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成果转化落实概念研发工程化的实战标准

2024-04-14李大鹏

军事文摘 2024年7期
关键词:科学性分布式概念

李大鹏 陈 悦

概念转化的过程,是概念从理论和构想上的抽象,转化为能力和装备上的物化的过程。概念最终要通过转化落地才能释放效益。在此意义上,转化既是概念研发的初心,也是归宿。

研发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成果可转化旨在解决作战概念研发的落地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概念研发状况来看,作战概念并非都能转化为战斗力,“难转化”和“转化难”现象在概念研发工作中普遍并存,是概念研发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难转化”是研发概念质量不高的主要体现,根源在于研发概念的可转化性不强。“难转化”由多种因素造成,典型包括:作战问题缺乏紧迫性、中短期支撑技术难突破、收益/风险比不具备比较优势等。“转化难”是概念转化外在条件的不足导致,根源在于概念转化的体制机制不畅。“转化难”由多种因素造成,典型包括:创新成果的认知障碍、战建方协调不畅、转化程序繁杂链条过长等。

成果转化需把握住的关键

聚焦解决紧迫性作战问题。作战概念研发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但是,即使作战问题能够成立,是“真问题”,也会有优先权高低之分。

若概念针对的作战问题在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不具有较高的优先权,则在严格的时间、资源和对手等条件约束下,作战概念的落地也不具备较高的优先权,直接影响其转化流程的启动,造成其牵引作用的滞后。

中短期内需突破关键技术。作战概念具备较高军事理论价值和较大潜在作战收益,基本上就可以称为“好概念”,毕竟牵引为概念的第一要务。但是,若要形成概念牵引的能力,要求在未来中短期内对相关技术实现攻关突破,而关键技术攻关往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此方面案例较多。近半个世纪以来,定向能武器应用方面的概念层出不穷,但直到近年,美海军才实现300千瓦级激光武器在新建批次阿利· 伯克级Flight III导弹驱逐舰上装备。目前,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方面的作战概念,大都存在这方面问题,普遍是因为技术发展难以支撑。

收益投入比上有比较优势。研发的概念,即使有转化需求,也有技术支撑,但还存在是否“值得转化”的问题。研发作战概念是个系统工程,流程环节繁,涉及因素多,逻辑关系强。概念转化需要消耗资源,才能落地产生效益。总而言之,就是要权衡概念转化的效费比。

概念的转化过程,就是能力和装备的物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这自然会与其他领域和方面的建设构成竞争;另一方面,对于概念旨在解决的作战问题,是否存在更具效费比的解决方案?其本质上是方案评估和优化问题。

克服概念转化的认知障碍。作战概念及其成果,首先是军事理论或科学技术在解决特定作战问题上的创新。作战概念的创新力度,与其牵引价值和潜在效益是正相关的。但是,对于接受创新而言,人类风险厌恶的本性决定了,在概念转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认知障碍。这成为阻碍概念转化落地的首要因素。

破除概念转化的认知障碍,需从关乎其产生的两方面着手。一是知识。主要涉及概念评估者和转化决策者,二者要对于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事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洞见、前瞻的认知、准确的预测、可信的把握。二是勇气。不可否认,概念转化存在风险,概念转化过程可能也是风险积累过程,同时更要认识到,概念转化过程也是风险释放过程。

协调好战建各方研发概念。作战概念涉及“战”“建”两方面,同样遵循“以战领建、以建促战”。战建两方面不可分割。解决作战问题需要“战”方提供牵引,形成作战能力需要“建”方提供支撑。战建协调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概念转化效果,是影响概念转化的关键因素。

作战概念转化,需遵循“战建备一体推进”指导。作战概念转化的战建各方做到一体化高效协调,需做到三点。一是认识到作战概念对于加快战斗力生成、提高军队建设和实战水平的牵引价值和抓手作用,战建各方均有其责,需各司其责。二是作战概念的转化落地是系统工程,在技术、流程和管理上,必然需要战建一体化的布局和推进。三是作战概念都具备体系属性,在本质上都是体系作战概念,概念转化落地的重要体现,反映在建设新的作战体系,或者完善、优化、升级已有作战体系,必然要求战建各方共同参与、协同发力。

精简和缩短概念研发链条。保守是军事领域的内在特质,对于军队这种历史悠久的强力组织,对其提出的必然和硬性要求,同时也是其组织特点——体制健全、机制严密、流程规范、管理严格。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效应,就是官僚主义,和平时期的军队尤甚。官僚主义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效率低下,也成为阻碍作战概念转化落地的重要因素。

作战概念转化面临官僚方面障碍时,大体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消除,二是绕过。消除障碍能够治本,但需全面治理,全程发力,且耗时长,见效慢。主要是针对性出台措施办法,包括:明确权限职责,强化监管考核,实施跟踪评估等,要有“管理上刺刀”的勇气。绕过障碍只能治标,但可因事施策,一案一策,且牵扯少,见效快,关键对事。主要是策略性开辟绿色通道,包括:提高计划弹性,保证额外资源,调整标准规范等。

重视研发成果的拓展应用

应用拓展旨在解决作战概念研发的发展问题。作战概念研发活动,旨在通过发展作战能力,解决特定作战问题。如果说,作战问题既可以是当前面临的,但更多的是未来将要面对的,那么支撑该作战问题解决所需的作战能力,则只有通过未来发展才能形成。此外,所研发的作战概念应立足解决主要作战问题和作战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而带动该作战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作战问题的解决。

在时间维度上可拓展。即内涵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概念演化带来更新升级。

概念质量越高,生命周期就越长。创新研发的作战概念,既要求科学性,也体现艺术性,是军事科技与指挥艺术的一体综合,要能够同时体现出思想的火花和科技的力量,不但要对作战能力提升做出实际的贡献,还要要对作战思想做出理论的贡献,并且作为宝贵的理论和时间遗产,能够得到传承。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舰载激光武器

例如,美陆军提出的“多域战”作战概念,作为联合作战的更高发展阶段,旨在通过协调和聚合多个领域的力量,创造有利于己的作战窗口,同时为敌方制造决策困境,进而达成战场优势,意图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美陆军随后更新“多域战”概念为“多域作战”,更加突出强调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建军备战和实战制胜,已成为高端战争背景下的战役层面的主导作战概念。

“多域战”概念的最新演变是“联合全域作战”。“多域战”概念中“协调和聚合多个领域力量”的科学理念,符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战争已从军事领域外溢到经济、科技、金融、能源、信息、心理、舆论等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领域这一现实,相应地,联合作战不仅要做到军兵种联合,更要实现所有领域的聚合。因此,美国防部在此概念基础上,发展出“联合全域作战”,并作为指导美军建设和运用的顶层概念。

目前,“多域作战”思想已被美军各军兵种、国防工业、智库等相关机构普遍接受,成为美军层出不穷推出的新作战概念的共同内核。

在空间维度上可拓展。即应用范围扩大,主要表现在概念落地产生外溢效应。

概念质量越高,牵引价值就越大。一方面,作战概念旨在解决的特定作战问题,应是制约该作战问题的主要矛盾,能够有效推动该作战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作战概念具有产生拉动效应,还能够有助于推动与该作战问题相关的其他作战问题的解决。

例如,美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提出“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旨在通过将打击能力分配到在广阔海域分散部署的水面舰艇上,并为辅助舰艇增配打击能力,实现“凡船皆可战”(If it floats,it fights),不但可增大敌方跟踪和瞄准的难度,为敌方制造决策困境,而且可实现多向高密度打击,大幅增加敌方防御难度,达到同步提升水面舰艇在高威胁作战环境下的打击和生存能力的效果。

作战概念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及科技性、思想性、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艺术性六个方面的拓展(左上,时间维度上得到拓展;右上,科技性方面得到拓展;左下,实践性方面得到拓展;右下,科学性方面得到拓展)

“分布式杀伤”概念得到了极大拓展。在“分布式杀伤”概念基础上,通过吸收其“通过分散部署,实现火力集中”的科学理念,各军兵种和作战领域相继发展了针对性的作战概念,包括“分布式防御”“分布式防空反导”“分布式预警监视”“分布式态势感知”“分布式登陆”“分布式反潜”“分布式后勤”“分布式通信”“分布式舰队”“分布式星座”等。

当前,“分布式”已成为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的核心理念,成为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的指导思想,成为信息化和智能化作战概念的共性特点。

概念研发要实现均衡。作战概念的拓展性,除了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外,还需综合考虑作战概念的组成要素,以科技性、思想性、实践性、理论性、科学性、艺术性六个方面加以考察。一个“好的”作战概念,在完成多轮研发迭代后,一般而言,会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以及上述六个方面达成较好的兼顾,只有这样才能被视为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时间和空间。如前所述,作战概念旨在解决的作战问题及其提供的解决方案,都是针对并存在于特定的时空条件,有一定的时空适用性。脱离该时空条件,或因作战问题本身发生变化,或因解决该作战问题的作战样式、作战能力、武器装备、战术战法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或者二者兼有之,不可避免地带来作战概念的适用性发生变化。最常见情况是,随时间推进,即使该概念仍能用于该作战问题的解决,但解决方案的可用性和灵活性都会下降,虽然可通过概念更新升级得到缓解,但该概念的生命周期难以避免地持续缩短,表现为该概念在空间维度上的拓展性不断下降。

科技性和思想性。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科技作为改变战争形态的最活跃要素,其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做好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要求科技创新与理论创新“双轮驱动”。提出和研发作战概念,很多情况下是由科技发展引发的,当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无人系统、自主性、大数据、网络、航天、能源和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研发的作战概念,不但展示和验证了某项科技在解决特定作战问题上的实用价值,也开启了该项科技在更广阔的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作战概念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该作战概念之所以成立的制胜机理上。鉴于作战概念研发应置于敌我对抗的实战化条件下进行,那么作为应有之义,是己方作战概念逐渐落地的过程,也伴随着潜在对手应对之道的成熟。这样,客观上要求作战概念要与之俱进,主要表现为作战概念所依仗的制胜机理的升级演进。

美海军提出“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

实践性和理论性。作战概念研发活动之“始于问题、终于问题”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战概念的实践性应作为根本要求和评估标准,而理论性应处于从属地位。在作战概念的整个寿期内,随着战略形势、科技发展和对手演变,引起作战概念针对的作战问题也将发生变化,相应地反映在作战概念的实践性上,要求更新升级,以更好地满足对作战问题适应性的要求。作战概念在实践性上的拓展,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状况。主动拓展体现为作战概念的前瞻性设计,被动拓展体现为根据作战问题的适应性设计。与持续变化的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相比,作战概念的理论性的演变发展要相对滞后。作战概念之所以成立的理论基础,都是针对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作战问题。若时空条件和作战问题发生变化,即使理论仍能够成立并能够用于解决该作战问题,但是不可避免地带来指导价值的下降,直至不再适用。届时,也意味着作战概念寿命周期的终结。

科学性和艺术性。作战活动,既是精密的科学,也是精妙的艺术。作战概念研发活动,既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对于作战概念而言,科学性也可理解为工程性,主要体现在前沿科技的军事应用;艺术性也可理解为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作战理论的因敌制胜。科学性方面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战概念催生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样式,要求相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军事应用;二是作战概念依托的作战体系和武器装备,要求相关学科领域聚力攻关以达成突破。更常见的情形是,在作战概念的整个寿期内,其科学性能够持续得到拓展,而其艺术性则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因对手出台应对之策和应对之术而趋于贬值。自20世纪末,人类文明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性成为作用在军事领域的最为活跃的因素,而艺术性受益于自战争作为人类有组织的暴力活动出现以来的雄厚积累,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猜你喜欢

科学性分布式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幾樣概念店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