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昆剧团上演全本《牡丹亭》再展绮丽画卷

2024-04-14仓雨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牡丹亭昆曲

仓雨

[ 摘要] 自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国策颁布以来,戏曲作为一项凝结了传统文化神韵风采与中华民族精神特质的综合艺术,以其顽强而又旺盛的生命力,至今活跃在城市的舞台之上。昆曲作为拥有600 多年历史、享有“百戏之祖”美誉的中国传统戏剧珍品,以其缠绵婉转、流丽悠远的行腔,古典幽雅、余韵悠长的曲词,生动细腻、丝丝入扣的表演,打动着一批又一批当代观众。目前,中国有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院等七大昆曲院团,代表剧目包括传统戏《牡丹亭》《桃花扇》等,新编戏有《春江花月夜》《世说新语》等。文章旨在研究上海昆剧团对昆曲的改编与创新做出的重要贡献,上海昆剧团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昆曲发展、演绎的新形式,在融合发扬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存古求变、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主性与创新性,一直是海派昆曲的基本特点。

[ 关键词] 昆曲;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融合发扬;文化创新

一、风月暗消磨,惊春谁似我:上海昆剧团五十五折全本《牡丹亭》重磅上演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经典之作。上海昆剧团建团45 年来,对昆剧《牡丹亭》进行了10 余次的修改提高与演绎。2022 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昆剧团从原点出发,探本溯源,钩沉史料,潜心创排出全国唯一一版全本55 出《牡丹亭》,此次创作全面展示了《牡丹亭》全本版55 出,演出总时长达8 个小时,通过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的体量,深入挖掘经典作品,全面展现明朝时代风貌。之后,上海昆剧团携全本《牡丹亭》开启全国巡演,并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银川、郑州等城市均掀起观演热潮。

2022 年11 月19 日、20 日,上海昆剧团于上海大剧院进行全本《牡丹亭》首演,引起了业内的广泛热议。全本一共五十五折,分为上、中、下3 本。剧作主要讲述了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内心向往冲破礼教约束,春日与侍婢春香同游后花园,触景生情,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此后,杜丽娘因相思日深而病亡。北地战起,杜宝奉旨拒敌,行前将女儿埋在后花园大梅树下。杜丽娘因情而逝,感动地府判官,特许她魂游四方,寻找梦中情人。柳梦梅在赴京考試途中,因病滞留南安,偶于后花园拾得杜丽娘生前画像,携回书房反复辨认,杜丽娘闻声而至,两人结为人鬼夫妻,并由柳梦梅掘坟开棺,使其回生,同赴杭州。杜宝在淮扬御敌,杜母、春香在战乱中与杜宝散失,避难杭州,巧遇丽娘。丽娘遣夫至前线打听父亲安危,被杜宝认作掘坟贼拷打。后柳梦梅得中状元,杜宝赴京升任宰相,但仍固执认为妻子与女儿皆为鬼妖,经当朝皇帝勘明,一家团圆[1]。

(一)曲折的创排过程

早在1996 年,上海昆剧团与旅美华裔导演陈士争合作,计划将五十五折全本的《牡丹亭》搬上林肯中心艺术节的舞台。双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辛勤筹备了两年多,备受海内外业界人士、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双方在剧作中民俗风情的部分诠释与演绎方面出现了分歧,因此全本演出之事最终告吹。

此后,上海昆剧团受命于排演另一版本的三十五折“小全本”《牡丹亭》,当时的导演便是2022 年执导上海昆剧团五十五折全本《牡丹亭》的导演郭小男。从唱腔、表演、舞台调度方面来看,2022 版《牡丹亭》实际上是1999 版的延伸与补充。然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桑梓兰指出,特邀导演郭小男和剧本缩编者似乎都对如何表达全剧的精髓缺乏整体构想,造成结构凌乱,美学风格上也不统一。例如,在《惊梦》中,十二花神穿着钉着亮片珠花、袒胸露背的银色西式晚礼服,簇拥着古装面貌正在欢会的柳梦梅和杜丽娘,形成古今杂错、顿显滑稽的怪异效果。这种夸张的服饰也延续到了2022 年,在颠覆吸取传统美学观的同时,未创立出新式美学基准,一定程度上似乎印证了“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俗谈。

经过20 余年的沉淀,上海昆剧团再次排练《牡丹亭》,却遭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创人员只好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通过“艺起前行云创排”的方式进行排练。之后,团队在位于黄浦区绍兴路9号的团部排练了将近一个月。随后,团队又来到浙江省桐乡市,开始了为期一个半月、早中晚的高强度集训,在结合舞台舞美与灯光的基础上,与模拟演出环境做进一步的磨合与适应。从居家的简陋条件,到团部的朴素环境,再一步一步走向城市的大舞台,其中的心血与磨砺最终实现了全本的呈现。

(二)“全本”的看点

从内容编排上来看,本次8 小时的五十五折版由于时间容量更为充足,因此剧作保留了汤显祖原著中的全部故事情节,让生、旦以外的老生、净、丑、副净等行当拥有了更多表演展示空间。同时,全本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明代生活风情画卷,将战争、宗法、礼教、民俗等诸多内核丰富的人文景观元素表现得恰如其分。从明代官宦之家的闺塾内宅生活情状,到贫寒士子科举晋升的种种“门道”,上到宫廷,下到乡村,官场与乡野,胡虏与山贼,许多简版《牡丹亭》中从未上演过的原著副线都通过杜、柳二人的爱情主线一一展现。

演出在每一折的下场,会呈现原作中的“集唐”诗,这在以往的《牡丹亭》创作中是前所未有的。原著中的集唐诗是由汤显祖将近百首唐诗汇集起来,巧妙安排作为每一折的结尾诗,主要起到概括戏剧内容、预示情节、抒发情感的作用[2],在形式上又形成了一种重复和回环的结构,富有音韵美,达到了诗与意会、言随意转的艺术效果。

在舞台呈现方面,相比起一折结束后灯光暗下或大幕拉上的传统专场方式,本次使用了富有现代感的大转台嵌套小转台的模式,将舞台划分为不同的独立空间,将不同时间顺序发生故事的背景呈现在同一舞台上,从舞台与观众的互动效果来看,故事的传奇性在丝滑的流转之中更加直观地传达给观众。然而,戏曲是一门以写意为主要特色和程式基础的艺术,对于演员来说,如何适应这样的转台也成为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似乎可以上升到颠覆艺术观的程度。庄子说“虚室生白”,在中国古代绘画、哲学、文学中,“无”体现的是“有”,空白与实物是相辅相成的,空白处隐藏着无限的深意,表达了虚实结合的美学思想体现。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使“留白”也逐渐成为展示戏曲之意的重要表现手法。戏曲通过展现空灵之境表达大千世界,有时只需眉目微动,便可通过顾盼神飞的情态来展现一幅意蕴悠远的风景图画;有时只需指尖轻点,便可通过风度翩翩的姿态观照到情思涌动时的风情万种。

二、情向前生种,人逢今世缘:上海昆剧团的特色及策略

(一)似水流年,青春永驻

上海昆剧团相较于国内其他院团有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便是每到纪念活动或主题活动时,总会有老艺术家一同加入盛会共襄盛举。2022 年元旦时,上昆推出“京昆老艺术家折子戏专场”,时年80 岁高龄的梁谷音老师演出《戏叔别兄》,81 岁高龄的蔡正仁老师演出《惊鸿记·太白醉写》;年末时,为纪念俞振飞大师诞辰120 周年,梁谷音老师演出《孽海记·思凡》,岳美缇老师演出《玉簪记·问病》等,如此唱作繁重的剧目,能被老艺术家们一气呵成地消化下来,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意。

在本次全本《牡丹亭》创排过程中,老艺术家更是亲自前往浙江桐乡指导两位主演学生。尽管岳美缇老师和张静娴老师在1999 年参演了三十五折的《牡丹亭》,但由于另外二十折是全新的编排,因而老艺术家自己也是从头学习,回顾自身的艺术经验以传授学生。

正可谓“雄心壮志星河挽”,艺术家们所展现出的对舞台的热爱和意志力是极富感染力的。在这一批老艺术家的带领下,上昆呈现出一片精神焕发的面貌,似乎艺术葆得了青春,艺术葆得了初心。

(二)梦里梦外,春色如许

1.外出巡演

文化传播在文化的发扬之路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昆也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带着艺术走出家门的道理。尽管同处中华大地,但地区文化往往根植于本土环境,跨地区间对各自文化的了解程度仍有待开发。作为南昆的代表,上海昆剧团带着《牡丹亭》走上了北上的征途,银川、郑州、潍坊……每场戏末必是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的声声叫好成为巡演成功的认证。

在之前2018 年的海外巡演中,上海昆剧团受俄罗斯国家奥林匹克中心邀请,于俄罗斯时间12 月5、6 日在俄罗斯索契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上演昆剧经典名剧《牡丹亭》,演出结束后,俄罗斯国家奥林匹克中心还为上昆举办了欢迎庆功酒会。此外,建团40 周年之际的《临川四梦》台北之行,2019 年的大湾区、东南亚巡演等都体现了上昆在精耕细作于本土的同时,将精品剧目带到目光所及之处,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助力。

2.讲座导赏

全本《牡丹亭》巡演结束后,上昆人回归上海基地,随后便在城市內开展了两场颇有意义的讲座。从剧目导赏到创排过程介绍,再到音乐、唱腔、主题与过往版本比较的分享,以及现场演绎经典选段,让一部分从未了解过昆曲的市民朋友对这门艺术有了一定入门程度上的认知。2023 年4 月末,全本《牡丹亭》主创又来到了长宁区图书馆的大厅,这次从学术的角度重新点评了《牡丹亭》,一个下午的时间让观众受益良多。

上昆一直以来都积极致力于主创人员与观众在线下的互动及交流,广泛举办过多样的活动。此前,在德国巡演期间,上昆利用柏林戏剧节仅有的几天时间准备了4 场演出和9 场讲座;同时,上昆邀请外国专家到现场向当地观众介绍昆曲艺术,并和演员们讨论昆曲,使观众带着对剧情和昆曲的理解欣赏作品。

3.网络宣传

优秀的文化要想广为人知,也需要依托平台的力量。在新媒体兴盛的当今时代,依靠传统纸媒或滞后的推文报道所具备的时效性不如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可以将更大范围的受众容纳进来,让观众的反馈变得更加直观,为主创接受意见并改善剧目方向提供了参考。

全本《牡丹亭》的演出盛况经《新民周刊》、China Daily 等媒体推文宣传推介,其中China Daily的阅读量超过一万条,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热议的氛围。然而,这类媒体的盛赞是来自作品“火出圈”的必然效应,还是业内或本身爱好者的自娱自乐与自我肯定,似乎还有待考究。近期戏曲作品的确有出圈之作,如粤剧《白蛇传·情》在创排之初热度并不高,但被搬上大荧幕后便收获了千万票房,在上海巡演时达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纵观全本《牡丹亭》的热度,6 月开演的第二轮全本《牡丹亭》演出只售出一半左右的票房。尽管作品的成功以优质的内容和形式为前提,但上海昆剧团仍需通过有技术门槛或辨识度的网络推文进行宣传营销,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盛况空前的理想效果。

(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11 年12 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作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非营利性戏曲院团集群,它通过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统戏曲艺术,推动上海戏曲事业健康发展。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成立也是近年上海戏曲界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十余年以来,在中国戏曲艺术政策环境不断向好的大背景下,致力于以尊重戏曲艺术规律为前提,科学探索符合新时代审美要求的艺术发展方向,探索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普及,以及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积极营造戏曲生态。[3]戏曲中心成立,因地制宜地发掘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整合其他文化资源,打破剧院与演艺机构的分立状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事业共赢”的原则推出院团合作的新模式,使剧院有相对固定的演出团体,构建新的演艺文化产业链,发挥其联动互动和聚合效应。

在戏曲发展步履维艰的当下,在振兴文化的时刻,同行的存在与支持尤为难能可贵。戏曲中心的成立给了戏曲人集体感和归属感,让在其独孤的道路上并不是形单影只的事实观照到现实的工作中。

三、结语

《牡丹亭》对于昆曲人来说,是入行的启蒙,是成就不凡的基础,是一生的夙愿与追求。《牡丹亭》对于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代代昆曲人倾其一生的心血所凝结成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与精神旨趣的象征。上海昆剧团地处海纳百川、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上海,45 载以来滋养着海派文化养分开枝散叶,形成了“五班三代”的演员队伍结构,上演、抢修多出经典剧目。尽管戏曲文化并不具备广大受众,但在政策形势大好且观众文化审美需求与精神需要日益提升的今日,将美好的艺术门类“付与断井颓垣”太过遗憾。而振兴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面对机遇,在确保高质量作品的前提下,高适配度的企划与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艺术走向“姹紫嫣红开遍”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胡一峰.赏旧如新最动人 观上海昆剧团全本55 出《牡丹亭》有感[J].剧本,2023(06):50-52.

[2] 金莹,忻颖.让《牡丹亭》“全本绽放” 访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导演郭小男[J].上海戏剧,2023(01):7-11.

[3] 佚名.传承经典 面向未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掠影[J].中国戏剧,2022(02):97.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牡丹亭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读《牡丹亭》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