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场地” 强体“大可为”
2024-04-14杨益
杨益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蜗居”于一个老旧小区,只有一个200米的操场(中间草坪)和一个篮球馆。为了解决场地短缺、学生人数较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锻炼实效,学校通过开发和利用场地、统筹安排练习内容、循环站点轮换等举措,为学生创造了更充分的活动机会,在体育锻练管理、整体发展、活动成效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小而成序:落实规划与管理
1.编排集约型场地,满足计划需求
将学校场地按照功能性分成东/西直道、南/北半圆、五环等10个区域,制作成场地表(图1-1)。各年级可在相应的功能性场地上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接提供个性化的大课间安排,备好学生、场地、内容等,并在次日前用各自“棋子”占位,其他教师也可根据“落子”情况错项安排内容。活动区域的划分有效减少了班级间学生穿插,避免冲撞等安全事故发生,也能让学生更聚焦任务的学练,减少班级间的干扰。
2.建立垂直性体系,提供全面支持
学校以分管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有效对大课间实施管理,落实定岗、定点、定人、定时的具体安排:教务处制订“121”管理模式,每周确定一个检查主题(如安全、参与度、纪律等),根据评分表平行选出年级中2个表现优秀的班级,并进行班级体锻电子化加分(图1-2),每周一评比。德育处制订教师排班表,由值日教师在大课间期间巡视对应年级。此外,体育教研组长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统筹安排;体育教师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带班出操、整队及管理。将不同职能和权限交给相应的管理者,以此落实大课间的校级、部门、班级三级垂直管理,彼此分工明确,为活动开展提供多方面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
二、小而高效:置换时间与空间
1.推动模块化轮转,关注活动时效
单一项目的重复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产生疲乏感。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驱动力,学校将班级活动区域划分为若干模块,固定学练内容。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练习一定时间后,小组成员不带走任何器材,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顺序直接轮转到下一站点,其在球类运动和体能发展方面尤有优势。学生依次完成每个模块所规定的练习内容,既高效利用了场地器材,又减少了器材搬运、摆放的时间。循环站点可以布置在走廊、水泥地上等,场地灵活性较强;内容的多样性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其维持更长时间的锻炼(表1)。
2.强调分段式错峰,均衡负荷运行
基于学校现有的场地条件,进行全校性规模的大课间活动有一定挑战,但采用错峰的方式可减少单位时间的班级活动数量,增大班级活动范围。学校实施以班级为单位、年级为区域的活动模式,整合为三个年段均衡负荷:低段大课间,学生下午第一节课结束后13:30进入操场,两个年级分别在草坪和跑道活动,直到14:20呈二路纵队行进间放松;在低段学生进行放松时,中段学生出操,进入操场和草坪后开展行进间弓步、高抬腿、肩腕部关节等热身和球性、追逐跑练习(图2-1),有10分钟的时间两年段平行交汇共用场地。中段学生热身结束后,低段学生刚好完成放松离场,此时队伍散开开展活动,并在15:20成二路纵队行进间放松。在中段学生进行放松时,高段学生15:10出操与中段学生共用场地(图2-2),学生背书包下楼统一安放书包后呈队列进入跑道,16:10结束并直接离校。时间上的“叠加态”使各年段学生在准备和结束部分的时间平行利用场地,延长了锻炼时间。各班在进退场路线上也有明确规定:根据教室位置和各个进出口分流安排(见表2)。
三、小而丰富:统筹内容与方式
1.融合专项性特色,发展多元感知
操类内容是小场地学校的“福音”,可以同时容纳较多的学生有序练习,是大课间重要的活动内容。为避免和早操时的广播体操重复,下午的大课间活动开展Tabata间歇运动。在Tabata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其节奏将自己的专项技能融入其中,配合以配乐、动作、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实现Tabata 2.0的迭代:武术拳法、腿法的融入可以将民族文化深入浅出地传承给学生;健美操手位、步伐的融入可以让学生领略运动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街舞不同招式和舞种的融入可以彰显学生个性,感受新兴文化;羽毛球步法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移动、稳定制动,了解羽毛球控场的关键。教师将专项运动能力中的项目特质和操化内容相结合,给予学生了解、感知不同运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练主动性。
2.落实常赛制理念,培育核心素养
学校不仅根据场地功能开展相应运动,还结合运动会、雏燕杯足球赛、篮球赛、体育节、冬季月等活动调整项目,积极落实“常赛”。尤其是足球、篮球等团队项目的班际较量,能在实际对抗中检验学生技能、战术等运用情况,助力其运动能力的系统递进和对胜负、公平的心理和品德的发展(图3-1)。此外,对于非对抗项目也同样落实“常赛”:快速跑中每班一条跑道开展冲刺的较量,运动会前方阵练习时精气神队伍的评选,以及在长绳、拔河(图3-2)等项目中的统一计时、分组较量等,通过“以赛导学”“以赛促练”积极引导学生审视运动掌握情况,自觉改变体育行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四、小而多变:变换组织与设施
1.变换多样性组织,提倡小组合作
教学组织要坚持变换精简、安全、高效的原则。活动中可以安排同质、异质的合作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分层,还可以按照项目学习分组或轮转。在队形中可以安排扇形、矩形、圆形等顺(逆)时针方向移动的动态跑位,如,在跳高、跳远等较小位移的运动中各小组统一逆时针方向助跑,各组间隔布局呈圆形,便于教师走位观察和指导,也便于利用中间场地及时靠拢讲解;在达标型任务中可以让结束的学生背向区域活动,减少干扰;往返运動也可以利用“串式”提高练习密度,即前一人经过中点下一人即刻出发;整体提升的复习任务中也可以安排各组的组长进行针对性帮扶,助力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练,发展运动能力。
2.开发适用型设施,合理变化布局
场地的有限性促使教师进行资源开发,积极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学校将墙面改造为“攀岩地带”;利用轮胎充当路石,分界绿化与行道,让学生练习“爬坡”平衡;借助灌木作为“网带”进行排球、毽球等隔网运动;通过分散的绿化地作为丛林跑、追逐跑、接力跑的情境,并增设三角桶、平衡垫等实现障碍跑,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走廊、地面上的地绘游戏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动起来(图4、表4)。因地制宜地开发活动场地、器材,能有效利用现有布局,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条件。
场地虽小,但学校教师在提高学生运动与校园空间的适配性上却大有作为,通过规划管理的合理架构、内容方式的有效设计以及设施组织的灵活变化,让全体学生在有限条件下有效进行大课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