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与激发机制

2024-04-14韩喜平刘一帆

河南社会科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动力中国共产党

韩喜平,刘一帆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新类型,需要在理论维度予以新的科学建构和解读。这就需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经验学理化,揭示蕴含其中的客观规律,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之道”。现代化理论包含诸多方面内容,其中,现代化的动力问题是占基础性地位的重点内容。现代化动力理论是回答现代化何以可能、何以推进、何以实现的理论。从理论上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和动力激发机制是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

一、现代化动力研究的理论视角

“现代化”概念最初是用来说明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1],这也是学者们对现代化内涵的早期认识。工业化毋庸置疑是现代化的发端和重要推动力,体现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但是,现代化并不仅仅表现为生产力的工业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工业主义。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它越来越表现出这种社会变革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因此,仅从工业化和经济视角解释现代化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从政治、文化、人的心理等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研究和解释现代化的理论越来越多出现。不同的现代化理论流派基于各自的理论立足点探讨人类社会发生这种跃迁式、急剧性转变的力量,形成了多样的现代化动力理论。

本文简要梳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理论。一是经济增长驱动论。这种观点认为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经济自我持续增长能力对现代化起主导作用。罗斯托的经济增长起飞理论是其中的代表,他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将人类社会分为五大阶段,其中起飞阶段正是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核心阶段,而经济发展则是推动这一阶段的根本力量。二是制度变革动力论。代表人物是诺斯和托马斯。他们认为现代社会的出现在于经济增长,而制度因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其中产权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最为突出。“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2]正是因为西欧率先建立起现代制度,所以才成为现代化的先驱。三是精神文化动力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现代化最基本的因素,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具备了现代性,即理性取代传统和情感,体现为现代人格的形成对现代化的推进作用。例如,韦伯主张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文化力量是“新教伦理”,其中的“天职”观念与“禁欲主义”观念相互结合促进了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克尔斯在《走向现代》中强调了“现代性的精神”在现代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前提性作用;麦克勒兰德在《贤选社会》中强调了人的头脑中的“成就动力值”对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四是知识动力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布莱克的观点。他认为现代化是“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源远流长的改革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3],空前增长的知识带动了科学与技术的革命,增强了人对环境的掌控力,继而推动了各领域的现代化发展。五是强大政府论。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阐述了该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欠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需要通过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形成有效政治统治,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进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各方面的现代化。六是依附发展论。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流派和依附理论流派持有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现代化主要依靠外力,即一些欠发达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其发展依赖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发展与资本扩张。

以上理论客观反映了现代化动力的一些规律,既有驱动现代化的内因探讨,也有推动现代化的外因分析。它们从不同侧面对现代化动力做了深入的解读。例如,从精神、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的文化与社会心理因素对于现代化的影响,以及从技术、制度、政治与国际格局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化的动因。这些分析角度和结论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但这些观点又或多或少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缺陷,即尝试将现代化动力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决定性因素,而其他因素则是它的衍生品。这不仅在理论上与现代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历程是相违背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历程中也被证实是失之偏颇的。

关于现代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独到的理论见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动力的分析方法和主要观点建构起了现代化动力问题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角。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分析了社会历史矛盾运动的总体过程,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总的来看,这一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是最基本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他们更详尽的现代化动力思想散见于各个时期的不同著作、笔记和书信中。我国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将他们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解读,使其更加清晰化。例如,罗荣渠把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轴理论视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动力理论出发点,指出“伴随现代生产方式而来的发展的新的环境、机制、手段等,汇成为现代化运动的强大动力”[4]。周直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总结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现代化动力的基本内涵,即现代化的动力是“人类在进入了现代社会的历史进步过程中,社会发展的因果性链条上各种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性因素的总和”,是“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历史主体所进行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不是单一的,它是一个系统”。同时,周直还归纳出现代化动力系统[5],合乎现代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物质利益诉求则是这一系统的起点。丰子义则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出,“马克思所看待的现代社会就是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国内条件与国际条件、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6]。正是在包括工业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市场开拓、国际分工形成、世界历史演进、自然条件及实现其社会运用的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整个社会的根基和思想文化氛围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逐步走向现代社会。这些引发社会深刻变革的因素所构成的历史合力就是现代化的动力。

尽管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和观点所针对的对象、所依据的背景和材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对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具有重要价值。例如,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的现实的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现实的历史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的观点,启示我们应当从处于现代化历程中的中国人民的现实需要与其现实处境入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再例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既是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也是人逐步改造自身的过程。人既是实践主体又是目标客体,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唯一的能动因素。人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增强与充分发挥是现代化动力的关键所在。这些思想又启示我们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时应当着重关注人的能动性这一因素。这些重要思想为研究现代化动力问题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分析思路,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时自觉把握和加以运用。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理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主体能动创造的结果。在哲学上,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指根据自身目的对客体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从事具体生产活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构成社会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社会历史主体自身的存在与其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7],同时也构成了社会及社会发展本身。从宏观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主体概括来说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从中观维度看,中国共产党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中国人民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主体,国际上那些希望同中国合作、参与中国发展建设的外部力量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辅助性主体。从微观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每一个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人。中观维度的主体表达方式最有利于区分不同主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和作用,故本文试从中观维度的主体划分方式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基础使用。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拓展的动因在于中国式现代化主体能动性的激活。恩格斯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8]从这一角度看,现代化是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的人通过现代化实践所创造的。其中,目的性来自人对现代化的需要,能动性来自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和无法满足这一需要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二者之间的矛盾。主体的能动性激活是现代化意愿转换为现代化实践的关键。这一环节就是现代化动力激发的过程,它的实现有其内在机理。

第一,主体的“需要”产生并形成强烈的“满足需要”的意愿。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的需要是历史形成的、变化发展的,变化发展的需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从较低发展阶段向更高发展阶段跨越。现代社会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时代、一个必经阶段,而现代化是这一阶段内在的、必然的趋势[9],是人类给自己提出的任务。马克思说,人类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10]。现代化的需要能够产生是因为当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物质条件逐渐生成,人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发展出现代化的需要。例如,在生产方式上出现对高生产力水平和高生产效率的需要、对高度分工和协作的需要;在生活方式上产生出对城市化的需要、对生活富裕和精神富足的高层次需要;在思维方式上产生出对开放性、自由性、社会性的思维的需要等。现代化的需要反映了主体对于未来的预期,是能动性产生的主观意识条件。当希望满足这种需要的意愿足够强烈时,主体将不再满足于当下的现实,创造和改造现实的内在动力就随之产生。

具体到中国式现代化来看,近代以来,由于闭关锁国和列强侵扰,中国错失了现代化发展机遇而长期落后于世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赶世界先进、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望前所未有地强烈。这种愿望本质上就是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强烈意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具有超前性。故中国共产党率先发现这种需要并产生出满足需要的实践自觉意识,产生了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的能动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中起领导作用的部分,中国人民是主体中的主要部分。中国共产党通过引导和教育的方式,使中国人民也深刻认识到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和主体意识,进而激发出能动性并真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主体的能动性还来自主体对实践取得成功的信心,这种信心主要来自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成熟程度。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可以提振主体的发展预期与实践信心,进一步促进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动力。人作为社会的存在,与现实社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同步发展,其需要的实现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需要的满足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1]527。“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1]531-532当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无法满足人类不断增长和新涌现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变革社会历史条件的诉求,并通过积极的劳动实践创造满足需要的对象、变革已有的社会关系。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不仅满足主体的阶段需求,同时也增强了主体的实践能力,提振了主体进一步变革社会的信心。现代化的需要的满足同样必须依赖现代化的社会条件。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变革社会历史条件,激励着中国人民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带领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变革与要求变革的交互作用中,中国式现代化主体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愿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信心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也不断被激发。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激发机制

现代化动力的激发需要依托一定的机制才得以实现。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只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才能在实践中起作用,实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现代化探索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优化、行之有效的动力激发机制。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理分析,我们得知中国式现代化动力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系统的。同样,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也是多维且系统的,呈现为复合形态。上文在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动力主体时已经阐述了不同性质主体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本节将接续从中国式现代化主体的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进行解构分析。

(一)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的整体结构

从整体结构看,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由三个子系统机制组成,即中国式现代化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动力激活与凝聚机制和中国式现代化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与协调机制。三个子系统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从独立性看,三个子系统机制分别对应解决中国式现代化不同性质主体的动力激发、调动、运行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动力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动力激活与凝聚机制解决的是中国人民的动力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与协调机制解决的是对中国式现代化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问题。从统一性看,三个子系统机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没有来自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动力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就难以为继,中国人民的动力和外部力量的辅助动力就更无法得到激发和调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系统、整体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各方面动力就无法有序凝聚形成强大合力。没有中国人民的动力激活,中国式现代化就失去了根本性的力量支撑,科学规划就得不到有效落实,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也会大打折扣,中国式现代化便会难以推进,成为“一纸空文”。没有来自外部力量的动力辅助,外部的先进因素和活力因素就会缺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难免陷入孤立封闭困境,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可见,三个子系统机制各自承担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整体的部分功能并相互协同,不可或缺。

(二)中国式现代化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领导主体的动力产生与增强机制在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激发机制整体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2]习近平总书记在“2·7”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这句话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13]22。这也就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主动建构性的属性特征,突出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起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在动力方面就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部动力的起点在于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的产生,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拥有源源不断强劲动力的关键点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动力的保持和增强。中国共产党通过现代化目标使命化、科学理论引领、以组织促动力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激活、保持和增强自身动力。

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把属于“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属于“中国人”的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中华民族梦想进行有机统合,提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形成独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使命。这一使命被写入党的章程,以党内根本法的形式予以确定,使之成为党的最高规定性追求和全党共识。党还注重通过党内教育的方式强化全党的现代化使命意识。比如,在全党进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关问题。这些举措使现代化目标在全体党员心中内化为一种使命,激发出持久的内生动力。此外,中国共产党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应形成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现代化方向性问题上统一思想,在现代化探索性问题上解放思想,在现代化现实性问题上形成指导。如此,全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探索性事物便减少了迷茫,增添了信心,进而增强了内在动力。内在因素还需要外在因素起作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14]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一以贯之地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打造强而有力、思想一致、先进有为、团结奋进的党的组织,把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性动力转化成为物质性动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动力激活与凝聚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体的动力的激活和凝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而言有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自然发生之结果,也不是社会历史自发衍生的产物,更不是主体漫无边际地主观创造”[15],而是形成现代化建设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推进和拓展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也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性。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16]但是,中国人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自觉和主体活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激活中国人民现代化意愿、提振中国人民现代化信心、动员中国人民现代化参与的方式调动人民积极性而形成的。

首先,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并激活了中国人民的主体意识,使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始终关注人民需要、发现人民需要,将人民需要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并根据人民需要变化做出适时调整。最近的一次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人民当前真实的需要和心声。这就在政治上、思想上、情感上形成了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基础。此外,党在思想观念上引导和教育人民全面认识和逐步认同自身的主体角色,在制度安排上鼓励和保证人民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实上起到了鼓舞人民自觉投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其次,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愿景凝聚人心,还善于建设人民对于愿景实现的信心,进而增强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性。“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见到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里所想到的道理说服。”[17]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战略、举措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采用以“国家—省—地市”三级、“国家规划—地方规划—专项规划”三类为规划体系[18]的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并通过科学分配制度推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可行、可信、可感、可期待的愿景,有效提高了人民的心理预期,增强了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信心。再次,中国共产党具有动员群众的经验和优势,用美好愿景凝聚人民,用市场机制激励人民,用政治动员号召人民,用带头实干影响人民,有效动员起人民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四)中国式现代化外部力量的辅助性动力调动与协调机制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独立自主但并不是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过去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持,未来的推进和拓展同样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参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现代社会完成了人类社会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历史观,肯定了当今世界的开放性特征,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的发展之中。既强调发展的主体性,“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13]27,同时也高度重视在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发展,充分调动和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环境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方式调动和协调外部力量。

其一,中国共产党从制度上、法律上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地位并予以长期坚持。在新中国历史上,受意识形态对立影响,一段时间国际上不少国家对我国采取孤立政策,我国也一度受“左”的思想影响自我封闭搞建设,没能有效调动外部力量发展中国,还影响了国际上希望同中国合作、参与中国发展建设的力量的信心。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和长期坚持给外部力量注入了长期且稳定的信心,调动了他们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其二,党与时俱进调整、发展和完善对外开放机制和具体举措。改革开放40 余年,在区域上,对外开放经历了从试点开放到全面开放的转变;在内容上,经历了从物质文明层面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开放;在方式上,经历了从设立特区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转变,从以招商引资为主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转变,从被动适应国际贸易秩序到主动参与和影响全球经济治理的转变。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开放广度和深度的调整和拓展与国家的发展形势和阶段相契合、相匹配,克服了激进式开放和保守式开放的弊端,既形成了中国开放对世界的持久吸引力,又保持了国家自身的发展稳定。其三,党强调在对外开放中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协调外部力量的方式。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安排,就是主动应变求变,在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前提下,科学调动和协调外部力量辅助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中国式动力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