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4-04-15王璐瑶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理念

王璐瑶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生变化,2019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推进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专门人才。”高校外语教育以此为目标构建高校外语教育创新模式,深入探讨外语人才培养路径。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跃然于纸上。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就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以学习成果为教育方向、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高校的发展趋势。OBE理念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理念,在OBE理念的研究中,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是相关高校、专业研究的方向。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在具有学科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所以将OBE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改善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有意义的价值。

一、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现状管窥

(一)外语课程中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先接触的就是语言。通过不同语言的沟通,建立跨文化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使不同民族既能延续传统又可以共同发展[1]。

随着全民教育的普及,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虽然教育不断改革,但是仍摆脱不掉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全民教育,而非个性化专业发展。在传统教育中,外语教学更注重语言结构和形式,轻视语言民族的文化普及,导致学生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在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仍然主导课堂,教师传输书本内容,学生成为承载者。如此多年,学生只能靠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冰冷的文字中以听、记、写、答的方式进行刻板式学习,在很多时候不能完全理解学习语言中的含义。传统教学虽然可以进行全员教育,但是对于外语人才培养不仅遏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丧失了学生创造学习方式的能力。甚至在一些媒体和文化学校的授课中更是将单词和语法用戏剧化的形式形成记忆方式,使一些学生只有纸面和应答能力,而非真正理解文化内涵。

高校教学中由于跨区域文化基础薄弱,且环境实践机会少,课本文化很难全面诠释其中含义,文化差异造成的鸿沟不可避免。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学习相对功利化,追求短期目标的提升而非深入了解,加之我国外语教育更注重工具性,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又轻视了本土文化的传播,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交流时出现短板,甚至一些不明其理的学生出现“崇洋媚外”或是“抵制外来”等极端思想。其实,这都是缺少跨文化理念的教育积淀不足导致的。

高校外语的教学课程是根据书本的教学单元制定学时和教学内容,教师按照书本去讲,虽然会插入一些教学实践环节,但也仅限于简单的环境模拟教学,而且在非专业的课程中,高校外语的教学周期相对较少,毕业后又缺少相应的评估体系,导致原本基础薄弱的毕业生在面对专业外语时只能依靠在工作后再次进修来提升。

从上述可以看出,传统教学之趋向于低阶的应答能力,而在高校接受传承时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虽然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应试能力较强,但是脱离实际环境。缺少实际交流的机会,很难谈高质量培养人才。

(二)高校外语跨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进入高校后,由于培养方向不同,需要专业的细分化,除了语言类学科以外,外语的学习已不是学科主要发展目标,所以安排相对课时较少,而且泛泛的教学导致学生对外语学科不重视。针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外语学科的教学弱化让很多学生都无法达到相关专业方面的需求。虽然学生可以从外国文学、历史、哲学甚至互联网中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理念和专业知识,丰富充盈自身对外语的学习需求,但又因传统教育模式中缺少环境的实践机会,造成专业人才培养的阻碍。虽然学生专业能力很强,但是对外语言相对薄弱,很难走出国门,寻求专业继续深造的机会。

而外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其自身专业能力,但就业面窄,社会需求量有限。而像工程、电气诸如此类的专业性强的专业又对外语能力有所要求,在就业中就出现了比较尴尬的局面。如学科外语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对技术类专业一窍不通,而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又在外语能力上有所欠缺,所以在就业面上就产生了阻碍。这虽然证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价值性,但在就业中导致外语类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出现缩水的情况。究其原因是高校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与社会人才需求产生偏差,偏离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

二、OBE教学理念的维度阐释

OBE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其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就已经形成雏形。在美国学者斯派狄(Spady)提出OBE后,OBE被认为是追求教育教学卓越的正确方向,迅速获得了广泛重视和应用。

(一)成果教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模式不断创新,OBE理念教育模式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核心。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教学目标提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有效地使用外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OBE研究的逐渐深入,高校关于培养OBE教育模式下跨文化人才培养已成为重点研究方向。根据社会、国家需求的人才为导向培养专业性人才,根据不同专业外语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设置相关专业的外语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明确培养需求,以国家、社会、行业需求为着力点。以学生专业为主体,以人才输出为成果,规划课程框架,培养专业能力素养,从而输出具有核心能力、适应专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深入探究培养模式建立第一维度。很多教学设计将之称为反向教学模式,按照既定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第一维度教学方式可从传统知识讲授、目标培养、价值培养等三个方向开展,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定义知识接受度、目标培养成果、价值培养方向以导向反向构建教学框架,明确培养方式。在制定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同时,要密切关注专业动态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在此基础上也要关注社会人才需求,均衡培养知识型、专业型、技能型等不同人才,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在构建教学课程中,不仅可以对公共外语的跨文化传输进行相应的改变,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学习和掌握外语类学习的核心,还可以添加专业外语选修课程,对技术型外语需求人才的培养也有所提升。

(二)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主体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主体创造思维则可以放在OBE教育理念的第二维度。教学课程设计避免“填鸭式”教学,可以先把教学目的明确,从引出答案的教学模式中转变思维方式,让学生发现探索答案,从而反向构建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后,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即在“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好?”中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护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好奇心理,通过自我表现、群体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在了解学习目的后,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整理相关文化背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论、研讨等方式开展第一步教学,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将课程内容丰富,让学生“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3]。

在教学课程设计中合理分配教学权重。听、说、读、写、译在教学比例中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制订相应计划,如专业英语更注重写、译,而职场英语更注重语言技巧和听说能力。带入环境式教学并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专业英语可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应用,专有名词、专业术语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现学现卖”的方式进行,而后作为知识点不断巩固。职场英语则可构建与现实相近的职场环境或是在认知实习中临场锻炼,通过与真正的职场人员对话、沟通,不断地揣摩有效语言技巧和书面沟通技巧。通过实践的教学课程寻找学生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因为以上列举这些方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书本教学和应试考试很难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第二维度的构建也是高校教师需要学习和改革的方向。

(三)侧重个性培养,质化产出

构建学生自主发展方向,以目标为导向产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可定义为第三维度。避免以专业为中心,要以学生为中心,侧重个性培养,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不同学生类型制订相应目标导向计划,学生是主体,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能力后往往“三分钟热血”,如没有目标为导向则很难持之以恒。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成果制订相应的计划。通过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的诠释,可以提升整体学习氛围,但在学生个体的规划中,可将一个“小目标”作为单元,在使学生不断收获的同时不断进取,评估学习产出,再制定新目标,促使学生持续性学习。

OBE理念也在此提出多元化评估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制定可充分发挥学生特性的目标任务,根据每次制定的“小目标”单元性节点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模式,通过评估学生的目标完成度增减“小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出成果。

三、OBE理念指导下跨文化人才培养路径

在“十四五”规划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体理念”,为我国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提供崭新视角。共同体理念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论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提升跨文化人才是当今教育者需要深究的问题。回顾新中国教育的发展,从完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模式,不顾国情发展,脱离实际教育环境,到如今为摆脱对西方教育理论的依赖,我国教育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尝试探索适合我国的教育发展之路,虽然教育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但在不断改革中,也让教育者看到国家对教育事业改革的决心。我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对世界对国家发展作出的价值选择,将世界同我国的发展联系到一起。借此,奠定了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教育路线。

(一)基于理念共同体视角

在我国不断建立的对外交流中,跨文化人才教育是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初始路径,所以在跨人才培养的教育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共同体视角。而OBE理念中提到的成果导向,也可以此为基石。

通过对OBE理念的研究,可以挖掘外语教学的创新点。从大的层面来说,OBE理念中跨文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开放包容”的传统文化美德与世界各国建立“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共同发展理念;而从人才培养教育的层面来说,应建立学生和教师的共同体理念。在教学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明确自身主导位置,跨文化培养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传导以及对其他民族的认同。在民族文化认同中寻求共同点,在文化差异中产生尊重,做到“和而不同”。跨文化培养人才是为了与其他民族交流作准备,所以在教学设置中应明确价值观,在关键问题上把握尺度[4]。只有深入了解其文化,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发展的人才。在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其专业的应用性和技能性。对于学生在构建预期过程中是否符合人才培养需求、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应从专业角度和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指明方向,并对学生制定的目标不断评估、不断改进。

明确学生学习成果构建预期。根据学生自主构建的预期,通过专业课程完成预习效果,从而达到学习成果。反向课程设计的优势在于从点出发覆盖面,而“面”的构建就是人才培养教学活动。

以此构建教师与学生共同建立课程教学的方式,而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师在考查学生每个阶段的成果时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科学的分析,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或是让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寻找问题,改变学习方法。在评估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大范围地普遍性评估。

(二)基于实践共同体视角

教师应参与学生制定的预期目标中,既是学生预期目标的指导者又是参与者,用效果衡量结果,用结果诠释效果。课堂传授式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主要途径,理论课教学可通过营造课堂气氛、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但在跨文化人才培养中这远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如网络平台、社会平台、邀请国外院校文化交流等方式,形成文化交流长河,互帮互助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实践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也是对教师的锻炼,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其他专业的特性,但在构建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又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各种专业,如技术性的专业、商业性的专业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受用者。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改变传统教育中重语言轻专业的单一培养模式。

四、挑战与对策

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挑战包括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培训需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策包括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加强教师培训计划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对策将为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教育资源的不足

教育资源的不足是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首先,教学设备和技术设施可能不足,限制了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缺乏现代化的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互动式教学工具会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其次,师资队伍的短缺也是一个关键问题。高水平的外语教师和文化专家对于培养跨文化人才至关重要,但他们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此外,经费和经济支持也是一个制约因素,限制了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文化体验活动和实践实习等重要环节的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部门应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和技术设施,并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以便吸引和培养优秀的外语教师和文化专家。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交流,提供更多的学术合作机会和教育项目。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利用在线教育和远程学习平台,扩大学生接触跨文化资源的机会。

通过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为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教师培训的需求

教师培训的需求在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给学生。他们需要深入了解目标语言和文化,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还需要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跨文化课堂的教学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的技能,以便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反馈和发展方向。

为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师资培训计划。这包括提供定期的职业发展培训、研讨会和工作坊,使教师能够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与其他教师分享最佳实践。同时,建立师资培训的评估和认证机制,确保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此外,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跨文化教学能力。

通过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我们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促进外语跨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外语跨文化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需求。他们需要具备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自我规划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持续监控学习进展。其次,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需要学会利用资源、寻求帮助并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5]。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机构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和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理解其重要性。其次,教授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如阅读技巧、思维导图和时间管理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在线资源,拓宽知识渠道和学习方式。

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培养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潜力的外语跨文化人才。这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国际环境,并具备在不同领域中取得成功的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在跨文化人才培养中更能体现出其优势,从学生预期目标的完成度可体现出OBE教育理念在教学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从规划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不断完善,使学生毕业后更符合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