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领域科技期刊特色化、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的思考
2024-04-14邓利红徐佳惠
吴 雪,霍 飞,李 津,邓利红,徐佳惠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市预防医学科学院)预防医学杂志社《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部 天津 300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创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1]。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科学规划和布局,是全面推进我国科技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实践遵循和理论指导[2]。
职业卫生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职业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在保护劳动者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为例,探讨职业卫生领域科技期刊围绕“四个面向”的特色化、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路径。
1 职业卫生领域基于“四个面向”工作的意义
1.1 “四个面向”的意义
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迅速,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但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缺失、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3],必须聚焦“四个面向”,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指明了科技发展的总体方向[4]。重点是强化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其原因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5]。
第二,“面向经济主战场”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任务。面对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离不开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第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应着眼于关键核心领域集中力量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汇聚高层次人才团队,强化组织创新,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
第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导向。科技创新应始终将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突出位置,筑牢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健康屏障。
1.2 职业卫生领域基于“四个面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职业卫生研究的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及防止职业性危害的对策[6]。目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了劳动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检测至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设计等方面来看,科技创新的有效渗入对于职业病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的预防、病伤缺勤的降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均有重大意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始终与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高度结合[5],为职业群体和职业病患者的健康护航。
2 职业卫生领域科技期刊特色化发展
《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文件的颁布,为我国科技期刊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导并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7-9],给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职业医学科技期刊能够全面反映本领域或相关领域最新进展和医学创新水平,可以正确及时引导医疗、预防和科研活动,有较强的学术权威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突出期刊的差异化或特色化,才能被本学科或相关领域的读者、作者和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所识别和认可。
2.1 学科定位特色化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劳动卫生职业病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读者遍及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创刊40年来,《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建立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的“学术引领,特色发展”模式。此外,期刊一直在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关注并扶持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加强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创新性和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充分发挥了学术引领作用,通过打造品牌特色和寻求差异化发展,影响力稳步提升。
2.2 研究领域特色化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汇集了国内外职业卫生和职业病、中毒救治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专家委员会涵盖国内高校、科研机构、顶级医院的院士、专家和教授,在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中毒、流行病学、职业心理学、人体工效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期刊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的关键和热点问题作为特色出版主题,重视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的发表和宣传,充分展示了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的医学成就。
2.3 特色化亚专科学组待形成
期刊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如行业领域高水平专家数量不足、精力不够等,会对期刊的发展造成影响。未来计划形成多组织架构的专家委员会,并进行细分,聚集尘肺病、中毒、噪声聋等亚专科学组专家,为期刊的发展群策群力,从而提升影响力。
3 职业卫生领域科技期刊专业化发展
期刊专业化是针对期刊的综合化特征而提出。为了达成期刊的专业化发展目标,应发挥期刊的专业优势、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体现期刊的专业特色。期刊的专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含传统意义上期刊出版内容按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等细分,又包含编辑团队、出版发行等环节的专业化[10]。期刊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应以学术为追求,为期刊的读者、作者服务。
3.1 期刊团队专业化发展
一流的办刊队伍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编辑是科技期刊的主体,科技期刊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编辑团队的运筹帷幄。编辑专业素质和编辑主体作用的发挥制约并影响着期刊的学术水平[11],本文重点论述编辑人员和编辑委员会成员的专业化水平对期刊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编辑人员结构合理。编辑不仅需要具备出版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的知识。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保证其与期刊作者、读者和专家进行有效沟通,可以更好服务于作者和读者,并完善稿件质量、保证期刊稿源,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专业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编辑委员会的专业化是指根据期刊特色、专业化发展需求遴选优秀人员组建专业的编辑委员会团队,切实发挥编委在选题、组稿、审稿、出版等环节的作用,从而促进期刊朝着设定的专业化目标发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重视编辑委员会建设,编委涵盖国内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领域重大关键问题或社会关注热点,组织特色栏目和稿件,提高了稿件的学术水平。相继刊登“职业工效学防控”专题、“噪声防控”专题,促进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融合与互补,为推动学科领域科技进步发挥了作用。
3.2 期刊内容专业化发展
期刊内容的专业化是实现其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关键。伴随着我国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的推进,《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由创刊时的以单个病例报道为主逐渐发展为论著、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围绕劳动卫生专业发展重点、热点和前沿,发表大量关于尘肺病、中毒机制研究、现场流行病调查、职业心理、人体工效学研究、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评价和防护等相关工作的研究论文,对劳动者实施健康监护,对职业病患者及时诊断、治疗和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科建设打造了同行认可的学术平台。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对我国职业健康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十四五”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12-13]。《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也将积极响应,组织策划相关的专题及稿件,围绕“促、防、诊、控、治、康”开展一系列组稿工作,为劳动者、职业病人群提供优质的健康宣传平台。
4 科技期刊精准化发展
4.1 数字化转型
科技期刊的精准化、可持续发展还需依赖数字化技术,应积极应用新媒体手段,强化期刊的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科技期刊应紧随信息时代发展,加快多媒体出版进程,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等技术手段,对研究成果进行多形式、多方位宣传。《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正在完善期刊网站建设,网站不仅可以对期刊内容和信息进行充分宣传和展示,方便读者、作者在线浏览,而且可以实现期刊编辑流程、出版发行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期刊精准化发展。
4.2 学科促进精准化
学科促进精准化是期刊精准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期刊以国家需求为指导,通过学科建设和发展来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从而实现精准化发展。第一,通过激活学科专家团队,加强中青年专家队伍建设,提高期刊的行业影响力和可信度;第二,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把握学术进展,吸引相关领域的优秀论文;第三,通过鼓励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期刊的学术领域和影响力,从而实现精准化发展。
4.3 期刊发展精准化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部依托中华医学会信息平台,发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集群化”的优势,实现内容资源的结构化和知识关联,对相关学者和稿件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拓展互联网思维,为期刊在读者、作者选择,专题策划及稿件筛选时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以逐年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5 结 语
“四个面向”的提出激发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力,职业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也围绕“促、防、诊、控、治、康”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实现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基于统筹思维,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推进期刊的特色化、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在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背景下,职业卫生领域的科技期刊将继续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办法来打造医学科技期刊出版的新模式,使内容、品牌、效益成为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推动期刊发展,同时带动学科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大卫生、大健康”的总体要求下,职业卫生领域期刊亟需提升。应围绕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期刊的主导与引领作用;围绕科技创新的发展,发挥期刊专业性与教育性;围绕学科发展的需求,发挥期刊的服务作用与平台作用;围绕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发挥期刊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宣传传播能力。