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身躯”里蕴含大能量
——从巴以冲突看以色列战争动员体系

2024-04-14张乃千

军事文摘 2024年7期
关键词:预备役动员以色列

张乃千 张 帆

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爆发了20年来罕见的大规模武装冲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本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国防军在数日内连续征召36万名预备役人员投入军事行动,其战争动员行动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立与冲突中,以色列建立起以常备军为骨干、以后备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走出了一条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独具特色的战争动员之路。

构建适应战争需要的动员制度

纵观以色列建国史,就是一部战争史。长期以来,以色列在军事优先的总体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奉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进攻型”安全战略,坚持“先发制人、境外御敌、寸土不让”的战略方针。对此,以色列探索建立了“全民皆兵、迅速动员”的国防体制,构建起一整套适应战争需要的动员制度。

从兵役制度上看。为使战争动员有法可依,以色列相继出台了《国防法》《预备役动员法》《预备役储备计划》《预备役训练大纲》等20余个具有“全国动员、全民皆兵”特色的战争动员法律法规。1949年,以色列通过《国防兵役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以色列公民具有参军义务。目前,以色列兵役制度包括义务兵役、预备役和职业军人3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军每年征兵3次,凡18至29岁的男性公民、18至26岁的女性公民,除身体残疾、已婚(妇女)和宗教等原因,无特殊情况,均应服现役。根据2020年的最新规定,男性应征者需服役30个月,女性应征者需服役24个月。公民服完现役后,将转为预备役。预备役时间较长,一般男性服役到55岁、女性到38岁,有些军官直到60岁仍然是预备役。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以色列人而言,服现役和预备役是一生中的必经之路。

2024年2月10日,遭遇以色列国防军空袭的加沙城建筑废墟

从动员体制上看。以色列的动员体制包括领导指挥体制和运行监督体制。领导指挥体制平时主要由总理和国防委员会组成,战时则由更为精简的战时内阁构成。国防委员会是以色列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成员包括总统、总理,以及国防、外交、财政、内政、交通和邮电等各部部长和总参谋长,主要职责是决定作战计划、武装力量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生产采购、战争动员准备与实施等一系列事关国防的重大问题。战时或发生紧急情况时,以色列则成立以总理为首、由国防部长等重要人员组成的战时内阁,可不受议会制约,直接实施有关战争动员的法令、政策和计划等。本轮巴以冲突爆发4天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成立战时内阁,作为指挥和监督对哈马斯作战的最高决策机构。运行监督体制主要由议会、内阁和司法部门组成。其中,议会主要负责监督内阁;内阁主要负责监督所属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直至普通公民;司法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战争动员活动中可能存在的违法乱纪行动并依法进行惩处。

从组织执行上看。一是构建军地协同的组织执行体制。以色列战争动员组织执行体制包括军地两大系统。军队系统组织执行体制主要由国防部、总参谋部和各大军区及有关部门构成。其中,国防部是战争动员领导决策的军事执行机构,国防部长负责整个武装力量动员工作;总参谋部人力部为具体执行单位,总参谋长负责现役部队平时动员准备和战时兵员扩充工作。此外,以色列政府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几乎所有部门和地方政府各机构都担负有相应动员职责。

二是建立高效的战争动员执行机构。以色列结合自身国情和作战实际,探索建立了“自足本土、覆盖全球、号令畅通”的战争动员执行机构。以色列在全国建立了一张完整的战争动员网,将全国划分为14个动员和征兵区,每个区编有1至2个预备役旅,设立多个征兵和动员中心、动员召集集结点和军用物资综合应急仓库。此外,以军北部、中部、南部军区以及后方司令部各有一个动员中心,每个动员中心最多可动员4个预备役师。一旦国防部发出动员通知,一类待命预备役部队在24小时内、二类后卫预备役部队在72小时内即可集结完毕,开赴战区作战。在历次战争中,以色列借助电话、短信、广播、电台、电报等多种方式发布战争动员令,征召预备役人员。进入互联网时代,以色列进一步拓展战争动员号令手段,充分利用移动网络整合动员需求、发布动员信息,整个动员过程快速精准。

建立特点鲜明的战争动员模式

后备力量是以色列战争动员的关键主体。以军认为,后备力量尤其是预备役部队才是军事力量的主体、是国防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以色列全力建设强大的预备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是以色列后备力量中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以色列实行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同步动员”的制度,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预备役部队建设,其编制体制、装备配备、军事训练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均与常备军相同。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已先后宣布动员预备役人员共计36万人,约占预备仪部队总数的77.4%。

另一方面,以色列注重发展一批准军事组织。除预备役部队外,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潜力,将全体公民纳入动员和防卫体系中,以色列还建立了诸如“纳哈尔”“加德纳”、边防警察部队和民防队等准军事组织作为补充,主要担负服役前教育训练、边境守卫、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任务。其中,“纳哈尔”即青年战斗先锋队,平时除从事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和军垦活动外,还担负边境警卫和巡逻搜索等任务,战时则负责阻滞敌军进攻,为后方战争动员争取时间。“加德纳”即青年军,负责对全国14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军事基础训练,以军现役官兵80%以上都曾是“加德纳”成员。此外,以色列还在黎以边境城镇部署了大量预备役部队,主要执行巡逻、伏击和部署路障等防御作战任务。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将国防军第252预备役师前推部署至加沙作战,是1982年第一次黎巴嫩战争以来,以色列首次将整个预备役师派往境外作战。

以色列预备役士兵在排队登记入伍

以战领训是以色列战争动员的制胜核心。以色列经过战争动员后的人员军事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可快速融入战场环境,主要得益于以色列立足战争实践经验,对预备役部队等后备力量展开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一是预备役部队训练常态严格务实。以色列预备役部队以3年为一个训练周期,每年定期组织训练。训练内容上,预备役部队单个人员训练主要内容和标准与常备军相同,复习性训练主要开展武器射击、单兵战术、伤员救护和越野行军等训练科目,新科目训练主要让预备役部队人员掌握新的技术与战术。训练组织上,“以色列常备军是培养预备役部队人员的学校”,相关预备役部队的全部训练均由现役军官组织领导,各科目训练均在常备军训练场地和设施内进行。训练方法上,以色列国防军在全国建有装甲兵、步兵、炮兵、卫勤等多处训练中心,可供预备役部队人员进行近似实战的模拟训练,以军还以军区为单位每年轮流举行5~6次预备役动员演习,以督促预备役部队人员随时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态。此外,以军每年还组织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共同进行较大规模的实战化训练和演习,以色列预备役部队还常态化与美军等外国军队进行联合训练。

二是全体国民开展基础军事训练。以色列政府规定,18~70岁公民都要接受法定的军事训练,同时每名公民每年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复训。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设有“加德纳”司令部和青年教育部,前者负责青少年的军事训练组织,后者负责高中生的军训和国防教育工作。青年教育部在以色列各地设有分支机构,由不同级别军官负责,并在每所高中派驻一名军士,负责学生军训具体事宜。

本轮巴以冲突后被紧急动员的预备役部队

国防教育是以色列战争动员的坚实基础。以色列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对国防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内容、形势、机构和经费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民国防教育模式,成为战争动员的坚实思想基础。一方面,以色列将“犹太复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展示犹太民族的苦难经历,把因游离之苦带来的爱国之情与以色列的“国土”紧密关联,渗透到公民意识中,让全体国民意识到“战败即亡国”的道理,进而激发以色列民众对国家忠诚、为国家安全服役甚至不惜牺牲自身的精神。此外,每逢独立日、阵亡将士日、死难犹太人纪念日等,以色列政府都会举行各种活动,通过丰富的史料、真实的遗迹、重要的文物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

另一方面,以色列学校把国防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国防教育是以色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学开始,以色列学校就组织“认识以色列活动”,通过在边境线了解军事设施、参观纪念馆、参观耶路撒冷圣庙等活动,让青少年形成强烈的国土安全观念和生存危机意识。到14岁以后,学校开始将国防教育纳入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校类型、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分别明确不同的国防教育内容、形式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贯彻实施。此外,青年教育部驻校军士还要为每名高中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国防教育,通过学习以军战史、军队知识以及邀请军队高级将领作报告、演讲,组织参观战史馆、烈士纪念碑,观摩部队训练、演习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培育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军事技能。

崇军拥军是以色列战争动员的精神纽带。以色列青年应征入伍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为确保兵源充足,以色列政府不断提高军人地位和待遇,在全社会塑造形成崇军拥军的社会风气。一是有力确保军人福利待遇。为调动应征青年服役积极性,以色列各征兵中心会在当地银行为每位新兵建立个人账户发放军饷,还预先给其一笔零用现金。以色列还专门成立了军人福利委员会,行使福利监督职能,为军人提供各种帮助。

二是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以色列设有专门的退役安置部门,专门负责为退役军官安排第二次就业。以色列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优先录用退伍军人。此外,以色列政府还发动社会力量成立“退役军人协会”“国防军之友”等专门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非政府组织。以色列还设有“退役之后”“就业优遇”等多个服务退役军人的网站,主要为退役军人提供的福利、优待政策和就业咨询等。

三是高度尊重为国阵亡将士。以色列国防部设有阵亡军人家属与传统纪念局,负责制定阵亡军人抚恤政策,向遗属发放抚恤金,提供相关慰问服务以及安葬阵亡军人、建立军事纪念碑等。针对阵亡官兵家属,以色列政府会指派一名联络员,与其家属和生前所在部队保持长期联系,为军烈属提供就医、子女上学、就业等针对性的帮助。为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荣誉感,以色列采用多种方式高规格纪念牺牲军人,设立遍布全国、不同类型的纪念馆、纪念碑和公墓。以色列还设有阵亡将士纪念日,每年举行国家纪念仪式,总统、总理、议长等国家领导人和犹太教高级神职人员出席,强调“身边的英雄保护着我们”。因此,以色列军人的社会地位备受推崇,以色列人普遍以逃避兵役为耻,普遍把当兵服役作为其人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一段经历。

本轮冲突暴露出的问题

根据以色列民主研究所2021年底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以色列犹太公民对于兵役制度的态度较20年前已发生较大改变,47%的受访者认为应当舍弃义务兵役和预备役制度,转为职业军队模式。事实上,近年来以预备役为代表的兵役问题已经引发以色列国内诸多矛盾和质疑,甚至数次引发以色列政坛震动和公共舆论争议,改革以色列兵役制度和战争动员体制的呼声不绝于耳。从本轮巴以冲突以色列战争动员效果来看,以色列虽依旧保持强大高效的战争动员能力,但也逐步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和隐患。

部分群体免服兵役特权加剧社会撕裂。以色列公民的参军义务并不针对全体公民,部分群体拥有免服兵役的特权。以色列《国防兵役法》中,明确指出拥有以色列国籍的阿拉伯人(除德鲁兹人外)不必服兵役,极端正统派犹太教人士则由于普遍在宗教意识形态上坚定反对国家的世俗倾向,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服兵役。据统计,目前以色列约拥有60万极端正统派犹太教人士,再加上除德鲁兹人以外的阿拉伯人,共计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近1/3。随着时间推移,上述两类人群占以色列总人口比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一半以上。现实存在的不平等兵役制度愈发加剧以色列社会的撕裂。近年来,以色列要求极端正统派犹太教人士服兵役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由于“以色列联盟”等极端正统派政党在右翼政坛拥有较大影响力,历届以色列政府虽都曾力图推动极端正统派犹太教人士服兵役,但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多次造成政坛动荡和社会风波。

以色列女性同样需要服兵役,并参加军事训练

拒绝服役和逃避服役思潮正加速蔓延。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近年来新一代以色列年轻人对入伍参军的热情日渐减少。一方面,逃避服兵役现象大量出现。自2011年开始,以色列每年都有超过2.7万名男性和1000多名女性逃避服兵役,且情况愈发糟糕。近年来,以色列还出现了伪装成极端正统派犹太教人士,以逃避服兵役的现象。另一方面,因价值观冲突出现拒绝服兵役问题。近年来伴随着以色列国防军对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的军事占领,引发了以色列年轻人对于参军服役价值观的怀疑。在以色列拒绝服兵役的年轻人中,有许多人认为以军每天都在其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上“犯下罪行”,以色列国内一些爱好和平的民间反战组织也积极鼓动年轻人拒绝服兵役,部分年轻人宁愿自己被囚禁,以此来换取巴勒斯坦人的自由。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媒体《寒冷》就曾采访到多位拒绝服役加入对哈马斯作战的以色列年轻人,他们普遍认为以色列对加沙地区的轰炸和封锁本身就是战争罪行,“复仇的愿望已经成为国家理念”,因而他们选择坚定捍卫自己的反战立场。

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以色列边防警察部队

经费缩减造成本次战争动员效果不佳。近年来,由于军费削减,以色列用于预备役部队训练和武器装备采购的资金也被大幅削减,以色列战争动员体制面临着人员危机、装备危机和保障危机。一方面,预备役部队整体训练水平下降。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服役期间难以照顾家庭,教育被迫中断以及失去工作机会,同时伴随着训练经费的减少等问题,以色列预备役部队训练水平整体下降。在现实中,并非所有退役士兵都会积极参与预备役训练。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5%的退役人员按时按量参加了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任务。本轮巴以冲突,哈马斯行动之严密与以军毫无防备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无不显示着以色列国防军包括预备役部队战备水平的松弛。

另一方面,预备役官兵武器装备严重缺乏。根据2023年10月10日以色列国防部发布的数据,以色列为全体战争动员的预备役部队官兵准备的子弹只有322.71万发,手榴弹只有21.71万枚,相当于每个新动员的以色列士兵只能分到8~9枚子弹。据《以色列时报》等多家以色列媒体报道,自2023年10月8日以来,数千名以色列预备役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表示,以色列国防军只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军装,而战术背心、头盔、防弹板、军靴、手套等装备,只有少数人能够获得。由于没有为“大规模冲突”做过准备,以色列军方并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库存,被动员的以色列预备役士兵只能从私人军工企业购买武器装备。

猜你喜欢

预备役动员以色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海底总动员
国防动员歌
任意门
提升民兵预备役卫勤保障能力初探
国防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