之难。

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施莱尔马赫在文中提道“思想知识和虚构幻想都离不开这语言的制约”,这里涉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坚持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的可塑性赋予人们文学艺术的创造力。而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诠释,诠释的任务就是要重建作者的意图。这就要求译者需要具备同等甚至超越原作者的文学艺术修养与历史见识,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原作者的心境,最终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同样的感受,由此亦可见翻译之难。

3.语法阐释与心理阐释

文中写道“每一段自发和较谨慎的话语,都需要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是构成这话语的精神;其二是话语从说话人的感受而来”。笔者认为,这里所指的“话语的精神”和“说话人的感觉”,其实就是施莱尔马赫所规定的诠释学的两个核心规则,即“语法阐释”与“心理阐释”。语法阐释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文本进行语法、修辞等各方面的分析,进而把握文本的表层含义,即“话语的精神”。心理阐释则侧重心理学,需要创造性的联想,即再构建原作者的心理,从而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然而,客观上的语言水平、主观上的价值观、看待问题角度的差异等也使得各译者对原作者的意图在理解上有所差异,翻译之难得到再次强调。

4.诠释过程中人的主体性

最后,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中对人的主体性追求则贯彻了整个第二部分。文中“但给予它们(语言)新的存在形体的,正好就是这个人的生命力”“唯独是当说话在语言的生命里注入了新的动力,它才可能留存长久”等多个地方无不在强调人或译者的主体性。上述所提到的“翻译三难”也必须由译者主动去解决。

综上所述,施莱尔马赫从诠释学的角度阐述了翻译的高难度,使整个环节包围在浓郁的诠释学的色彩之中。

(三)第三部分——对“阐释法”和“模拟创作法”两种翻译方法的批判

在系统论述翻译之难后,施莱尔马赫对两种翻译方法,即“阐释法”和“模拟创作法”进行了分析与批判。

1.对“阐释法”的批判

阐释法,指的是为克服语言中非理性的成分,通过在文章中加入补充性的注释这样机械式的翻译手段,尽可能地保存原文字词。例如,由于基督教的传播,《圣经》被抬到了高度抽象思辨的领域,此后中世纪经院式的烦琐注经风靡,使得《圣经》原文被掩盖且愈发难以理解。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重新解释《圣经》运动的兴起,也就有了前诠释学的产生以及之后的施莱尔马赫诠释学的诞生。[2]所以,对于施莱尔马赫来说,阐释法或许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把原文的准确内容复制过来,但大量生硬的补充注释显然破坏了原文所传达的意象以及原文语调,使得作品变成了评注,更加难以理解。

2.对“模拟创作法”的批判

模拟创作法屈服于语言中的非理性成分,通过用目的语来模仿原语进行创作,从而达到虽然个别部分有明显差别,但最为接近原文的整体效果。施莱尔马赫提出了一种心理学方法——移情,即再现原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便可使考察原文真正的意义成为可能。显然,模拟创作法并不符合移情的要求,这样的翻译不仅使得原文文字的精髓丧失,而且从一开始就未曾考虑在原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联系,仅仅是译者智力与创造力的自我炫耀,是对追求真正翻译的完全放弃。

(四)第四部分——两条真正的翻译道路的提出

施莱尔马赫在深入分析与批判阐释法与模拟创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条真正的翻译道路,即“尽可能不动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原作者”或“尽可能不动读者而让原作者靠近读者”。接下来他对比了这两种方法的翻译过程与效果,并且强调,只有这两条道路才能真正意義上拉近读者与原作者的距离,只能二者选其一并坚持走下去。

“尽可能不动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原作者”,即保留原文中的异国色彩,使读者通过阅读译文感受原作者所处的异域风情。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通过译作来弥补读者对原文的认识,把自己对原文的印象传达给读者。“尽可能不动读者而让原作者靠近读者”,即把原文内容毫无保留地翻译成自然的目的语,仿佛原作者在写作时用的就是目的语。这两条道路之后便发展成为我们熟知的“异化翻译”与“同化翻译”。施莱尔马赫突破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界限,将翻译问题上升到了普遍性问题。[3]不难看出,其中仍然透露出其诠释学的精神,他将自己的翻译实践与理论建构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论翻译的方法》充满了诠释学的色彩。

三、补充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立场——异化翻译法

那么,施莱尔马赫为何将自己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完全对立起来,非此即彼?他又为何在两种翻译方法之中选择了前者,即异化翻译策略?以下笔者将从施莱尔马赫的语言翻译诉求与政治文化诉求两方面入手,分析他选择异化翻译的原因。

施莱尔马赫提倡异化翻译法是出于对他者语言文化的尊重,强调要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施莱尔马赫本人在翻译柏拉图作品时,就明确坚持异化翻译的策略,因为他追求的是发现与重建柏拉图作品最自然的对话顺序,最大程度保留柏拉图作品中的辩证思维,体现柏拉图作品具有的对话性与交际性。而同化翻译的策略显然无法满足以上要求,它只会使得柏拉图作品原初的精神内涵遭到破坏。

政治文化方面,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德意志人建立的普鲁士成为干涉法国革命的主力。后来拿破仑与普鲁士多次交战,迫使普鲁士投向法国,成为法国的同盟,可以说当时的德国处在被法国压迫控制的状态。这种压迫与控制表现之于文化上,不少德国人只能通过从法语进行二次翻译来接触古典文献,法语被看作是古典语言与德语的中间语言。[4]为了反对法国文化霸权,反对法国新古典主义以来的归化翻译法,异化翻译法便成了施莱尔马赫振奋民族自信心、塑造德意志民主自我认同感、摆脱法兰西文化强权乃至政治压迫的武器。

四、结语

本文基于《论翻译的方法》的文本内容,探讨了被誉为“现代诠释学之父”的施莱尔马赫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尤其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同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同化翻译旨在让读者尽可能不动原作者而靠近原作者,而异化翻译则尽可能不动读者而让原作者靠近读者。这两种方法都体现了施莱尔马赫对翻译本质的理解,即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思想的沟通。通过对施莱尔马赫的研究,语言研究者和译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以及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培育项目“近代日本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任郑(1999—),女,浙江杭州人,汉族,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通讯作者:张雅君(1973—),女,广西柳州人,汉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

注释:

〔1〕张俊.施莱尔马赫诠释学与康德哲学[J].文艺理论研究,2007(3):62-70.

〔2〕潘德荣,齐学栋.诠释学的源与流[J].学习与探索,1995(1):61-68.

〔3〕刘军平.施莱尔马赫异化翻译策略之历史文化成因探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68(2):114-120.

〔4〕王雪,胡叶涵.施莱尔马赫对当代西方译论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449-452.

猜你喜欢

马赫异化原文
东风风行T5马赫版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穿越“马赫谷”
27马赫,刺破苍穹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马赫波反射中过度压缩系数的计算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