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历史逻辑与价值指向

2024-04-14田海舰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恩格斯资本主义

田海舰,连 童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真正追求的价值立场和目标。尽管马克思对“人民主体”概念并没有作明确的界定和解释,但这一思想却散见于不同时期的著作之中。马克思提出,“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287页。,“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工人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1页。。这一系列重大论断和命题,无不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人民主体”思想。本文就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历史逻辑、价值指向进行深入探讨。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人民主体”不是抽象哲学上的概念界定,其中,“人民”是核心,“主体”则是人民在社会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具有的地位。“人民”是“主体”的载体,是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在本体层面是生产劳动的承担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政治层面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在历史层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在阶级层面是革命阶级和阶层利益的代表者。

其一,人民作为与客体相对的主体,通过对象性的劳动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而经过其劳动改造过的自然则变为客体。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主体是与客体相对应的范畴,不能离开客体孤立地存在。劳动过程“一方面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另一方面,同样也表现为客体的塑形,客体从属于主体的目的,客体转化为主体活动的结果和容器”(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由此可见,客体是劳动人民主观意识预设的结果,体现了人的知识、能力、情感、审美等,确证了人的主体性。

其二,人民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自在运动,是由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形成的。在人类无法对抗自然力量的原始社会中,主要是人民自身的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不再是自然的奴隶,社会物质生产及再生产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因素,每个时代人民的具体生产活动则成为社会存在的基础。

其三,人民主体也包含“自我”的实现。人民不能作为形而上学的抽象权威与外在力量,现实的人民拥有不被任何强制力量所剥夺的自由、权利和尊严。“自主活动”是人民主体实现的判定标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在政治国家中拥有虚假的自由和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其活动则异化为反对自身的经济关系和物质力量,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颠倒,人民成为经济力量的人格化,彻底丧失主体地位。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破除资本主义的统治,突破权威专制和抽象共同体的束缚,从而使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复归具有历史必然性。

人民主体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与革命实践的全部过程,具有批判性、现实性与历史过程性的特点。

其一,批判性。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特质。马克思在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了人民主体思想。首先,宗教批判的依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他在致卢格的信中谈道,“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宗教对现实具有辩护作用,是“虚幻的太阳”,通过宣扬虚幻幸福使人民忽视现实的苦难,在对“现有之物”的辩护中失去对“应有之物”的追求,从而遮蔽人民的主体性。其次,他批判黑格尔将官僚政治描述为“形式主义的国家”,作为国家的现实内容与真正的国家相对立,不再是人民利益的现实表现,而是成了事实上的幻想。他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强调国家权力“在更大程度上属于全体人民”(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页。。最后,他深入研究“当前的国民经济的事实”,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批判,提出“消灭私有制”命题,恢复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在宗教批判中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在政治批判中强调国家制度的本质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在对资本主义现实批判中发现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

其二,现实性。人民主体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形成和印证。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历史的现实主体不是“批判的批判的大脑活动”,而是真正从事劳动生产的人民。他以现实的人民为理论出发点,以劳动者创造世界为理论原则,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的,在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中揭示出人民主体的内在逻辑。同时,他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反思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提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利用现成的国家机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来争得民主。在思想发展与革命实践的双重促进下,他建构出与共产主义内在嵌合的人民主体。

其三,历史过程性。人民主体不是一蹴而就的应然状态,而是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实现,具有阶段性和过程性。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民的活动受到自然的束缚和君主的压迫,不具备实现人民主体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逐渐显示出来。少数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家成为社会的主人,绝大多数从事劳动的无产阶级则丧失主体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受到持续危机困扰的客观现实,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争取政治权力,形成了人民主体实现的条件。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随着群众队伍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力量不断凸显,社会历史将最终彻底消灭阶级,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在这样的“联合体”中,人民作为有意识的主体进行自由联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逻辑

人类历史的现实起点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正是因为劳动者自身构成的社会性生产活动,人民才被确立为历史的主体。从历史发展逻辑出发,马克思考察了人民作为主体的历史演化过程。

(一)基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进程视角的“人民主体”

人类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依据人民主体在历史进程中的现实情况,马克思把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

在“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慑服于自然,被客观自然条件规定与摆布,对自然界怀有天然的敬畏与恐惧,人的本质力量得不到彰显,其主体性被完全遮蔽。首先,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他们的物质生产依赖于直接的自然产物。“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相对立的”(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4页。,恶劣的自然条件威胁着人的生存。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们不得不进行近乎本能的劳动生产活动。其次,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狭隘的“自然联系”,表现为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从属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这种自然联系使人们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完全丧失了主体能动性。最后,人自身的存在与动物的存在情境十分接近,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

随着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可以不必依附于他人,在一定限度内通过货币去自由交换生活资料,其独立性和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这个阶段具备真正的自由,其活动必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从属于他们之外的社会生产。首先,人们通过自身的劳动生产打破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自然必然性王国被超越。在这一过程,人摆脱了自然的束缚,现实地实现了自己的主体性。其次,一切“人的关系”即“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人们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独立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最后,人虽然以经济力量摆脱了自然力量的束缚,但却颠倒地成为经济力量的人格化,具体表现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页。。马克思称之为“经济动物”。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自由个性”是对“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的双重超越,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现实实现。在这个阶段中,阶级分化与阶级对立被彻底消灭,人民是所有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在物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8页。这也就是说,人民将超越“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重新支配由自身劳动创造出来的经济过程,将社会变成一个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自觉的、有计划的联合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将摆脱盲目性与非主体性,转变为由人民主体的自由劳动创造出来的过程,那种被黑格尔称为“理性的狡计”的外部规律也重新被人民所支配,人民真正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和主导者。

(二)基于资本主义特定历史发展时期视角的“人民主体”

马克思主张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承认人类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基础,但这一切是建立在人民主体的劳动之上的。早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具有现实的历史合理性,因此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促进生产力发展转变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由历史的合理转变为历史的不合理。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出发,马克思站在人民主体革命性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主体与客体颠倒的不合理性,历史地分析了无产阶级重新获得主体地位的可能性。

资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第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推翻了封建统治,迫使国家同宗教分离,实现了从特权向法权的过渡,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第三,用人性的光辉戳穿了神性的虚伪,确立了理性原则。对理性的推崇,实质上是人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用理性原则来转换和解构宗教神学的内在逻辑,进而确立人在世间万物面前的主体地位。第四,开拓了世界市场,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是人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活动是人民主体性的现实体现。

当资产阶级获得统治地位上升为统治阶级后,便不再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主体的活动过程表现为客体的运转,异化为反对自身的物质力量和经济关系。人民不过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理性的经济人,与社会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受他自己双手的产物的支配。”(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17页。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物质生产中出现主客体的颠倒,“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页。。通过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民被外部力量所奴役的现象进行批判,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暂时性与不合理性,强调人民主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是”走向“应该”,从物质力量支配人民的客体状态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体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历史赋予无产阶级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使命。无产阶级既是旧时代的终结者,又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指社会最贫穷、地位最下等的群体。马克思在这个意义上称封建社会的无产阶级就是农奴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借用“无产阶级”这一表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赋予其特殊的含义。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的加注中,恩格斯作出了明确的表述:“无产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才出现的现代工人阶级,是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依靠雇佣劳动为生的劳动者阶级。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通过对劳动主体历史作用的肯定,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无产阶级担负着消灭阶级的历史使命,要使人类社会从以资本为主体的阶段走向以人民为主体的共产主义阶段。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仅是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而且是整个社会中全部成员的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阶级划分,全体社会成员都是社会的主体。

一方面,无产阶级作为“改变世界”的革命主体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在充分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无产阶级产生的过程。机器大工业出现,社会急剧分化,失去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人不得不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社会逐渐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因此,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样,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天然就有的,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只能看到自己的无力的和非人的生存现实,为了改变这一现实的生存状况,就必须进行革命,因为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具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能力。其一,无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具有先进性。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其他一切阶级逐渐走向衰落和灭亡,只有无产阶级,作为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二,无产阶级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具有革命性。无产阶级是“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是被排斥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祉之外的阶级,是“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正因如此,无产阶级滋生出最彻底的革命意识和激情,必须消灭它本身的生活条件来解放自身。其三,无产阶级集中于工厂中从事雇佣劳动,单个的劳动者联合起来成为革命群众,具有组织性。无产阶级的联合为工人向资本进行革命做了准备。

三、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指向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体具有最高的绝对价值,对人民主体有着无条件的支配权和主宰权,人民的自由本质被彻底异化。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要求克服人民被“工具化”的现实命运,摆脱外在强制力量的控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潜能,形成独立人格与个性。人民主体价值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出发点,破除了资本永恒、资本正义和资本至上的虚假谎言,重新将个人自由、社会平等、劳动至上、人民至上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旗帜上。

(一)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曾多次强调,新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资本主体价值以抽象人性作为其理论起点,将个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剥离,进而使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具有天然的、普遍的形式。正如恩格斯所言,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定会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9页。。

首先,原子式孤立个人的存在不具有客观真实性。马克思指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9页。究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人的本性来源于劳动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而劳动这种“生命活动”正是人“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因此,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最后,人的本性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获得丰富的规定性。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产生之前,人的本性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总之,人的本性来源于劳动,随着每个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具有现实性与历史性。“现实的人”是人民主体价值的理论出发点,取代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抽象性与非历史性,将人的权利、人的自由和人的发展真正落实在社会历史的实践中。

(二)以社会平等改写剥削平等

资本主体价值中的平等是一种具有剥削性质的平等。在政治层面,资产阶级通过形式代替内容的推演手法赋予平等以普遍性,把资产阶级利益普遍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掩盖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在经济层面,平等表现为资本剥削劳动的权力平等、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资本主体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劳动成果,剥削劳动的权力平等;资本主体在社会各个领域自由流通,占支配、主导地位,剥削劳动的机会平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资本剥削劳动的结果平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的人权。资本主体依据法权建构起来的平等价值无法作为共产主义的政治论据,反而成为资本剥削劳动的手段与工具。在马克思看来,平等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中逐步展开,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

立足于人民立场的平等价值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实的自发反应,是“革命本能的表现”(17)晏扩明:《马克思的平等主义立场:对马克思平等观念质疑的回应》,《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4期。,是超越阶级差别的、更高层面的“社会平等”。要实现这种平等,必须实现无阶级差别的社会条件。这是因为“无阶级社会”将每个个体还原为平等的独立个体,真正表现出人性对普遍“社会平等”价值的追求。正如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在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平等的诉求表现为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分配平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平等表现为以按需分配为原则的“社会平等”。“分配平等”是“社会平等”的必经阶段。政治权利与生产资料的“分配平等”为“社会平等”提供了条件,“社会平等”作为无阶级社会的平等形式为“分配平等”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引领。总之,立足人民立场的“社会平等”摆脱了资本主义“剥削平等”的空洞抽象性、历史局限性和阶级遮蔽性,是真正的、符合人的需要的平等。

(三)以劳动自由更替交换自由

资本主体价值体系中的自由并不是人之为人的自然规定,而是从商品交换行为中生发出来的“交换自由”,具体表现为个人自愿的交易。然而,交换价值规定中已经潜在地包含着工资和资本的对立,可交换的商品实际上是抽象化的工人劳动。劳动者在商品流通领域拥有形式上的、交易的自由,在商品生产领域却丧失真正的自由——劳动自由。因此“交换自由”的本质是资本主体运作的自由,是资本剥削劳动的自由,是资本家压迫劳动者的自由,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牺牲其他民族利益而聚敛财富的自由。

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自由的根本是劳动的自由。人通过劳动活动突破外在规定的尺度,不断生成和创造新的尺度,“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自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因此,人的尺度不是“现成”性的,而是“构成”性的;人的生命是“自我确认”的,而不是“被确认”的;“自由性”而非“必然性”是人的生命特性。然而,拘泥于词句进行观念上的斗争无法更替资本主义“交换自由”,必须通过变革生产方式、扬弃异化劳动形式,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劳动自由”才能真正实现。

(四)以人民至上扬弃资本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主体思想承认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将劳动人民看作价值创造、革命斗争、权利争取和利益分享的实践主体,将劳动人民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融入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观照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社会裂变和文明进步之中的命运和作用,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真正占据历史制高点和道德制高点。

首先,人民利益至上。早在《莱茵报》时期,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把马克思的注意力引向对经济问题本身的研究,提出国家利益变为私人利益的工具这一命题。资本主义国家机构并没有体现出抽象理性的价值原则,而只体现出具体的私有制利益。通过对“私人利益”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马克思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是核心和根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体试图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自然规律和永恒真理,通过资本主义法权观念论证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合理性。马克思重新确立资本与劳动间的关系,将一切“银行家、商人、工厂主和大土地占有者的全部资本”看作是“工人阶级积累起来的无酬劳动”(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也就是说,劳动是财富的主体本质,工人阶级是生产全部价值的唯一的阶级,劳动创造出来的全部成果神圣不可侵犯,理应归劳动者享有。

其次,人民权力至上。资产阶级国家是压迫劳动人民、维护资本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价值观念看起来将国家权力赋予人民,但这里所说的“民”并不是作为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而是社会中“原子式”的个人。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忽视了人民整体,把单个个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强化了市民社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倾向。单个的人只是名义上的权力拥有者,真正至上的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所以,资产阶级主权在民背后的价值是资本权力至上,资本拥有一切特权。人民权力至上是人民主体价值的一个侧面,强调人民整体和人民个体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真正治理者。国家行政权力“在更大程度上属于全体人民”(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页。,国家的各种职能和活动是全体人民的基本特质的自然行动,国家的制度、法律、国家本身,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和人民的特定内容”(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1页。,人民权力至高无上。

最后,社会历史发展符合人民本性。资本主体价值用观念解释历史,得出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必然性,认为“历史运动本身从最初的时刻便是被资本主义的‘运动法则’所驱动的”(23)艾伦·米克辛斯·伍德:《资本主义的起源》,夏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页。。人民主体话语则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人民劳动活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每一代都利用以前遗留下来的生产资料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面前继续从事劳动活动。社会历史以最合乎人民劳动本性的方向前进,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综上,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超越了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自我认知,即抽象观念引领和创造历史,揭露出资本主体价值的空洞性、抽象性、超验性、超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人民主体思想的人民性,正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拓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先进阶级引领历史,劳动者通过劳动活动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确证自身,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恩格斯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抉择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