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材小用”还是“大有可为”: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问题”探析

2024-04-14侯滟斯姜子凡陈霜叶

重庆高教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材小用名校精英

侯滟斯,姜子凡,陈霜叶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上海 200062)

近年来,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的基础教育招聘中出现了不少国内外名校博士主动选择中小学教师岗位的现象[1]。2021年3月,《半月谈》刊发的《名校生+高学历=好老师?》引起广泛热议,如“大材小用”“人才浪费”“大有可为”“能教好吗”等话题层出不穷。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具有博士学历的普通高中阶段教师共2 544名,约占该阶段教师数量的1‰,其中85%任教于城区。得益于教师地位和薪酬待遇普遍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较以往提升明显。如果不能把握好高学历群体进入基础教育行业的良好态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会受到影响。为此,本研究以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为方法,试图厘清“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背后的核心争议,为高学历教师的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一、理论视角

“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的首要关注点是应聘者持有的博士文凭所代表的“才”。目前,对于“文凭”的理解可以总结为3个主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职位竞争理论以及文凭主义理论[2]。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基于文凭的选择和分配有助于确保组织的生产力与效率。教育为个体提供了能够提升其生产力的知识与能力,文凭则保证了雇主正在寻求的知识与能力[3]。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修正,淡化了教育、人力资本与雇主需求之间的直接联系,提出了以信号理论和筛选理论为核心的职位竞争理论[4]。该理论认为文凭不能直接衡量个体是否具有雇主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文凭只是一种能够识别个体潜在生产力的“教育信号”,以便于雇主筛选潜在雇员[5]。

此后,伴随文凭通货膨胀的出现,教育的经济回报逐步下降[6]。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指出,学校教育对提高专业技能几乎没有作用,文凭和生产力之间充其量只是一种微弱的联系。受到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持有大学文凭的毕业生被认为比其他竞争者更具有胜任力。相应地,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使其在各职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当前,即使既有的人力资本信号已趋于弱化,文凭所附带的象征性资本依然存在。这种象征性资本赋予持有者在劳动力市场以支配地位,并证明其所获得的特定资源、福利与奖励等优势是正当合理的。文凭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进一步巩固了职业工作与劳动力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7]。

在很大程度上,象征性资本的获取进一步确立社会分类系统[8]。也就是说,个体所获得的象征性资本大多取决于颁发文凭的大学排名及其准入难度等,而拥有更多象征性资本的个体亦被认为处于优势阶层。托伦(Tholen)引用布迪厄所提出的“象征性暴力”,指出文凭制度之所以被认为是合理的,在于其既能使受益者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也能让受益最少的群体认为自己的权力和资源等没有被剥夺。不同行为主体都在无意识地致力于维持文凭制度的有序运转,使其不断被大众所接受。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以往稀缺的职位迎来越来越多的潜在竞争者,原来较低的准入标准也相应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纵向的学位制度以及横向的学校排名上:对于前者而言,由于大学毕业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有地位的群体,学位制度所代表的象征性分类功能变得更加突出,即博士拥有比本科更多的象征性资本;对于后者而言,大学的排名也影响文凭所附带的象征性资本。相较于普通大学毕业生而言,名校毕业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象征性资本,进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胜出。基于此,文凭所拥有的象征性资本可表示为:象征性资本=所获得的学位×毕业院校的排名。

可见,文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持有者的知识与能力,二是文凭所拥有的象征性资本。对于“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争议来说,讨论核心在于博士文凭所象征的“才”是否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要求相匹配。目前,学界对于“高学历教师是否等同于高质量教师”仍有争议。有研究认为接受研究生教育有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9],也有研究利用PISA 2018数据揭示了教师学历层次对学生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0]。还有研究显示,教师拥有研究生学历不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11-12]。本研究试图从“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争议出发,深入探析高学历教师“才岗匹配”问题。

二、研究方法

我国教育事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舆情文本则是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13]。为了深入探究“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背后的复杂关系[14],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舆情信息来源的选择上,为了全面捕捉不同主体对于同一事件的观点,除了官方主流媒体以外,本研究还选择了自媒体以及学校媒体。

以“博士进中小学”为关键词,通过线上搜索获取了21份官方渠道新闻(包括《人民日报》、央视网、《中国青年报》等)以及24份学校公众号新闻(如北京一零一中学、深圳中学、天府第七中学、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同时,在百家号上搜索到195份相关新闻(不含官媒),在知乎上获取了“如何看待博士生选择当初高中老师?”提问下的1 093条回答。所收集到的数据时间跨度从2012年到2021年,合计超过50万字。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当前诸多自媒体信息在不同平台上的相似度较高,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相对便于获取的百家号和知乎作为一般民众意见的来源。这两个平台受众层次略有不同,有利于最大限度丰富所能获取的信息。此外,本研究清除了百家号中以官媒名义发布的新闻,仅保留自媒体创作者的内容。

数据分析主要采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首先,对195份百家号相关新闻的标题进行词频分析和整理,得出受到重点关注的编码。在多次熟读文稿的基础上,对相关稿件进行分析和编码,然后通过反复迭代对比,进一步调整和细化并形成最终编码。

三、研究发现

“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争议对“才岗匹配”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大材小用”与“大有可为”。“大材小用”主要从社会文化层面强调博士所拥有的象征性资本以及所处的社会分类系统位置。“大有可为”则着重从教师专业化层面讨论博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要求的匹配关系。虽然两者在具体内容上相差较大,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前提,即将博士视为社会精英。在很大程度上,精英被认为是位于大众的对立面,并拥有社会中大部分的权力、财富以及文化资源。这意味着精英是一个由少数人构成的群体,位于特定领域(如学术、政治、宗教等)的顶端[15]。在教育领域,精英大学是精英再生产的重要场所[16]。在我国,虽然高等教育扩招进一步稀释了一流大学的精英化色彩,但在强调大学排名的背景下,双一流高校依然被认为是提供精英教育的主体。从纵向来看,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制度中的最高学位,双一流高校博士被认为是博士群体内部的精英。这也是为什么提及类似“博士进入中小学”的话题,诸如“学霸”“顶级”“一流”“名校”“神仙”等词汇会反复出现。对于这些精英博士来说,他们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占据优势。

(一)大材小用:精英的向下流动

在大材小用的讨论中,公众主要表现出两种情绪:一种较为强烈,具体表现为惊讶、难以理解和抗拒,认为这是一种人才浪费;另一种相对缓和,具体呈现“可以理解”的状态,并进一步解读为“难怪如此”。

1.“人才浪费论”:精英博士的社会地位和资源投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不匹配

在布迪厄看来,学历水平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意味着处在学业制度顶端的博士往往被认为应该从事精英职业。为此,公众认为作为学术领域的精英博士所匹配的职业应该是大学教职——位于学术界的最前沿并致力于生成新的知识,从而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当他们选择进入中小学,这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精英的向下流动。具体来说,自20世纪以来,虽然教育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强调教学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专门化的知识与技能,他们应该享有与传统专业化职业相同的地位,但学校教师的工作却依然被认为属于“半专业化”的类别[17]。对此,有研究者将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描述为“特殊又黯淡”,即受人尊敬且工作稳定,但又难以获得较高的薪酬待遇和专业地位[18]。相较之下,位于精英层次的一流大学教职是明显优于中小学教师职位的。这不仅体现在纵向的学业制度排序中,也体现在个体可能获得的专业地位和薪酬待遇等方面。为此,当名校博士进入中小学时,他们的精英身份难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相匹配,进而激发了舆情中最突出的一个观点——“大材小用”以及“人才浪费”:

“我绝不怀疑中学教师的重要性,我的数学兴趣也是被几位中学教师培养起来的。但是我坚持认为博士当中学教师是一种浪费,特别是像萧杨这样有天赋的理工科博士。他在博士阶段的积累几乎用不到中学教学中去,国家的投入、导师的心血、个人的努力几乎白费。难道让他去跟中学生讲微分流形、鞅不等式等知识?让博士们,特别是像萧杨这样优秀的人才去教中学,是教育制度的失败,社会人才分配的失衡。”(2012-新京报-TLKY)

与此同时,相较于西方视角下将精英大学视为精英再生产的重要平台,由于教育事业在我国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社会主流意见普遍认为教育应作为公共福祉存在,而这样的公共福祉作为培养人才的方式和结果也都应是普惠式的。也就是说,博士的培养需要花费大量的国家教育资源,因此他们应该从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更为有利的工作。博士入职中小学所构成的向下流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

“高学历博士还是应该尽各自的力量,国家投入那么多资源,是培养科研人才,博士应该努力研究各种技术难题,这是合乎国家和社会期待的,不应该只追求小而稳定。”(百家号-15-SJDML)

2.“难怪如此论”:精英分类系统的变化与博士教师的再分类

面对“人才浪费”的热烈讨论,部分公众在进一步探究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这一现象背后原因的同时,也表达出更为理解的情绪。不过,鉴于公众所处的社会地位、阶层不同,他们的理解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综合来看,公众对于这种精英向下流动的理解可以归为3个方面。

其一,当前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已有的社会分类系统。也就是说,博士数量的增加强化了博士群体内部的系统性分类,更强调以科研能力、就读学校的排名、就读的专业等为主要指标。对于科研能力而言,部分公众认为,选择进入中小学的博士没有与社会分类系统进行有效匹配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满足相应的条件。对于大学教职而言,科研能力是首要标准。当科研能力难以满足大学教职的要求时,那些科研水平不高的博士将被淘汰。对此,有百家号提到,“现在的博士生不是真的喜欢或者善于学术”(百家号-3-ZLSSJY)。对于就读学校的排名而言,博士群体内部精英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与博士在本硕博各个阶段就读学校的排名密切相关。例如,对于本硕博皆为名校毕业的博士进入中小学之现象,公众中持“人才浪费”观点的人最多,不理解的情绪也最强烈。而对于那些在博士阶段才进入名校或博士阶段在非名校就读的博士而言,他们并不属于博士群体内部的精英,因此获得大学教职的机会将随之减少。对此有人这样描述道:“外人看起来都是博士,其实博士和博士之间被人为分出了鄙视链。鄙视链的顶端是本科985,然后赴美读博的海归。”(知乎-LS)对于就读的专业而言,不同专业所匹配的工作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就职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别。因此,专业本身也是决定博士分类的一个关键指标。现有数据显示,如“生化环材”一类被视为“天坑”专业的毕业生本身就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该类专业的博士也因此难以归属到博士群体内部的精英范畴。为此,有人认为这类专业的博士可能选择“低就”来弥补就业劣势:

“‘生化环材’是天坑。大家看看,这个新闻里出现的两个学科,一个是生物,一个是化学,这两个专业不好找工作,中学教师绝对是属于好工作,当然竞争非常激烈。”(百家号-11-ZLSSJY)

其二,大学教职的要求及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博士所匹配的职业为大学教职,但大学教职的要求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导致博士在职业选择上的变化。例如,有公众提到现在应聘大学教职意味着要面临“‘非升即走’以及严苛的论文考核等压力,要求高、待遇低、不稳定”(百家号-6-DBGFP)。伴随着提高基础教育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的国家一揽子政策,选择在中小学任教的博士越来越多。

其三,虽然精英博士入职中小学被部分公众视为一种人才浪费,但他们入职后将处于优势地位。也就是说,博士在进入中小学后常常会获得优厚的薪水、良好的福利以及快速的晋升等。这种对于高学历人才的特殊优待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博士教师在新任教师群体内部具有的优势地位。具体来说,不少人关注到专门针对中小学博士教师的高薪资以及各种可能的隐性福利:“一方面待遇福利丰厚,另一方面住房和子女教育也能得到保障,何乐而不为。”(百家号-17-NLNQJ)也有人提出,精英博士到中学工作能够在职称晋升方面占优:“在绝大多数中学,博士毕竟是少数,博士学历教师职称晋升比在科研院所晋升也更有优势。”(百家号-30-DSCZY)在此基础上,还有公众号指出教师群体内部的分类情况:

“现在收入和工作状态在同一职业内差异非常大。同样是老师,工作状态和收入差异相差十万八千里。很多人对于清北的博士当中学老师感觉惋惜,那是因为他们把清北博士当老师的状态和自己见过的老师做类比。在几十年前,这种惋惜是有道理的,但现在则是笑话。”(公众号-1-CYBHJ)

综上可以看出,有关“大材小用”的讨论主要关注精英博士向下流动的机理。当从学业结构和教育资源投入等视角切入时,精英博士难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相匹配,认为博士的“低就”是社会人才的浪费。而从高等教育分类系统以及大学教职的变化、博士成为中小学校教师后的再分类等视角来看,部分博士以及大学教职的精英化程度降低使得这些博士入职中小学的职业选择更容易被理解。博士进入中小学后因自己的高学历在新任教师群体内部将获得优势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维护了博士的精英地位,从而让公众产生“难怪如此”的态度。

(二)大有可为:对名校博士在基础教育发挥积极作用的期待

“大有可为”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于精英博士任教中小学的一种期待。过去,由于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中小学教师一般靠职后学习来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当前,精英博士教师能否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朝更为专业化方向发展备受关注。以此为前提,公众围绕博士的知识能力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要求的匹配程度展开了讨论,涉及基础教育专业的必备能力、博士所拥有的突出能力以及争议能力3个方面。

1.必备能力: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与理想信念

无论是在舆情讨论、既往研究还是在政策文件中,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以及理想信念都被认为是个体在成为教师的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关键项目[19]。学科知识指向教师所教授的具体学科领域的概念、知识以及内容等要素。教学能力主要涉及教师如何教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价等要素。理想信念涵盖个体对于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和热爱、对立德树人和敬业爱生的不断坚持等要素。

对于进入中小学的精英博士来说,公众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所具备的学科知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应该“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学科知识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博士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超越课本的束缚。例如,有人描述了自己曾经遇到的博士教师:

“他编写的学案确实好理解多了,增加了很多有趣的内容,学起来并不枯燥,我之前物理一直是二三十分,后来我竟然可以拿到90+(满分110),这对于一个数学不是很好的学生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知乎-YL)

除了教学以外,博士在学科知识上的强项还使他们具有学科专业方面的优势。这对教师持续的专业化发展十分重要:

“学科专业性体现了教师在特定学科领域知识积累的丰富程度,主要形成于职前教师培养阶段,即大学教育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学历层次与学科专业性直接相关。整体而言,伴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也随之提高。所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21-央视网-YBYM)

然而,面对部分公众对于精英博士学科知识的强调,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良师必学者,学者未必良师。”正如有研究者指出,“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一定要有, 但达到某种水平即可, 多了对教师的教学并不一定起作用”[20]。这意味着仅仅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对于教师职业来说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具备教学能力,即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相融合。在此背景下,不少人提出了类似的疑问——这些博士学得好,但真的就能教得好吗?

“这些从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或者其他海外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们的学习能力一定很强,至少在他们所学的专业领域内肯定具有一定水平,但作为教师,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学得好,不一定就能教得好!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学习,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的这些硕士、博士们,真的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理,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吗?”(百家号-5-SHGCY)

在此基础上,成为教师不仅仅需要学科知识、教学能力,还需要对教育事业抱有热忱、情怀以及信念。这对于高学历的精英博士同样适用。

“虽然学历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指标,但并不是唯一衡量标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学养,还需要有教书育人的情怀和理想信念。如果只看重学历,而忽视对其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等多层面的考查,或者把人请进来,却不能人尽其才,那么就可能违背育人的初心,结果没有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会导致教师就业市场的学历焦虑。”(2021-央视网-RCLF)

2.突出能力:综合素养与科研能力

如果说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项是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基础,那么其加分项则更多在于帮助个体成为优秀中小学教师。对于博士而言,他们在成为优秀中小学教师过程中还可以发挥自己在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优势。具体来说,博士文凭意味着博士具有良好的研究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指出,博士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当博士入职中小学后,他们被寄希望于能够发挥其在科研能力上的优势,以推动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例如,央视网曾提到,博士教师除了给学生上课以外,也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全校700多位教师开展教育最前沿课题或项目研究,促进研究型教师成长”(2019-央视网-转载-博士扎堆)。同样,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公众号中也提到类似内容:

“这些博士老师,大多不仅仅教课,他们在学校里很多‘尖刀’岗位上,指导科创项目,领军研学导师团队,开发校本高端课程,带头突破科研项目……研究能力、专业素养,是他们的‘长板’,也是带领学生、教师发展的支点。”(2019-北京-北京101中-JSJS)

除此以外,学校在聘用博士时亦会关注到他们的视野、格局等综合性素养。例如,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曾提到:“虽然一纸文凭不能说明一切,但更高的学历必然意味着学术视野和水平的整体提升,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材’。”(2020-深圳-深中-XZCF)对于学校而言,博士教师的综合素养能够给予学生更多高端学术引领以及思想熏陶。而在官媒的报道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受的科研训练能够帮助博士在任教后表现出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有助于学生的学科学习以及全面发展:

“攻读博士的过程,除需要在本专业领域做出贡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研修和成长的过程,促进博士生养成了全面而综合的素质……这让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形成了逻辑严谨、善于创新的思维。而这些素养对于中小学生的各学科学习与全面发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心态和状态转变的作用。”(2021-央视网-YBYM)

3.争议能力:应试能力

无疑,教师专业标准必备项与加分项都有助于教师改善自身教学实践并获得良好发展。但是,博士教师的隐性能力——应试能力却备受争议。一方面,得益于博士学位位于学位等级的顶端,博士是在学校正式学习时间最长的人。这意味着他们对于学校教育体系更为熟悉。为此,有人将博士描述为“教育的角力赛中胜出的佼佼者”“高等做题家”(知乎-FLKY/知乎-WM)。博士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会做题,会教做题”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解题:

“我的很多学生都跟我说,老师,你和其他的老师讲得不一样。我开始还很纳闷,都是数学还能讲出花来?难不成是我讲错了?后来看过其他老师的教学视频我才发现,我的思路,我的解题方法和他们是有区别的。”(知乎-YBSX)

另一方面更为公众所关注的是,当这些胜出者、“做题家”充当中小学教师角色时,他们会对基础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主张博士会强化应试教育的人主要关注博士所具备的应试能力以及所缺乏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如有人提出:“当前我们的一些博士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如果到学校当了老师,长远来看,未必是学生之福。”(百家号-78-JKTJY)而其他人则弱化了对应试能力的关注,转而强调博士在学科知识、综合素养等方面的优势。这进一步分化为两种观点:认为博士会受限于当前教育环境的人质疑道,“如果课程过度指向考试,博士不一定有优势。课程指向孩子的学习,他们才有用武之地”(知乎-XLB)。认为博士会推动当前教育改革的人则提出,博士“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视野开阔能够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百家号-69-KLLXFW)。可以看出,与前述必备项和加分项中的知识能力不同,应试能力作为教师的一种隐性能力尚未获得公众“正式的认可”。因此,公众对此类能力的态度更为矛盾、模糊。在他们的表述中,应试能力既与整体的教育生态联系紧密,也与博士的其他知识和能力相互影响。

综上,“大有可为”的相关讨论虽然表达了公众对于精英博士的期待,但也暗含着诸多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是博士的知识能力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不匹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项方面可能存在缺失。在我国,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主要路径,接受师范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个体具备潜在的教学能力。为此,当这些未受过师范训练的博士进入中小学时,他们被公众自然地贴上了“不会教书”的标签。而相较之下,虽然博士在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占据优势,公众仍然会质疑他们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备项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与此同时,虽然这些加分项可能成为博士推动学校教育变革的关键突破点,但公众仍然担心其执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偏移,即博士教师会弱化对教学的关注。以科研能力为例,虽然“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愈发受到重视[21],但教师工作始终以教学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本质上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改进他们的教学实践。因此,只要有人强调博士教师的科研能力,就必然会有人提醒要避免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

值得思考的是,上述必备能力、突出能力和争议能力之间是否真的难以调和?换个角度来说,这种不匹配恰恰可能成为推动中小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点:一方面,这些精英博士在学科知识、知识扩展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在入职后迅速弥补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的弱势[22];另一方面,他们的这些优势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打牢知识基础,拓宽学科视野,提高综合素养,而这也正是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对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四、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近10年“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争议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并非一种公众因反对教师学历提升的消极情绪表达,而是公众担忧名校博士与中小学教师职业要求是否存在“才岗匹配”问题。

(一)何为“才岗匹配”问题

“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争议背后的“才岗匹配”问题主要有两个维度,即“大材小用”与“大有可为”。在“大材小用”的讨论中,中小学教师岗位难以与精英博士的社会地位和象征性资本相匹配,进而产生“人才浪费”的观点。当博士的精英化程度降低以及(或是)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提升时,其匹配关系也相应调和,进而使得博士的职业选择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在“大有可为”的讨论中,精英博士成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标准在于是否与教师必备的专业指标相匹配。当在必备项方面有所缺失时,即使在加分项方面存在优势,亦会引起公众的质疑。

(二)为何出现“才岗匹配”问题

“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的舆情争议难以脱离所处的时代背景。公众对于“才岗匹配”程度的追求和坚持源于他们对博士学位和教师职业的“刻板印象”,也与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客观现状相关。例如,当前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处于“中产阶级”水平,且薪资待遇位于社会平均水平。为此,客观上中小学教师职业对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偏低或成绩相对较差的群体有着更强的吸引力[23]。

我国教师教育已经实现了从“计划导向下的统招统分”向“以自由就业、择优录用为主要特点的计划与市场并行”的转变[24],教师聘任逐步走向开放,教师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展,从而让更多对教育有热情的人有机会进入中小学任教。但在具体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依然是以师范教育为主,而对于个体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师范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重要维度。非师范生进入中小学面临着“补缺”和“择优”两种情况。后者更着重在市场化逻辑下的择优录用,旨在筛选出最优秀的人到教师岗位上去。从全国范围来看,择优逻辑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大多出现在一线城市,而这些城市聘用博士教师较多。

(三)如何破解“才岗匹配”问题

1.明确我国教育事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自党的二十大以来,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不断强化。在此背景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学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从而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能实现。为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必然会吸引更多高学历人才的加入。当初入职中小学的教师学历水平和学历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教师的职业准备、专业发展需求、专业分工势必需要重新思考。

2.积极应对“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

“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舆情反映了公众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有限度的公共理解。为了解决上述舆情争议,强化公众对于相关政策的信任和支持,需要做好正向的舆情引导工作,帮助公众切实了解国家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方面的决心和信心。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象征性资本能够有效打消对“名校博士入职中小学是‘大材小用’”的质疑。在日常宣传中,不仅要突出应聘者的学历水平,更要让公众有机会了解这些精英博士入职中小学后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回应舆情中“才岗匹配”的核心争议。

3.切实重视高学历教师职后培养与发展

我们不仅要将高学历人才吸引到中小学教师行列,更要让他们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有效加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在继续做好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高学历教师可能出现的“才岗不匹配”问题。对于这一点,本研究认为,与其让高学历教师“被动适应”学校,不如让学校调整现有专业分工,从而“重新匹配”高学历教师。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学校需要重新反思原有分科分班的教师分工制度,以更好地利用好这些高学历教师。

猜你喜欢

大材小用名校精英
名校介绍
它们都是“精英”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大材小用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名校简介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赶集挑名校
八成中国人自认大材小用,该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