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州大豆栽培实施关键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手段分析

2024-04-14张爱玲唐罴张世春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大豆

张爱玲 唐罴 张世春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发展过程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业科技、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大豆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市场需求增加。为满足市场对大豆的需求,保障大豆产量尤为重要。但实际上,大豆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造成产量降低,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为此,需要做好大豆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分析与防治。本文从大豆栽培要点出发,分析盘州市大豆主要病虫害类型和防治技术的应用,以试验的方式,深入研究技术的合理选择,提出提高大豆产量、降低病虫害的措施。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类型;防治技术

由于大豆及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因而受到市场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大豆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为实现高产目标,应做好病虫害防治,通过深入分析病虫害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发挥防治技术的作用。

1大豆栽培要点

1.1整地播种

当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种植大豆,盘州市通常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展开大豆的播种工作。播种深度保持在5cm左右,土壤深浅相同且覆盖均匀。天气适宜条件下,一般采用旋耕后播的方式,旋耕次数为1~2次。施加一定量的底肥、优质农家肥以及氮磷钾复合肥。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肥料的控制工作,避免肥料过多。若采取套作耕种方式,则无需单独为大豆施肥。

1.2种子处理

为确保种子保持活力,应在播种前做好晒种工作,当天气晴朗时,要连续杀菌2d左右,防止后续出现烂籽或烂牙问题。净用量为5kg/667m2,若采取和玉米套作的方式,则玉米和大豆间距应控制在40~45cm之间,大豆的行距要在30cm左右。

1.3匀苗定苗

由于大豆植株各叶腋都为产量的位置,因此,需要保证栽培密度的合理性。密度不合理将影响光对植物的照射。在此过程中,要依据种子的出苗和土壤耕作情况,采取板茬播种的方式。对于相对贫瘠的土地,一般可以采取加密处理。待大豆出苗后立即进行查苗,做好补苗工作。第一片复叶长出后即可展开匀苗作业,第二片复叶长出后即可完成定苗。在此过程中合理控制植株距离,定苗时及时去除不合理的幼苗。

1.4中耕除草

出苗30d左右后要進行一次中耕,再过30d时进行第二次中耕。为降低土壤污染程度,避免残留除草剂,一般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注重苗期清沟沥水工作的落实,尤其对于夏季雨水过多的情况,应重视排水防渍,及时清理排水沟。当草害过于严重时,可以采取副作用较小的除草剂。

2大豆主要病虫害类型

2.1常见病害

2.1.1枯萎病

枯萎病也称黄叶病。大豆一旦出现枯萎病会伴随疫病,两种病害的发病情况较为相似。主要是在大豆根部出现腐烂,幼苗枯死或豆荚发生腐烂问题。

2.1.2白粉病

白粉病并不常见,通常出现在降雨较少的地区或者氮肥施加过多的地区。白粉病病原菌为真菌,以子囊孢子的形式存在于病株残体上越冬,在第二年将继续危害大豆叶片。其原因在于越冬后的闭囊在春季萌发后对中下部的叶片进行侵蚀。当大豆出现白粉病病害未得到及时治理时,整棵植株都将受到影响,最终死亡。白粉病会造成大豆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大豆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2.1.3病毒病

病毒病是较为常见的大豆病害,其危害性较强且传染速度极快,因此也成为大豆病虫害防治的重点病害之一。大豆在感染病毒病的过程中,感染后的植株相对较矮且开花时间长,花朵极易脱落。荚果的质量较差,如果未能有效治理病毒病,大豆的正常生长将受到严重威胁。

2.2常见虫害

2.2.1大豆蝽蟓

蝽蟓作为盘州市大豆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属于刺吸性害虫,通常以成虫的方式在草丛中越冬,刺吸大豆豆荚、嫩茎以及嫩叶,大豆生长发育期延缓,产量也随之降低,严重时将颗粒无收。

2.2.2食心虫

食心虫也称为小红虫。大豆生长初期是食心虫进入大豆豆荚的最佳时期,食心虫进入豆荚后,果粒将受到破坏,严重时大豆的减产可达到15%左右。食心虫的生长速度快,一般在大豆完全成熟前还是幼虫,飞行能力较差且飞行距离并不远。随着大豆的成熟,食心虫也将快速成长,对大豆果粒进行破坏。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不佳的情况下,食心虫的数量也将不断提升,以暴发式模式增长。当土壤含水率达到100%时,食心虫的幼虫会选择在土壤中越冬,这提升了幼虫的孵化率[1]。

2.2.3卷叶螟

卷叶螟是大豆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可将叶片卷为筒状,通常发生在大豆开花、结荚时期,成虫在花蕾、叶柄以及嫩荚上产卵,当大豆遭受卷叶螟的危害时,花蕾脱落,叶柄、嫩茎枯萎。豆荚被其咬伤后常因雨水灌溉而发生腐烂问题。受到侵袭的叶片会被幼虫黏结在一起,叶肉、叶脉受损严重。卷叶螟具有一定的趋光性,通常生长在茂密的豆田间。

3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3.1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3.1.1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的防治首先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做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大豆种植期间合理密植,强化田间管理,尽量选择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的方式。三唑酮是较为常见且效果较好的防治药剂。最大程度地降低密度,保持一定湿度的同时,喷施粉霉灵。在大豆种植前要科学选择抗病大豆品种,尽量减轻后续防治病虫害的工作量。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多施加磷肥和钾肥,但要控制氮肥的施加量。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25%多菌灵700倍液,有利于降低发病的概率。该种方式有助于降低大豆感染白粉病的概率,提高防治效果。

3.1.2霜霉病防治

对于霜霉病的防治,首先要制定完善的防治技术方案,运用农业防治技术科学选择抗病性好的大豆品种,投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并展开田间灌溉,防止出现大水漫灌问题。其次,如果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发现有感染病害的植株时,要采取彻底清理的方式,包括集中性销毁,防止病害蔓延。最后,可以利用化学药物,调整药物剂量后对大豆进行施加[2]。

3.1.3病毒病防治

为防止大豆病毒病对植株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可以采取轮作、定期清除田间杂草的方式,确保受害植株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清理干净。播种时间要严格依据盘州市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种植结束后采取定期浇灌、及时排出积水的方式,有效预防洪灾。与此同时,还可以应用病毒杀星等化学药剂,进一步提高大豆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和防治水平[3]。

3.2常见虫害防治技术

3.2.1蝽蟓防治

对于蝽蟓的防治,传统的消杀方式一般采取甲维盐、噻虫嗪等杀虫剂,通常在气温较低、活动较弱时进行。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和枯枝,降低害虫的数量。在幼虫低龄期喷洒具有挥发性的农药,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叶面肥,达到综合消杀的效果。为保证最大程度地提高防治效果,尽量采用植保无人机系统防治措施。

3.2.2豆芫菁防治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豆芫菁也是较为常见的害虫之一。豆芫菁喜食大豆嫩叶,受到豆芫菁侵袭后的大豆叶片仅剩网状叶脉。豆芫菁对大豆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未能得到有效防治,大豆产量将无法得到保障。豆芫菁农业防治方法通常包括做好农田深翻工作,及时消灭幼虫,采取冬灌或水旱轮作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幼虫越冬的概率。对于成虫,可采用网捕的方式对其集中消杀。化学防治药剂有甲维盐、高氯和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等,能够有效杀死豆芫菁,提高大豆的产量。

3.2.3食心虫防治

食心虫物理防治方法通常依据食心虫成虫趋光性的特点,在田间加设黑光灯,从而引诱成虫进行集中性销毁。黄昏时间是食心虫成虫产卵的主要时间段,产卵位置为大豆豆荚。因此,可以在此时间段内对豆荚进行全面检查,只要发现成虫产卵,就及時清除处理。与此同时,在物理防治时还要依据食心虫的特点展开田间清理工作,有利于将食心虫害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生物防治技术一般采取释放食心虫天敌赤眼蜂来解决食心虫问题。化学药剂可以选用驱避剂。

4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应用实例分析

4.1概述

以盘州市为例,选用阿维霉素、多菌灵、苏云金杆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材料。运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式,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以及综合防治处理等。试验区面积为20m2,试验区周围的道路宽度为50cm,大豆种植行距为40cm,窝距为18cm,密度为18000株/667m2,在试验周围设置相应的保护行。

4.2病虫害

4.2.1虫害

在大豆幼苗时期出现蜗牛、蚂蚁危害,而在生长期间又出现了卷叶螟虫、盲蝽蟓,豆芫菁、钻心虫等虫害问题。

4.2.2病害

白粉病、病毒病以及细菌斑点病是大豆生长中期的主要病害问题,白粉病在收割期加重。

4.3防治措施

4.3.1化学防治

试验过程中的化学防治手段为噻虫·氟氯氰颗粒,与有机肥拌匀后施洒。当发生虫害时,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混合药液组合喷施的方式进行治理,喷洒的间隔时间为10天,次数为3次。对于大豆生长中后期的病害和虫害,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多菌灵混合溶液进行喷洒,间隔时间为10天,次数为3次。

4.3.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手段用于播种时期,采用50%多福合剂可湿性粉剂,以种子质量的0.4%为用量标准进行拌种。同时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还要定期拔除病株和悬挂黄板。

4.3.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应用的是苦参素溶液拌种,大豆在生长发育期间发生虫害时采用的是球孢白僵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1∶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喷施,喷洒时间为10天,喷洒次数为3次。大豆生长至中期时,可以将苏云金杆菌以及球孢白僵菌以1∶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喷施,每10天喷洒一次,喷洒3次即可。

4.3.4综合防治

大豆生长发育时期,出现第一次虫害时采用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混合药液进行喷洒,第二次时则采取球孢白僵菌100倍液进行喷施,第三次时则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阿维菌素混合喷施。

5提高盘州市大豆生产产量的措施

为进一步提高盘州市大豆生产产量,降低大豆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5.1引入新品种

现阶段,贵州地区的大豆生产存在品种老化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增产潜力较低、品质不高等问题。为改变上述局面,应做好新品种的育种工作,加大新品种的选育力度,以高产为出发点合理选择大豆品种。综合考量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分析耐阴、抗旱、抗病以及抗虫等多重因素对大豆品种的影响。借助盘州市当地的优良品种和资源,加快选育工作进度,选育综合性能良好的新品种,并将其应用到大豆种植中。与此同时,新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还应强化引入其他科研单位选育的新品种。在正式种植前做好大豆鉴定试验、示范以及再评价工作,积极筛选高产、耐阴、抗旱、优质的新品种,有效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提高大豆生产产量[4]。

5.2强化栽培技术

目前,盘州市大豆生产以间套种植为主,与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病虫害特点相结合,根据选育新品种以及推广品种特性开展栽培和管理工作,确保大豆生产质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对于大豆种植来说,与玉米套作种植较为常见,为此,在种植过程中应合理布局,展开种植方式、密度、播撒、配方施肥以及免耕栽培试验研究,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形成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提升大豆种植产量,保证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要依据盘州市的种植发展结构、发展规划目标做好栽培技术的选择与研究工作,有效利用间套栽培技术,并将其进行广泛的推广和生产,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展开科学利用,为盘州市的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5.3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积极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对盘州市大豆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科研单位以及农业技术管理部门应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其对大豆产业的积极作用。政府部门也应采取政策补贴等方式,加快繁育基地建设,科学选择适宜的新品种。除此之外,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认可度,通过建立高产种植示范基地的方式,大豆种植人员能够意识到种子选择的重要性,促进其主动引入新品种,不断增强对新品种应用的信心。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引导大豆种植大户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提升种植大户的信心,发挥引领带头作用,使更多的农民种植者能够看到新品种对提高大豆产量的积极作用,主动运用新品种,保证大豆产量。

5.4推广种植技术

大豆产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化、合理化种植技术的全面有效推广。只有积极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病概率。为此,农业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种植技术防治大豆种植病虫害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大种植技术研究力度的方式,不断提升种植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保证种植技术符合大豆种植要求后,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向农民推广和宣传,以培训或示范的方式保证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现代化、科学化的大豆种植技术。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民能够充分掌握技术,全面了解可能出现病虫害的原因,做到科学防治,提升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平[5]。

总而言之,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对大豆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只有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才能够避免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侵袭。相关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病害与虫害的主要类型,并根据类型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通过制定完善的病虫害防治体系,结合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措施,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有效提高防治效果,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霞,常世豪,王朋磊.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中国种业,2023(07):73-77.

[2]王立辉,郑敏娜,朱治佳.依安地区有机种植模式下大豆品种产量对比试验研究[J].大豆科技,2023(03):24-29.

[3]林海波.种植密度对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23,69(06):55-58.

[4]辛蕊,陆忠军,付斌.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黑龙江省县域尺度大豆种植结构研究[J].农业大数据学报,2023,5(02):44-53.

[5]卢行尚,蒙金娥,马桂美.广西隆安县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效及发展对策研究[J].种子科技,2023,41(11):14-16.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如何提升我国大豆产量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用大豆“炸沉”军舰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